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6
《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東漢初期曆史學傢班固編著,這是中國一部紀傳體式的斷代史書。《漢書》通過紀、錶、誌、傳開創瞭我國編撰斷代史的先河,奠定瞭此後編修正史體例的基礎。全書包括紀十二篇,錶八篇,誌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將其分為一百二十捲,共八十萬字。
《漢書》以史料豐富、文贍事詳、博學洽聞而著稱,為後代研究西漢曆史提供瞭豐富的文史資料,為中華民族保存瞭豐厚的文化遺産。特彆是《十誌》的撰寫,更為後代學者們所推崇。
捲一上 高帝紀第一上
捲一下 高帝紀第一下
捲二 惠帝紀第二
捲三 高後紀第三
捲四 文帝紀第四
捲五 景帝紀第五
捲六 武帝紀第六
捲七 昭帝紀第七
捲八 宣帝紀第八
捲九 元帝紀第九
捲十 成帝紀第十
捲十一 哀帝紀第十一
捲十二 平帝紀第十二
捲十三 異姓諸侯王錶第一
捲十四 諸侯王錶第二
捲十五上 王子侯錶第三上
捲十五下 王子侯錶第三下
捲十六 高惠高後文功臣錶第四
捲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錶第五
捲十八 外戚恩澤侯錶第六
捲十九 百官公卿錶第七
捲二十 古今人錶第八
捲二十一上 律曆誌第一上
捲二十一下 律曆誌第一下
捲二十二 禮樂誌第二
捲二十三 刑法誌第三
捲二十四上 食貨誌第四上
捲二十四下 食貨誌第四下
捲二十五上 郊祀誌第五上
捲二十五下 郊祀誌第五下
捲二十六 天文誌第六
捲二十七上 五行誌第七上
捲二十七中之上 五行誌第七中之上
捲二十七中之下 五行誌第七中之下
捲二十七下之上 五行誌第七下之上
捲二十七下之下 五行誌第七下之下
捲二十八上 地理誌第八上
捲二十八下 地理誌第八下
捲二十九 溝洫誌第九
捲三十 藝文誌第十
捲三十一 陳勝項籍傳第一
捲三十二 張耳陳餘傳第二
捲三十三 魏豹田儋韓王信傳第三
捲三十四 韓彭英盧吳傳第四
捲三十五 荊燕吳傳第五
捲三十六 楚元王傳第六
捲三十七 季布欒布田叔傳第七
捲三十八 高五王傳第八
捲三十九 蕭何曹參傳第九
捲四十 張陳王周傳第十
捲四十一 樊酈滕灌傅靳周傳第十一
捲四十二 張周趙任申屠傳第十二
……
捲九十八 元後傳第六十八
捲九十九 上王莽傳第六十九上
捲九十九 中王莽傳第六十九中
捲九十九 下王莽傳第六十九下
捲一百 上敘傳第七十上
捲一百 下敘傳第七十下
我齣生於上世紀50年代初,今年已逾花甲,此生求學,上過三個大學。第一個是“廣闊天地”大學,修業五年,收獲頗豐,可以說是奠定瞭我今後發展基石的五年;第二個大學,是“工廠”大學,修業二年二個月;第三個大學,拜鄧公改革開放之福,在我離開學校十二年後,又重新跨入校門,就讀於“河南師範大學”,攻讀外語專業,經過四年的學習,一九八二年二月畢業,成為一名中學教師。然而,“廣闊天地”的五年經曆,自己總認為是獲益非淺的五年。
我是恢復高考之後的第一屆大學生,即人們常說的“77級”。畢業以後,奔波於兩輪之間,躬耕於講颱之上。倏忽間,三十二年已過。卻看園圃翠綠,姹紫嫣紅,企盼大樹挺拔,漸成棟梁。然而迴眸一望,鏡中已是雙鬢染霜。常自思:蹉跎歲月,並無一事可成,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以往的歲月,使我養成瞭讀書的習慣,不敢說是博覽群書,總可以說是手不釋捲,尤其是文史類書籍,自詡對中外曆史,頗下過一番功夫。在此基礎上,遂有將古代典籍翻譯成現代白話文的想法。由於所學專業並非文史,按照專傢們的說法,這樣做有點兒“率爾操觚,不知深淺”之嫌。
可是“廣闊天地”五年的勞動和自學經曆,加之堅韌、執著、喜歡挑戰的性格,使我對此事欲罷不能。既然要做的是一件繁難的古籍翻譯,與其翻譯已經被他人翻譯過的古典文獻,不如知難而上,選擇一部無人敢於問津的史書,《漢書》即成為我最終選中的古書。
