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口述历史·诗书继世长:叶赫颜扎氏家族口述历史

北京口述历史·诗书继世长:叶赫颜扎氏家族口述历史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杨原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3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09290
版次:1
商品编码:1166396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北京口述历史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312
字数:340000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学术界,北京文史爱好者,大众
  《北京口述历史·诗书继世长:叶赫颜扎氏家族口述历史》以具有学术规范的访谈方式,让北京人自己说话,讲述他们在这座城市所经历的生活、感受,以及对祖先的记忆。

内容简介

  《北京口述历史·诗书继世长:叶赫颜扎氏家族口述历史》通过旗人世家叶赫颜扎氏后裔阎珂的访谈口述,向读者呈现了叶赫颜札氏家族的简要历史、亲戚关系,晚清民国的旗人生活百态,以及时代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与改变。这些访谈从微观角度入手,经由谈一人、一事、一地、一礼,体现了一个旗人世家自晚清民国至今的命运,内容丰富多彩。书中谈及旗人世家的许多生活细节,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戚谊往来,皆为亲历亲闻,故较一般记载细密真切,翔实可靠。

作者简介

  杨原,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所博士后,研究领域为北京史、满学。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后赵都邺,经冉魏之乱,羯人遭祸无子遗。慕容氏、拓跋氏入主中原,失国后,其幸存后裔留居邺地、河南,经一二百年成为当地土著,以后辽、金、元,宗亲贵族后裔之际遇也多如此,离乱祸福,一人一族之命运如滔滔江河一叶。然一叶知秋,留住那一叶,探知那一秋。可惜的是古人并没有留住这一秋,羯人、慕容氏、拓跋氏(元氏)、耶律氏、完颜氏、孛儿只斤氏都哪儿去了,无人解道。定宜庄学长多年痴迷北京旗人口述历史,主编“北京口述历史”丛书。其中由杨原撰著的《诗书继世长——叶赫颜札氏家族口述历史》一书,不仅让人领略到那个秋日落叶的凄凉,还能从晚霞中想见到明日朝阳的辉煌。不废江河万古流,潮起潮落。由叶赫颜札氏家族之变迁折射出晚清民国历史之变,留住了历史,又昭示了未来。
  ——牛润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内务府世家——阎家,是由“军功型世家”转向“科举型世家”的典型家族,以阎家为中心的婚姻关系对世家联姻研究极具价值。此书以口述与档案双料结合,互证扎实,为北京旗人社会研究提供了“活”的范例。
  ——赵志强
  (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


  ★辛亥鼎革后,旗人们的话语权、心理情感及自我身份认同,都出现急剧变化,口述历史是而今得以捕捉这种历时性衍变的有效方式之一。这本留存着“京腔京韵”的书,扫描了京旗阎门与其代表的旧京旗人世家于历史嬗变下的真实经历,堪称为独到的、有价值的旗族“备忘录”。
  ——关纪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目录

前言
上篇我的家人
一、我的先祖
二、我的家庭
三、本家
四、亲戚
五、家里的用人和坟户
下篇我家的生活
一、缝补衣服和做不完的鞋
二、我们家的特色菜和日常吃食
三、平房院的生活
四、步行和包月车
五、我们家的礼俗
参考书目
索引

