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开始意识到儿童教育的重要性。瞿然编著的《智慧父母培养出优秀儿童》从科学的教育理念、发掘儿童的潜能、早期教育、家庭环境、儿童的智商和情商、培养方法等几个方面出发,详细论述了智慧父母要想培养出天才儿童应该采取的方法和对策。
第一章 做有科学教育理念的新式智慧父母 1.培养的终极目的是教会儿童幸福地生活 2.合格家长、智慧父母的家教观念 3.生活本身就是教育,让儿童在生活教育中成长为天才 4.结合兴趣,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5.儿童的性格可以塑造,能力可以培养 6.给儿童独立空间,让其快乐成长 7.正确的表扬和赏识教育,是儿童不断变聪明的催化剂 8.别让“起跑线”神话夺走孩子的幸福 9.用积极的暗示培养儿童的自信心 lO.到大自然中开启儿童的悟性 11.为孩子设置一面奖状墙或“记功簿”,让荣誉激励孩子前进 12.挫折教育不可少:培养儿童迎难而上的顽强意志 13.培育儿童成才是一项长期工程 14.换个角度做父母 第二章 善于发掘儿童的潜能 1.看看你的孩子有无与天才儿童相关的行为 2.天才儿童的六大特征 3.什么样的父母较易生出天才儿童 4.慧眼识天赋,并考虑儿童的兴趣 5.理解儿童的探索心理和冒险行为 6.儿童满脑子都是奇怪的问题,父母应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7.挖掘并激发儿童的无限潜力,引导孩子去钻研 8.天才早发现,优势慢培养 第三章 早教与潜能开发 1.提早做充分准备,奠定孕育天才儿童的基础 2.认真做胎教,巩固孕育天才儿童的基础 3.在孩子生命之初夯实基础 4.早期教育——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 5.重视早期智力开发 6.智力是可以培养的 7.开发儿童智力不需要高成本 8.启蒙教育 9.儿童从出生就学游泳有助于提高智商 10.微笑可提升儿童的智慧 11.指尖流动智慧,多运动手指可使儿童头脑更聪明 12.儿童爬行有助于促进智力发育 13.美术活动有助于提高孩子智力,给孩子制作一面涂鸦墙 14.培养思维力而不是灌输知识是早期智育的核心 15.语言能力的提前引导 第四章 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 1.为儿童创造有利于其成长的家庭环境 2.良好的后天环境胜于天赋,家居环境也能开发儿童智力 3.精神营养充足,孩子的头脑才能聪明 4.不要忽视饭桌教育或饭桌交流会 5.进入儿童的世界,倾听儿童的心声,才更容易沟通 6.学会和孩子对话,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7.家庭文化氛围影响儿童智力 8.拉近亲子关系,需要父母读懂孩子的心 9.南风法则——温暖的“平等沟通法” 10.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 第五章 培养儿童的“硬实力"——智商和才能技艺 1.怎样开启儿童的智力潜能 2.提高孩子的智力 3.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4.让孩子亲近知识,培养儿童记忆力 5.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判断力和善于思考是天才儿童的成功法宝 7.开发并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8.发挥思维优势,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 9.培养儿童,要学业更要综合能力 10.引导儿童博览群书,培养阅读能力 11.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方法 12.提升儿童学习能力的几个技巧 13.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第六章 培养儿童的“软实力"——情商和品格习性 1.性格与成功的关系 2.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可一生受用 3.培养儿童的高情商 4.从小事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5.培育儿童乐观情绪:看到事物有利的方面并充满信心 6.培养儿童的毅力和坚韧品格 7.培养儿童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团结合作的社交能力 8.培养儿童的独立能力和责任心 9.杰出的孩子喜欢坐前排 10.培养儿童的爱心 11.多点附加值 12.培养儿童养成“优秀”的良好习惯 第七章 培养方法——言传身教 1.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引路人,为孩子指明正确的方向 2.既要言传更要身教,以言行感染孩子 3.天才就是对事物怀有强烈兴趣和满腔热情的人 4.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5.如何当个好父母、好榜样,培养出好孩子 6.批评孩子要讲艺术 7.培养孩子的方法 8.与孩子角色互换的请教式谈话 9.优秀的母亲养育出优秀的后代 10.优秀品质的内涵:身、心、灵均衡发展 第八章 玩和游戏必不可少 1.理性对待玩和游戏,保证孩子玩耍的机会 2.在游戏中开发孩子的潜能 3.游戏与孩子的智商 4.寓教于乐 5.游戏的价值和作用 6.玩具也是儿童的教科书 7.让学习变得像玩一样 8.大自然是绝佳的游乐场和教科书 第九章 远离教育误区 1.培养教育儿童时常见的误区 2.注意事项及提醒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启示,在于它让我认识到,培养优秀的孩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学习的过程。我曾经一度陷入“望子成龙”的焦虑之中,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已经走在前面,而自己的孩子还在原地踏步。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让我放下了不必要的攀比,回归到关注孩子的真实需求和发展规律上来。书中关于“沟通技巧”的描写,我反复阅读了好几遍。作者没有提供僵化的对话模板,而是强调了倾听、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我开始尝试用更平和、更开放的心态与孩子交流,不再急于否定或纠正,而是先去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这种改变,不仅改善了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让我发现,孩子们其实非常乐意与愿意倾听的父母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此外,书中关于“发掘孩子潜能”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我过去总是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规划孩子的人生,而这本书则鼓励我去发现孩子身上独特的闪光点,并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去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这种“因材施教”的理念,让我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进行了一场深刻的自我对话。