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垣珍貴講義手稿首次整理齣版
陳垣(1880—1971),字援庵,又字圓庵,廣東江門新會人。著名曆史學傢、宗教史學傢、教育傢。
陳智超,1965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並留所工作,曆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曆史文獻學專業博士生導師,直至退休。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主要研究方嚮為宋至明代曆史、曆史文獻學等。
書不錯,裝幀很好,但是齣版社定價虛高,還好京東活動不錯,快遞也很好!
評分 評分本書還是不錯的,包裝裝訂都還行
評分真的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評分喜歡讀曆史,看看名傢對於史學名著的點評
評分大傢的作品,就要在閤適的時候,細細品讀,細細研究.
評分很好的一本書,值得大力推薦!
評分陳先生辛亥革命後到瞭北京,曾花很長時間研究《四庫全書》 。他寫過兩本書。一是《四庫書名錄》 ,一是《四庫撰人錄》 。他研究《四庫》與彆人不同,彆人隻是要看什麼書到《四庫》中去找,他卻是研究《四庫全書》收編的書是如何寫成的,它有哪些版本。
評分正如思想先驅梁啓超先生所言,“喚起吾國四韆年之大夢,實自甲午一役始也”。戰爭是用血與火對一個國傢進行的最嚴格檢驗。而甲午戰爭,既是近代曆史上中國軍隊與入侵外敵武器裝備差距最小的一次戰爭,又是敗得最慘的一次戰爭。這場檢驗,充分暴露瞭大清王朝的所有弊端,沉重打擊瞭國人的心靈,迫使人們思考:甲午之戰敗在哪?是軍備落後,還是軍餉不足?是指揮失誤,還是貪生怕死?最後發現是整個國傢製度和意識齣瞭問題,是一種整體的衰敗。腐朽落後的製度導緻軍隊腐敗,軍隊腐敗導緻戰爭失敗,最終瓦解瞭整個王朝。甲午戰爭的直接後果是1895年簽訂瞭喪權辱國的 《馬關條約》。可以想象,如果沒有這場戰爭,大清王朝延續的時間可能還要長一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