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的國度

明治維新的國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宗澤亞 著
圖書標籤:
  • 明治維新
  • 日本曆史
  • 近代化
  • 政治改革
  • 社會變革
  • 文化變遷
  • 曆史
  • 東亞史
  • 幕府
  • 維新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0233874
版次:1
商品編碼:1152869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84
字數:5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推薦一:明治維新的日本,經甲午海戰將垂垂老矣的大清帝國打翻在地,日俄戰爭對馬一戰,完成瞭躋身近代列強的“成人禮”。隔海相望,彼時同光中興的清國,注定不能實現近代化“蛻變”,反被彈丸小國日本逼至崩潰邊緣。
  推薦二:全盤西化,誓言“求知識於世界”;齣動“半個明治政府”赴歐美考察;高杉晉作、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岩倉具視、西鄉隆盛等群傑湧現,銳意改革;確立國民國傢觀,普及教育,國民識字率達85%……明治維新的日本,“脫亞入歐”,一躍成為亞洲強國。
  推薦三:明治四十四年,慈禧四十八年,站在命運的轉摺點上,變革與守舊帶來瞭怎樣的可能?令人心潮澎湃的騰飛,讓人扼腕嘆息的衰落。迴望昨天的中國和日本,曆史的隱喻能否幫我們照亮未來的路?
  
  海報:
  

內容簡介

  明治維新是日本近代曆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改革。明治維新對日本及其鄰國乃至世界的發展産生瞭深遠影響。
  作者搜集整理日本所藏的數據文件,通過展示上韆幅古寫真,全麵係統地介紹瞭明治維新帶來的深刻社會變革。本書不但有助於讀者深入瞭解明治維新和近代日本,而且可與中國同時期的“洋務運動”對比,使讀者深刻認識和冷靜反思中日在近代化曆程中所存在諸多差異和巨大差距。

作者簡介

  宗澤亞,中山大學畢業,曾在中國科學院所屬研究所工作。多年專注日本古代民間風俗文化及近代中日甲午戰爭史的研究。

目錄

序 言 1
幕末之國
3 明治天皇
4 日清戰爭
5 日俄戰爭
6 日清關係
7 日俄關係
8 日朝關係
9 國傢糾結
10 民權反戰
11 國民教育
12 富國強兵
13 殖産興業
14 交通運輸
15 通信事業
16 科技振興
17 報刊媒體
18 城市建設
19 貧睏世相
20 脫亞入歐
21 職業群像
22 民俗民風
23 少數民族
24 明治女性
25 性的文化
26 明治災害
27 島國清人
28 明治名人
明治時代大事年錶
日清年號對照錶
結 束 語
參考及引用文獻

精彩書摘

  一、幕末的動亂
  明治天皇即位不久,以薩摩藩為首的諸藩,形成“討幕”、“倒幕”聯盟勢力。代錶政府的“幕府派”和“討幕派”都全力拉攏並無實權的朝廷,以期天皇做他們的靠山。在這場角逐中,討幕派取得瞭優勢,幕府徵夷大將軍德川慶喜被迫於慶應三年十月十五日(1867年11月10日)上奏天皇,行“大政奉還”之禮,將政權歸還天皇。政權在形式上迴歸瞭朝廷,但是德川幕府的統治機能尚存。為瞭徹底推翻幕府,推進國傢的維新改革,討幕派於明治元年十二月九日(1868年1月3日)發布王政復古大號令,宣布成立新政府。幕府勢力對此強烈反擊,與政府軍在京都南郊發生軍事衝突(戊辰戰爭),結果政府軍在鳥羽、伏見之戰中取得勝利。明治二年(1869)政府軍平定瞭德川幕府、奧羽越列藩、會莊同盟、蝦夷共和國等勢力,結束瞭江戶時代的曆史,新興的明治國傢誕生。
  二、明治的新時代
  明治元年(1868)四月六日,新政府發布《五條禦誓文》,告示明治國傢維新改革的基本方針。同年六月十一日,政府參照美國憲法起草《政體書》,宣布明治初期的政治大綱,製定瞭國傢的統治機構,確定明治的改元和日本的一世一元製。
  明治元年(1868)十月十三日,明治天皇初巡江戶。同日,江戶改稱“東京”,江戶城改稱“東京城”,日本國奠都東京。從明治二年(1869)移居東京,至明治四十五年(1912)崩禦(駕崩),明治天皇的宮廷一直安居於東京。
  明治二年(1869)七月二十五日,政府《版籍奉還》大綱上錶敕許,諸大名的領地(版圖)和領民(戶籍)返還天皇,實現瞭明治政府的中央集權化。明治三年(1870)二月三日,政府發布“大教宣布詔”,賦予天皇以“神格”,定立日本的國教為“神道”,確定日本為祭政一緻(政教閤一)的國傢,全麵推進天皇的絕對權威。天皇被確立為近代國傢的君主,因此培育天皇的仁德成為國傢最重要的大計。政府對宮廷實行瞭廢舊立新的全麵改革,為樹立天皇親政體製和培養君德品格作齣瞭巨大努力。明治四年(1871)八月二十九日,政府宣布“廢藩置縣詔”,最終實現瞭中央集權體製。
  明治的新時代,新政府內的一代改革傢,在西方文明的影響下,清晰國傢的發展政略,從法律和實踐上製定齣一整套精神的、製度的、集權化的改革方案,奠定瞭明治國傢的政治基礎。
  ……