精彩书摘

  特色吃食
  杨:您家怎么做素咸食(素咸食:北京人在腊月年根期间的家常菜,正名应叫“炒素咸什锦”。所谓“素”就是要全素,不能有肉或荤油以及葱、韭菜、洋葱、鸡蛋、虾皮等一般不认为是荤菜的配料。因这道菜口味偏咸,故名为“素咸食”。年节期间免不了多吃一些大鱼大肉,有了这道冷食咸味菜,既可解腻除荤,又可下饭开胃。)?今年过年的时候特意让我姥姥做了一回,哎哟,特费事!
  阎:实际就是素什锦。拿现在说就是豆腐泡、腐竹、黄花、木耳,那会儿用口蘑,现在就用香菇吧。口蘑用水泡,口蘑汤留着,拿那口蘑汤煮这些东西。
  杨:哦,您家是这么做呀,跟我姥姥做的不一样。我姥姥是用胡萝卜……
  阎:可以切一点儿胡萝卜、搁一点儿菠菜,要那红色儿、绿色儿。
  杨:不是,胡萝卜是主料,面筋,更没口蘑汤了,她主要是炒,炒素咸食。
  阎:我说的主要是豆制品系列,是炒,就扒拉扒拉,就搁水焖。面筋、腐竹、炸的豆泡,你看这不都是豆制品吗。那会儿是口蘑,后来用香菇了,花生米、黄花、木耳……
  杨:您家那比我姥姥家丰富多了,我姥姥就那几样,然后还有玉兰片,然后吃的时候撒点香菜。
  阎:可以搁一点儿胡萝卜切薄片,菠菜揪几个叶,我印象就是为配那个红绿色儿,那不是主菜。
  杨:我姥姥那是以胡萝卜为主。我想起来了,我姥姥说她母亲做饭完全是跟祖母学的,那就也是阎家的菜,那看来这素咸食做法还不太一样。
  阎:过年做胡萝卜的菜也有一个,叫肉皮冻。实际就是胡萝卜、青豆泡了、豆腐干,就这么几样。好像就是煮那肉皮,肉皮先泡,然后煮,肉皮软了再切成丁,然后就拿煮肉皮的汤,等于能凝成冻的汤,就把豆,青豆、黄豆都行,胡萝卜丁、豆腐干,都搁到一块煮,不炒,搁盐,好像不搁酱油。
  杨:您家吃菜包吗?
  阎:你说的是包!不要加“子”。我这个就是在我一姑太太那儿吃过。我们家可能过去做过,也许后来一个因为经济条件的关系,一个是老有住闲的,就比我们自己家里的人还得多,或者差不多,没法做那个了。我一姑太太那个过继儿子叫杨悫,我有时候上他们那儿去就住几天。那天说吃什么,他说吃包。我说包子呀?他说:“你没吃过包呀?”包!不能叫包子。拿大白菜叶,底下抹一层酱垫上底,炒麻豆腐就?(kuǎi)到里头,然后有一点儿卷饼的那种菜,叫合菜,什么粉丝啦,菠菜啦,肉丝啦都炒到一块,现在就是肉末,跟米饭拌上。我不记得是不是像卷饼似的有葱。我当家以后我弄过一回,我发现用那个生菜叶更好,它本身就是圆的能包得住。要是用大白菜叶把帮那部分去了也挺好的。
  杨:我姥姥说得那么捧着搁嘴边这么吃,要不就掉。我姥姥说的基本就是麻豆腐把米饭包住了。他们那底下也不抹酱,跟您还是不太一样。
  阎:对!据说这是从东北带过来的。
