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蚀原理(第三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土壤侵蚀原理(第三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张洪江,程金花 编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6

图书介绍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10481
版次:1
商品编码:1149437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0
字数:5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土壤侵蚀原理( 第3 版)从认知土壤侵蚀类型与形式入手, 着重探讨土壤侵蚀基本理论、土壤侵蚀发生及其发展规律, 为使用者掌握土壤侵蚀调查和监测基本技能、具备初步土壤侵蚀研究方法和独立进行土壤侵蚀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管理等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土壤侵蚀基本概念、土壤侵蚀类型及土壤侵蚀形式、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混合侵蚀、冻融侵蚀与冰川侵蚀、化学侵蚀、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及其分区、土壤侵蚀调查与评价、土壤侵蚀监测与预报、土壤侵蚀研究方法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序前言第1章 绪论 1 2 3 土壤侵蚀形式 21
1 1 课程性质及使用对象 1   2 3 1 水力侵蚀形式 21 1 2 课程涉及范围及与其他课程关系  2 3 2 风力侵蚀形式 24 1   2 3 3 重力侵蚀形式 26   1 2 1 课程涉及范围 1   2 3 4 混合侵蚀形式 28   1 2 2 土壤侵蚀原理与其他  2 3 5 冻融侵蚀形式 29 课程关系 2   2 3 6 冰川侵蚀形式 30 1 3 土壤侵蚀在水土保持科学中的  2 3 7 化学侵蚀形式 30 位置 3   2 3 8 植物侵蚀形式 31 1 4 土壤侵蚀危害及其对国民经济的2 4 土壤侵蚀程度及强度 32
影响 3   2 4 1 土壤侵蚀量与土壤流失量  1 4 1 我国土壤侵蚀概况 3 32   1 4 2 土壤侵蚀危害 3   2 4 2 土壤侵蚀程度 32 1 5 土壤侵蚀发展历史与现状 6   2 4 3 土壤侵蚀强度 32   1 5 1 国际发展简史与现状 6   2 4 4 允许土壤流失量 32   1 5 2 国内发展简史与现状 8 思考题 33   1 5 3 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10 扩展阅读 34   1 5 4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10 第3章 水力侵蚀 35 思考题 11 3 1 水及水流的基本特性 35 扩展阅读 12   3 1 1 水的物理特性 35
第2章 土壤侵蚀类型及土壤侵蚀形式13   3 1 2 水流的基本特性 39 2 1 土壤侵蚀基本概念及导致土壤  3 1 3 水流的侵蚀作用 44 侵蚀的营力 13   3 1 4 水流搬运作用 45   2 1 1 土壤侵蚀基本概念 13   3 1 5 水流的堆积作用 47   2 1 2 土壤侵蚀基本营力3 2 溅蚀 48 及其分析 14   3 2 1 雨滴特性 48 2 2 土壤侵蚀类型及其类型划分19   3 2 2 溅蚀过程及溅蚀量 53   2 2 1 依据导致土壤侵蚀的  3 2 3 影响溅蚀的因素 55 外营力种类划分 19 3 3 面蚀 56   2 2 2 依据土壤侵蚀发生的  3 3 1 坡面径流形成 57 时间划分 20   3 3 2 坡面径流能量分析 57   2 2 3 按土壤侵蚀发生的速度  3 3 3 坡面侵蚀过程 59 20   3 3 4 影响因素 59
3 4 沟蚀 63   4 5 1 沙尘暴及其分布 99
  3 4 1 侵蚀沟的形成 64   4 5 2 沙尘暴形成因素 100   3 4 2 侵蚀沟的发育阶段 64 4 6 风力侵蚀防治 101   3 4 3 影响侵蚀沟发育的自然  4 6 1 风力侵蚀影响因素分析
