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的正義:影響中國司法的十大冤案

遲到的正義:影響中國司法的十大冤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何傢弘 編
圖書標籤:
  • 冤案
  • 司法
  • 中國法律
  • 法律史
  • 社會問題
  • 正義
  • 申冤
  • 案例分析
  • 法律製度
  • 公共政策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法製齣版社
ISBN:9787509354483
版次:1
商品編碼:1151159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7-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320
字數:305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法學的研究方法+文學的錶達方式】關注冤假錯案,做有擔當的法律人!

內容簡介

近年來類似案件頻繁曝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本書選取瞭對我國司法有較大影響力的十大冤案,旨在通過對滕興善、張氏叔侄等十大冤案的簡要迴顧,以客觀的視角,分析錯案形成的原因。這不是一本單純的錯案剖析著作,而是通過10個有影響的錯案,係統地分析我國刑事司法製度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反思我們司法體製中存在的問題,希望類似案件以後不要再發生。本書定位於法律文化讀物,每個案例單獨成編,以小說的形式展現,偵查與推理並存,情節跌宕起伏,可讀性強。

作者簡介

何傢弘,美國西北大學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證據學研究所所長;中國行為法學會副會長兼法律語言研究會會長,中國警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檢察學研究會職務犯罪偵查與預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刑事審判理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曾經在最高人民檢察院掛職擔任瀆職侵權檢察廳副廳長,在中央電視颱“社會與法”頻道擔任嘉賓主持人;曾應邀在美國的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辛辛那提大學,澳大利亞的國立大學和拉特羅布大學,德國的馬普國際與外國刑法研究所,法國的埃剋斯-馬賽大學,日本的名古屋大學,韓國的嶺南大學,颱灣地區的東吳大學,香港地區的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訪問講學或做客座教授;曾獲得國傢頒發的“留學迴國人員成就奬”和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代錶著作是《短缺證據與模糊事實:證據學精要》;業餘時間創作瞭五部“犯罪懸疑小說”(《血之罪》、《性之罪》、《X之罪》、《無罪貪官》、《無罪謀殺》),並齣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英文譯本,還在颱灣地區齣版瞭中文繁體字本。

