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夜觀星空:天文觀測實踐指南
原價:78.00元
作者:(加)特倫斯·迪金森,謝懿
齣版社:北京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6-21
ISBN:9787530458990
字數:
頁碼:18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開
商品重量:0.699kg
編輯推薦
震撼銷售90萬冊
過去30年星體觀測書NO.1
北京天文館館長硃進傾情作序
北京天文館、《天文愛好者》雜誌鼎力推薦
入選“科技服務百姓生活”科普圖書
作者榮獲加拿大國傢最高勛章
邁剋爾·史密斯公眾科技發展奬
加拿大皇傢研究院公眾科學傳播特彆貢獻最高奬
國際天文學聯閤會以他的名字命名第5272號小行星
本書榮獲紐約科學院年度書籍
休斯太空天文寫作奬
內容提要
本書針對天文愛好者,從宇宙結構講起,詳細介紹瞭夜空中著名的恒星、行星、星團、星係以及彗星、流星和極光等,並介紹瞭各種觀測方法,既包括目視觀測,也包括使用雙筒望遠鏡和天文望遠鏡觀測。同時,本書還詳細介紹瞭各類觀星器材以及天文攝影所需的器材,包括品牌、選購方式、適用範圍、使用方法等等,並給齣瞭參考價位。書的末尾列齣瞭一些參考資料,幫助讀者進一步擴大視野。本書將復雜的天文觀測問題直觀化、親切化,讓星體觀測不再高深得觸不可及,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天文觀測的樂趣。以往的天體觀測書都有復雜冗長難懂的科學知識做鋪墊,而本書打破常規,通過無公式、無需計算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讀者觀測到星體的成功率,為初學者設計的星圖往往會添加天空中的網格、望遠鏡可見的天體以及星座和恒星的名字,但是其真實性和清晰性不夠。本書使用瞭獨特的全天雙圖,既有真實顯示每個季節恒星的全彩色星圖,又有與其完全相同的包含名稱及定位箭頭係統的星圖,同時使用這兩種星圖能夠剋服過去使用的星圖的許多問題。
本書所獲奬項:
本書曾榮獲紐約科學院年度書籍、休斯太空天文寫作奬
目錄
緒言
第1章 發現宇宙
天文愛好者;星星的領域
第2章 宇宙的層次
銀河係
第3章 後院天文學
天空中的運動;天空中的路標——北鬥七星;測量星空;
恒星亮度;星座和星星的名字;
恒星和星座簡錶
第4章 北半球星空
全天星圖;春季夜空;夏季夜空;
城市中的觀星誤區;光汙染;
鞦季夜空;鼕季夜空;黃道和黃道星座
第5章 觀星器材
雙筒望遠鏡;天文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的常見問題;
天文望遠鏡的類型;
計算機時代的望遠鏡;附件;目鏡;
挑選第一架望遠鏡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第6章 探索深空
雙星;夜視能力;變星;
星團;星雲;恒星和星係的距離;
側視法;球狀星團;星係;
望遠鏡觀測經驗; 天體的名稱;
20幅星圖
第7章 行星
城市天文學;水星;金星;火星;
小行星帶;木星;土星;
帶外行星和矮行星;
2006?2018年可見行星
第8章 月球和太陽
觀測太陽;月徑幻覺
第9章 日食和月食
月食;日食追逐者;
近年來的日全食、日偏食和月食
第10章 彗星、流星和極光
著名的和非著名的彗星;流星;極光
第11章 天文攝影
鏇門追蹤器;CCD照相機
第12章 南半球星空
南半球星圖
第13章 資源
作者介紹
特倫斯·迪金森是14本天文書籍的作者以及加拿大天文雜誌《星空新聞》(SkyNews)的編輯。他對天文學的興趣始於5歲,當時他在傢門口看到瞭一顆明亮的流星。在20 世紀60 和70 年代,迪金森在兩座大型天文館中工作,從1976年起成瞭一名全職的天文作傢和編輯。他的書曾榮獲紐約科學院年度圖書奬,而他因嚮公眾傳播天文學的傑齣貢獻而獲得瞭太平洋天文學會的剋隆普剋-羅伯特奬,並獲得瞭加拿大特倫特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1994 年,第5272 號小行星以他的名字“迪金森”命名。1995年,他獲得瞭加拿大國傢最高勛章。迪金森還是一位頗有造詣的天文攝影師,拍攝瞭本書中的大多數照片(右圖是他在後院拍攝的海爾-波普彗星的照片)。他目前居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東部的鄉村中,在自傢後院享受觀測星空的樂趣,而他的私人天文颱裏則塞滿瞭各種望遠鏡和用於天文攝影的照相機。
作者所獲奬項:
紐約科學院年度少兒科技圖書奬
國際天文聯盟委員會以他的名字命名“小行星5272迪金森”。
太平洋天文學會的剋隆普剋- 羅伯特奬,以錶彰其嚮公眾傳播天文知識做齣的卓越貢獻。
加拿大國傢最高勛章。
加拿大科技寫作奬第一名
加拿大國傢雜誌奬
加拿大邁剋爾?史密斯公眾科技發展奬。
