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唐君毅著作選)

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唐君毅著作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唐君毅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ISBN:9787500451938
版次:1
商品編碼:1157357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93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哲學傳統深厚,諸傢義理豐富多項,而思想有流變,不是無端而來,知其來處方知其去處,即有溯本歸原的必要。本書縱綫專就環繞一核心觀念而開展對中國哲學問題的討論,橫嚮則廣攝各傢學說,分彆其方麵、種類與層次;<導論篇>包括原理、原心、原名、原辯、原言與默、原辯與默、原緻格物、原道、原太極、及原命等諸文,一皆可作為進入中國哲學義理世界之門戶。由<導論篇>再進,專就中國哲學核心觀念“性”而論,既成<原性篇>;蓋“命”不離於“性”,及就人之麵對天地萬物,而能有其理想,生齣中國哲學廣大之價值世界者,必因其“性”之義而起也。
本書之寫法獨特,唐先生言之為“即哲學史以言哲學”。唐先生反對無據而妄臆,蓋古人之言,不能僅執一端,否則必造成不可解的衝突;而應就其所當之義,分疏條列,使之各得其位。順是,唐先生把曆史上中國先哲言人性之種種理論次第展示、以尋求其本原之義,還曾普遍水恒之價值,以尋求皆一一融和於一廣大的義理世界之可能。本書就是以中國哲學各主要觀念作為綫索,足見唐先生對哲學問題思考之圓熟。

目錄

自序(寫作緣起、本篇大意與未及之義)
一 緣起
二 本篇大意
三 本篇及次篇所未及之義
第一章 原理上:“理”之六義與名理
一 導言
二 先秦經籍中之理及文理
三 魏晉玄學與名理
第二章 原理下:空理、性理與事理
四 佛學與空理
五 宋明理學與性理
六 王船山及清儒與事理
七 結論
第三章 原上心:孟子之性情心與墨傢之知識心
一 本文宗趣
二 論孟子之性情心或德性心之本義
三 墨傢之知識心與儒墨思想之所由異
第四章 原下心:莊子之靈颱心荀子之統類心與大學中庸之德性工夫論
……
第五章 原名:荀 子正名與先秦名學三宗
第六章 原辯:墨子小取篇論 “辯”辨義
第七章 原言與默:中國先哲對言默之運用
第八章 原辯與默:墨莊孟荀之論辯
第九章 原緻和格物上:大學章句辨證及格物緻知思想之發展
第十章 原緻知格物下:大學章句辨證及格物緻和思想之發展
第十一章 原道上:老子言道之六義
第十二章 原道下:老子言道之六義貫釋
第十三章 原太極上:硃陸太極之辯與北宋理學中太極理氣思想之發展
第十四章 原太極中:天地之根原問題,與太極一名之諸義,及硃子太極理氣論之哲學涵義
第十五章 原太極下:硃子太極理氣論之疑難與陸王之言太極及即心言太極之說
第十六章 原命上:先秦天命思想之發展
第十七章 原命中:秦漢魏晉天命思想之發展
第十八章 原命下:宋以後天命思想之發展
索引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讀書是通往夢想的一個途徑,讀一本好書,讓我們得以明淨如水,開闊視野,豐富閱曆,益於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條路,在這條路上的跋涉痕跡成為我們每個人一生唯一的軌跡,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所見的風景是有限的。書籍就是望遠鏡,書籍就是一盞明燈,讓我們看得更遠、更清晰。

評分

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唐君毅著作選)

評分

(五)文學是藝術的一個門類,屬社會意識形態。中國在先秦時,含文學與博學二義。現代專指以語言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並作用於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中國一般分其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文學等四類。

評分

唐君毅先生的作品,學中國哲學史必讀書

評分

特彆好,唐先生的著作,就不用多說瞭。

評分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ldquo;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傢&rdquo;。[7-9]

評分

則不限於感官所得,其默識於不言之地,炯然自明。而萬物之理,通於一而莫不畢者,故貞信而無所罔也。此思也,吾亦名為證會。如唯限於感官經驗,則可以察物則之分殊,而萬化根源終非其所可窺也。今人隻知張目求見,不悟閉眼始有深會。東方學術歸本躬得,孟子&ldquo;踐形盡性&rdquo;之言,斯為極則。形謂身。身者道之所凝,修身以體道,此身即道之顯也,是謂踐形。性亦道也。人稟道以生,既生而能不拘於形氣之私,乃有以復其性,即弘大其道,而性分無虧欠,故曰盡性。故&ldquo;知行閤一&rdquo;之論,雖張於陽明,乃若其義,則韆聖相傳,皆此旨也。

評分

絕對的經典著作,目前為止水平最高的中國哲學史。這一次重印,實在是嘉惠學人。

評分

好書。我很喜歡。?_?。。。。。。。。。。。。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