目錄

目錄
壹 滕興善案由供到證 001
一、神秘的打工妹/ 002
二、可疑的殺豬哥/ 006
三、復原的石膏像/ 011
四、指定的辯護人/ 013
五、遲到的申訴狀/ 017
六、死刑的核準權/ 021
七、歸來的被害人/ 027
八、漫長的昭雪路/ 031
貳 石東玉案物證說謊 035
一、護林員離奇被害/ 036
二、嫌疑人初露端倪/ 040
三、轉業兵屈打成招/ 042
四、不得已疑罪從輕/ 046
五、絕望中真凶齣現/ 054
六、開棺後真相大白/ 057
叁 杜培武案刑訊逼供 063
一、警察妻子神秘失蹤/ 064
二、鎖定嫌犯丈夫被抓/ 066
三、神奇測謊堅定信心/ 068
四、慘遭摺磨屈打成招/ 071
五、法庭審理血衣喊冤/ 073
六、死緩之後真相大白/ 076
肆 李久明案非法取證 081
一、監獄乾警傢遭血洗/ 082
二、二級警督婚姻越位/ 086
三、遭遇嫌疑虎落平陽/ 089
四、非法證據埋下隱患/ 095
五、外部力量介入案件/ 101
六、有罪判決疑點重重/ 108
七、親友律師四處取證/ 112
八、峰迴路轉真凶落網/ 116
九、柳暗花明劫後新生/ 119
伍 孫萬剛案證據斷鏈 125
一、熱戀男友成凶手/ 126
二、死刑證據隱現疑蹤/ 128
三、絕處逢生等待重申/ 136
四、高牆似海真凶難定/ 138
五、峰迴路轉復轉案件/ 144
六、沉冤昭雪終獲自由/ 149
七、前生往事已成舊夢/ 152
陸 佘祥林案疑罪從輕 157
一、怪異的無名女屍/ 158
二、危險的幸福婚姻/ 161
三、可疑的有罪供述/ 163
四、遲到的良心證明/ 169
五、荒唐的疑罪從輕/ 174
六、離奇的亡者歸來/ 179
七、人生的酸甜苦辣/ 183
柒 趙作海案超期羈押 187
一、未被證實的屍源/ 188
二、證據不足的凶手/ 189
三、決定命運的會議/ 194
四、留有餘地的判決/ 199
五、妻離子散的悲劇/ 202
六、意外歸來的亡者/ 203
七、苦盡甘來的補償/ 205
捌 叔侄冤案證據失範 209
一、好心之舉卻緻鋃鐺入獄/ 210
二、反復申訴方知獄偵耳目/ 218
三、媒體披露纔見柳暗花明/ 221
四、真相大白終得迴傢之路/ 227
玖 蕭山命案責任模糊 231
一、劫殺案的軍令/ 232
二、壓力下的偵查/ 236
三、不得已的死緩/ 241
四、真凶留的手印/ 245
五、亡羊後的補牢/ 247
壹拾 李懷亮案證據短缺 251
一、疑點重重的凶案/ 252
二、過程麯摺的審判/ 255
三、鏈條短缺的證據/ 258
四、判處死刑的保證/ 261
五、疑罪從無的勝利/ 265
六、尚未結束的苦旅/ 268
後記 刑事司法的十大誤區 275
一、由供到證的偵查模式/ 277
二、違背規律的限期破案/ 278
三、先入為主的片麵取證/ 282
四、科學證據的不當解讀/ 284
五、屢禁不止的刑訊逼供/ 292
六、放棄原則的遵從民意/ 295
七、徒有虛名的相互製約/ 299
八、形同虛設的法庭審判/ 301
九、騎虎難下的超期羈押/ 304
十、證據不足的疑罪從輕/ 307

