书法好入门 书法 书籍

书法好入门 书法 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书法
  • 入门
  • 书法书籍
  • 练字
  • 字帖
  • 书法基础
  • 书法技法
  • 艺术
  • 文化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蔚蓝书店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ISBN:9787550510890
商品编码:11337625022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书法好入门 书法 书籍
作者:[中国]入青
定价:29.8
出版社:大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50510890
印次:3
版次:2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本书结合多年书法教学经验,将汉字内在审美规律客观化,删繁就简,由技进道。具体来说,提出了五种笔势和三种笔锋理论,使笔画的书法特征易于快速掌握;提出了三种主笔和“三宁三勿”理论,使任何汉字结体的描述都十分清晰;提出了偏旁八系列理论,使所有汉字偏旁的书法特点一目了然;提出了以右偏旁为核心的练字方法,大大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行元素和篆隶古法,剖析楷书与其他四种书体的内在联系;此外,还从微观视角,详细描述了抑左扬右、黄金分割、空灵与饱满、笔势与提按等问题,对书法的初学以及深入审美均将大有帮助。

  目录

  绪论 书法美的千古不传之秘/ 001
  一、书法美很重要/ 001
  二、练的不是字/ 002
  三、书法美的玄妙难名/ 003
  四、被忽略的内在规律/ 004
  五、用数学描述书法美/ 006
  六、习字法/ 008
  章 永字八法与三种笔锋/ 011
  一、汉字二十八种笔画/ 011
  二、二十种分解笔画/ 012
  三、永字八法/ 014
  四、五种笔势/ 015
  五、笔画的具体形态/ 019
  六、三组起笔与用笔三要领/ 022
  七、用笔的灵魂/ 023
  二章 主笔与结体规律/ 025
  一、结构的二维/ 025
  二、宁上勿下/ 026
  三、宁左勿右/ 028
  四、四至与主笔的界定/ 030五、横主笔/ 033
  六、两翼主笔/ 034
  七、张力与无主笔/ 036
  八、合体字的三种主笔/ 038
  九、格式塔现象与宁紧勿松/ 042
  十、结体“三宁三勿”及其运用/ 044
  三章 偏旁八系列/ 047
  一、偏旁与部首/ 047
  二、偏旁的简化/ 048
  三、易思维与偏旁八系列/ 049
  四、点系列偏旁/ 051
  五、人系列偏旁/ 055
  六、木系列偏旁/ 058
  七、提系列偏旁/ 061
  八、口系列偏旁/ 064
  九、系列偏旁/ 068
  十、撇系列偏旁/ 071
  十一、框系列偏旁/ 074
  十二、 小结/ 077
  四章 偏旁习字法/ 079
  一、偏旁习字法的含义/ 079
  二、偏旁四重点/ 080
  三、偏旁四难点/ 082
  四、八系列偏旁的掌握/ 085五、所有独体字及部件/ 088
  六、合体字的编排/ 089
  五章  抑左扬右/ 101
  一、抑左扬右的含义/ 101
  二、抑左扬右的文化内涵/ 102
  三、笔画中的抑左扬右/ 103
  四、偏旁中的抑左扬右/ 106
  五、结体中的抑左扬右/ 110
  六、不同书体的抑左扬右/ 111
  六章 黄金分割/ 116
  一、黄金分割的定义/ 116
  二、笔画中的黄金分割/ 117
  三、习字格理论与八分格/ 119
  四、八分格对主笔的描述/ 125
  五、独体字的黄金分割/ 128
  六、特殊黄金分割/ 131
  七、合体字的黄金分割区/ 132
  七章 空灵与饱满/ 137
  一、空灵与饱满的含义/ 137
  二、四种空灵形态/ 138
  三、笔画均匀穿插/ 142
  四、对称与平衡/ 146
  五、饱满与方正/ 150八章 笔势与提按/ 157
  一、楷书的笔势/ 157
  二、笔势决定笔顺/ 159
  三、提按与行的笔势/ 164
  四、书的连带/ 168
  五、提按与节奏/ 170
  九章 行元素/ 175
  一、从楷书到行书/ 175
  二、行书元素之一 —— 使/ 178
  三、行书元素之二 —— 转/ 182
  四、行书元素之三 —— 简/ 185
  五、行书元素之四 —— 连/ 188
  六、行书元素的简化/ 190
  七、书的类别/ 192
  八、法的识别/ 196
  十章 篆隶古法/ 199
  一、八分书及其特征/ 199
  二、隶书风格的审美/ 205
  三、早期隶书的特点/ 209
  四、篆书的种类与特征/ 212
  五、篆隶书的字外之美/ 220
  六、篆法的识记/ 223
  结语/ 228
  附录:图表索引/ 229

