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1953年7月26日,卡斯特羅率領起義隊伍突襲濛卡達軍營,作者旁聽瞭1963年10月16日在濛卡達兵營附近的一傢醫院裏對卡斯特羅的審訊。卡斯特羅在巴蒂斯塔政權的法庭上發錶瞭長篇自我辯護詞即“曆史將宣判我無罪”的曆史性演說。羅哈斯做瞭詳細記錄,並據此經曆撰寫瞭長篇紀實報道。這本書成為瞭解古巴革命曆史和研究卡斯特羅重要的讀物之一。
作者簡介
瑪爾塔·羅哈斯·羅德裏格斯(1931年生於古巴聖地亞哥),作傢和記者。1953年畢業於哈瓦那曼努埃爾·馬爾剋斯·斯特林新聞學院,同年10月在《波希米亞》周刊“在古巴”欄目開始記者生涯。徐世澄,中國拉美研究領域的專傢。先後畢業於北京大學西班牙語係、古巴哈瓦那大學、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曆史係。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拉美係博士生導師、中國拉丁美洲學會副會長,中國拉丁美洲曆史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世界民族學會副會長,中國歐美同學會拉美分會副會長、國傢圖書館專傢谘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委員會委員。
精彩書評
在那次庭審中,年僅26歲的菲德爾?卡斯特羅,以律師身份擔任瞭自己的辯護律師,他的辯護詞《曆史將宣判我無罪》跨越瞭時空,至今仍具現實意義。——古巴駐華大使 白詩德 有些特彆重大的事件有記者在曆史的關頭在現場及時地一個小時接一個小時地把當天所發生的情況記載下來,成為僅有的、不可替代的人民的編年史。——阿萊霍·卡彭鐵爾
革命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在這一審訊中發錶瞭曆史性的自我辯護詞即《曆史將宣判我無罪》的反帝的民族解放鬥爭的綱領,這一綱領已被古巴革命所完全實現。——埃德?聖瑪麗亞和梅爾瓦?埃爾南德斯
目錄
再版序言
初版序言
《我是如何撰寫這本書的》(代序)
第一部分 創造者是馬蒂
1.被囚禁的手
2.8個迴答
3.正當的憤怒
4.7月26日的聚會
5.其他被告與《控告者》報
6.另外8個被告
7.馬蒂:戰鬥進行麯
8.可怕的證詞
第二部分 不自由毋寜死
9.信
10.沉著而威武不屈的戰友
11.被宣布無罪的政治傢
12.休庭
13.招供者
14.重新開庭
15.其他罪證
16.審訊繼續
17.前夜和白天
18.第5次庭審
19.沒有照片!
20.話鋒
第三部分 不尋常的審判
21.罪證
22.例外
23.醫院的見證人
24.揭穿查維亞諾的謊言
25.檢察官的報告
26.辯護律師們
27.梅爾瓦的辯護
28.包迪略的講話
29.那一天的記錄
30.對菲德爾的審判
附錄 曆史將宣判我無罪
精彩書摘
1952年菲德爾嚮哈瓦那緊急法院提齣上訴,要求判處巴蒂斯塔的文件全文如下:
緻緊急法院
菲德爾·卡斯特羅,律師,其律師事務所設在特哈迪約街57號
嚮法院提齣如下控告:
我寫此控告信的事實眾所周知,但是,我還是要承擔絕對的責任,正式予以揭露,並要求執行有效的法律。盡管我這麼做麵對不可一世的權勢,看來有些荒唐可笑,但確實是符閤尚未被任何人或機構廢除的法規的。盡管行使律師的職責睏難重重,但是為祖國履行這一職責是光榮和值得的。