精彩書摘

  2013年,冤錯案件一次又一次成為中國社會關注的熱點。從浙江張氏叔侄冤案,到河南李懷亮冤案,再到安徽於英生冤案,不該發生的錯判一次次被復製。人們不禁要追問:為什麼?
  “浙江張氏叔侄冤案”披露後,一些輿論把矛頭指嚮當年負責預審的一位女警察。據說,此人曾經是中央電視颱2006年“浙江神探”係列節目的主人公之一,從警二十餘年,工作錶現齣色,多次立功受奬。更有報道稱,她“近五年來牽頭主辦的重特大案件達350餘起,準確率達到100%……各項辦案指標年年在省、市名列前茅,經她審核把關的重特大惡性案件,移送起訴後無一起冤假錯案”。成功辦理張氏叔侄奸殺案和勾海峰殺害女大學生案後,她還獲得瞭全國“三八紅旗手”等光榮稱號。然而,在當下輿論的漩渦中,這位“女神探”變成瞭製造冤案的罪魁禍首。我不認識這位警察,但是我以為,就像當年把她“神探化”是不恰當的一樣,今天把她“妖魔化”也是不恰當的。這世上本沒有神探,因為任何偵探都是普通人,都是有可能犯錯誤的。誠然,作為公安機關負責把守案件質量關的預審部門負責人,她對於這起錯案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這起錯案並不是她一個人就能製造的,除瞭其他公安人員之外,還有承擔審查起訴和法律監督職責的檢察官和把守司法公正最後一道關口的法官。這樣一起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為什麼竟然一路綠燈地走完瞭刑事訴訟的全程?刑事司法係統的防錯機製為何全部失效?
  刑事司法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那就是“既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放縱一個壞人”。但是,在任何一個國傢的刑事司法製度下麵,這都是做不到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刑事錯案的發生具有不可避免性,隻是或多或少的問題。在當今世界,不僅法製不太健全的國傢有刑事錯案,法製比較健全的國傢也有刑事錯案。例如,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的許多州都建立瞭“無辜者中心”(InnocentCenter),通過“無辜者行動”(InnocentProject)對可能錯判的案件進行復查。錯案復查的主要手段是進行DNA鑒定,因此復查的案件多為強奸案和殺人案。2011年4月7日至11日,筆者應邀到美國的辛辛那提市參加瞭“2011年無辜者協作網研討會——錯判的國際探索”(2011InnocenceNetworkConference:anInternationalExplorationofWrongfulConviction),並在會上做瞭關於中國大陸地區刑事錯案問題的主題發言。截止到開會時,美國的“無辜者行動”通過DNA檢驗共發現瞭271起錯案。
  古今中外,冤假錯案總是刑事司法領域中難以驅散的幽靈。它們若隱若現,時明時暗,啃噬著社會公眾的良心,煎熬著司法官員的靈魂。毫無疑問,它們對於那些當事人及其傢人來說是飛天橫禍,是滅頂之災,但是它們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瞭刑事司法製度的文明進步和良性發展。冤錯案件遮蔽在刑事司法的陰影之中。光綫的陰暗使人們無法看清其中的景物,甚至成為人們視覺中的盲點,讓人們誤以為刑事司法是一片光明燦爛。然而,一些在社會中産生廣泛影響的冤案把媒體的聚光燈吸引過來,也把民眾的目光吸引過來,於是這盲點就變成瞭亮點,使人們看清瞭那些被陰影遮蔽的醜陋的缺陷,從而推進司法製度的改革和完善。例如,美國司法實踐中辨認規則的完善和被判有罪者享有“審後DNA檢驗權”的立法,就都在一定程度上歸功於錯判。
  為何在當代中國還會接二連三地齣現冤案?這些冤案是如何形成的?我國應該如何構建錯案預防體係和錯案救濟機製?2005年底,我們帶著這樣的問題成立瞭課題組,通過舉辦論壇、進行座談、召開研討會、進行問捲調查和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對我國的刑事錯判問題進行瞭多層麵和多路徑的調查研究。我們發現,錯判的形成似乎延循瞭一個模式:一樣的偏重口供,一樣的非法取證,一樣的事實不清,一樣的疑罪從輕。這不是執法人員或司法人員個人的問題,而是刑事司法製度的問題。製度存在漏洞和弊端,錯判纔一次又一次被復製。同時,我們還發現,在每一起冤錯案件的背後都隱藏著令人心痛心酸心碎的人生故事。於是,我們在新聞媒體公開報道的一百多起冤錯案件中,精心挑選瞭影響巨大而且故事性強的十個案例,在進行深入的個案分析的基礎上寫成冤案故事,並且透過這些案例解析刑事司法製度中存在的漏洞或弊端。我們希望,這些冤案中的人和事能夠留傳給後人。
  ……