它并没有直接给出“如何做”的答案,而是引导我去思考“为什么”。我曾经对孩子的某些行为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这些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的原因。书中关于“塑造规则与界限”的讨论,我用了很长时间去消化。我过去总是担心破坏孩子的“自由”,而不敢轻易设立规则。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清晰的规则和界限,反而能够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让他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更重要的是,它教我如何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去执行规则,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命令。此外,书中关于“鼓励孩子拥有梦想”的部分,也让我深受触动。我曾经以为,孩子的梦想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本书让我看到,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尊重,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找到实现梦想的路径,而不是浇灭他们的热情。这种对孩子梦想的呵护,让我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这本书让我真正理解了,“智慧父母”并非是无所不知的超人,而是不断学习、反思、成长,并始终以爱为出发点的引路人。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是一本真正能够触及心灵的育儿指南。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弄玄虚的理论,而是用最朴实、最真诚的语言,道出了为人父母的内心深处。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关于“父母自身的成长”的章节。作者认为,父母的成长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只有父母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我是否也像孩子一样,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更新教育观念。书中提供的许多自我反思的练习,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积极地去改进。此外,书中关于“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我曾经以为,只要我为孩子付出一切,他们就会爱我。然而,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的。我开始尝试与孩子建立更亲密的连接,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情感上的陪伴和支持。这种付出,让我收获了孩子更深的信任和爱。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成为一个好父母,其实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以为,只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物质条件,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变得优秀。然而,这本书却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打破了我原有的认知。它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优秀并非仅仅是学业成绩的优异,更是一种内在的品质,一种面对困难的勇气,一种与人相处的智慧。书中关于“品格塑造”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并没有强调说教,而是通过引导孩子参与家庭事务、鼓励他们承担责任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这让我反思自己过去的一些教育方式,是否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中的品格培养。此外,书中关于“激发学习兴趣”的探讨,也为我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方法。我曾经尝试过很多方式,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这本书中提出的“游戏化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概念,让我眼前一亮,也让我看到了将学习变得有趣和有意义的可能性。我开始尝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对学习的态度真的发生了改变,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充满探索的乐趣。这本书 truly changed my perspective on parenting.
评分这本书如同一剂甘霖,滋润了我许多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迷茫。我一直认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旅程,而作为父母,我们往往是在摸索中前进。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为我指明了方向。它没有空洞的理论,也没有生搬硬套的例子,而是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剖析了许多家长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情绪管理”的部分,作者并非简单地告诉我们如何制止孩子的哭闹,而是引导我们去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并教会我们如何以一种更具同理心的方式与孩子沟通。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孩子的不听话并非是故意对抗,而是他们表达需求的一种方式,而我们恰恰需要学会解读这些信号。此外,书中关于“独立性培养”的章节也让我受益匪浅。我曾经过度地担心孩子,事事包办,结果反而让他们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本书让我明白,放手并非弃之不顾,而是要给予孩子试错的机会,并在他们需要时提供恰当的支持。这种“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让我对如何引导孩子自主成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从更深层次理解孩子,也更好地认识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