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纪念珍藏版)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纪念珍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瑞典] 特朗斯特罗姆 著,李笠 译
图书标签:
  • 诗歌
  • 瑞典文学
  •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 诺贝尔文学奖
  • 现代诗歌
  • 诗集
  • 珍藏版
  • 文学
  • 北欧文学
  • 经典作品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1140730
版次:3
商品编码:11711989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32
字数:29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诗歌、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全集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全新修订版
  ★对中国当代诗坛产生重大影响的瑞典诗人
  ★授奖词、答谢词、作者自传收录
  2015年3月26日,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因中风在医院去世,享年83岁。
  特朗斯特罗姆被认为是战后伟大的诗人、作家之一,他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
  尽管作家本人惜字如金,但研究他的文字却是其作品文字的千倍以上,他的诗歌被翻译成近50种文字,整整一代中国实力派诗人,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特朗斯特罗姆的影响。
  2015年的新版《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纪念珍藏版)》对上一版本进行了认真的修改,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修改后的版本更具有原诗的气韵。

内容简介

  2015年3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知名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辞世。阅读是很好的纪念。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纪念珍藏版)》是特朗斯特罗姆第1次授权简体中文全集,收录了诗人从1954年至今创作的《17首诗》《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音色和足迹》等13部诗集近200首诗歌,囊括了特朗斯特朗姆迄今为止的所有作品,还收录了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译者序言和作者创作于1993年的回忆文章。
  此次的全新修订精装版增加了译者的修订后记,缅怀诗人,并对一些中文译文内容进行了修订,以前有些误译的地方,这次已经修改过来,译文打磨上也更为精致。

作者简介