  杨:好像是努尔哈赤的,秋天打猎,我看过这方面的东西。咱们家不是有个亲戚是赵尔巽的后裔,他专门写过菜包的事。
  干菜馅包子特麻烦吧?
  阎:那会儿蒸那个干菜馅的包子呀,可真费事。北京的干菜是白菜或雪里蕻这两种,有个别的用菠菜,是秋菠菜大拨下来比较便宜的时候做。一般的时候是白菜或是雪里蕻下来,洗干净了以后焯一下,在院子拉上绳子晒,晒干了把它收起来,留到冬天吃。到过年的时候……我印象小时候有两三年那样,那会儿日子好过一点儿,自己家里宰一口猪或者是跟邻居合着,一口猪一家一半。从腊月底就开始弄这些年菜,也就熬肉汤什么的,这样就有比较油的汤。用煮白肉的那汤泡,就是让干菜把油和水分都吸进去……
  杨:哦,吃进油去。
  阎:对。然后把它泡软了,完了再剁,再搁肉末什么的做成馅。那会儿也许没有现在这么多吃的花样,所以觉得到过年吃一次干菜馅包子,就说这干菜馅包子可好吃了。大概是因为油都浸到那菜里头了,说是干菜,但是有嚼头儿,特别香。
  杨:我姥姥讲他们家没吃过。
  阎:晾干菜的菜不是说都是老的,还得拣那比较好点儿的菜晾。解放前没有储存白菜这一说呢。就是现买,到秋天白菜大拨下来的时候,便宜就多买点儿。
  亲友都说我娘做的饭(菜)好吃,其实她做的也是些家常菜。比如她常做的一个“烧白菜”即为一例。冬天多储存一些大白菜,我娘会把外面的菜帮大多扔在南墙根放着的咸菜缸里,然后上半部分熬白菜,连着根那部分再分别用外几层炒菜,菜心做烧白菜。做法是:齐着菜头(根部的疙瘩)切下,将菜心横断切下,约三四寸长一段,根部连着不切断,再把这段菜心顺着切成8或10条牙儿,在锅里倒上比一般炒菜稍多的油,白菜入锅煸炒,把白菜煸软煸透,略显黄色,再放入酱油、糖、少许水,焖一会儿。若做栗子烧白菜,就把生栗子(剥了硬皮)先用清水煮一会儿,再和白菜一起烧;若没有栗子,可泡点儿海米,泡软,连泡海米的水和海米一起倒入煸好的白菜搁锅里烧(即盖上盖焖一会儿),使菜入味,收汤即可。记得小时候,饭桌上常见的是熬白菜腌的白菜帮。这白菜帮有时小四方块,大多是横着切丝,倒点醋一拌,炸点花椒油或(干)辣椒油往上面一倒,就着窝头吃可香了。而上面说的烧白菜不是经常吃的,或是有客人来,或是不大寻常的日子,才做一回。一来因为一棵白菜就一个菜心,全家都吃,三棵白菜(的心儿)也不够,像我们小孩也就每人给你夹一筷子尝尝就行了。前几年,家族姐弟聚会,我做了栗子烧白菜带去,人家不认,失败了。
  另外,夏天我娘常做的一个菜叫“独咸茄”,现在想想应该是“煮”字,音变,说成“独”的音了。这是在夏天茄子便宜时常吃的一种菜。中午时就把茄子切成(连皮)大块(叫菱角块儿),搁在院子让太阳晒晒,去去水汽,泡一把黄豆,在锅里用清水煮这黄豆和茄子,放适量的盐煮好了,放在一个大碗或小盆里,用炒勺或炒锅炸点花椒油倒在茄子上,一般是午后就煮好了,晚饭时吃已晾凉了,且很入味儿,再撒点香菜,是一样很实惠的菜肴。长大了我也学着做,可总做不出那味儿来。
