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30
王祯事迹在文献中记录不多,周郢发现与王祯相关的碑刻四通,十分重要。第1通为《东平府路宣慰张公登泰山记》,此碑立於元至元二年(二一六五),杜仁杰撰,碑题「奉高晚生王祯书并题额。第二通为《王氏葬亲碑》,此碑立於元至元四年(二一六七),杜仁杰撰,张志伟正书,王伯善八分额。第三通为《泰安重修宣圣庙记》,此碑立於元至元十二年(二一七五),柬平府教授李谦撰文,文中称「州教授王尹祯遣其门生刘琛驰书东平,请记其事。第四通为《泰安重修灵派侯庙碑记》,此碑立於元至元十三年(一二七六),碑额下题「州教授王祯撰并书篆。第1通碑题「奉高晚生」,奉高为泰安旧称,则王祯应为泰安人。据《兀史·地理志》,泰安州)兀初属东平路。(至元)五年析隶省部。至元五年为一二六八年,元初在此之前称王祯为东平人亦可,只是後世东平与泰安分立,则称泰安人更为准确。王祯自称晚生,意即元至元二年(一二六五)年纪尚轻。从后两通看,王祯至少在元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即十年後已为泰安州教授,至元十三年(一二七六)仍在任,这与《乾隆一泰安府志》卷十《职官志》元泰安州教授下有王祯的记载相合。
孙显斌,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图书馆馆长、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文献数字化及科学技术史。
导言
《王祯农书》点校
《农桑通诀》
震器图谱》
《谷谱》
附录一 文渊阁本元王祯书原序》
附录二 元戴表元《王伯善农书序》
附录三 嘉靖本明间闳薪刻东鲁王氏农书序》
附录四 章丘本明傅希挚画刊东鲁王氏农害叙》
附录五 邓汉本明邓《重刻农书序》箫曲山人邓汉撰
附录六 文渊阁本《王氏农渼提要》
附录七 闽本清孙星华《王祯农书跋》
附录八 农专本民国郭葆琳《重刊王祯农书序》
附录九 农专本民国张恺《题辞》
附录十 农专本民国张寅生《王祯农书跋》
附录十一 《王祯农书》书影
後记
導 言
一、王禎其人
王禎事跡在文獻中記録不多,周郢發現與王禎相關的碑刻四通,十分重要。第一通爲《東平府路宣慰張公登泰山記》,此碑立於元至元二年(一二六五),杜仁傑撰,碑題‘奉高晚生王禎書并題額’。第二通爲《王氏葬親碑》,此碑立於元至元四年(一二六七),杜仁傑撰,張志偉正書,王伯善八分額。第三通爲《泰安重修宣聖廟記》,此碑立於元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東平府教授李謙撰文,文中稱‘州教授王尹禎遣其門生劉琛馳書東平,請記其事。’第四通爲《泰安重修靈派侯廟碑記》,此碑立於元至元十三年(一二七六),碑額下題‘州教授王禎撰并書篆’。第一通碑題‘奉高晚生’,奉高爲泰安舊稱,則王禎應爲泰安人。據《元史·地理志》,泰安州‘元初屬東平路。…(至元)五年析隸省部。’至元五年爲一二六八年,元初在此之前稱王禎爲東平人亦可,只是後世東平與泰安分立,則稱泰安人更爲準確。王禎自稱‘晚生’,意即元至元二年(一二六五)年紀尚輕。從后兩通看,王禎至少在元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即十年後已爲泰安州教授,至元十三年仍在任,這與《[乾隆]泰安府志》卷十《職官志》元泰安州教授下有王禎的記載相合。