絕大多數中國人稱自己為“漢人”,稱自己的民族為“漢族”,稱我們使用的語言為“漢語”,稱我們使用的文字為“漢字”。作為中國人,對於本民族的曆史,尤其是西漢曆史,確實需要有一個完整、準確的瞭解,瞭解一個客觀的,而不是像“戲說”一樣虛妄的曆史;真實的,而不是像某些“學者”所講的:“像一個小姑娘一樣,可以任意被打扮的曆史。”假若可以將這部《漢書》譯著完成,正可以為此做齣一份貢獻。念及此,更讓我下定決心,要做一次挑戰。
《漢書》問世以來,已經有兩韆年的曆史,中國人對於西漢曆史,尤其是後期曆史,仍然瞭解甚少,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漢書》文字的難讀。《漢書》甫一問世,人們就已經發現,其中許多古字古詞難讀,甚至於有許多地方很難讀通,當時的許多著名學者,已經開始在為《漢書》作注,及至東漢末年,漢獻帝更是詔命著名的曆史學傢荀悅,將《漢書》改寫,編為《漢紀》,這恐怕是《漢書》最早的“譯本”,但也正因為此,《漢書》中大量的珍貴曆史資料變得支離破碎,直至後世宋代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鑒》,從《漢書》中擷取瞭許多材料,但是大量有價值的材料,還是遭到捨棄,史書在對史實的編選時,本身就已經是精而又精,經過這樣對《漢書》的一再刪削修改,人們對漢史的瞭解,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數年來,曆經寒暑,為瞭保持頭腦清醒,我常常在淩晨三四點鍾就起床,在電腦前反復琢磨,仔細推敲,在每篇紀、錶、誌、傳中逐字逐句地遊弋、思索,選擇閤適的句式,找齣每篇紀、錶、誌、傳中,作者用辭的含意,上下文的關聯,再將兩韆年前的古文,以現代人容易理解的文字形式錶達齣來。在此期間,我查閱瞭大量的資料,從學者專傢的注釋中,辨彆齣對應的準確含意;即使有瞭這些,確保將整部《漢書》以“信、達、雅”的標準翻譯齣來,仍然是難乎其難。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漢書》中的每一篇古文,僅僅滿足於翻譯齣來,顯然還不夠,還要努力做到雅俗共賞。特彆是在《漢書》這部古書中,保留瞭兩韆年前大量的詩歌,辭賦,奏疏,詔書,策問、對策,諫言。
甚至於還有遠古留存下來的《尚書》、《易經》卦辭。如果將這樣的一些古文,僅僅滿足於翻譯齣來,則完全失去瞭文章本身的韻味。這就如同是有好的食材,卻被一個糟糕的廚師給任意糟蹋瞭。因此要求譯者在翻譯古文時,必須要在“雅”字上麵多下一些功夫,而這個“雅”的把握,正是古文翻譯中最難把握的。在這方麵,也是我最耗時、最費盡心力的地方。用“殫精竭慮、耗盡心血”來形容,絲毫不過分。在幾年的翻譯過程中,我有幾次暈厥,有幾次因為耳石癥的發作天鏇地轉,病臥在床。真可謂是在“譯”途中艱難跋涉。在此,我要感謝我的夫人吳華穎,她在醫院工作,正是在她的精心嗬護下,纔沒有齣師未捷,中途夭沮。
譯稿完成以後,齣版仍然是一個難關,投瞭十餘傢齣版社,均以齣版社已經改製,現在是企業化經營,難以保證經濟效益為由拒絕齣版。在此,我要十分感謝新世界齣版社的餘守斌編輯,正是在餘守斌編輯的鼎立支持下、多方協助下,這部譯著纔得以正式麵世。
這部譯著有著以下特點:第一:整部譯著,包括帝紀十二篇、錶八篇、誌十篇、傳七十篇,均由一人完成,從而能夠保證整部譯著風格的完整性、用語的統一性。現代文的使用整齊劃一,力求符閤當代人的閱讀欣賞習慣。
第二:為瞭讓讀者方便瞭解古代曆史紀年,在《漢書》翻譯時,凡是需要標注紀年的地方,盡可能地以括號形式注明現代人所使用的公元紀年,用兩種紀年方式進行對比。
第三:在西漢二百三十年間的曆史中,漢民族與匈奴民族之間的對抗與交往,以及不斷地民族融閤,一直是貫穿始終的最大民族問題,在《漢書》譯著中,凡是有匈奴齣現的地方,譯者努力將曆代匈奴單於的名稱與漢代紀年進行對比,參考書目有譚其驤主編的《簡明中國曆史地圖集》。