  这杀猪吧,头蹄下水都给那个杀猪的,也不用给他(做活的)钱了,他都给你刮干净弄好了。我们一般就要那肝和肉。肉皮可以做豆儿酱,肉皮冻。这肉呢,一般是炖一锅肉,另外呢,煮一大块白肉。白肉一般上供完了以后呢也可以……就这正月吃好几样。就是切了片,这一盘白肉,比方蘸酱油、蘸蒜什么的。也可以白肉、粉丝、白菜弄一砂锅。那会儿过年是吃得好一点儿。
  我记得还自己摇过元宵。
  杨:还自己摇元宵,那怎么摇?
  阎:我姐姐还真自己动手过呢。那个笸箩可能是借来的,我们家原来没有,是一个稍微长一点儿的柳条编的笸箩。底下搁一个像擀面杖似的那么一个棍儿,把这笸箩架到这上头。笸箩里边呀都是干的江米面,把那个元宵馅,我们那馅呀,可能有买的,有的自己熬的,就是拿那个白糖,搁那青丝、红丝、芝麻、桂花什么的。
  杨:那等于是什锦的。
  阎:嗯,把这些跟白糖和在一起,然后在锅里头就那么搅,搅到最后水分都蒸发了,它都成一坨了。搁到那个石板上,就有点儿像大理石桌面那么一块东西,搁到那上面不就不粘嘛。然后拍平了,用刀切成小方块儿,这个就是馅。把这馅啊,放在有糯米粉的笸箩里头。
  杨:是江米面。
  阎:就是,我们那会儿就叫黏米面,实际有两种,还一种黄米面。
  杨:黄米面,黄米面吃着硬点儿。
  阎:哎,一种白的,一种黄的,黄米面蒸年糕。
  杨:做切糕什么的那种。
  阎:哎。白的糯米粉摇元宵。干面就搁在那笸箩里头,把这一块一块的馅也搁里头。然后就拿一个碗,哦,不是碗,好像是有点儿能漏的……就往里洒点儿水摇。这一方块馅就跟一块糖似的,加上点水,它就裹上点儿干面,再洒点儿水再摇,就那么摇着摇着,它外头粘的面慢慢慢慢大了,就成元宵了。所以元宵是摇出来的,不像南方的汤圆是包出来的。
  杨:过去您家常摇元宵吗?我没听我姥姥说她们摇过。
  阎:我小时候印象挺深的,还有自己做酱油,做咸豆什么的。那时候不知道是困难哪还是习俗,自己做所谓的酱油,好像酱油挺贵的也挺高档的。一般就是买盐,每年这鲜的水疙瘩下来的时候吧,买那么些水疙瘩,拿盐先腌上,然后黄豆泡了搁一块儿煮,再搁点大料瓣,反正有点五香味,还挺香的。煮到这色儿比较深了,然后把这个汤就一罐一罐留起来。主要就是那黄豆和咸菜,借着那个味和咸淡,熬出来的汤就当酱油了。有时候还送人。那会儿可能买一瓶酱油,就按过日子来说挺贵的。
  杨:那酱油刚发明没多长时间。
  阎:煮了的豆在院子里铺着席子晒,晾干了,我们小的时候要上学了,就给一把黄豆当零食装兜里。
  ……