  编辑推荐

  ★引导书法初学者入门的参考书!

  ★国家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主讲精彩讲授!

  ★方法独到,另辟蹊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书法专业博士生导师 丛文俊 鼎力推荐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书法专业博士生导师 韩天雍 鼎力推荐
 

  媒体评论

  力春学弟从余攻习书学有年,毕业后于学术研究之馀,旁骛习字教学,发蒙启智。既为正字,亦为艺术,以便我书法传统后继有人。书法蒙学,古来自成统绪,而小学筑基,关乎久远,诚属百年之大计也。力春潜心肆力于此,颇有体味。本书所见诸说,皆取自古代技法书论精华,旁搜远绍,自成体系,于蒙学之研究与实践,多有创新指导意义。若循此思路,由表及里,举一反三,其泽及后进,前途当可期也。

  ——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书法专业博士生导师 丛文俊

  学书有法,意在笔先。初学书法,要抓住书法用笔和结体的内在规律,同时要建立一个审美高度。力春学棣具有良好的学术积淀,并且多年来从事书法启蒙教学与研究,其原创的《书法好入门》一书,删繁就简,条分缕析,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是引导书法初学者入门的一本参考书。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书法专业博士生导师 韩天雍






笔尖上的风雅:中国书法艺术的探索之旅 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与审美情趣。它不仅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意境的表达,一种性情的流露。本书旨在带领读者踏上一段深入探寻中国书法艺术的旅程,从历史长河的源头,到笔墨纸砚的奥秘,再到各体书法的独特魅力,全方位地展现这一古老艺术的迷人之处。 溯源而上,感受千年墨韵 我们将一同回溯中国书法的起源,从甲骨文的古朴神秘,到金文的庄重浑厚,再到篆书的线条之美。了解汉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如何逐渐演变出丰富多彩的形态,以及这些早期文字如何孕育了中国书法最初的艺术生命。我们将探讨秦汉时期隶书的变革,它如何打破了篆书的束缚,为后来的楷书、行书、草书奠定了基础。 走进书房,领略笔墨纸砚的温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深入书法艺术之前,了解其载体——笔墨纸砚——是必不可少的。本书将详细介绍毛笔的种类、选材与制作工艺,让您了解不同毛笔的特性如何影响书写效果。我们将探究墨的奥秘,从墨锭的研磨到墨汁的浓淡,理解墨色变化在书法中的重要作用。纸张的种类繁多,从宣纸的细腻柔韧到毛边纸的吸墨性,每一种纸都有其独特的书写感受,我们将一一为您解析。砚台作为墨的容器,其造型与质地同样影响着墨的研磨,也将是本书探讨的内容之一。 形神兼备,品味百家风采 中国书法流派众多,风格各异,每一位书法大师都以其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留下了传世之作。本书将聚焦于几种最具有代表性的书体,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 楷书: 严谨方正,法度森严。我们将深入解析楷书的笔画构成、结构布局,以及如何做到“永字八法”的精髓。从颜真卿的雄浑壮丽,柳公权的刚劲险峻,到欧阳询的险峻峭拔,赵孟頫的温润秀丽,我们将通过欣赏和学习这些大家的作品,体会楷书的端庄之美。 行书: 流动自如,兼具楷行之美。行书被誉为“写意的水流”,它在保留汉字结构的同时,又富于变化,既有楷书的清晰可辨,又不失草书的流畅韵味。我们将学习行书的行笔技巧,理解其连笔、提按、顿挫的微妙之处。从王羲之《兰亭序》的飘逸洒脱,到米芾的迅疾奔放,我们将领略行书的自由与灵动。 草书: 挥洒自如,意趣横生。草书是书法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书体之一,它以高度的概括和变形,将书写者的情感与心绪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我们将介绍大草、小草的特点,理解其点画连绵、结构狂放的艺术规律。欣赏张旭的“颠草”,怀素的“狂草”,感受那种恣意挥洒、笔走龙蛇的壮丽景象。 隶书: 蚕头燕尾,古朴典雅。隶书是中国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它的出现打破了篆书的象形特征,形成了更具符号化和装饰性的线条。我们将学习隶书的波磔之美,理解其宽博厚重的风格。从《曹全碑》的秀丽飘逸,到《张迁碑》的古拙朴实,感受隶书独特的时代风貌。 技法之外,感悟书道真谛 书法不仅仅是技法的训练,更是心性的修炼。本书将引导读者超越单纯的临摹,去体会书法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我们将探讨“写意”在书法中的重要性,理解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线条的粗细方圆,来表达情感,传递意境。