  特朗斯特罗姆(TomasTranstromer,1931-2015),瑞典著名诗人。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至今共发表两百余首诗。1990年患脑溢血导致右半身瘫痪后,仍坚持纯诗写作。
  15年来,仅有的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
  20年来,偏瘫的身体,仅靠一只手写作
  30年来,他的诗歌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实力派诗人
  80年来,他坚持用只用诗歌一种文体进行创作

  李笠,旅居瑞典的中国诗人、学者、翻译家、摄影家。1988年移居瑞典。出版有《水中的目光》《逃离》等瑞典文诗集,并翻译了大量北欧诗歌。






内页插图

目录

授奖词
译者序
第 一部分
序曲
第二部分
风暴
夜——晨
复调
第三部分
致梭罗的五首诗
果戈理
水手长的故事
节与对节
激奋的打坐
石头
联系
早晨与入口
静息是溅起浪花的船头
昼变
第四部分
悲歌
尾声
途中的秘密(1958)
第 一部分
孤零零的瑞典房屋
他醒于飘过房顶的歌声
天气图
四种性格
随想曲
第二部分
午睡
三点钟,伊兹密尔
第三部分
途中的秘密
足迹
主啊,怜悯我们!
第四部分
一个贝宁男人
巴拉基列夫巴拉基列夫的梦(1905)
第五部分
劫后
旅行程式
完成一半的天空(1962)
第一部分
夫妇
树和天空
脸对着脸
音响
穿越森林
兽皮缤纷的十一月
第二部分
旅行
C大调
冰雪消融
当我们重见岛屿
从山上
第三部分
浓缩咖啡
第四部分
宫殿
锡罗斯
在尼罗河三角洲
第五部分
游动的黑影
挽歌
活泼的快板
半完成的天空
夜曲
冬夜
音色和足迹(1966)
带解释的肖像
里斯本
选自非洲日记(1963)
坡顶
礼赞
冬天的程式
晨鸟
论历史
孤独
在劳动的边缘
某人死后
俄克拉何马
夏天的原野
内陆暴雨
在压力下
打开和关闭的屋子
一个北方艺术家
在野外
缓慢的音乐
看见黑暗(1970)
名字
几分钟
七月,喘息空间
顺着江河
边缘地带
交通
夜值
敞开的窗户
序曲
直立
书柜
小路(1973)
给防线背后的朋友
1966年——写于冰雪消融中
十月即景
深入
站岗
沿着半径
地面透视
七二年十二月晚
解散的集会
五月暮
悲歌
波罗的海(1974)
第 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真理的障碍(1978)
第一部分
公民
交界处
林间空地
暮秋之夜的小说开头
给马兹和莱拉
自1947年冬
第二部分
舒伯特
第三部分
画廊
第四部分
摄氏零度以下
船——村庄
黑色的山
回家
久旱后
局部森林
丰沙尔
野蛮的广场(1983)
第 一部分
管风琴音乐会上的短暂休息
自1979年3月
记忆看见我
冬天的目光
车站
第二部分
对一封信的回答
冰岛飓风
蓝银莲花
蓝房子
第三部分
人造卫星的眼睛
一九八0年
黑色明信片
火的涂写
许多脚步
尾声
第四部分
梦的讲座
手迹
卡丽隆
莫洛卡夷
为生者和死者(1989) 1989
被遗忘的船长
六个冬天
巴特隆达的夜莺
四行体
儿歌
上海的街
欧洲深处
传单
室内无边
维梅尔
罗曼式穹顶
女人肖像——十九世纪
中世纪主题
航空信
牧歌
金翅目
忧伤的贡多拉船(1996)
四月与沉寂
危险的王国
夜晚的书页
悲哀贡多拉(之二)
有太阳的风景
东德的十一月
自1990年7月
杜鹃
短诗三首
两座城市
光芒涌入
夜间旅行
俳句
来自1860的岛屿
沉寂
仲冬
一幅1844年的速写
监狱(2001)
巨大的谜(2004)
鹰崖
表层
十一月
雪飘落
签名
俳句
记忆看见我(1993)
记忆
博物馆
人民小学
战争
图书馆
初中
驱魔
拉丁语
答谢词
译者为再版写的几句话


