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唐代是禪宗鼎盛、詩歌繁榮的時代。禪宗在各宗衍化下至唐代形成一花五葉的興盛格局,此時的禪與詩歌有瞭新的融閤。該時代詩僧輩齣,著名的詩僧有王梵誌、寒山、拾得、豐乾、龐蘊、靈澈、皎然、貫休、齊己等等。他們的詩歌由佛經翻譯的偈頌到禪師頌古、詠物勸誡詩、示道詩等,以詩寓禪在唐代有瞭長足的發展。至於文人,著名的比如元、白、韓、柳、劉禹锡、賈島、李商隱、溫庭筠,沒有不涉及禪學的。他們的詩作中多涉禪語、用禪典、示禪機,進而以禪喻詩。這些作品均詩意與禪意兼得,都能成熟地轉化自然意象,成就清淨禪境。詩和禪之所以能夠相通、相融,是因為二者在內在層麵有諸多相通、相似之處:
其一、禪和詩都同時具有一種跨越性,使人獲得一種精神上的自由感和解放感。
其二、是禪境和詩意二者所錶達的內涵上
其三、在語言層麵。不少古詩話藉用禪學的語言、思維方式來闡述自身。
曆史上的僧侶詩人以其自身的行實、禪心悟境輯成璀璨的禪詩海洋,這裏是一個無遮蔽的世界,是一個姹紫嫣紅的世界;在這裏物物春生夏長,歲歲百花鞦月,人生隻得如雲水,浮名不曾絆此身。徜徉其中不覺已是心靈對世界的敞開,萬物如所存而顯之。《禪詩畫意1:印嚴繪畫唐代禪詩百首》精選一百首唐代具有代錶性的禪意詩,一詩配一作者的親筆畫,在欣賞美詩的同時欣賞美圖,對於古代詩歌愛好者來說也是一大美事。
作者簡介
印嚴,法號源靜,俗名鍾義波,中國當代青年僧侶國畫傢。1970年2月齣生於雲南省大姚縣,1986年禮著名畫傢居派第二代傳人張劍萍為師作入室弟子,學習居派畫技。1988年5月禮嶺南詩人陳豪為師 ,習舊體詩律.又禮著名書畫傢祝國沛為師,習書法篆刻,1989年始國畫、詩詞、篆刻作品在市級報刊發錶。1990年禮嶺南詩詞五大傢之一的著名書法傢、詩人、作傢徐續為師。1995年初第一次入廣州光孝寺,遇91歲的慧蓮大師點化,皈依佛門,禮恩師本煥老和尚為師,取法名常權。作品在颱灣與畫傢吳漢宗等颱灣畫傢作品聯展,並二朝南嶽衡山、三去嶽陽,遇多位道傢異人和佛門高僧寶曇大和尚點化。1996年初上峨眉山在報國寺被高僧寬明大師成全於藏經樓住四十二天,並得點化。十月應馬來西亞美術界邀請赴吉隆坡舉辦首次個人國外畫展。1997年中去南京市兜率寺親近書畫傢,高僧園霖大師,並拜訪著名畫傢江宏偉教授。9月歸廣東被恩師本煥大師安排去祖庭湖北省新洲縣報恩寺齣傢為僧,齣傢法名印嚴,法號源靜。1998年5月在深圳市弘法寺受具足戒後歸報恩寺並發願燒瞭頭疤。
翟艷春(1979—),女,遼寜撫順人,雲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教師,哲學碩士。主要從事宗教美術研究。
內頁插圖
目錄
我昔未生時
梵誌翻著襪
身是菩提樹
菩提本無樹
壁上詩
一住寒山
鸚鵡宅西國
終不逐時情
遊少林寺
山夜聞鍾
秦中寄遠上人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
終南望餘雪
示法詩
鹿柴
酬張少府
終南彆業
聽蜀僧浚彈琴
同族侄評事黯遊昌禪師山池
送童子下山
送靈澈上人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望牛頭寺
畫鬆
楓橋夜泊
經廢寶慶寺
溈山牛
哭空寂寺玄上人
題張僧繇醉僧圖
題僧院
送普上人還陽羨
湖南蘭若示大乘諸公
溪雲
尋陸鴻漸不遇
同苗發慈恩寺避暑
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歸湘南作
東林寺酬韋丹刺史
哭柏岩禪師
題破山寺後禪院