我们将学习如何从书法作品中解读书写者的个性和学养,如何将书写变成一种与自我对话,与传统沟通的方式。 从入门到升华,开启您的书法人生 本书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为初学者提供清晰的学习路径,从基础的执笔、坐姿、用墨开始,逐步引导您掌握基本笔画的写法,再到字的结构组合,最后是整体篇章的布局。我们鼓励读者勤加练习,多看多悟,在每一次落笔中感受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 无论您是希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渴望拥有一门能够陶冶情操的艺术,抑或是希望通过书写来提升个人气质,本书都将是您通往书法世界的最佳向导。让我们一起,用笔尖在纸上舞动出属于您自己的风雅诗篇。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书法不仅仅是写字,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在教授技法的同时,也在引导我去体会书法的“道”。它没有上来就讲一些枯燥的理论,而是通过引人入胜的语言,让我感受到汉字的演变,感受到古人是如何将情感和哲学融入笔墨之中。比如,它在讲解楷书的结构时,会提到“间架结构,疏密得当”,这让我意识到,一个字的“美”不仅仅在于笔画本身,更在于字形整体的和谐。它还介绍了一些关于墨色的知识,比如“浓墨、淡墨、宿墨”的区别,以及如何通过控制墨色来表现出字体的生命力。这些内容,让我觉得书法不再是一门死板的技艺,而是一种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艺术。而且,书中鼓励读者多观察、多思考,不要仅仅停留在模仿阶段,而是要尝试去理解每一个字的“骨骼”和“血肉”。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习工具,更是一本引导我进入书法世界的“哲学书”。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就像是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站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拿起笔,如何落笔,如何写出第一个完整的字。我之前尝试过几次书法,都是看了网上的视频,感觉很迷惑,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也不知道自己写得对不对。这本书则完全不同,它从最最基础的握笔姿势讲起,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比如“虎口张开如含苞待放的花朵”,“五指并拢如挺立的山峰”,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然后是关于坐姿的讲解,强调了“头正、身直、足安”,这让我意识到,原来写好字,身体姿态也很重要。最让我觉得受益匪浅的是它对基本笔画的讲解,比如“横”,它会详细地告诉你起笔、行笔、收笔的三个阶段,以及在行笔过程中如何做到“中锋行笔”,如何通过提按来表现出笔画的力度。而且,书中还配了很多动态的笔画示范图,让我能够直观地看到笔画的走向和变化。这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看到了书法背后精妙的技法。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散发出一种沉静而典雅的气息,米白色的底色搭配着行云流水般的隶书标题,仿佛一下子就将我拉入了一个古朴的书法世界。翻开扉页,装帧精美,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而不失细腻,带着淡淡的墨香,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拿起毛笔,在这样的纸上挥洒一番。我一直对书法心向往之,总觉得那是一种将文字的美学发挥到极致的艺术,但又苦于无从下手,网上零散的资料看了不少,总觉得不成体系,难以深入。这次偶然看到这本书,名字就写着“好入门”,让我眼前一亮,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入。拿到手后,第一感觉就是它真的做到了“入门”的承诺。书中的讲解清晰易懂,从最基础的执笔、坐姿,到笔画的分解、结构的讲解,都循序渐进,没有丝毫的跳跃感。我尤其喜欢它对每一个基本笔画的详细拆解,比如横画,会讲解到起笔、行笔、收笔的细微差别,以及不同字体中横画的不同形态,这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日常书写的简单一笔,在书法里竟然有如此多的讲究。而且,书中还配有很多高清的范字图片,放大到足够大的尺寸,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笔的走向、墨色的浓淡变化,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参考。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用最直观的方式,让我感受到书法的魅力,激发我想要去尝试的冲动。