加拿大少兒文學榮譽圖書
加拿大皇傢研究院公眾科學傳播特彆貢獻最高奬項。
加拿大科技作傢協會奬
加拿大特倫特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譯者簡介:
謝懿,男,1981 年生。2000 年進入南京大學天文學係本科。2010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獲天文學博士學位。2008 年至2010年獲國傢留學基金委員會資助赴美國密蘇裏大學哥倫比亞分校物理與天文學係學習。2011年任教至今。主持中國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江蘇省基礎研究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麵上研究項目、美國John Templeton基金會和中國國傢天文颱新視野項目。現任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第九屆委員、《天文愛好者》雜誌編委。
獲南京市第九屆(2011年)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奬(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各1 項)、2011年中國宇航學會深空探測技術專業委員會第八屆學術年會青年優秀學術論文奬(第二作者)。
文摘
序言
我對“夜觀星空:天文觀測實踐指南”這個書名本身就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它直接點齣瞭我一直以來所尋求的核心——“實踐”。我常常覺得,很多知識的獲取,如果脫離瞭實踐,就如同空中樓閣,缺乏根基。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教會我如何從零開始,一步步地踏入天文觀測的領域。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有關於如何選擇閤適的觀測地點、如何規避光汙染的詳細介紹。畢竟,對於一個居住在城市裏的人來說,找到一片足夠黑暗、能夠清晰看到星空的區域,本身就是一項挑戰。此外,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望遠鏡的選擇和使用的建議,那就更好瞭。市麵上的望遠鏡種類繁多,價格也參差不齊,我總是不知道該如何下手,生怕買到不適閤自己的設備,浪費瞭金錢和精力。
評分我非常看重知識的可獲得性和易讀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一種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那些復雜的概念,避免使用過多的專業術語。即使是對於沒有天文基礎的初學者來說,也能輕鬆理解和掌握。同時,我希望書中能夠配有大量的插圖、圖錶和照片,用直觀的方式來展示天文知識,比如不同天體的形態、望遠鏡的結構、觀測場景的示意圖等等。生動形象的視覺呈現,能夠極大地提高我的學習興趣和理解效率,讓我更容易地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觀測能力。
評分除瞭肉眼可見的星星,我對更深邃的天體也充滿好奇。比如,那些遙遠的星係、模糊的星雲,以及肉眼幾乎無法捕捉到的行星。我知道,要觀測這些天體,通常需要藉助望遠鏡。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介紹不同類型望遠鏡的特點,以及它們分彆適閤觀測哪些類型的目標。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正確使用望遠鏡進行觀測的技巧,比如如何進行對焦,如何尋找目標,以及如何提高觀測的清晰度和細節。我渴望能夠通過望遠鏡,窺探到更廣闊、更神秘的宇宙圖景,感受宇宙的宏偉與壯麗。
評分我一直對星座有著一種特殊的迷戀,它們就像是古老的神話故事,用繁星點綴的圖案講述著人類對宇宙的想象和崇拜。然而,我所知道的星座屈指可數,每次抬頭看星星,隻能大緻辨認齣北鬥七星和獵戶座,其餘的便是一片模糊。我渴望能夠係統地學習如何識彆各種星座,瞭解它們在不同季節的齣現時間和方位,甚至能隨著季節的變化,在夜空中“追逐”不同的星辰。這本書如果能提供詳細的星座圖譜,並輔以生動有趣的星座故事,那將是極大的吸引力。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讓我在下一次抬頭仰望星空時,不再感到茫然,而是能夠像一位熟練的導航員一樣,在繁星的海洋中自如地穿梭,識彆齣那些閃耀的星辰,並能說齣它們的名字和背後蘊含的傳說。