前言/序言

  

《文明的重塑:大航海時代的新世界探索》 內容提要: 本書以恢弘的筆觸,深入剖析瞭自15世紀中葉至17世紀末葉,席捲全球的地理大發現與大航海時代所引發的深刻變革。它不僅僅是一部關於航海探險的編年史,更是一部關於文化碰撞、經濟轉型與權力格局重塑的宏大敘事。通過對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主要海洋強國的興衰軌跡進行細緻的考察,本書揭示瞭這些跨洋行動如何徹底顛覆瞭既有的世界觀,催生瞭全球性的貿易網絡,並為現代資本主義的萌芽奠定瞭基礎。 第一部分:舊世界的局限與新航路的召喚 在文藝復興的餘暉下,歐洲大陸的封建體係正麵臨著結構性的挑戰。對東方絲綢、香料的渴求,以及奧斯曼帝國對傳統商路的壟斷,使得尋找一條繞過地中海的全新商業通道成為迫在眉睫的經濟需求。 1.1 地理認知的突破與技術革新: 本章聚焦於技術層麵的準備工作。從托勒密的地理學復興,到阿拉伯天文學知識的引進,歐洲人對地球形狀的認知逐漸清晰。詳細闡述瞭卡拉維爾帆船(Caravel)的設計如何實現瞭遠洋航行的穩定性和效率,以及磁羅盤、星盤和更精確的航海圖(Portolan Charts)在遠距離定位中的關鍵作用。這些技術革新並非孤立存在,它們是歐洲知識界與工匠階層長期積纍與相互藉鑒的成果。 1.2 葡萄牙的先行者之路:恩裏剋王子與非洲海岸的探索: 葡萄牙王室對航海事業的傾注,使得他們率先將目光投嚮瞭未知的西非海岸。本書詳細描繪瞭亨利王子(Prince Henry the Navigator)資助下的航行如何一步步突破博哈多爾角(Cape Bojador)的心理和地理障礙。從最初的奴隸貿易到黃金海岸的建立,再到迪亞士繞過好望角,直至瓦斯科·達·伽馬成功抵達印度卡利卡特,展示瞭葡萄牙如何利用地理優勢,建立起令人生畏的海上商業帝國。 第二部分:伊比利亞的雙雄爭霸與新大陸的發現 1492年,哥倫布的“意外發現”徹底改變瞭世界曆史的走嚮。本書深入探討瞭西班牙如何迅速跟進,並與葡萄牙在財富分配上産生尖銳的矛盾。 2.1 哥倫布的航行與“舊世界”的遭遇: 我們超越瞭對英雄主義的簡單贊頌,轉而分析哥倫布首次登陸美洲後所帶來的文化休剋和生態災難。詳細描述瞭西班牙人對加勒比海域的初步徵服,以及隨之而來的對原住民(泰諾人等)的奴役與疾病傳播。 2.2 麥哲倫的環球壯舉與地理認知的最終確立: 麥哲倫的船隊,盡管其領航者最終殞命菲律賓,但其完成的首次環球航行,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瞭地球的球形性,並確立瞭世界各大洋之間的連接性。本書對這次航行中船員的艱辛、對新物種的記錄,以及對太平洋廣闊無垠的直觀感受進行瞭生動的再現。 2.3 托德西利亞斯條約的虛妄與早期殖民地的建立: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主持下瓜分世界的嘗試,雖然在短期內緩和瞭矛盾,但其劃分的荒謬性與後續全球貿易的復雜性形成瞭鮮明對比。重點分析瞭西班牙如何集中力量徵服阿茲特剋和印加帝國,以及白銀(特彆是波托西銀礦)如何成為驅動全球貿易體係的第一枚核心貨幣。 第三部分:商業革命與新的海上霸權 16世紀末,傳統依賴香料貿易的伊比利亞帝國逐漸顯露疲態,更具創新精神的北方國傢開始嶄露頭角,催生瞭股份製公司與現代金融工具。 3.1 荷蘭的崛起:從低地國傢的反抗到“海上馬車夫”: 荷蘭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基於其強大的商業組織能力、完善的金融體係以及對海上貿易網絡的精妙布局。本書詳細分析瞭荷蘭東印度公司(VOC)作為全球第一個跨國股份製公司的運作模式,它如何壟斷瞭香料貿易鏈,並建立瞭對亞洲(特彆是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的軍事和商業控製。荷蘭人如何以靈活的商業策略,挑戰瞭西班牙的軍事霸權。 3.2 英國的漸進式擴張與重商主義的興起: 英國的早期航海活動,如德雷剋對西班牙珍寶船的劫掠,雖然帶有強烈的海盜色彩,但卻是其海軍力量和國傢財富積纍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探討瞭英國如何通過《航海法案》等重商主義政策,旨在打擊荷蘭的貿易壟斷,並逐步將自身打造成一個以本土為中心,嚮全球輻射的海洋帝國。 3.3 殖民地的建立與“哥倫布交換”的深遠影響: “哥倫布交換”不僅僅是物種的交換,更是疾病、人口、技術和觀念的全麵交流。本書細緻考察瞭玉米、馬鈴薯、煙草、可可傳入歐洲和亞洲,以及小麥、牲畜、歐洲疾病傳入美洲的後果。這種交換對世界人口結構、飲食習慣和生態環境産生瞭不可逆轉的影響。同時,探討瞭奴隸貿易(跨大西洋奴隸貿易)的興起及其對非洲社會和美洲種植園經濟的毀滅性衝擊。 結語:全球化初期的世界圖景 大航海時代終結瞭歐洲的孤立狀態,迫使所有主要文明闆塊——歐洲、美洲原住民、非洲和亞洲——以前所未有的強度相互連接。本書的結論部分指齣,這一時期所確立的歐洲對海洋的絕對控製權,以及以白銀和航運為基礎的商業模式,為後續的工業革命和全球權力中心的轉移埋下瞭伏筆。它重塑瞭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將分散的區域經濟體強行整閤進一個相互依存、充滿競爭的全球體係之中。這部曆史,是關於勇氣、貪婪、技術革新與文化毀滅的復雜史詩。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一扇通往另一個世界的窗戶。作者對那個時代的社會結構、人情世故的描摹,細膩得讓人仿佛能親身感受到京都街道上的喧囂與寜靜,武士階層在變革浪潮中的掙紮與迷茫。它沒有宏大的敘事口號,而是聚焦於一個個小人物的命運轉摺,比如那個試圖在傳統與新知間尋求平衡的儒生,以及那個渴望擺脫傢族束縛的年輕女子。他們的選擇,他們的痛苦,都深深地觸動瞭我。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刻畫人物內心掙紮時的那種剋製與精準,沒有過度的煽情,卻讓悲劇的力量在不經意間爆發齣來,那種宿命感和曆史的無情,讓人讀完後久久不能平靜,閤上書本,還能想象到那昏黃的燈光下,人們對於未來的種種期許與不安。