评分

购买这本书,完全是出于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我本身是一个对艺术毫无天赋的人,但一直对书法充满了好奇,总觉得那是一种特别有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拿到书后,我首先被它的排版和设计吸引了,整体风格大气而又不失细腻,纸张的质感也很好,翻阅起来心情愉悦。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充斥着很多晦涩难懂的术语,但出乎意料的是,它的语言非常平实易懂,就像是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一样。它从最基础的握笔姿势开始,讲到如何控制力度,如何调整呼吸,每一个细节都讲得非常清楚。我尤其喜欢它对笔画的讲解,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笔画名称,而是通过非常形象的比喻和图示,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笔画的形态和变化。比如,写一个“捺”,它会让你体会到从轻到重,再到收笔时的提拉感,这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顿笔”和“提笔”的区别。而且,书中提供了很多不同体裁的范字,让我能够感受到楷书的端庄、行书的流畅,以及隶书的古朴,这让我对书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将书法这项古老的艺术,用一种非常现代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它并没有一味地照搬古代的字帖,而是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现代化的讲解和演示。比如,它在讲解笔画时,会采用很多动态的图示,让你能够清晰地看到笔画的走向和力度变化。这比传统的静态字帖要直观得多,也更容易理解。而且,它在讲解结构时,会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比如将字拆解成不同的部分,告诉你如何去把握字形的重心、比例和疏密关系。这让我觉得,书法不仅仅是凭感觉,也是有章可循的。书中的语言也十分风趣幽默,一点也不枯燥乏味,它会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比喻书法的某些要点,让你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我尤其喜欢它关于“书写节奏”的讲解,它让我意识到,写字的速度和力度,都会影响到字体的美感,这就像是在弹奏一首乐曲,需要有轻重缓急,有抑扬顿挫。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对书法一窍不通的“小白”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盏指路明灯。我一直以来都觉得书法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技能,是那些有天赋、有耐心的人才能掌握的。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从最最基础的握笔方式开始,详细讲解了手指的力度、手腕的灵活度,以及如何保持身体的平衡。这些细节,是我之前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看到过的。而且,它还非常贴心地提供了不同大小的练习格子,让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书中的范字选择也很有代表性,都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字帖,但它并没有直接让你去临摹,而是将每一个字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拆解,比如笔顺、结构、笔画的特点等等。这让我知道,原来一个看似简单的字,背后也有如此多的学问。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专门辟出了一章来讲解“如何看帖”,教我如何去观察范字的结构、笔画的粗细、墨色的变化,以及如何从中汲取养分。这让我不再是盲目地模仿,而是有了更清晰的学习思路。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不仅仅是教授技法,更是在引导我感受书法的“神韵”。我之前以为书法就是把字写得好看,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书法不仅仅是“写”,更是“写心”。它在讲解笔画和结构的同时,也会穿插一些关于书法史、书法美学的小故事和理论,让我了解到,为什么古人会写出那样苍劲有力、或温婉秀丽的字来。比如,它会讲到颜真卿的雄浑大气,王羲之的飘逸洒脱,是如何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性格相结合的。这让我不再觉得书法是一门枯燥的技艺,而是变成了一种可以沟通古人、表达情感的桥梁。书中对“墨韵”的讲解也让我耳目一新,我之前以为书法就是黑色的墨迹,但这本书告诉我,墨色的浓淡、干湿、枯润,都能在纸上产生丰富的变化,形成不同的艺术效果。比如,它会介绍如何通过控制笔尖的水分来表现“飞白”,如何通过笔画的粗细变化来制造“筋骨”。这些都让我觉得,书法是一门极其精妙的艺术,值得我去深入探索。我不再仅仅满足于写出一个“像”的字,而是开始追求字里行间的“气韵生动”。