3月10日淩晨,共和國的一位參議員背叛瞭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在陸軍一些軍官的配閤下,闖入哥倫比亞兵營,在夜色的幫助下,背信棄義地發動突然襲擊,逮捕瞭閤法的軍事首領,掌握瞭指揮權,控製瞭局勢,唆使所有的軍區叛亂,號召部隊急急忙忙地到軍營靶場集閤,動員他們把武器對準憲法和閤法選舉産生的政府。
民眾對政變全然不知,他們一覺醒來後,聽到有關發生政變的傳聞。政變分子占據瞭所有的廣播電颱,因此民眾聽不到有關反抗政變的消息和動員的口號。
全國民眾的手腳都被捆綁住,到處都是軍人,軍隊廢除瞭憲法,人民的生命和財産都處於刺刀的威脅之下。
濛卡達審判 政變的首領自命總統,絕對地掌權,擁有各種特權,他下令立即終止原定在6月1日舉行的大選。個人最起碼的保障被一筆勾銷。參與政變的主角們像瓜分戰利品一樣,瓜分瞭所有政府的行政職位。當國會準備召開例會時,被武力解散瞭。
目前,(政變者)正在徹底地改變共和國的體製,企圖用背著公眾輿論在軍營裏炮製的一部法律取代根據民眾意願通過的國傢憲法。
前言/序言
好的,這裏是為您的圖書《濛卡達審判》撰寫的,完全不提及該書內容的詳細圖書簡介。 --- 《迷霧之塔:最後的守夜人》 作者: [此處留空,或填寫其他作者名] 序章:古老的契約與沉寂的預言 在時間的洪流中,有些秘密如同深埋的礦石,隻有在特定的星辰軌跡下纔會重新暴露於光芒之下。 《迷霧之塔:最後的守夜人》帶領讀者進入一個被遺忘的時代——“灰燼紀元”的開端。這是一個鐵與魔法並存,秩序與混亂交織的時代。世界被劃分為高聳入雲的浮空城邦“天穹議會”和飽受侵蝕、被瘴氣籠罩的“低地廢土”。兩個世界之間,橫亙著一道由傳說中的“大崩塌”所形成的永恒迷霧帶。 故事的主人公,卡倫·維斯珀,並非貴族,亦非身懷絕技的魔法師。他隻是低地廢土一座偏遠哨站的普通圖書管理員,一個熱衷於修補殘破羊皮捲軸,並對被禁止的曆史文獻懷有近乎偏執的好奇心的人。卡倫的生活平靜而規律,直到一個血月之夜,一架墜毀的、裝載著古代裝置的飛艇打破瞭這份寜靜。 第一部:低地的迴響與禁忌的知識 飛艇的殘骸中,卡倫發現瞭一個被高度加密的日誌和一把非金屬鑄造的鑰匙。日誌的碎片指嚮一個失落已久的組織——“星火信徒”,一個相信人類的未來不在於天空中的浮空城,而在於地麵上被遺忘的根基。 卡倫的發現很快引起瞭“鐵衛軍”的注意。鐵衛軍是天穹議會派駐低地的執法部隊,以冷酷無情和對任何異端思想的徹底清除而聞名。他們奉命追捕任何與“星火信徒”有關聯的殘餘勢力。 為瞭保護日誌中的秘密,卡倫被迫踏上逃亡之路。他不再是那個戴著厚厚眼鏡、沉浸在書本中的學者,而是一個必須依靠智慧和快速應變能力求生的逃亡者。他的旅程始於低地那片被扭麯植物和變異野獸盤踞的沼澤地。在這裏,他遇到瞭他的第一個盟友:蕾娜,一位自稱是“大地之歌”的遊俠。蕾娜對古老的符文有著深刻的理解,並能與低地的自然元素進行微弱的溝通。她厭惡議會的統治,卻也對那些試圖用舊日力量挑戰現狀的盲目信徒保持警惕。 兩人在逃亡中逐漸拼湊齣日誌的內容:日誌記錄瞭一個關於“平衡之石”的傳說。“平衡之石”據說是阻止低地徹底淪為死寂之地的關鍵,而它被藏在一個傳說中隻有“純淨之靈”纔能進入的古老遺跡深處。 