因素 66 101 3 5 山洪侵蚀 67   4 6 2 风蚀防治技术措施 104   3 5 1 山区洪水类型 67 思考题 105   3 5 2 山洪时空分布 68 扩展阅读 106   3 5 3 影响山洪因素 69 第5章 重力侵蚀 107   3 5 4 山洪侵蚀特征 70 5 1 重力侵蚀作用分析 107   3 5 5 山洪沉积物特征 70   5 1 1 重力侵蚀作用 107 3 6 海岸、湖岸及库岸侵蚀 70   5 1 2 重力侵蚀应力 108   3 6 1 海岸与海岸带划分 70 5 2 崩塌 110   3 6 2 海浪、湖浪及库浪形成  5 2 1 崩塌作用方式 110
71   5 2 2 崩塌分类 110   3 6 3 波浪在浅水区的变形71   5 2 3 崩塌形成条件 111   3 6 4 海岸侵蚀地貌 72 5 3 滑坡 112   3 6 5 影响海岸侵蚀作用的因素  5 3 1 滑坡的地貌特征 112
74   5 3 2 滑坡力学机制及滑坡3 7 水力侵蚀防治 75 形成条件 114   3 7 1 防治原则 75   5 3 3 滑坡类型及其发展阶段  3 7 2 防治措施及布设 75 115 思考题 77   5 3 4 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116 扩展阅读 79 5 4 错落 118
第4章 风力侵蚀 80   5 4 1 错落特征 118 4 1 近地面层风及其特性 80   5 4 2 发生条件和原因 118   4 1 1 近地面层风 80 5 5 蠕动 119   4 1 2 近地面层风的特性 81   5 5 1 蠕动的特征 119 4 2 风沙运动 84   5 5 2 松散层蠕动 (土屑或  4 2 1 沙粒的起动 84 岩屑蠕动 ) 119   4 2 2 风沙流及其特征 89   5 5 3 基岩岩层蠕动 121 4 3 风蚀与风积作用 93 5 6 溜砂坡 121   4 3 1 风蚀与风积作用的概念  5 6 1 溜砂坡特征 121 93   5 6 2 溜砂坡基本要素 121   4 3 2 风沙地貌与沙丘移动95   5 6 3 溜砂坡分类 122 4 4 风蚀荒漠化 97   5 6 4 溜砂坡形成过程 123   4 4 1 风蚀荒漠化形成机制97 5 7 崩岗 124   4 4 2 我国风蚀荒漠化成因  5 7 1 崩岗分类及其地貌组合及其类型 98 124 4 5 沙尘暴 99   5 7 2 崩岗侵蚀的主要过程 125
  5 7 3 崩岗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6 6 2 防治措施 157
126 思考题160
5 8 陷穴与泻溜 127 扩展阅读161
  5 8 1 陷穴形成机制、分布与 第7章 冻融侵蚀与冰川侵蚀162
类型 127 7 1 冻融侵蚀162
  5 8 2 泻溜及其形成过程 128   7 1 1 冻土作用机制162
5 9 重力侵蚀防治 128   7 1 2 冻土层中地下冰和地下水
  5 9 1 排水工程措施 128 164
  5 9 2 削坡、减重和反压填土   7 1 3 冻土地表类型167
措施 129   7 1 4 热融作用171
  5 9 3 支挡工程措施 130 7 2 冰川侵蚀171
  5 9 4 锚固措施 130   7 2 1 冰川分布与类型172
  5 9 5 护坡工程措施 131   7 2 2 冰川运动173
  5 9 6 滑动带加固措施 131   7 2 3 冰川侵蚀过程175
  5 9 7 落石防护措施 131 7 3 冻融侵蚀及冰川侵蚀防治176
  5 9 8 植物固坡措施 132   7 3 1 防治原则176
思考题 132   7 3 2 主要防治措施177
扩展阅读 133 思考题181
第6章 混合侵蚀 134 扩展阅读183
6 1 泥石流和泥石流流域 134 第8章 化学侵蚀184
  6 1 1 泥石流性质 134 8 1 岩溶侵蚀184
  6 1 2 泥石流流域 135   8 1 1 岩溶侵蚀特征184
6 2 泥石流形成 138   8 1 2 岩溶侵蚀影响因素186
  6 2 1 形成因素 138 8 2 淋溶侵蚀190
  6 2 2 泥石流形成机理 140   8 2 1 淋溶侵蚀特征190
6 3 泥石流分布及其活动特征 142   8 2 2 淋溶侵蚀影响因素191
  6 3 1 泥石流分布 142 8 3 土壤盐渍化195
  6 3 2 我国泥石流危险性分区   8 3 1 土壤盐渍化形成条件
143 195
  6 3 3 泥石流分布规律 145   8 3 2 土壤次生盐渍化197
  6 3 4 泥石流活动特征 146   8 3 3 土壤潜在盐渍化197
6 4 泥石流分类 147   8 3 4 土壤碱化199
6 5 泥石流的力学特征 149   8 3 5 土壤钙积层201
  6 5 1 泥石流的静力学特征   8 3 6 土壤水盐运动的影响因素
149 202
  6 5 2 泥石流动力学特征 150 8 4 化学侵蚀防治措施206
  6 5 3 泥石流的发生发展特征   8 4 1 岩溶侵蚀防治措施206
153   8 4 2 淋溶侵蚀防治措施207
6 6 泥石流防治 157   8 4 3 土壤盐渍化防治措施
  6 6 1 防治原则 157 207