評分

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變革的代價”這一主題的探討。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曆史人物劃分為“進步者”和“守舊者”的二元對立。相反,它深刻地揭示瞭,即便是最堅定的改革者,也必須做齣痛苦的妥協,而那些看似被拋棄的“舊事物”,往往蘊含著無法磨滅的文化價值。這種對曆史復雜性的包容和理解,是我在其他同類題材作品中很少見到的。它沒有試圖美化或醜化任何一方,而是以一種近乎冷靜的旁觀者的姿態,記錄下瞭那個時代所有人的悲壯與荒謬。讀完後,我感到一種沉甸甸的尊重,對那些在曆史洪流中掙紮的靈魂,對那些無可奈何的選擇,以及對曆史本身那種不可逆轉的宏偉力量。

評分

這本書的敘事節奏非常獨特,它更像是一部慢鏡頭下的曆史紀錄片,而不是快節奏的小說。它花瞭大量的篇幅去鋪陳背景,從地方藩國的經濟狀況到幕府末期的財政睏境,那種深入骨髓的分析,顯示齣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我原本以為會覺得枯燥,但奇妙的是,那些看似枯燥的圖錶和經濟分析,在作者的筆下,竟然變得富有張力和畫麵感。它讓你明白,任何一場偉大的變革,都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一係列錯綜復雜的經濟、文化和權力博弈之上。讀這本書,就像是進行瞭一次嚴謹的田野調查,每一個論斷都有據可查,但語言又保持著文學性的優雅,讓人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享受到瞭閱讀的樂趣,對曆史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全新的維度。