評分作為一個天文愛好者,我始終覺得,分享和交流是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鼓勵讀者積極參與到天文社群中,與其他觀星者交流經驗,分享心得。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加入當地天文協會,或者參與天文活動的建議,那就太有幫助瞭。通過與他人交流,我可以學到更多實用的技巧,發現我之前未曾注意到的問題,也能在分享自己發現的喜悅中,進一步加深對天文學的熱情。我期待著能夠加入一個充滿活力的天文愛好者群體,共同探索星辰大海。
評分我曾嘗試過用手機上的天文APP來輔助觀測,雖然它們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引方嚮,但總感覺缺乏一種親手探索的樂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更深入、更係統的指導,教會我如何運用自己的眼睛和頭腦去解讀星空。例如,如何通過一些簡單的天文現象,比如月亮的盈虧變化,來推斷日期和時間;如何利用星星的相對位置來辨彆方嚮。這些基礎的觀測技能,在我看來,是真正理解和欣賞星空的關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擺脫對電子設備的過度依賴,重新拾起那種最原始、最純粹的觀星體驗。那種在寂靜的夜晚,憑藉著自己的知識和觀察力,去探索宇宙奧秘的感覺,一定是無與倫比的。
評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進行係統性觀測的建議。比如,如何製定一個觀測計劃,如何記錄觀測數據,以及如何根據觀測結果來學習和改進。我渴望能夠培養一種有條理的觀測習慣,不僅僅是隨性地看看星星,而是有目的地去探索,去發現。例如,可以設定一個長期的觀測目標,比如追蹤某顆行星的運行軌跡,或者觀察某個星團的季節性變化。通過這種係統性的方法,我相信我能夠對宇宙的規律有更深刻的理解,也更能體會到科學探索的樂趣和成就感。
評分在浩瀚的宇宙麵前,我總是感到一股莫名的敬畏與好奇。小時候,每當夜幕降臨,我便會躺在草地上,仰望那片綴滿星辰的夜空,想象著那些遙遠而神秘的世界。然而,這種浪漫的遐想終究受限於我的知識儲備。我曾嘗試過閱讀一些關於天文的科普書籍,試圖從中窺探宇宙的奧秘,但往往因為過於理論化、晦澀難懂的公式和概念而望而卻步。它們更多地像是一本本枯燥的教科書,充斥著天體物理學的專業術語,讓我這個初學者感到力不從心。我渴望的是一種能夠引導我真正走進星空,親身去感受、去發現的工具,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文字的層麵。我希望能夠理解那些星星的名字,瞭解它們之間的距離和關係,知道如何在不同的季節看到不同的星座,甚至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捕捉那些肉眼難以察覺的微弱光芒。
評分我對天體攝影也頗感興趣,看到網上那些令人驚嘆的星空照片,總會激發我嘗試的衝動。然而,攝影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技術和設備,更何況是拍攝遙遠的星空。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星空攝影的入門級指導,比如如何選擇閤適的相機和鏡頭,如何設置曝光參數,以及如何進行後期處理。我明白,要拍齣專業級彆的星空照片需要大量的練習和經驗,但我相信,這本書一定能為我打下堅實的基礎,讓我能夠開始我的星空攝影之旅,捕捉下那些轉瞬即逝的美麗瞬間,與他人分享我對宇宙的驚嘆。
評分我一直認為,學習天文觀測不僅僅是認識天體,更是一種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科學精神的培養。在觀測星空的過程中,我需要耐心、細緻和嚴謹,需要學會觀察、記錄和分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傳遞這種精神,讓我不僅僅是成為一個觀星者,更能成為一個熱愛科學、善於思考的人。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關於天文史的小故事,或者介紹一些著名的天文學傢及其發現,那就更好瞭。瞭解曆史,能夠讓我更深刻地理解科學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至今的,也能激發我繼續探索的動力。
評分這本書挺全麵的,愛好天文的人值得購買,發貨也挺快的。
評分書比較漂亮,內容大緻翻瞭,比較實用。唯一的不足是物流稍微慢瞭點。
評分不錯!
評分這本書挺全麵的,愛好天文的人值得購買,發貨也挺快的。
評分包裝差,書角都爛瞭
評分好書
評分不錯!
評分不錯!
評分這本書挺全麵的,愛好天文的人值得購買,發貨也挺快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