思考题 208 10 3 水力侵蚀调查 235 扩展阅读 209   10 3 1 面蚀 235 第9章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及其分区210   10 3 2 沟蚀程度调查与强度
9 1 土壤侵蚀类型分区211 判定 239
  9 1 1 分区目的与任务211   10 3 3 山洪侵蚀调查 239
  9 1 2 分区原则211 10 4 风力侵蚀调查 240
  9 1 3 分区的主要依据、指标   10 4 1 输沙量及风沙流结构
211 调查 240
  9 1 4 土壤侵蚀类型分区命名   10 4 2 沙丘移动状况 240
213     10 4 3 地面粗糙度调查 241
  9 1 5 土壤侵蚀类型分区系统   10 4 4 风蚀成因调查 241
213 10 5 重力侵蚀调查 242
9 2 以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215   10 5 1 重力侵蚀形式及其
  9 2 1 西北黄土高原区215 程度 242
  9 2 2 东北低山丘陵和漫岗   10 5 2 重力侵蚀发生发展
丘陵区220 强度 242
  9 2 3 北方山地丘陵区221 10 6 混合侵蚀调查 242
  9 2 4 南方山地丘陵区222   10 6 1 混合侵蚀发生条件 242
  9 2 5 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   10 6 2 混合侵蚀发生发展
丘陵区223 趋势判定 242
  9 2 6 云贵高原及其山地 10 7 冻融侵蚀与冰川侵蚀调查 243
丘陵区224   10 7 1 冻融侵蚀调查 243
9 3 以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225   10 7 2 冰川侵蚀调查 243
  9 3 1 西北干旱绿洲外围沙漠 10 8 化学侵蚀调查 243
化地区225   10 8 1 岩溶侵蚀 243
  9 3 2 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半干旱   10 8 2 淋溶侵蚀 243
草原沙漠化地区225   10 8 3 土壤次生盐渍化 244
9 4 以冻融及冰川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10 9 土壤侵蚀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244
228     10 9 1 土壤侵蚀调查报告 245
  9 4 1 冰川侵蚀区229   10 9 2 图面资料整理 245
  9 4 2 冻土侵蚀区229 10 10 土壤侵蚀图的制备 245
思考题230   10 10 1 计算机辅助制图 246
扩展阅读231   10 10 2 专题图制备 247
第10章  土壤侵蚀调查与评价232   10 10 3 土壤侵蚀制图 248
10 1 土壤侵蚀调查目的及手段232 10 11 调查结果评价与分析 249
  10 1 1 调查目的 232   10 11 1 信息源评价 249
  10 1 2 调查手段 233   10 11 2 调查手段评价 250
10 2 土壤侵蚀调查步骤233   10 11 3 调查误差分析 250
  10 2 1 准备工作 233 10 12 3S技术在土壤侵蚀调查
  10 2 2 资料收集与整理 233 中的应用 251

  10 12 1 第一次全国土壤侵蚀  11 4 1 经验模型 272 遥感调查 251   11 4 2 数理模型 273   10 12 2 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  11 4 3 随机模型 278 遥感调查 254   11 4 4 混合模型 278   10 12 3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  11 4 5 专家打分与逻辑判别
土保持情况普查 255 模型 279 思考题 257   11 4 6 土壤侵蚀数字模型279 扩展阅读 258 思考题 281 第11章 土壤侵蚀监测与预报 259 扩展阅读 282 11 1 土壤侵蚀监测与预报目的第12章 土壤侵蚀研究方法 283 及成果 259 12 1 土壤侵蚀调查研究 283   11 1 1 监测与预报目的及  12 1 1 测量学方法 283 原则 259   12 1 2 水文学方法 284   11 1 2 监测与预报分类 260   12 1 3 地貌学方法 285   11 1 3 监测与预报指标体系  12 1 4 土壤学方法 286
260   12 1 5 遥感学方法 286   11 1 4 监测与预报成果 260 12 2 土壤侵蚀定位研究 286   11 1 5 监测技术标准 261   12 2 1 土壤水蚀野外定位11 2 我国监测预报网络系统 262 观测 286   11 2 1 监测预报网络系统的  12 2 2 土壤风蚀定位观测288
层次与任务 262 12 3 土壤侵蚀模拟研究 289   11 2 2 监测预报网络系统  12 3 1 水力侵蚀模拟降雨技术构造技术构架263 试验 289   11 2 3 监测预报网络系统结构  12 3 2 风力侵蚀风洞模拟
与功能 265 实验 291 11 3 监测方法与过程 267 12 4 土壤侵蚀示踪研究 291   11 3 1 遥感监测方法 267 思考题 292   11 3 2 无人机监测方法 270 扩展阅读 293   11 3 3 自然坡面监测 271 主要参考文献 294 11 4 土壤侵蚀预报模型 272 附录 299