前言/序言

  “诗书继世长”这一题目在出版前曾被讨论数次,最终在出版前定名。之所以采用这个书名,是要强调这个家族世代相沿的一种家风。中国自科举制施行后,读书入仕逐渐成为阶层上升最为重要的途径,书香门第被人们视为家族兴旺以及长久维系最可靠的凭借。所以“四世三公”的士大夫之家,便最为旧日的中国人所称道,并被视为表率。
  对于本书中这个在清朝时属于内务府的家族来说,以“诗书继世长”为题,则尤具意义。叶赫颜札氏家族,在清代时隶内务府正黄旗,是内府旗人中比较典型的样本。其先祖出身于皇室包衣,虽在赖图库一代因军功而封爵,但整个家族支脉基本仍世代从事于内务府世袭职务,为皇家生活服务。这个家族的变化自乾隆时期,他们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因此很多人脱离于内务府世职,出现了大批外放官员,官位虽不高,但属科甲正途,由此也形成了读书入仕的家风,特别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八旗制度崩溃,很多内务府家族迅速败落,阎家却因读书的传统,能够平缓地在历史变迁中过渡。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并没能凭借科举为官而延绵数代,成为世代簪缨的大族,但他们大约从清中叶起,就开始对读书特别重视,并将“诗书继世长”作为自己家族代代相传的追求。这也可以看作是他们接受汉族文化影响之后,所形成的一种深层的价值观。是我做这个家族的口述时给我印象最深之处。所以,我以“诗书继世长”为本书点题。
  当然,这个家族的一切,其实还要从清代独有的八旗制度开始说起。
  明末,努尔哈赤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一种“出则备战,入则务农”的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旗人生活在八旗制度的严密组织体系之内,他们只能“上则服官,下则披甲”,即从政当差或披甲当兵。他们的生计“惟赖俸饷养赡”,可以说,他们是一群为封建政权服务,依靠国帑旗租为生的特殊群体。辛亥革命,宣告了八旗制度的彻底废除,旗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八旗兵丁的钱粮逐渐减少直到最后断绝,生活的窘迫使他们必须全面走向平民化和劳动化。
  对于这一特殊群体,尤其是驻京旗人,他们的家庭传承、生活状况、社会关系、价值观、交往方式、姻亲关系、社会习俗、宗教信仰以及他们的娱乐方式,特别是民国以后,他们在社会剧变的情况下,是如何应对变化,完成了角色转换的过程,这些都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研究八旗制度史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有不少研究八旗制度的著述和论文,但是从具体的一个个家庭入手,多层次、多角度地探讨八旗制度下的旗人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转变过程,还是很少见的。杨学琛的《清代八旗王公贵族兴衰史》,虽然从王公贵族的角度,按家族逐一研究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及变化过程,但是从普通旗人的角度,深入一个家族来进行研究的,依然很少。
  近年口述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我们试图对北京各阶层旗人进行采访,通过每一个旗人家族的特殊性,展现八旗制度从建立、发展到衰亡的共性。具体到这本书的阎家,我试图从三个方面的内容来展现这个家族在清代的八旗制度下,以及在八旗制度解体后乃至当代的经历和生活:一方面是对先祖的家族记忆,即对在清代八旗制度下的人的记忆;另一方面是所见的家族中亲属的经历,即八旗制度解体后人的遭遇与经历;再一方面就是所见的生活,即民国时期北京旗人的生活。第一,对人的记忆。阎家在清代有两个非常著名的人物,一个是清初为皇太极生殉的安达理,另一个是晚清义和团运动中的焦点人物毓贤。以安达理为例,从阎家对于他的记忆中,可以洞察出在八旗制度解体后,八旗内务府制度对旗人后代在观念上仍然存在的影响。第二,人的经历。在清朝灭亡后,阎家这个旗人官宦家族迈向全新的社会环境,从同一家庭走出来的不同的人,在八旗制度解体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这些旗人是如何从封建社会的臣民转换到民主社会的公民,这当中我们不仅关注了走向革命道路的颜一烟,走向学术道路的阎龙飞,还关注了更多的普通人。普通人的这种身份转变,更具有普遍性,对普通人的关注,也是我们比较强调和重视的。第三,人的生活。这套《北京口述历史》一个非常重要的关注点就是老北京城市的历史,人的生活正是这一城市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清代及民国时期北京城的主体居民,旗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则非常具有代表性。阎家作为旗人社会中一个阶层的代表,关注他们在八旗制度解体后的生活,不是很有意义吗?