傳世文獻中最早的當屬元代戴表元寫的《王伯善農書序》,其文見本書附録二,茲不贅録,現將與王禎生平相關的內容摘録如左:‘丙申歲客宣城縣,聞旌德宰王君伯善,儒者也,而旌德治。’‘如是三年,伯善未去旌德。’‘後六年,余以薦得官信州,伯善再調,來宰永豐。’另外,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內閣文庫藏王禎《農書》嘉靖九年刻本前有元代抄白,見本書卷首,茲不贅録,內與王禎生平相關的內容如左:‘承事郎信州路永豐縣尹王禎,東魯名儒,年髙學愽,南北游宦,涉歷有年。嘗著《農桑通訣》、《農器圖譜》及《穀譜》等書。’落款年月爲‘大德八年九月’。
由於王禎先後任旌德縣和永豐縣縣尹,所以在明清地方志中有零星記載,如:
《[嘉靖]寧國府志》卷五小注‘有淳源橋,宋名平政,屢更修建,名亦數易,元元貞中縣令王禎始定今名。’卷七‘旌德六門,東曰通和、英濟,南曰感化、明德,西曰廣豐,北曰迎恩。元貞元中縣令王禎建。’
《[萬曆]寧國府志》卷二《官師表上》載元王禎元貞元年任旌德縣尹。
《[萬曆]旌德縣志》卷七《官師志》載元‘王禎,字伯善,東魯人,元貞元年任’云云。
清康熙年間顧嗣立編《元詩選》二集己集‘王永豐禎’小傳曰:‘禎字伯善,東平人。官旌德宰,六年再調永豐,山齋蕭然,終日清坐。每嵗教民種桑若干株,凡麻苧禾黍牟麥之類,所以蒔藝芟穫,皆授之以方。又圖畫所爲錢鎛耰耬耙?諸雜用之器,使民爲之。名其書曰《農器圖譜》、《農桑通訣》。…剡源戴表元称其綱提目舉,華搴實聚。顧舊農書有南北異宜而古今異制者,此書歷歷可以通貫。信儒者之用世,非空言也。’全以戴表元書序爲說,以王禎爲東平人由此始,後世皆以東平爲後世東平縣,而非元初東平路,遂多致誤。《[萬曆]旌德縣志》記載爲‘東魯人’,則泛稱無差。清代地方志對王禎的記載則多承《元詩選》小傳,如:
《[康熙]江西通志》卷六十三‘王禎,字伯善,東平人。博通經史,清介自持。大德四年尹永豐,以課農興學爲務,常買桑苖及木棉子導民分藝,遇旱或淫雨必齋戒虔禱,著有《農器圖譜》、《農桑通訣》,刻於廬陵,詩集一卷,名《農務集》。《元詩小傳》。’
《[康熙]廣永豐縣志》卷十八上‘元:王禎:王禎字伯善,東平人,博通經史,清介自持。大德四年尹永豐,以課農與學爲務,好禮儒士,誘之講業。嘗買桑苗及木綿子,導民分藝,遇旱或淫雨必齋戒虔禱。昕夕憂民之凍餒,著有《農書》,刻於廬陵,豐士民久謳思之。’
《[乾隆]廣信府志》卷十“名宦”廣豐縣有王正,亦即王禎,避雍正諱改。小傳與《[康熙]江西通志》略同。