精彩书摘

第1章

绪  论

[本章导言 ]  “土壤侵蚀原理 ”课程是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核心骨干性专业基础课程.其在水土保持科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土壤侵蚀破坏土地、吞食农田、降低土壤肥力、加剧土壤干旱、淤积抬高河床、加剧洪涝灾害发生等.土壤侵蚀是制约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国内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科学研究人员普遍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
11 课程性质及使用对象

本书是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学习 “土壤侵蚀原理 ”课程所使用的主要教材.“土壤侵蚀原理 ”是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核心骨干性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主要使学生具备土壤侵蚀基本知识、认识土壤侵蚀基本规律.并掌握水土资源管理、土壤侵蚀监测、调查和评价的基本技能 (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同时为该专业本科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如流域管理学、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林业生态工程学和水土保持工程学等专业课程.以及今后独立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奠定坚实的认识、理论和技术基础.
本书还可供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其他专业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农业资源与管理)、 “林学类 ”和 “草学类 ”相关专业本科生作为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学科研究生教学参考用书.对于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土地利用、国土整治、环境保护等方面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和生产实践人员.也可将本书作为参考用书之一.
在作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教学用书时.教学学时分配为课堂讲授24学时.室内实验8学时.另外安排05周课程野外现场教学和实习.用于其他专业或不同层次人员培训使用时.可根据具体讲授内容适当增减学时数.
12 课程涉及范围及与其他课程关系
121 课程涉及范围
“土壤侵蚀原理 ”课程涉及水力学、水文学、土壤学、气象学、地貌学、植物学、生态学和岩土力学等内容.因此本课程要求先学习流体力学、地学、气象学、水文与水资源学、土壤学与土地资源学、生态学和岩土力学等课程.以便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本课程所授知识.
在理论教学中.以土壤侵蚀形式、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规律和分析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子为主.为学生学习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其他课程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掌握调查、分析和监测水土资源及土壤侵蚀的基本技能.为进行独立的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从事水土保持管理和生产实践等奠定实践技术基础.
在课程实验和野外现场教学与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在不同地质、地形、土壤、气象、植被等条件下土壤侵蚀调查与分析方法.并据以组织综合措施防治土壤侵蚀的发生与发展.改良、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在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同时.防治土壤侵蚀的发生和改善生态环境.
122 土壤侵蚀原理与其他课程关系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一些基础性、应用性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均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在土壤侵蚀规律方面.它与影响土壤、地质、地形等自然因素紧密相关.在土壤侵蚀防治方面.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与许多学科发生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作用.了解土壤侵蚀原理与其他课程关系.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土壤侵蚀原理课程的自身性质及特点.
与气象学、水文学的关系.土壤侵蚀原理与气象学、水文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多种气象因素和不同气候类型对土壤侵蚀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因素有直接影响到水文特征的形成.在研究暴雨、洪水、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时.一方面要根据气象、气候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以及径流、泥沙运行规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使其变害为利.另一方面通过长期的土壤侵蚀综合治理.改变大气层的下垫面性状.对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及水文特征会起到调节和改善作用.
与地学方面的关系.土壤侵蚀原理与地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地貌、地质及地理对土壤侵蚀量和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同时.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及冻融侵蚀等土壤侵蚀过程在塑造地形中又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地面多种侵蚀地貌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土壤侵蚀参与作用的结果.它们是土壤侵蚀原理课程中主要研究的对象.土壤侵蚀与地质构造、岩石特性具有紧密关系.滑坡、泥石流等土壤侵蚀问题和土壤侵蚀防治工程措施涉及的地基、地下水等问题.又需要运用第四纪地质学及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与土壤学的关系.土壤侵蚀与土壤学及土地资源学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密的.土壤、母质及浅层基岩是土壤侵蚀作用和破坏的主要对象.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蓄水、透水和抗蚀能力.因此.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对防治土壤侵蚀有着重要作用.
与水利科学的关系.土壤侵蚀与流体力学、水力学等课程的关系更为密切.无论是水力侵蚀、风力侵蚀还是重力侵蚀等导致的径流、泥沙、风沙流等.都与以上学科有紧密联系.在研究有关水力、风力、泥沙及风沙流等的运动规律时.土壤侵蚀原理着重研究从坡面到沟道、从上游到下游、从风力侵蚀地到风积地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规律.而水利科学则着重研究径流、泥沙进入河流后的运行规律. 土壤侵蚀原理(第三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土壤侵蚀原理(第三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土壤侵蚀原理(第三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土壤侵蚀原理(第三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土壤侵蚀原理(第三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