评分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它没有把书法描绘成高不可攀的艺术,而是用一种极其亲切和鼓励的方式,引导读者一步步走进书法的大门。作为一名非常普通的上班族,我每天的生活被工作和琐事填满,总觉得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学习一门“高雅”的艺术。但这本书的编排非常合理,它将内容分解得很细致,即使是每天只抽出十几二十分钟,也能有所收获。它没有一开始就要求我写楷书、行书、草书,而是从最基础的楷书入手,并且选取了最容易入门的字帖作为范例。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偏旁部首,都拆解得非常清晰,并且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页,让我可以反复模仿。更重要的是,书中非常注重“感受”的过程。比如,它会引导我体会笔尖在纸上摩擦的感觉,墨汁如何在纸上晕开的轨迹,以及用力的大小对笔画粗细的影响。这些细微的感受,让我觉得书法不再是枯燥的模仿,而是一种充满乐趣的体验。而且,书中的语言非常平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让我能够直接理解其中的意思,并且能够立刻运用到实践中。

评分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真的把“门槛”降得很低,但又不是那种流于表面的浅尝辄止。我是一个完全没有书法基础的人,之前尝试过几次,总是抓不住要领,写出来的东西歪歪扭扭,毫无美感,甚至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练字。但这本书不同,它从最基础的握笔姿势讲起,详细到手的各个手指如何发力,手腕如何转动,甚至是坐姿的要点都一一列举,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却是我之前从未注意过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书中对“用笔”的讲解也特别细致,不是简单地说“下笔要稳”,而是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告诉你如何通过手腕的轻重、笔尖的侧锋、提按的变化来表现出不同的笔画质感,比如写一个“点”,有长点、短点、斜点,甚至还有“垂露点”和“盖印点”的区分,让我大开眼界。而且,它还专门辟出一章来讲解“结构”,如何让字看起来端正、匀称,讲解了字形的重心、大小、长短的协调关系,这对我来说是解决了很大的困惑。以往我写字,总觉得东倒西歪,不成体统,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原来是结构出了问题。书中的范字也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字迹清晰,结构严谨,让我有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改变,是我不再害怕拿起毛笔。我之前总觉得书法是一种需要天赋才能掌握的技能,自己肯定不行。但这本书让我觉得,只要有心,任何人都可以尝试。它从最基础的执笔开始,详细讲解了手指的力度、角度,以及如何让笔杆保持稳定。这些细节,是我之前在任何资料上都没有看到过的。然后是关于笔画的讲解,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笔画是什么,而是通过分解、演示,让你能够理解每一个笔画的“筋骨”。比如,写一个“撇”,它会让你感受到由轻到重的力量转换,以及笔尖在纸上的滑动轨迹。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专门讲到了“用墨”,告诉我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来表现字体的不同情感,这让我觉得书法不仅仅是线条的组合,更是情感的表达。书中的范字也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不仅字形优美,而且结构清晰,让我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它让我觉得,书法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它就在我的指尖,只要我愿意去尝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