前言/序言

  译者为再版写的几句话
  一
  “特朗斯特罗姆去世了!”
  3月28日早上我被妻子从瑞典打来的电话唤醒。死讯并非出乎意料——去年8月17日最后一次去拜访托马斯时,我似乎已感到了某种预兆。
  二
  托马斯还是像以前那样坐在轮椅上。我们还是像往常见面时那样拥抱。莫妮卡还是照例端上了咖啡,甜点和威士忌。但我们才刚聊了十来分钟,托马斯就打起了瞌睡。以前,在他获诺奖前,即使是前年,每次去看他,他总精神抖擞地陪着喝上一两杯,直到客人散去。
  我和莫妮卡交谈着,她第一次用忧伤的语气说:“诺贝尔奖来得太晚了。”其实我知道,这个奖项的到来并未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变化。但要是诺奖早十五年或十年颁发给托马斯,那么他们能很好地享受这奖项,比如每年冬天可以去南欧居住一段时间,而不是因经济原因,只能在那里逗留一两个星期。
  我发现莫妮卡突然老了,而且显得疲惫。这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精心照料着自己半身不遂的诗人丈夫的女人,脸上蒙着一层沉重的阴云。
  特朗斯特罗姆去世了。他诗歌的崇拜者再也听不到他用左手演奏钢琴了,也再也看不到他智慧清澈的眼神和孩子似单纯的笑容,或仰慕他橡树的宁静和神秘——你打量他时,会发现星光正从茂盛的树冠里倾洒下来,或就像诗人在《风暴》一诗中描述的:“听到星座在自己的厩中跺脚。”
  死亡,是特朗斯特罗姆诗歌世界里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从他的全集的第一首诗《序曲》到最后的俳句,始终闪晃着死神的影子。他在一首精美的短诗《1966年——写于冰雪消融中》这样写道:
  我紧紧抓住桥栏。
  桥:一只飞掠死亡的巨大的铁鸟
  死亡是可怕的。他在一首题为《某人死后》的诗中敏感细腻地刻画了死亡的震慑力:“有个惊恐/留下一条长长的惨白的彗星尾巴。/它占据我们。它让电视图像模糊。/它像冰凉的水珠聚集在空气管上。”
  在临近五十岁的时候,他简洁深刻地写道:“生活中,死亡有时会登门/丈量人体。拜访被遗忘/生活仍在继续。但寿衣/在无声中做成。”《黑色明信片》
  死亡,在特朗斯特罗姆的眼里,是无时不在而又无孔不入的东西:“我的岸很低,死亡只要上涨两厘米,我就会被淹没。”但诗人在瘫痪第六个年头,似乎已接受了死亡:“一缕蓝光/溢出我的衣服。/仲冬。/叮当作响的冰铃鼓。/我合上眼睛。/有一个无声的世界。/有一道缝隙,/死者在那里/被偷运过边界。”《仲冬》
  三
  特朗斯特罗姆去世不久,出版社决定再版他的诗歌全集。我欣喜,借机对全集作了认真的修改,细心的读着一定会发现修改后的版本更具有原诗的气韵。
  如《果戈理》的第一节,旧版为:
  西服破碎成狼群。
  脸像大理石碎片。
  和信堆坐在响着过失和嘲笑的林中。
  哦,心像一页纸飘过冷漠的过道。
  此次修订为:
  西服破碎,像狼群。
  脸像大理石碎片。
  坐在信堆里,响着过失和嘲笑的林中。
  哦,心像一页纸飘过冷漠的过道。
  无论从表意和诗的节奏上都更为明朗。
  《穿越森林》第二节,旧版为:
  虚弱的巨人紧贴一起
  为了不让东西跌落。
  断折的白桦腐烂
  像一个挺立的教义。
  此次修订为:
  虚弱的巨人紧偎一起
  想防止东西跌落。
  腐烂断折的白桦站着
  像一个笔直的教条。
  用词的改变使诗意的倾向性有了微妙的转变,读者可以自悟。
  此次修订,还订正了几处文字硬伤。《危险的王国》一诗,开头为:
  部长弯着睡,打了个叉
  她的耳环像利剑在闪晃。
  改为:
  部长弯下腰,在文件上打了个叉
  她的耳环像达摩克利斯的剑晃闪。
  “弯着睡”是上一版在与编辑沟通时发生的一个错误,此次进行了修改,而“达摩克利斯的剑”则更为贴近原文。
  《在尼罗河三角洲》中“他在一个‘不’字里蜷缩着睡去”改为“他在一个‘错’字里蜷缩着睡去”;如此一改,让人联想到宋代诗人陆游的《钗头凤》一词连用三个“错”字的激愤。当然也更符合汉语的表达。《论历史》的第四节,“激进和反动”改为“激进和保守”,也更为精准地表达了原诗的意味。又如《浓缩咖啡》中一句“在艳似昆虫的桌上闪烁”改为“在昆虫般艳丽的桌上闪烁”,表意更为明了,节奏也更和谐。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四
  特朗斯特罗姆去世了。但我看见他仍坐在轮椅上,看见我和他仍在干杯,时不时地相视而笑,就像最后一次见他时那样——
  房门打开。他坐在老地方——轮椅上——等我
  他获诺贝尔奖之前曾这样坐着
  他获诺贝尔奖之后仍这样坐着
  一尊坐佛,一块怀抱隐喻的陨石
  他在倾听。他听到墙另一头的拼杀,叫喊,与呻吟
  轮椅,钢琴,用了一辈子的家具
  簇拥着他——生活并没有改变
  只是在我们开始喝酒的时候,他猛地呛了起来
  他睁大眼睛(像害怕被风暴吹空的冬夜的灵魂)
  望着温和的妻子,望着拜访他的客人
  “这里!”我说,“我遇到了我曾经的女友
  一个二十年前学哲学的金发美人
  而今成了一个信奉耶稣的白毛女……”
  他仰头大笑,眼睛闪烁星光
  但随即垂下了头,像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
  街上沉重的脚步声将我们围住
  想在我们的沉默中寻找幸福的捷径
  我听见钢琴在唱:“自由存在,有人拒绝进贡!”
  但八十三岁的诗人已经入睡。他梦见家具
