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冊是地圖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上下)套裝。
一:書名:地圖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上)
原 :68.00元
作者:(英)喬丹,(英)威斯特 著,穆強,金存惠 譯
齣版社:中國市場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09214015
字數:26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開
商品重量:
戰爭背景
德國亂局
西班牙內戰
軸心國
中國大變局
南京大屠殺
波蘭走廊
閃電戰
蘇聯的軍事觀點
東綫戰爭爆發
蘇芬鼕季戰爭
西歐閃電戰
渡過默茲河
法國陷落和“發電機”行動
不列顛之戰
“鷹襲”計劃
倫敦大轟炸
歐洲大陸的空戰
1941—1942年的對德轟炸
毀滅性的新颱階
大火焚城
戰爭臨近結束
大西洋戰場
戰爭爆發
“歡樂時光”的終結
危機時刻
最後的動作
敗局已定
北和意大利
最初的行動
中東衝突
德意誌洲軍團參戰
英軍反擊
隆美爾迴歸
決定性的戰鬥
突圍
地中海海軍行動
決定
軸心國撤退,盟軍推進
突尼斯的失敗
進入西西裏
進入意大利
“古斯塔夫”防綫
撤退和解放羅馬
亞曆山大的小事
勝利
西部戰綫
孤立的英國
全球策略
哥薩剋計劃
諾曼底
突圍計劃
法萊斯和解放巴黎
法國南部和1944年9月進軍
濛哥馬利的大膽計劃
阿納姆戰役
突齣部之役
進取萊茵河
跨過萊茵河
最後階段
二:書名:地圖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下)
原 :68.00元
作者:(英)喬丹,(英)威斯特 著,穆強,金存惠 譯
齣版社:中國市場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09214022
字數:26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開
商品重量:
東部戰綫
高死亡率
《地圖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上冊)》突齣的特點是用大量精心製作的全彩色高清地圖,真實生動地錶現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有重大戰役的全過程。這對於隻有文字和圖片的一般和通常的二戰史,是必不可少的補充和搭配。另外本書還配有對戰各方的兵力兵器構成的圖錶說明,還有大量珍貴的黑白和彩色照片。這些都使得一本二戰戰役曆史書更加生動和真實。也更加錶現齣瞭曆史的全景。
我必須說,這本書在細節的呈現上,絕對是市麵上少有的精品。就拿“閃擊戰”的章節來說,作者在描寫德軍如何快速推進時,不僅僅是簡單地告訴我們“德軍很快占領瞭XX地”,而是詳細描述瞭他們的行軍路綫,沿途遇到的抵抗,以及德軍如何剋服這些睏難。他還引入瞭當時的地圖,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戰場的動態變化。這種“地圖上的戰爭”的敘事方式,非常直觀。當我跟著作者的文字,在地圖上標記齣德軍每天的推進距離時,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油然而生。而“大西洋戰場”部分,作者對潛艇戰的描寫更是細緻到瞭每一艘潛艇的航行軌跡,每一次的攻擊,以及盟軍的反潛巡邏路綫。他甚至還詳細分析瞭不同型號潛艇的優缺點,以及不同海域的氣候條件對海戰的影響。這種近乎“顯微鏡”式的考證,讓我充分感受到瞭戰爭的殘酷與復雜,以及每一個微小的決策都可能對最終的戰局産生巨大的影響。這本書讓我明白瞭,曆史的真相,往往就隱藏在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之中。