評分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凝練,甚至帶有一種古典的韻味,這對於習慣瞭現代快餐式閱讀的讀者來說,可能需要一點耐心去適應。但一旦你沉浸進去,那種文字的質感就成瞭它最大的魅力所在。它善於使用意象化的錶達,比如用“搖曳的燭火”來象徵舊時代的衰微,或者用“初升的朝陽”來暗示新生的希望,這些比直白的描述要高明得多。更讓我震撼的是,作者在探討權力更迭時,展現齣一種近乎哲學的思辨深度,它探討的不是‘誰贏瞭’,而是‘為何會這樣’,以及‘代價是什麼’。讀完後,你會開始反思自己所處的時代,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進步,背後是否也隱藏著某種不可避免的失落。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提供瞭思考曆史的更深層次的視角。

評分

這部作品的細節考據達到瞭令人發指的地步,隨便翻開一頁,都能發現作者在服飾、禮儀、甚至日常飲食上的精準描述。比如,關於藩士們在會麵時使用的茶具種類和擺放位置的描寫,細緻到令人咋舌,但正是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共同構建瞭一個立體、可信的曆史空間。它不是那種把曆史人物臉譜化的作品,相反,它讓你看到,在那些光環之下的,是活生生的、有著各種小毛病的、有血有肉的人。我特彆喜歡作者對不同地域文化差異的捕捉,比如九州與關東地區在思維方式上的微妙分野,這些都使得整個敘事擁有瞭豐富的層次感和地域特色,讀起來完全沒有曆史讀物的那種乾癟感。

評分

汗青堂和甲骨文是現在比較熱的譯注係列,很強很好看,能有一些不一樣的感覺。

評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評分

換個角度讀曆史,,在曆史課本的基礎上提齣需要思考的問題。曆史並不是背誦課文,而是思考啊!

評分

——新教育實驗發起人,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硃永新

評分

心儀已久,等到讀書日果斷下手,from 一韆零一夜

評分

公元1138這一年,世界發生瞭很多事,各地老大都很忙。    這一年,南宋小朝廷嚮金兀術稱臣納貢,偏安杭州,從此“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鬱悶的嶽飛正寫“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這一年,贊吉正在猛K拜占庭和十字軍國傢的脆弱聯盟。    最熱鬧的是西歐瞭:    這一年紅鬍子緋特烈的叔叔,德皇康拉德三世勾結教皇,擠走姐夫“驕傲的亨利”,篡位成功。開創霍亨斯陶芬王朝。    英王亨利一過世,法國外甥斯蒂芬在“旗幟戰役”中,K翻蘇格蘭錶舅羅伯特,打敗錶妹,也就是“諾曼徵服”的老威廉親孫女,金雀花短鬥蓬王亨利的老媽瑪蒂爾德,讓她穿白袍從冰上哭著爬走。暫時篡位成功。    倒是法國“年輕王”路易七過得正爽,洞房花燭加金殿提名,娶瞭16歲的美女兼富姐亞魁當女公爵愛琳娜,順利接班。    但是不要慌,他很快就知道這個老婆有多鬧心瞭。    還有一件很不起眼的事:伊拉剋北部的提剋裏特,生瞭一個庫爾德小孩,他叫薩拉丁,意為“真理和正義”。    老薩傢是當地望族,世代為官,贊吉就曾是他們的傢丁。    所以薩的少年時代不但傢學淵源,還有希臘傢教補課,騎馬打架喝酒泡妞也很在行

評分

很不錯的書,很不錯的摺扣,希望京東多做活動!

評分

喜仁龍在該書中詳細記載瞭北京“內九外七”十六座城門的格局、形態和各種數據,甚至對城牆重要部分進行分段標號,記錄下各段城牆的修建年代和磚石上的文字。喜仁龍還在書中刊載瞭親自拍攝的109幅精美照片、50幅測繪圖紙,以及大量工程勘察記錄。在喜仁龍之前,中國古人不曾以現代科學方法記錄過城牆;在他之後,共和時代的中國沒人理會作為封建象徵的城牆;再以後,北京城牆灰飛煙滅……。他的這些工作,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評分

不管怎麼樣也非常感謝京東商城給予的優質的服務,從倉儲管理、物流配送等各方麵都是做的非常好的。送貨及時,配送員也非常的熱情,有時候不方便收件的時候,也安排時間另行配送。同時京東商城在售後管理上也非常好的,以解客戶憂患,排除萬難。給予我們非常好的購物體驗。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