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严耕望先生系现代卓越的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编年事辑》正文依严氏一生几个重要转捩分作六卷:1916至1936年为其早年生活及学习阶段;1937至1944年为大学学习至入史语所前之阶段;1945至1964年为在史语所专职会话;1965至1981年为在港执教阶段;1982至1996年为退休至去世的最后岁月;1997年迄今以述其“身后文章事”为主;附录严氏生平著作编年及严氏藏书选目,或为最新增订或系首次披露。俾治“归田史学”者以一砖一瓦之用,亦为20世纪中国学术史、社会文化史之研究提供一鲜活的个案。
作者简介
林磊,上海电视台纪实栏目组编导,长期关注近现代学人的研究,近期专作严耕望先生的学术经历、学术思想研究。其硕士论文即为严耕望先生年谱。
目录
严耕望的学术精神和史学取向(代序)
卷一 1916—1936年
民国十四年丙辰(1916年)
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年) 八岁
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年) 十一岁
民国十七年戊辰(1928年) 十二岁
民国十八年己巳(1929年) 十三岁
民国十九年庚午(1930年) 十四岁
民国二十年辛未(1931年) 十五岁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1932年) 十六岁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1933年) 十七岁
民国二十三年甲戌(1934年) 十八岁
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年) 十九岁
民国二十五年丙子(1936年) 二十岁
卷二 1937—1944年
民国二十六年丁丑(1937年) 二十一岁
民国二十七年戊寅(1938年) 二十二岁
民国二十八年己卯(1939年) 二十三岁
民国二十九年庚辰(1940年) 二十四岁
民国三十年辛巳(1941年) 二十五岁
民国三十一年壬午(1942年) 二十六岁
民国三十二年癸未(1943年) 二十七岁
民国三十三年甲申(1944年) 二十八岁
卷三 1945—1964年
民国三十四年乙酉(1945年) 二十九岁
民国三十五年丙戌(1946年) 三十岁
民国三十六年丁亥(1947年) 三十一岁
民国三十七年戊子(1948年) 三十二岁
民国三十八年己丑(1949年) 三十三岁
1950年庚寅 三十四岁
1951年辛卯 三十五岁
1952年壬辰 三十六岁
1953年癸巳 三十七岁
1954年甲午 三十八岁
1955年乙未 三十九岁
1956年丙申 四十岁
1957年丁酉 四十一岁
1958年戊戌 四十二岁
1959年己亥 四十三岁
1960年庚子 四十四岁
1961年辛丑 四十五岁
1962年壬寅 四十六岁
1963年癸卯 四十七岁
1964年甲辰 四十八岁
卷四 1965—1981年
1965年乙巳 四十九岁
1966年丙午 五十岁
1967年丁未 五十一岁
1968年戊申 五十二岁
1969年己酉 五十三岁
1970年庚戌 五十四岁
1971年辛亥 五十五岁
1972年壬子 五十六岁
1973年癸丑 五十七岁
1974年甲寅 五十八岁
1975年乙卯 五十九岁
1976年丙辰 六十岁
1977年丁巳 六十一岁
1978年戊午 六十二岁
1979年己未 六十三岁
1980年庚申 六十四岁
1981年辛酉 六十五岁
卷五 1982—1996年
1982年壬戌 六十六岁
1983年癸亥 六十七岁
1984年甲子 六十八岁
1985年乙丑 六十九岁
1986年丙寅 七十岁
1987年丁卯 七十一岁
1988年戊辰 七十二岁
1989年己巳 七十三岁
1990年庚午 七十四岁
1991年辛未 七十五岁
1992年壬申 七十六岁
1993年癸酉 七十七岁
1994年甲戌 七十八岁
1995年乙亥 七十九岁
1996年丙子 八十岁
附录
1997年丁丑
1998年戊寅
2003年癸未
2005年乙酉
2006年丙戌
2007年丁亥
2008年戊子
2009年己丑
2013年癸巳
严耕望先生著作目录
甲、专书
乙、论文
丙、编辑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严耕望先生编年事辑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非常好的书,京东活动拿下!
评分
☆☆☆☆☆
就是力量。” 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会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
评分
☆☆☆☆☆
本书一共选录了我的21 篇文章,谈论的对象都是陈寅恪先生,而且都是一些考订文字,所以取了这样一个书名。
评分
☆☆☆☆☆
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
评分
☆☆☆☆☆
老先生文集,经典书目,配送给力。
评分
☆☆☆☆☆
咖啡,看似快餐,其实值得回味 无论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
评分
☆☆☆☆☆
原本仅仅翻翻解闷,不料此书之问题远远超过预料。先说一个短评提过的问题。称谱主之名,虽然说是“因撰者并非谱主的弟子或家人,直称‘先生’有些冒昧,指名道姓则不够恭敬。若‘严先生’、‘耕望先生’、‘严耕望先生’之类,用于怀念文章则可,用于年谱或编年事辑却略显隔阂”,于是“必须明确行为主体之时,则径以‘耕望’二字出之,此亦仿效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之例”(以上皆见撰者《后记》,p383)。这实在让我感到哭笑不得。第一,“仿效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之例”径称“耕望”,请问是否是“不够恭敬”的“指名道姓”?(虽然这里指名不道姓,不过指名就更不应该是随随便便能指的吧?)第二,作者自认“因撰者并非谱主的弟子或家人,直称‘先生’有些冒昧”,今检王懋竑《朱熹年谱》、江标《黄丕烈年谱》,撰者与谱主似皆无直接之师生亲友关系,而称谱主为先生。记忆所及,今王川《李源澄年谱长编》亦称谱主为先生。而王川更不可能与谱主有何关系。先例具在,敢问何为“因撰者并非谱主的弟子或家人,直称‘先生’有些冒昧”?尚记初翻本书,触目竟是“耕望”如何如何,真是目瞪口呆,甚至怀疑是谱主所写文字。直至翻见后记,方知系撰者所为,当时真的是惊诧莫名。顺便一提,钱穆《刘向歆父子年谱》记得是径称谱主之名,但谱主既为两汉人物,且撰者纯为史学而作年谱,固无妨碍。严耕望先生则不然,论世则为学术前辈,沾被尚及于世,论撰著之意则有致敬之心,二者不能混同。
评分
☆☆☆☆☆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顾太清集校笺(套装上下册)(繁体竖排)》以启孮先生从日本杏雨书屋寻回的家藏《天游阁集》手钞本全秩影印本为底本,全集共辑诗作八二八首,词作三三五阙,是可以替代以前所有版本的新整理本,是迄今第一部关于清代著名女词人顾太清诗词全秩的校笺集。
评分
☆☆☆☆☆
明末文学家张岱的诗文集加以校点,书末附序跋等相关资料。张岱,山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