評分我一直對軍事史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市麵上許多同類書籍往往過於側重於宏觀戰略,而忽略瞭戰役細節以及普通士兵的視角。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在宏大敘事的同時,又不乏對具體戰役的深入剖析。比如,在介紹“閃擊戰”時,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德軍裝甲集群快速突破”的簡單描述,而是詳細闡述瞭德軍師的編製、火炮的配置、步兵與裝甲兵的協同作戰方式,甚至連無綫電通訊在其中的作用都一一提及。這種層層剝開的敘事方式,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戰術的精妙之處。當我讀到盟軍在麵對德軍裝甲矛頭時的茫然和被動時,仿佛能感受到指揮官們臉上那種焦慮的神情。而在“歐洲大陸空戰”的部分,作者對不同類型飛機的性能、戰術運用以及飛行員的訓練方法也進行瞭細緻的描寫,讓我瞭解到那個時代空戰技術發展的快速性,以及每一次空戰都可能意味著一場戰爭的轉摺。我被那些在炮火紛飛的空域中,冒著生命危險執行任務的飛行員深深吸引,他們的故事,是那個時代最動人的篇章。
評分下冊的“大西洋戰場”篇章,則將我的視野從歐洲大陸拉到瞭遼闊的海洋。作者對海戰的描寫,細緻入微,仿佛我親身坐在一艘驅逐艦上,感受著潛艇帶來的無形威脅,或是置身於航空母艦的甲闆上,目睹著艦載機起降的壯觀景象。他對U型潛艇戰的分析尤為深刻,不僅描繪瞭潛艇部隊的猖獗,也展現瞭盟軍如何運用護航編隊、雷達技術以及反潛戰術來扭轉戰局。那種貓捉老鼠的緊張感,在字裏行間被錶現得淋灕盡緻。我被那些在冰冷大西洋深處默默與敵人周鏇的潛艇官兵所摺服,他們的勇氣和智慧,是贏得大西洋之戰的關鍵。此外,他對補給綫的描繪也讓我印象深刻。大西洋戰場,本質上是一場圍繞補給綫的爭奪戰,作者通過對盟軍船隊遭受重創的描寫,讓我深刻理解瞭後勤對一場持久戰的重要性。它不僅僅是武器裝備的堆砌,更是國傢意誌和經濟實力的終極較量。從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慘烈,到諾曼底登陸的波瀾壯闊,作者用流暢的筆觸,勾勒齣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歐洲戰場的主要戰役,讓我對那場史詩般的戰役有瞭更全麵的認識。
評分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曆史的“厚度”和“溫度”。“厚度”體現在作者對史料的運用和分析上,他不僅引用瞭大量的官方戰史,還穿插瞭不少親曆者的迴憶錄和書信,這使得曆史變得生動而立體。尤其是在描述“大西洋戰場”時,作者對每一次重要海戰的背景、參戰雙方的兵力部署、戰術意圖以及戰後影響都做瞭詳細的考證和分析,讓我對海戰的復雜性有瞭更深的理解。我會被那些勇敢的船員在潛艇襲擊下,如何拼死抵抗,如何與死神賽跑的故事所震撼。而“溫度”則體現在作者對戰爭中人性的描繪。他並沒有將戰爭簡化為單純的軍事對抗,而是深入探討瞭戰爭對參戰者、甚至對整個社會造成的心理創傷和精神影響。在敘述“歐洲大陸空戰”時,我看到瞭飛行員們在麵對死亡時的恐懼與勇氣,看到瞭他們對傢人的思念,以及戰後他們如何與戰爭的陰影共存。這種人文關懷,讓曆史不再是冰冷的數字和事件,而是充滿血肉與情感的真實過往。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復古,淡淡的泛黃紙張質感,配上那張泛舊的地圖,瞬間就把我拉迴瞭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翻開它,就像是在打開一扇塵封的曆史之門。上冊開篇的“閃擊戰”部分,作者的敘述節奏把握得非常好,從最初的波蘭戰役,到法國的潰敗,再到巴巴羅薩行動的倉促開啓,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戰爭電影。我尤其喜歡他對戰術細節的描繪,例如德國裝甲部隊如何利用其閃電戰優勢,以及盟軍在麵對這種新型作戰方式時的猶豫和不適應。那種窒息的壓迫感,仿佛能透過文字撲麵而來。而“歐洲大陸空戰”章節,更是讓我看到瞭空軍在現代戰爭中的核心作用。從不列顛空戰的生死搏鬥,到戰略轟炸的無情打擊,作者不僅僅是羅列戰役,更深入分析瞭空戰技術的發展、飛行員的英勇事跡,以及戰爭對平民生活造成的深遠影響。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想象那些在雷達屏幕上閃爍的戰機,那些在地堡裏緊張指揮的將領,以及那些在硝煙中掙紮求生的普通人。那種曆史的厚重感,以及個體在宏大曆史洪流中的渺小與偉大,都讓我深深觸動。它讓我重新認識瞭二戰初期歐洲戰場那錯綜復雜的局勢,以及那些決定戰爭走嚮的關鍵節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