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7年,即北宋靖康二年,南宋建炎元年。
这一年,北宋帝国覆灭,南宋帝国在风雨飘摇中宣告诞生。
中国人陷入长达十余年的兵凶战乱、血雨腥风之中。
先是头年底,帝国首都汴京(又称汴梁,即今日开封)沦陷敌手;进入正月,金国骑兵将首都的金银宝货、文玩古物、仪仗图籍搜罗一空;二月,金人立原来的帝国宰相张邦昌为大楚皇帝;三、四月间,我们帝国的两位皇帝——当了一年多太上皇的宋徽宗赵佶,和他的大儿子、只当了一年多皇帝的宋钦宗赵桓——全部成为大金骑兵俘虏,被掳掠到了金国。一同被掠去的还有在汴京的皇家宗室、妃嫔宫女、文武百官、工匠艺伎等14000多人。北宋帝国就此灭亡。
这是中国人从未遭遇过的耻辱。
从此,“靖康之耻”刀子般刻进了中国人的记忆。
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侥幸脱身,旋即逃往南京,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当年五月一日,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建立南宋帝国,改年号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当时赵构刚满21岁,他成了大宋帝国的第十位皇帝,也是南宋的第一位皇帝,史称宋高宗。
这一年,本书所涉及的人物,情况各不相同。他们当中,有一些被认为需要对本年发生的一切负责,有些则被本年度发生的一切改变了命运,这种改变有时表现得相当彻底。
遂成为令人无法释怀的帝国政界往事。
后记
几年前,在清东陵的乾隆墓与慈禧墓,我曾经大受刺激。是日,正值沙尘暴,古人叫大风霾。从他们的坟里钻出来时,心情灰恶至极。4000年来,我们不知为帝王们造了多少如此美轮美奂的坟墓,假如有人能够算出一共花了多少银子的话,一定是个能吓死人的、真正的天文数字。据说,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盗墓贼孙殿英,在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坟里,不算毁掉的古籍善本、珍罕字画,仅仅盗走的陪葬品,价值就在2亿5千万两白银以上,用购买力折算,差不多将近今天的500亿人民币。这还没有计算坟墓的造价之类。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一辈子一辈子干过的事儿。从来没听什么人问过:这叫什么事儿呀?
一个家庭里,家长的气质教养、能力性格、为人处世,对于这个家庭是否幸福的关系极重。清贫之家和睦幸福的,大有人在;富裕家庭乱七八糟的,更不罕见。究其原因,盖出于此。由此想到,一个单位里,一二把手的气质教养、能力性格、为人处世,对于这个单位是否兴旺发达的关系极重,很少听说一个单位的一二把手狗屎倒灶,该单位的员工还会特别有团队精神的。由此想到,一个国家里,恐怕不能说历史就是人民创造的,和皇帝宰相们没有关系。尤其是中国,谁都知道皇帝宰相意味着什么,谁都知道他老人家根本就是我们的天地神灵,谁都知道他比我们的亲娘老子管的可要宽多了。连七品芝麻官都被灭门的县太爷,更遑论皇帝宰相。既然如此,要想弄清楚中国历史上那些回肠荡气、一唱三叹、跌宕起伏、长歌当哭的事儿,只弄明白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可能还不太够,说不定云里雾里的反倒更糊涂。好些东西,从人的角度想一想,把人当成人琢磨一下。说不定很快就明白了。
于是,就写了这本书。
为什么挑这一段历史下手?仅仅因为有一个人的死,从会看小人书的时候就开始折磨我。不用说大家也能知道,这个人是岳飞。
我没受过正规的史学训练,可能有不少错误让方家笑话。好在有一点我心里有数:任何一件史实,包括稍微重要一点的人物对话,我都可以告诉你在古、现代文献资料中的出处。
写作过程中,曾经有我的同事和我珍视的朋友听过一些片断。我想告诉你们,你们曾经给予的赞美和鼓励,对于我极其重要。我时常怀着感恩之心回想起来。谢谢。
书法家朱岩先生慷慨赐字,为本书题写章目及书法作品。我惶惑于本书配不上先生的墨宝,只能再次深致谢忱。
吴思是我的大学同学。在寝室下围棋,我们互有胜负,心里很安慰,觉得智商还不太差。毕业几年再碰面时,居然在围棋盘上几乎没有了还手之力。又过几年,回到一个城市里,他突然搡给我一本书,名叫《潜规则——中国历史的真实游戏》,吴思著。一口气读下来,感觉是服了,比在围棋盘上没活出几颗棋时的感觉彻底多了。随后问他,可否报考他的研究生,他斜我一眼,相当得意地说了句:“别扯淡了。”事实上,本书是在他的刺激下写出来的,需要感谢他亦兄亦弟亦师亦友的海阔天空。
吴雨初是另一位亦师亦友亦兄的人物。在他面前,我不太敢造次。当他边听着我谈本书写作计划,边以不算大的眼睛笑眯眯地盯着我看时,让我的自我感觉变得奇好。我必须承认,他以相当特殊的方式对本书作者的帮助与鼓励,令人难忘。
朱明德则是多年的兄弟。我的5年西藏生活,就是以到拉萨后第一天就与他同居一室开始的。当他对本书表示出淡淡的兴趣时,我的感觉是,必须快点写好,让这个历史系出身的人长点见识。