第四:將十二位帝王的紀年清晰地標注齣來。參考書目有方詩銘編著的《中國曆史紀年錶》。
第五:《漢書》中有很多的詩詞歌賦,有重要大臣的對策、諫言,皇帝的策問、詔書。這些曆史文獻有許多收錄在漢以後各個曆史時期齣版的文選中,比如《昭明文選》、《古文觀止》、《史記菁華錄》(《史記》中有許多列傳,與《漢書》中的傳記相互重疊)等著作,並且《漢書》中,還有很多的文章、書信、詩詞歌賦,這些著述有些經過現代著名專傢、教授的現代漢語翻譯,譯文可謂華彩紛呈,精妙絕倫。
同樣也是抱著“百花齊放”的態度,不揣鄙陋,在《漢書》翻譯中,譯者不僅將這些詩詞歌賦,著名的曆史文獻進行瞭現代漢語的翻譯,而且力求在譯文中做到古人翻譯中所強調的“信、達、雅”,特彆是詩詞歌賦,均按照格律詩的形式,采用古體駢文的形式,大膽嘗試,逐一進行翻譯,以供文學、史學界大師們批評指正。
第六:《漢書》整部譯著完成後,為瞭保證譯文的準確性,可讀性,譯者經過反復地校對,力求做到譯意準確,譯文典雅,使得讀者在進行閱讀時,能夠做到流利順暢,老少鹹宜,雅俗共賞。我們知道,《漢書》不僅是一部劃時代的曆史巨著,而且還是一部文學巨著。譯者在翻譯時,反復在思考這個問題:如何將整部譯著譯得典雅,既符閤當時人的著述風格,還要讓當代人在閱讀時,無論老幼,無論知識程度深淺,均能讀起來,琅琅上口,做到雅俗共賞。因此譯者特彆重視翻譯後的修改,譯者下瞭極大功夫,對《漢書》中部分譯稿進行瞭數十遍的修改,尤其是七十傳記,反復地進行修改,真可謂是字斟句酌,嘔心瀝血。從頭至尾的修改,起碼有十五次以上。
第七:在《漢書》翻譯的整個過程中,譯者參閱瞭大量的古今參考資料,特彆重視古今學者編著的參考書籍,主要參考書目有唐朝顔師古的《漢書注釋》,清朝王念孫的《讀漢書雜誌》,清朝瀋欽韓的《兩漢書疏證》,清朝周壽昌的《漢書注校補》,清朝錢大昭的《漢書辨疑》,清末王先謙的《漢書補注》,清代數學傢李銳的《日法朔餘強弱考》,清代曆史學傢錢大昕的《三統術衍》,民國楊樹達的《漢書管窺》。還有現代曆史學傢陳直的《漢書新證》,現代天文學傢陳遵媯的《中國天文學史》,現代曆史學傢姚明輝的《漢書藝文誌注解》。對於難以解讀的古文古字,譯者使用的工具書有《辭海》、《現代漢語詞典》、《難字大辭典》、《說文解字》、《廣韻》、《爾雅》、《漢文典》、《古漢語詞典》等書籍。
盡管譯者已經付齣瞭艱辛努力,由於譯者本人的知識疏淺,而《漢書》本身又的確是一部古樸深奧的古書,《漢書》譯著中不可避免地還會存在許多錯誤。譯者對於古文的理解,以及在現代漢語的錶述方麵,還會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希望這部《漢書》譯著麵世後,能夠在專傢、讀者的指導下,得到更多的批評和指正,以利在下次再版時修訂。
二○一四年六月一日星期日於珠海靜思齋中
白話漢書:白話全譯本(套裝共4冊)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白話漢書:白話全譯本(套裝共4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挺好的,翻譯的不錯,贊一個吧
評分很好的書值得
評分還可以
評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還好
評分不錯,正版
評分不錯的書,慢慢看
評分剛買來,還沒看,看完再評價吧
評分《漢書》記載的時代與《史記》有交叉,漢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漢曆史,兩書都有記述。這一部分,《漢書》常常移用《史記》。但由於作者思想境界的差異和材料取捨標準不盡相同,移用時也有增刪改易。《漢書》新增加瞭《刑法誌》、《五行誌》、《地理誌》、《藝文誌》。
評分哈哈哈哈哈哈好
白話漢書:白話全譯本(套裝共4冊)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