幾度逢春
月夜泛舟
贈眼醫婆羅門僧
送靈一上人
江雪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題鶴林寺僧捨
魚鼓頌
送無可上人
閑居
鞦寄從兄賈島
隕葉
雜詩
日本病僧
示法偈
贈藥山高僧惟儼二首
悟禪偈
山居詩
將赴吳興登樂遊原一絕
擊竹悟道偈
塵勞迥卻偈
空門不肯齣
過水偈
滔滔不持戒
憶住一師
華師
青蘿
鬆柏操
法偈
船居寓意
宿九華化成寺
野居偶作
天颱老僧
焰裏寒冰結
示寂偈
傢在閩山
贈質上人
慈恩寺偶題
尋山僧真勝上人不遇
精捨遇雨
片雲
登祝融峰
掃地
早梅
金屑眼中翳
見花悟道偈
悟禪偈
示徒頌
清風樓上
擁毳對芳叢
幽鳥語如篁
開悟詩
閑居
感懷詩
一鉢韆傢飯
吾有一軀佛
龜山智真禪師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臨終偈
贈僧
後記
精彩書摘
《禪詩畫意1:印嚴繪畫唐代禪詩百首》:
孟浩然��
一邱長欲臥,三徑苦無資。��
北土非吾願,東林懷我師。��
黃金燃桂盡,壯誌逐年衰。��
日少涼風起,聞蟬但益悲。�お�
【作者】��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陽人。早年隱居襄陽鹿門山,後漫遊吳越。為唐代山水詩派之先行者,詩以清幽、平易見長。終生布衣,性喜漫遊,東至於海,西至巴蜀,南達吳越,並時與著名詩人王維、李白、王昌齡等唱酬,常與道士、佛師談玄論道。�お�
【賞析】��
此詩為寄給遠上人而作,全詩充滿瞭悲愁的意蘊,也體現瞭詩人的生存狀況。��
“一邱長欲臥,三徑苦無資。”訴說自己隱居的願望和無力隱居的苦衷。��
“北土非吾願,東林懷我師。”寫自己北上求仕的違背心願,同時羨慕跳齣塵世的遠上人。��
“黃金燃桂盡,壯誌逐年衰。”寫睏居長安的境況,雄心壯誌逐年衰減。��
“日少涼風起,聞蟬但益悲。”描寫黃昏、鞦風、鳴蟬,一派蕭瑟景象,突齣瞭客中的抑鬱心情。全詩反映瞭作者當時睏苦的境地和對仕途的失望,寄贈是錶,抒發不遇之感是實。��
詩中充滿瞭失意、悲哀與追求歸隱的情緒。開頭寫自己之所欲,但苦於“無資”,想從仕,又非所願,於是記懷“東林”“我師”。壯誌不能實現,自然就衰頹,於是對涼風、聞蟬聲,就要“益悲”瞭。詩人常藉用具體事物的形象描寫以抒發感情;錶達感情的詞語,往往一字不用。而此詩卻一反這種通常的寫法。對“一丘”稱“欲”,對“無資”稱“苦”;對“北土”則錶示“非吾願”,思“東林”於是“懷我師”;求仕進而不能,這使得作者的壯誌衰頹;流落秦中,窮愁潦倒;感受到涼風、聽到蟬聲而“益悲”。這種寫法,有如畫中白描,不加潤色,直寫心中的哀愁苦悶。而讀者讀來並不感到抽象,反而顯得詩人的率真和詩風的明朗。��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
孟浩然��
義公習禪處,結構依空林。��
戶外一峰秀,階前群壑深。��
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
看取蓮花淨,應知不染心。�お�
【作者】��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陽人。早年隱居襄陽鹿門山,後漫遊吳越。為唐代山水詩派之先行者,詩以清幽、平易見長。終生布衣,性喜漫遊,東至於海,西至巴蜀,南達吳越,並時與著名詩人王維、李白、王昌齡等唱酬,常與道士、佛師談玄論道。�お�
【賞析】��
這首詩贊美瞭義公高尚的品德,純淨的心靈,並描繪瞭義公禪房周圍清新秀美的景色,將人物品格的展現與景物融為一體。��
“義公習禪處,結構依空林。”寫高僧義公的禪房,坐落在靜寂的山林之中,專心參禪。義公對佛法的虔誠,甘願遠離塵囂,隱居深山,潛心修煉。��
“戶外一峰秀,階前群壑深。”詩人轉筆嚮外,門前對著秀麗挺拔後山峰,颱階居下是險邃的山榖,頗具野趣。��
“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山中的天氣善變,山雨剛過,夕陽就齣來瞭。雨過天晴之後,庭院裏滿園翠色,花木都被衝洗得青翠欲滴,甚是舒爽。此境此景,令人何等心曠神怡,萬慮皆空。在如此清妙的環境裏修習禪觀,其心情會是何等安寜與空靈。��
“看取蓮花淨,應知不染心。”雖未直接贊美義公,而通過蓮花,含蓄地說明他的心如同蓮花般不受世俗的沾染,純淨高尚。全詩虛寫禪房、空林,實寫戶外、階前之景,描繪瞭微陽、亮雨、翠色、階陰,雖未實寫禪房,卻已將義公禪房的清雅靜謐顯露而齣,雖無一字寫人,而卻讓人明顯感覺到這一切景色分明與其中的主人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其中閃爍著主人的身影,與主人的心境水乳交融,讓人聯想到一位淨如蓮花、內心不染的高僧形象。不難推測,其中也蘊含瞭詩人歸逸林中的心情。��
終南望餘雪��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錶明霽色,城中增暮寒。�お�
【作者】��
祖詠(699—7467)洛陽人。玄宗開元十二年(724)進士,一生仕途坎坷。晚年隱居汝水邊,以漁樵自終。與王維友善,屬詩唱和。詩歌多寫景狀物,描繪隱居生活的閑適,亦有少量寫立功壯誌之作。《全唐詩》僅存其詩一首。�お�
【賞析】��
此詩主要描寫終南山的餘雪,通過山峰與陽光的嚮背錶現瞭各處不同的景象,又聯想到山頭的積雪消融後,叢林明亮,低處的城中反會增寒,景色雖好,不知有多少寒士受凍。全詩詠物寄情,意在言外,精練含蓄,樸實俏麗,意境清幽,給人以清新之美。��
“終南陰嶺秀”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所見的自然是它的“陰嶺”而且,惟其“陰”,纔有“馀雪”。“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贊頌瞭終南山,又引齣下句。��
“積雪浮雲端”,就是“終南陰嶺秀”的具體內容。這個“浮”字生動!自然。終南山的陰嶺高齣雲端,積雪未化。雲總是流動的;而高齣雲端的積雪又在陽光照耀下寒光閃閃,不正給人以“浮”的感覺嗎?��
“林錶明霽色”中的“霽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時的陽光給“林錶”塗上的色彩。“林錶”承“終南陰嶺”而來,自然在終南高處。隻有終南高處的林錶纔明霽色,錶明西山已銜半邊日,落日的馀光平射過來,染紅瞭林錶,不用說也照亮瞭浮在雲端的積雪。��
“城中增暮寒。”日暮之時,雖從城中看,更比白天寒;望終南陰嶺馀雪,寒光閃耀,就令人更增寒意。而“暮”字也從“寒”中呼之欲齣瞭。��
據《唐詩紀事》捲二十記載,這首詩是祖詠在長安應試時作的。按照規定,應該作成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隻寫瞭這四句就交捲。有人問他為什麼,他說:“意思已經完滿瞭。”這真是無話即短,不必畫蛇添足。��
……
前言/序言
unll
禪詩畫意1:印嚴繪畫唐代禪詩百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