听林宏的批评是一件令人极其愤慨的事情。过后仔细想来,不能不承认,他推过来的一堆垃圾,的确存在于本书的原稿中。这是我老老实实再三修改书稿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此,即便有表示感谢的意思,也相当勉强。责任显然应该到他身上去找。
感谢我的妻子和女儿,她们毫无抱怨地与我一同承受了辞职后的所有风险,毫无抱怨地接受了我极其乏味、昼夜颠倒的写作习惯。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感激之情。
最后,我想对读者朋友们说的是:你们如果喜欢这本书,我会极其开心;要是不喜欢的话,那么来吧,我将镇定地站在这儿,等着你扔来的砖头。
2004年4月28日凌晨于北京
非常棒的历史书
评分书本没话说,质量很好,赞!
评分值得阅读的历史,不错的书
评分全新塑封待看全新塑封待看
评分准备把李亚平的几本书都看完
评分好书,学术性的巨著,慢慢读
评分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和力量,是人生之必需。每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在不停地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以便将来在社会上更好的立足。 读书就如同一个科学家去读当代文学作品,一个诗人去读某个考古学家的记录一样,读是因为喜欢,读是源于兴趣,有一句话说的好:“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正是这种兴趣的阅读,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 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小学时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看各种各样的“闲书”,从爸爸妈妈给订阅的儿童杂志,到一些文学名著,我都照单全收。即使是上中学以后,也是依然爱读书,也要在繁忙间隙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些许的休憩。拿起一本喜爱的书籍,就好像随手推开一扇窗户,欣赏窗外美丽的风景。这风景或粗犷豪放,或细腻委婉,或雄伟磅礴,或感人肺腑,令我浑然忘却了学习中的烦恼与不快,仿佛排徊在青山绿水之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挥着思想的翅膀,感受着生命的美好。 捧一帧书册,看史事五千;品一壶清茗,行通途八百。无须走马塞上,你便可看楚汉交兵;无须程门立雪,你便可听师长之谆谆教诲。莘莘学子,自幼苦读经书,不惜为此头悬梁,锥刺骨,为的是什么,就是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而这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开卷”。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方成“红楼巨著”;纪晓岚“饱览群书,徜徉书海”,方得“天下第一才子”称号……他们都是从“开卷”那里得到了最大的益处。 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书,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书,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书,可以使我们变得有修养。书,还可使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其实读书的好处有很多,就等着有心人去慢慢发现。 同书一样,报纸上形形色色的消息,五花八门的知识,都像磁铁般吸引着人们。世界天天在变化,社会天天在发展,新人新事新科技层出不穷。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给你新的启发,新的感受。忠实的读者因经常读报,不仅乐趣无穷,而且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有的人因此而走上了成功之路。毫无疑问,报纸是千百万人终身的良师和益友。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勤读报,会读报,你就会和大千世界息息相通。这样的好机会,我们从小就因该抓住;这样的好习惯,我们从小就因该养成。买回来觉得还是非常值的。我喜欢看书,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看的很杂,文学名著,流行小说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笔不是太差,总能让我从头到脚看完整本书。
评分书的质量还不错
评分hao!!!!!!!!!!!!!!!!!!!!!!!!!!!!!!!!!!!!!!!!!!!!!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