《[乾隆]旌德縣志》卷六《職官志》‘政績’:‘王禎,字伯善,東平人。元貞元年,以承事郎爲縣尹。元王禎,字伯善,元貞元年以承事郎爲縣尹。惠愛有爲,凡學宮齋廡尊經閣及縣治壇廟橋道,捐俸改修,爲諸紳士倡。蒞任六載,山齋蕭然。躬率家童於縣圃別爲穀壟稻區,環植桑棗、木棉,凡麻苎禾黍牟麥之類,所以蒔藝芟獲,皆授之以方;又別爲錢鎛耬耙朳諸雜器,使民爲之,名曰《農器圖譜》、《農桑通訣》,皆著有詩。又兼施醫藥,救民貧疾,種種善績,口碑載道。後調永豐。《省志名宦》《府志良吏》。’卷十《職官志》‘祥瑞’:‘元大德元年東魯王侯禎尹旌。”又“拾遺”:“元貞間,縣尹王禎,字伯善,山東東平人。治旌六載,每暇日躬率家童,辟廨西廢圃,構茅屋三間,引鹿飲泉水,注爲清池,以種蓮芡,四面樹以花草竹木,仍別爲穀壟稻區,環植桑棗、木棉,示民種藝之法,扁其居曰山莊,命其圃曰偕樂。又嘗教民種桑麻苎禾黍牟麥之類,并圖畫所爲錢鎛耰耬耙朳諸雜器,使民爲之,名其書曰《農器圖譜》、《農桑通訣》,每物詠詩一首。’
《[乾隆]旌德縣志》對王禎治縣與日常農耕生活記載略有拓展,而重要信息大體不出戴表元書序範圍。
關於王禎在旌德和永豐的任職年限,《[萬曆]寧國府志》與《[萬曆]旌德縣志》皆稱王禎於元貞元年(一二九五)任旌德縣尹,這與戴表元書序稱王禎丙申歲即元貞二年(一二九六)爲旌德宰相合。《[乾隆]旌德縣志》卷十《職官志》‘祥瑞’:‘元大德元年東魯王侯禎尹旌。’則大德元年(一二九七)王禎仍爲旌德縣尹。戴序又稱‘如是三年,伯善未去旌德’,‘後六年,余以薦得官信州,伯善再調,來宰永豐。’據袁桷《戴先生墓志銘》‘大德甲辰,先生年六十一矣,會執政薦于朝,起家拜信州教授。秩滿授婺州,以疾辭。’戴表元《戴剡源先生自序》稱‘大德丙午冬,歸自信州。’則戴氏信州教授任期爲大德八年甲辰(一三〇四)至大德十年丙午(一三〇六)。從丙申歲算起‘如是三年’即兩年後大德二年(一二九八),王禎仍任旌德縣尹,‘後六年’正是大德八年戴氏出任信州教授。又《[康熙]江西通志》、《[康熙]廣永豐縣志》等記載王禎‘大德四年尹永豐’,大德四年即一三〇〇年,《元詩選》小傳稱王禎‘官旌德宰,六年再調永豐’,或以元貞元年推算,六年後正是大德四年。依戴序所述大德八年其任信州教授時王禎應還在永豐任上,王禎在《農器圖譜》所附《造活字印書法》中稱‘予遷任信州永豐縣,…今知江西見行命工刊板’,是江西刻書時王禎應還在永豐縣任上,而元代刻書抄白落款爲大德八年,與戴序相合。
王禎在元至元十三年(一二七六)仍任泰安州教授,之後至元貞元年(一二九五)近二十年間事跡沒有記載,元代刻書抄白稱王禎‘南北游宦,涉歷有年。’或可以概括。王禎在《農書》中多次提及‘江’、‘淮’、‘浙’、‘中土’、‘燕趙’、‘秦晉’等地,一定程度上是其‘南北游宦’的寫照。按戴表元生于南宋淳祐四年(一二四四),卒於元至大三年(一三一〇),其書序稱王禎爲‘王君伯善’,則年輩大抵相仿,王禎至元二年(一二六五)自稱‘晚生’,或與戴氏年紀相仿,二十歲余,到大德八年(一三〇四),則亦爲六十歲余,刻書抄白稱王禎‘年髙學愽’亦皆符節。四庫本《農書》前有王禎自序(見本書附録一),落款爲‘皇慶癸丑三月望日東魯王禎書’,則皇慶二年癸丑(一三一三)王禎仍在世,以後事跡則湮沒無聞。
.....