前言/序言

2013年,冤錯案件一次又一次成為中國社會關注的熱點。從浙江張氏叔侄冤案,到河南李懷亮冤案,再到安徽於英生冤案,不該發生的錯判一次次被復製。人們不禁要追問: 為什麼?
“浙江張氏叔侄冤案”披露後,一些輿論把矛頭指嚮當年負責預審的一位女警察。據說,此人曾經是中央電視颱2006年“浙江神探”係列節目的主人公之一,從警二十餘年,工作錶現齣色,多次立功受奬。更有報道稱,她“近五年來牽頭主辦的重特大案件達350餘起,準確率達到100%……各項辦案指標年年在省、市名列前茅,經她審核把關的重特大惡性案件,移送起訴後無一起冤假錯案”。成功辦理張氏叔侄奸殺案和勾海峰殺害女大學生案後,她還獲得瞭全國“三八紅旗手”等光榮稱號。然而,在當下輿論的漩渦中,這位“女神探”變成瞭製造冤案的罪魁禍首。我不認識這位警察,但是我以為,就像當年把她“神探化”是不恰當的一樣,今天把她“妖魔化”也是不恰當的。這世上本沒有神探,因為任何偵探都是普通人,都是有可能犯錯誤的。誠然,作為公安機關負責把守案件質量關的預審部門負責人,她對於這起錯案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這起錯案並不是她一個人就能製造的,除瞭其他公安人員之外,還有承擔審查起訴和法律監督職責的檢察官和把守司法公正最後一道關口的法官。這樣一起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為什麼竟然一路綠燈地走完瞭刑事訴訟的全程?刑事司法係統的防錯機製為何全部失效?
刑事司法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那就是“既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放縱一個壞人”。但是,在任何一個國傢的刑事司法製度下麵,這都是做不到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刑事錯案的發生具有不可避免性,隻是或多或少的問題。在當今世界,不僅法製不太健全的國傢有刑事錯案,法製比較健全的國傢也有刑事錯案。例如,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的許多州都建立瞭“無辜者中心”(Innocent Center),通過“無辜者行動”(Innocent Project)對可能錯判的案件進行復查。錯案復查的主要手段是進行DNA鑒定,因此復查的案件多為強奸案和殺人案。2011年4月7日至11日,筆者應邀到美國的辛辛那提市參加瞭“2011年無辜者協作網研討會——錯判的國際探索”(2011 Innocence Network Conference: an International Exploration of Wrongful Conviction),並在會上做瞭關於中國大陸地區刑事錯案問題的主題發言。截止到開會時,美國的“無辜者行動”通過DNA檢驗共發現瞭271起錯案。
古今中外,冤假錯案總是刑事司法領域中難以驅散的幽靈。它們若隱若現,時明時暗,啃噬著社會公眾的良心,煎熬著司法官員的靈魂。毫無疑問,它們對於那些當事人及其傢人來說是飛天橫禍,是滅頂之災,但是它們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瞭刑事司法製度的文明進步和良性發展。冤錯案件遮蔽在刑事司法的陰影之中。光綫的陰暗使人們無法看清其中的景物,甚至成為人們視覺中的盲點,讓人們誤以為刑事司法是一片光明燦爛。然而,一些在社會中産生廣泛影響的冤案把媒體的聚光燈吸引過來,也把民眾的目光吸引過來,於是這盲點就變成瞭亮點,使人們看清瞭那些被陰影遮蔽的醜陋的缺陷,從而推進司法製度的改革和完善。例如,美國司法實踐中辨認規則的完善和被判有罪者享有“審後DNA檢驗權”的立法,就都在一定程度上歸功於錯判。
為何在當代中國還會接二連三地齣現冤案?這些冤案是如何形成的?我國應該如何構建錯案預防體係和錯案救濟機製?2005年底,我們帶著這樣的問題成立瞭課題組,通過舉辦論壇、進行座談、召開研討會、進行問捲調查和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對我國的刑事錯判問題進行瞭多層麵和多路徑的調查研究。我們發現,錯判的形成似乎延循瞭一個模式:一樣的偏重口供,一樣的非法取證,一樣的事實不清,一樣的疑罪從輕。這不是執法人員或司法人員個人的問題,而是刑事司法製度的問題。製度存在漏洞和弊端,錯判纔一次又一次被復製。同時,我們還發現,在每一起冤錯案件的背後都隱藏著令人心痛心酸心碎的人生故事。於是,我們在新聞媒體公開報道的一百多起冤錯案件中,精心挑選瞭影響巨大而且故事性強的十個案例,在進行深入的個案分析的基礎上寫成冤案故事,並且透過這些案例解析刑事司法製度中存在的漏洞或弊端。我們希望,這些冤案中的人和事能夠留傳給後人。
                           何傢弘
                       寫於北京世紀城癡醒齋
                        2013年12月24日




用戶評價

評分

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

評分

書很好 彆人推薦的 不管是不是法學生都可以看懂

評分

剛哈更哈更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好書,正需要,京東值得信賴,性價比高

評分

但是包裝實在太隨意瞭吧 就一個普通的塑料袋子裝著 書脊和封麵摺痕超明顯 剛拿到的書隻能算得上七八成新 不太舒服

評分

法律人值得一讀!

評分

質量很好 發貨很快 紙質不錯 會繼續買

評分

是正版書哦,不錯,很快

評分

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