  纷纷飞离房间。一颗滴血的心在欢唱的海水中起落
  (拙作《特朗斯特罗姆在倾听》)
  特朗斯特罗姆去世了。但对一个诗人来说,肉体的死亡若能够换来精神——诗歌——的不朽,无疑是莫大的幸福。特朗斯特罗姆在自己全集的第一首诗《序曲》中写道:“醒,是梦中往外跳伞……当穿越死亡的旋涡之后/是否有一片巨光会在他(漫游者)的头顶上铺开?”事实上,在特朗斯特罗姆与死亡旋涡搏斗了近二十五年后,那道巨光——诗歌的智慧与美——早已在他,一个从梦中跳伞的漫游者的头上铺展开去,而且正转化为一种强大的慰藉力量。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纪念珍藏版):一次灵魂的深度之旅 在这本厚重的《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纪念珍藏版)》中,我们邀请您踏上一场穿越时间、空间与心灵幽深之处的旅程。这不仅仅是一部诗集的汇编,更是瑞典国宝级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一生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是一份献给文学、献给生命、献给那些不曾被言语完全捕捉的瞬间的庄严致敬。 特朗斯特罗姆,这位以其沉静、内省而又深刻的诗歌风格闻名于世的诗人,其作品跨越了数十年,始终保持着一种惊人的连贯性和生命力。他的诗歌,仿佛是凝固的时间,是流动的风景,是寂静的回响。它们不追求炫技式的华丽辞藻,也不急于传递宏大叙事,而是以一种近乎僧侣般的专注,捕捉着生活中最细微的触动,将日常的琐碎升华为宇宙的奥秘。 穿越时光的沉思者:诗人的轨迹 翻开这本书,你将跟随特朗斯特罗姆的诗笔,从他早期的作品开始,感受年轻诗人对世界的懵懂探索与对生命初啼的惊奇。他的早期诗歌,带着一股清新的气息,对自然景物的描摹细腻入微,对个体情感的抒发真挚而坦诚。随着岁月的沉淀,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逐渐显露出一种更为深邃的哲学思辨。他对时间、记忆、遗忘的追问,对人类存在状态的审视,都以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触及我们内心最柔软也最坚硬的部分。 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那些看似平凡的意象:一条河流,一片森林,一辆火车,一座桥梁。然而,在他的笔下,这些普通的景物被赋予了灵魂,它们不再仅仅是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承载着诗人内心世界的隐喻,是通往内心宇宙的入口。河流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不可逆转,森林隐藏着古老的秘密与未知的力量,火车驶向远方,承载着希望与离别,而桥梁,则是连接现实与想象、已知与未知的重要节点。 自然与人心的交织:一幅幅精神图景 特朗斯特罗姆对自然的热爱,并非是那种表面的赞美,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共情。他能从一株小草的摇曳中读出生命的坚韧,从一场雨的落下中体会自然的悲悯。他的诗歌中,自然不仅是背景,更是参与者,是倾听者,是对话者。他仿佛能听到树木的低语,感受到风的叹息,理解海洋沉默的语言。 这种对自然的敏锐感知,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画面感和触感。你仿佛能闻到雨后泥土的芬芳,听到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感受到阳光穿透树叶的温暖。但更重要的是,他将这些自然的体验与人类的情感、思绪融为一体。他笔下的自然,映射着人心的起伏,回应着个体的孤独与渴望。当他描写黄昏时分,那不是单纯的色彩变化,而是弥漫在空气中的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可奈何。 语言的炼金术:简约中的无限 特朗斯特罗姆的语言,是其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他的诗句常常简洁明了,如同溪流般自然流淌,但恰恰是在这种看似朴素的语言背后,蕴藏着强大的力量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他擅长运用比喻和象征,但他的比喻往往出人意料,又贴切无比,能够瞬间打开读者的思维,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理解维度。 他不会用繁复的词汇去堆砌意义,而是选择最精准、最能触动人心的词语。每一个词语,仿佛都经过千锤百炼,被赋予了超出其字面意义的深度。他的诗歌,就像是经过高度浓缩的精华,每一滴都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这种“少即是多”的艺术手法,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永恒的魅力,即使在多年后重读,依然能发现新的意味,新的感动。 