第二部:穿梭迷霧:天穹的陰影 為瞭追尋“平衡之石”的綫索,卡倫和蕾娜必須找到穿越迷霧帶的閤法或非法途徑。他們最終找到瞭一個機會,混入一艘運送稀有礦石的秘密補給船,駛嚮對低地居民而言如同神話般存在的“天穹議會”。 天穹議會的生活截然不同。這裏空氣純淨,建築由自發光的晶石構成,科技水平遠遠超越低地。然而,在這華麗的外錶下,隱藏著深刻的社會階層固化和權力鬥爭。議會的最高統治機構——“十二賢者會議”——正麵臨著自身的危機:維持浮空城漂浮的“核心熔爐”能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衰減。 卡倫很快意識到,他所持有的日誌,其內容觸及瞭議會存在的根基。日誌暗示,浮空城的能量並非取之不盡,而是從低地深處的某種地熱源中被抽取,這種掠奪式的能源獲取,正是導緻低地生態崩潰的真正原因。 在議會中,卡倫結識瞭艾利亞斯·索恩,一位年輕的、充滿理想主義的“晶體工程師”。艾利亞斯對議會隻關注上層社會福祉,漠視底層人民痛苦的做法深感不安。他開始秘密協助卡倫,利用他的權限接觸到議會的核心數據庫。通過艾利亞斯的幫助,卡倫發現瞭一個驚人的事實:議會高層早在數百年前就知曉能源枯竭的危險,但他們選擇瞭隱瞞真相,並加緊瞭對低地的資源開采。 第三部:失落的聖殿與最後的抉擇 隨著鐵衛軍對卡倫追蹤的收緊,以及議會內部保守派的阻撓,卡倫和蕾娜必須加速行動。他們鎖定瞭“平衡之石”的最後坐標——位於迷霧帶深處,一座被稱為“無光之環”的古代觀測站。 這次深入迷霧的旅程充滿瞭未知的危險。迷霧本身並非簡單的天氣現象,它似乎具有某種精神乾擾能力,挑戰著探索者的心智極限。在穿越的過程中,卡倫的“圖書管理員”身份反而成瞭他的優勢:他對古代符號的解讀能力,以及對邏輯推理的執著,幫助他們避開瞭多次緻命的機關。 在“無光之環”,他們遭遇瞭強大的阻力,不僅僅是古代的防禦係統,還有來自議會派齣的精英特種部隊,他們被明確指示,必須在卡倫獲取“平衡之石”之前將其抹殺。 在最終的對峙中,卡倫終於找到瞭傳說中的遺跡核心。然而,“平衡之石”並非一塊可以隨意移動的寶石,它是一個復雜的、與大地脈絡相連的能量調節樞紐。激活它需要犧牲巨大的能量。 卡倫麵臨著一個抉擇:是按照“星火信徒”的初衷,將能量導嚮修復低地的生態,從而必然導緻浮空城失去支撐,引發人類文明的又一次大動蕩;還是遵從艾利亞斯提齣的摺中方案——利用部分能量穩定核心熔爐,但同時必須曝光議會數百年的謊言,引發一場不可避免的政治風暴。 故事的高潮在於卡倫如何運用他所學的知識、他所結識的盟友的力量,以及他對曆史的敬畏,來決定這個世界的未來。他必須超越純粹的知識和武力,找到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平衡之路”。 尾聲:黎明前的陰影 《迷霧之塔:最後的守夜人》不僅是一部關於冒險和發現的史詩,它更深入地探討瞭知識的責任、權力的腐蝕性,以及在麵對不可避免的衰落時,不同群體如何選擇麵對真相。當卡倫做齣最終決定後,世界並沒有立即迎來和平。真相的揭露如同投入湖麵的巨石,産生的漣漪將重塑每一座城市,每一個人的命運。 跟隨卡倫的腳步,去見證一個文明如何在舊秩序的殘骸上,掙紮著迎接一個充滿未知和希望的新黎明。 核心主題: 知識的重量、曆史的重演、生態的代價與政治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