《中國科技典籍選刊》總序
我國有浩繁的科學技術文獻,整理這些文獻是科技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礎工作。竺可楨、李儼、錢寶琮、劉仙洲、錢臨照等我國科技史事業開拓者就是從解讀和整理科技文獻開始的。20世紀五十年代,科技史研究在我國開始建制化,相關文獻整理工作有了突破性進展,涌現出胡道静的力作《夢溪筆談校證》。
改革開放以來,科技文獻的整理再次受到學術界和出版界的重視,這方面的出版物呈現系列化趨勢。巴蜀書社出版《中華文化要籍導讀叢書》(簡稱《導讀叢書》),如聞人軍的《考工記導讀》、傅維康的《黃帝内經導讀》、繆啓愉的《齊民要術導讀》、胡道静的《夢溪筆談導讀》及潘吉星的《天工開物導讀》。上海古籍出版社與科技史專家合作,爲一些科技文獻作注釋并譯成白話文,刊出《中國古代科技名著譯注叢書》(簡稱《譯注叢書》),包括程貞一和聞人軍的《周髀算經譯注》、聞人軍的《考工記譯注》、郭書春的《九章算術譯注》、繆啓愉的《東魯王氏農書譯注》、陸敬嚴和錢學英的《新儀象法要譯注》、潘吉星的《天工開物譯注》、李迪的《康熙幾暇格物編譯注》等。
20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組織上百位專家選擇并整理中國古代主要科技文獻,編成共約四千萬字的《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簡稱《通彙》)。它共影印五百四十一種書,分爲綜合、數學、天文、物理、化學、地學、生物、農學、醫學、技術、索引等共十一卷(五十册),分别由林文照、郭書春、薄樹人、戴念祖、郭正誼、唐錫仁、芶翠華、范楚玉、余瀛鰲、華覺明等科技史專家主編。編者爲每種古文獻都撰寫了﹁提要﹂,概述文獻的作者、主要内容與版本等方面。自一九九三年起,《通彙》由河南教育出版社(今大象出版社)陸續出版,受到國内外中國科技史研究者的歡迎。近些年來,國家立項支持《中華大典》數學典、天文典、理化典、生物典、農業典等類書性質的系列科技文獻整理工作。類書體例容易割裂原著的語境,這對史學研究來說多少有些遺憾。
總的來看,我國學者的工作以校勘、注釋、白話翻譯爲主,也研究文獻的作者、版本和科技内容。例如,潘吉星將《天工開物校注及研究》分爲上篇(研究)和下篇(校注),其中上篇包括時代背景,作者事迹,書的内容、刊行、版本、歷史地位和國際影響等方面。《導讀叢書》、《譯注叢書》和《通彙》等爲讀者提供了便于利用的經典文獻校注本和研究成果,也爲科技史知識的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不過,可能由于整理目標與出版成本等方面的限制,這些整理成果不同程度地留下了文獻版本方面的缺憾。《導讀叢書》、《譯注叢書》和其他校注本基本上不提供保持原著全貌的高清影印本,并且録文時將繁體字改爲簡體字,改變版式,還存在截圖、拼圖、换圖中漢字等現象。《通彙》的編者們儘量選用文獻的善本,但《通彙》的影印質量尚需提高。
歐美學者在整理和研究科技文獻方面起步早于我國。他們整理的 經典文獻爲科技史的各種專題與綜合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些科技文獻整理工作被列爲國家工程。例如,萊布尼茲(G. W. Leibniz)的手稿與論著的整理工作于一九〇七年在普魯士科學院與法國科學院聯合支持下展開,文獻内容包括數學、自然科學、技術、醫學、人文與社會科學,萊布尼茲所用語言有拉丁語、法語和其他語種。該項目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失去法國科學院的支持,但在普魯士科學院支持下繼續實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項目得到東德政府和西德政府的資助。迄今,這個跨世紀工程已經完成了五十五卷文獻的整理和出版,預計到二〇五五年全部結束。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國際合作促進了中文科技文獻的整理與研究。我國科技史專家與國外同行發揮各自的優勢,合作整理與研究《九章算術》、《黃帝内經素問》等文獻,并嘗試了新的方法。郭書春分别與法國科研中心林力娜(Karine Chemla)、美國紐約市立大學道本周(Joseph W. Dauben)和徐義保合作,先後校注成中法對照本《九章算術》(Les Neuf Chapters, 二〇〇四)和中英對照本《九章算術》(Nine Chapters on the Art of Mathematics, 二〇一四)。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與馬普學會科學史研究所的學者合作校注《遠西奇器圖說録最》,在提供高清影印本的同時,還刊出了相關研究專著《傳播與會通》。
中国科技典籍选刊(第一辑):王祯农书(套装上下册)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中国科技典籍选刊(第一辑):王祯农书(套装上下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中国科技典籍选刊(第一辑):王祯农书(套装上下册)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