沉默的力量:未说出口的深意 在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中,沉默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常常在诗句的间隙,在词语的停顿之处,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去填补、去感受。他相信,有些情感,有些意义,是无法被完全言说的,它们存在于沉默之中,需要读者用心去体会。 他的诗歌,往往带着一种静谧的美感,即使描写的是激烈的场景,也呈现出一种克制的、内敛的力量。这种力量,源于他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源于他对人类情感复杂性的理解。他不会直接告诉你应该如何感受,而是通过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意境,让你自己去发现、去领悟。这种“留白”的手法,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极高的可读性和参与性,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与诗人、与自我的对话。 跨越国界的共鸣:世界的特朗斯特罗姆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作品,早已超越了国界和文化的限制,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他的诗歌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和赞誉。这其中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他卓越的诗歌技巧,更在于他诗歌所传递的普世价值。 在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中,我们看到了人类共同的喜悦与忧伤,共同的希望与失落,共同的困惑与追寻。他的诗歌,能够触及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让我们在异域诗人的笔下,找到对自身经验的理解与映照。他让我们意识到,尽管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但我们对生命、对世界的感受,在很多层面上是共通的。 纪念珍藏版的意义:一份永恒的馈赠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纪念珍藏版)》的出版,不仅仅是对诗人一生创作的完整呈现,更是对那些珍视诗歌、珍视深刻思考的读者的一份永恒的馈赠。这本书,不仅适合初次接触特朗斯特罗姆的读者,也适合那些早已被其诗歌深深打动的忠实拥趸。 它是一本可以随时翻开的书,每一页都可能成为你心灵的慰藉,你灵感的源泉,你思考的起点。你可以将它作为一本睡前读物,让优美的诗句带你进入宁静的梦乡;你也可以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带着它去公园散步,让自然的景色与诗歌相互辉映;你更可以在某个感到迷茫的时刻,翻开它,在诗人的智慧之光中找到方向。 这本《纪念珍藏版》,精选了诗人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力求以最完美的呈现方式,带给读者最纯粹的阅读体验。它凝聚了编辑者的匠心,也承载了我们对伟大诗人的深深敬意。 邀请您,进入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宇宙 让我们共同翻开这本《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纪念珍藏版)》,让这位伟大的诗人的声音,在你的心中回响。在这趟诗歌的旅程中,你可能会发现,那些曾经模糊不清的感受,变得清晰起来;那些曾经难以言说的思绪,找到了恰当的表达;而最重要的是,你可能会在诗歌的海洋中,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 这是一次关于灵魂的深度对话,一次关于存在的永恒探索。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永远在那里,等待着你的到来,等待着被你发现,被你感受,被你珍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北欧诗歌有着莫名的好感,总觉得那里孕育的文字有着一种独特的冷静和深邃,像是在北国的雪原上,在寂静的森林里,听着风的低语。所以,当看到“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纪念珍藏版)”这个名字时,我的内心就泛起了一阵涟漪。虽然我尚未深入阅读这本书,但光是这个书名,就已经勾勒出了一种厚重感和仪式感,仿佛是踏入了一座文学的宝库,等待着我去探索。特朗斯特罗姆,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珍贵事物。而“全集”二字,更是表明了其内容的包容性和完整性,让我相信,通过这本厚重的典籍,我将有机会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这位诗人的创作历程。