  在对阎家进行口述的同时,我还对其他几个与阎家有姻亲关系的家族进行了访谈,如蒋家、张家(叶赫那拉氏)、贺家(赫舍里氏)等,但此次决定将阎家的口述先行出版,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我在与家中其他亲戚进行访谈时发现,似乎大部分亲戚都与阎家有关系,感觉阎家在这几个家族中占有核心的位置,以纽带的作用将几个家族编织成一个网络。而其他几家亲戚也都有这个感觉,都说咱们这些亲戚都是“以阎家为核心的”。在我和阎珂女士的访谈不断深入,并且与其他亲戚的访谈进行了比较之后,我发现她的认同感不仅限于“家”,更包括“族”。阎家作为叶赫颜札氏家族中赓飏这一支脉下嫡长孙的后代,一直与家族中三代以上的很多本家和亲戚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一方面是家族亲情的一种延续,另一方面,也是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出于嫡长孙家庭对整个大家族的一种责任感。特别是阎珂女士说到家里常有“住闲的”,其中有远支本家的落魄者,也有上几代的落难姻亲,阎家似乎认为从情感上到责任上都必须要对这些人进行扶助,尽管这个时候他们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这应该是一种在传统社会结构中的亲族观念的体现,而且也许这也正是阎家成为这几家亲戚核心的根源。其次,也许正基于上述这一点,阎家人执著于家族事迹的搜集,编写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接续家谱,巡访家族史迹,梳理亲族关系,在我的采访前,他们已经对家族及亲戚有了很深入的了解。那么,这样一个处于核心位置且内容丰富的家族,作为一个家族口述史系列的开头,既有很明显的必要性,对于我的工作也略显方便。
  阎珂女士出生于1934年。她是阎家长子阎陆飞的二女儿,早年毕业于通县女师,先在唐山的中学任教,后调回北京,在北京第47中、174中教语文,1989年于北京市第156中学退休。阎珂女士历来对家族历史非常热心,又常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对史料、编辑、写作等方面很精通,从20世纪70年代末即开始常年的家族考察,退休后更是写了大量的家族回忆文章。她执着于家谱的修订和续写,追寻先祖的足迹,亲自到广东、河北、沈阳等地采访,并遍访各位亲友,对阎家的历史、人物了如指掌。作为口述史的被访者来说,她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我对阎珂女士的访谈,是在定宜庄老师2007年对她所做访谈的基础上展开的。由于时间所限,定老师对阎珂女士的口述访谈只是个开头。2010年,我跟随定老师开始进行口述历史的学习,由于我与阎家的亲戚关系,定老师决定把阎家的口述史交给我来继续完成。我在访谈中提到的许多问题,都是对2007年那次口述的接续。与定宜庄老师不同,她完全是以一个专业历史工作者的身份进入访谈,而我更像是以一个“家里人”的身份进入。一方面,我的这一身份给我的这次访谈提供了很多的方便。首先,我在进入访谈的时候,没有任何隔阂。阎珂女士很乐于让家族中的晚辈对家族的历史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她会将她对家族的了解向我尽可能丰富地讲解。其次,我本身生长于家族之中,对家族亲戚中的事情就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口述中的很多人物,对口述中的很多事件也略知一二,因此在访谈中谈到某个人物和事件时,我脑中会有一个比较立体的概念。而且,在采访当中,当阎珂女士说到某些事情的时候,我还会就我所知的一些信息进行提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阎珂女士的口述进行的一种补充提问,毕竟很多被访者在接受采访的那段有限的时间内,未必会把自己所知的一切都能想到。再次,阎珂女士作为我的长辈,很自然地把我看作一个孩子,而作为一个孩子,可以刨根问底地多问一些为什么,这对于采访过程是没有影响的,但多问的这些为什么,有时却能够挖出一些更为深刻和精彩的史实。当然,这些访谈时的方便,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我对家族的熟悉,会使我在采访前就对一些人和事情形成了固有的观念,这种固有的观念会使我在无意识中对一些问题不再往下追问,或在进一步的提问中不够客观。另一方面,阎珂女士在分别接受我与定宜庄老师的访谈时,态度和内容是不太一样的,这本身没有什么优劣之分,一个人在与不同人群进行谈话时,会自然地选择相对合适的方式与内容。我与定宜庄老师之间的年龄、性别和身份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有些问题我提不出来或无法提出,而面对定老师提出的有些问题,阎珂女士则可能会相对简单地回答或选择隐晦对待。这就使得我们两个人对同一个人的口述采访会在一些问题上有微小的不同,如果细微地观察这些不同,这个口述史采访的本身就很有意思。
  我对阎家历史的最初了解,是基于家中的历史名人,尤其是清末与义和团运动相关的山东巡抚毓贤,是晚清时的著名人物。在我中学学习中国近代史这一段时,因为其“毓”字的行辈排字,还曾认为他是皇族“溥毓恒启”中的一员。后来家里人告诉我,他其实与姥姥家的蒋氏家族有很近的亲戚关系,也就是亲戚中的阎家的先人,满族姓氏为叶赫颜札,其弟毓俊还是一位满洲诗人,留有一本《友松吟馆诗抄》书稿。这是我最早将这一门亲戚与历史联系在一起。这个叶赫颜札氏家族的历史到底是什 北京口述历史·诗书继世长:叶赫颜扎氏家族口述历史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北京口述历史·诗书继世长:叶赫颜扎氏家族口述历史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北京口述历史·诗书继世长:叶赫颜扎氏家族口述历史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北京口述历史·诗书继世长:叶赫颜扎氏家族口述历史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杨原,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所博士后,研究领域为北京史、满学。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不错不错的书

评分

帮先生订的,他很满意,书是要常买的!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北京口述历史·诗书继世长:叶赫颜扎氏家族口述历史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