评分

我总是在寻找那种能够触及灵魂深处的文字,一种能够与我内在的情感产生共鸣的表达方式。在翻阅过一些文学作品后,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被那些不动声色却蕴含力量的诗句所吸引。特朗斯特罗姆,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即便只是从只言片语的介绍中窥探,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某种宏大与渺小交织的张力。特别是“纪念珍藏版”这个标签,更增添了一层特殊的意义,仿佛这是一份跨越时空的礼物,承载着逝去的回响,也昭示着永恒的价值。我期待着,在这本“全集”中,能够找到那些关于生命、自然、孤独、希望的深刻洞察,能够遇见一个在字里行间搭建起来的,丰富而辽阔的精神世界。

评分

我一直認為,優秀的詩歌不僅僅是文字的排列組合,更是情感、思想和意象的有機融合,能夠在讀者心中激起漣漪,引發共鳴。特朗斯特羅姆,這個名字在詩歌界早已享有盛譽,他的作品以其獨特的冷靜、精煉和深刻而著稱。而“特朗斯特羅姆詩歌全集(紀念珍藏版)”的出現,無疑是所有熱愛他詩歌的讀者的一大福音。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禮物,一份對這位詩人生涯的全面回顧,也一份對讀者心靈的珍貴饋贈。“紀念珍藏版”的字樣,更增添了一種儀式感和價值感,讓我期待著它精美的裝幀和收藏的意義,也更加堅信,在這本厚重的書頁之間,我將會與特朗斯特羅姆的詩意世界,進行一場深入而動人的靈魂交流。

评分

作为一名对诗歌有着濃厚興趣的讀者,我常常會被那些能夠將日常細節昇華至哲學層次的作家所吸引。特朗斯特羅姆的名字,我曾數次在文學評論和詩歌選集中瞥見,總是伴隨著對其獨特風格和深刻洞見的讚譽。而“特朗斯特羅姆詩歌全集(紀念珍藏版)”的出現,對我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而令人興奮的消息。這個“全集”標誌著對他一生創作的全面梳理和權威呈現,而“紀念珍藏版”的稱謂,則暗示了其精美的裝幀和收藏價值,讓我對實體書的質感也充滿了期待。我設想,當我緩緩翻開這本書,指尖滑過沉甸甸的紙頁,目光追隨著那些經過歲月打磨的詩行,定能感受到一種寧靜而莊重的儀式感,仿佛與一位偉大的靈魂進行著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评分

我對那些能夠在看似平靜的敘述中,挖掘出深層次情感與思想的作品情有獨鍾。特朗斯特羅姆,這個名字本身就帶有一種獨特的魅力,讓人聯想到北歐的極簡美學和深沉的思考。當我看到“特朗斯特羅姆詩歌全集(紀念珍藏版)”時,我的腦海中立即浮現出一個畫面:一個在寂靜的冬日裡,手捧著一本厚重的書,感受著文字在指尖傳遞的溫度。這個“全集”的標題,不僅僅是收錄了詩人所有的作品,更是一種對他一生文學成就的肯定和致敬。而“紀念珍藏版”的字樣,則讓我預感到這將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反覆閱讀的書,它或許在裝幀上別具一格,也或許在內容的呈現上更加豐富,無論如何,它都預示著一場深刻的閱讀體驗。

评分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这得抽到什么时候啊!

评分

除了读不懂就是觉得自己应该多积累些知识,京东快递很快很满意

评分

这是人文社《哈代文集》诗歌卷的单行本,在已出哈代译诗中收诗比较全面

评分

只看见他身边的世界。

评分

京东的服务比当当好多了,尤其是退换货,就是优惠活动99块10本,京东买书很划算!都是自己喜欢的!而且物流超快啊!!!

评分

甲骨的书,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材料,把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甲骨的书。石头的书在古代,石头也用来作书写材料,甚至将整篇作品或整部著作刻于石上。简牍的书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缣帛的书,缣帛是丝织物,轻软平滑,易于着墨,幅的长短宽窄可以根据文字的多少来剪裁,而且可随意折叠或卷起,携带方便,可以弥补简牍。古代写本书在纸发明初期,纸书并未完全取代简牍与缣帛图书,而是三者并用。此外,还有宋至清代的印本图书到现代的电子书。

评分

以诗的语言写作剧本,剧中讽刺与夸张传神,发人深思。

评分

本书收录了托马斯?哈代的代表诗作二百余首。哈代的诗冷峻、深刻、细腻、优美,言简意赅,自成一格,较他的小说更具现代意识。本书曾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哈代文集》,知名诗人、译者黄灿然评论说:“诗选卷*难得也译得好,你可以为了这卷诗选而买这套书,很贵但很值得。诗选译者刘新民是在几乎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完成翻译的。这是迄今*全面和*出色的哈代诗中译。”

评分

在本能地追赶着一只更小的爬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