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近現代史保持瞭幾十年濃厚興趣,正史野史大量涉獵,而本書是我迄今為止的閱讀經曆中極興味盎然的。真正資料弘富,闡析透闢,文字生動。作者深厚的學養與冷靜的態度使本書稱得上“信史”。
《從井岡山到延安:毛澤東的奮鬥史》由“上(井岡)山”入手,通過豐富史料證實:在黨的第一代領導人中,毛澤東確實較其他同誌更加高瞻遠矚,更具領袖風範。然後詳述瞭毛澤東在井岡山和江西蘇區的艱苦鬥爭,長徵中的力挽狂瀾,以及到達延安後通過整風等運動徹底清除王明等人的乾擾,使黨更具凝聚力,更富戰鬥性,並從而也讓毛澤東本人走上高級領導崗位的詳細過程。
黃少群,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教授。196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黨史係。從事中共黨史教學研究近60年,是國內著名的資深黨史專傢。主要著作有《中央革命根據地史》(國內第一部)、《毛澤東與紅軍》(三捲本)、《新民主主義革命簡史》(中央審稿部門評價為同類著作中的上乘之作)、《周恩來在1927年至1935年》等。曾受聘為中國井岡山乾部學院特聘教授,為司局級、省部級及院士班授課,獲廣泛好評。
前言
第一篇毛澤東在井岡山
第一章毛澤東為什麼要上井岡山?
——毛澤東引兵井岡的曆史背景
一、大革命失敗後的險惡形勢和中國共産黨人的堅定決策
二、最早提齣“上山”設想的是瞿鞦白、硃德和張太雷
三、毛澤東提齣“上山”主張的心路曆程和他七次提齣的
“上山”主張
1�泵�澤東提齣“上山”主張的心路曆程
2�泵�澤東七次提齣的“上山”主張
第二章雄纔大略上井岡
一、鞦收起義——“槍杆子裏麵齣政權”的第一次嘗試
二、文傢市退兵——一個戰略性的退卻
三、蘆溪摺將——“還我盧德銘!”
四、蓮花“轉嚮”——決定上井岡山
五、“三灣改編”——新型人民軍隊的重要開端
六、古城定策——與“綠林朋友”袁文纔、王佐“結交
七、會見袁文纔——“鴻門宴”變“同心宴”
八、茅坪安傢——要在這裏“發傢”
九、邊界遊擊——踏遍井岡五百裏
十、餘灑度離隊——嚮湖南省委狀告毛澤東“與土匪為伍”
十一、水口建黨——毛澤東親領6名小戰士舉行入黨宣誓
十二、大汾遇襲——“列隊嚮排頭”的毛澤東看齊
十三、“三項紀律”——人民軍隊的第一個軍事條令
十四、進駐茨坪——開創中國革命第一塊農村根據地
第三章毛澤東在井岡山
——開創性的偉大鬥爭
一、成功改造袁、王部隊
二、提齣“思想建黨”的第一重要性
三、建設瞭一支新型人民軍隊
四、建設政權的初步嘗試
五、第一次提齣“中國紅色政權”理論
六、智慧的閃光——頂著“左”傾領導者的乾擾前進
【附錄】關於井岡山時期錯殺袁文纔、王佐的原因、經過和教訓
從井岡山到延安:毛澤東的奮鬥史
目錄
第二篇毛澤東在中央蘇區
第四章中央革命根據地(上篇)
——毛澤東的偉大創造
一、1929年毛澤東在“艱難睏苦”中前進
1�敝烀�紅軍為什麼要下井岡山?
2�本�曆瞭“最睏苦”的一個月
3�薄白鈑腥儆�之戰爭”——大柏地戰鬥
4�薄耙槐滄油�不瞭”的東固山
5�憊椿�開闢中央蘇區的宏偉藍圖
6�泵�澤東對黨中央“二月來信”的抗爭
7�薄爸烀�矛盾”——紅四軍黨內的一場大爭論
8�泵�澤東病重閩西和紅四軍黨的八大
9�薄熬旁呂蔥擰背曬�剋服“硃毛矛盾”
10�憊盤鍩嵋榫鮃欏�—建黨、建軍原則及其偉大意義
二、1930年的“驚濤駭浪”和“乘風破浪”
1�薄緞切侵�火,可以燎原》——“農村中心”思想的産生
2�薄骯餐�前委”的新決策
3�薄鬥炊員頸局饕濉貳�—提齣“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綫
4�薄傲⑷�路綫”的危害
三、1931年的偉大建樹:“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成功開創
1�鋇諞恢戀諶�次反“圍剿”的勝利
2�敝醒腖漲�的鞏固和紅軍的擴大,毛澤東軍事路綫
基本形成
3�敝謝�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的成立,開創“中國特色革命
道路”
4�薄耙凰沾蠡帷焙土偈敝醒胝�府成立
第五章中央革命根據地(下篇)
——毛澤東“坐瞭三年冷闆凳”
一、王明、博古是怎樣上颱的?
1�鋇車牧�屆三中全會的曆史功績
2�蓖趺鰲⒉┕盼�什麼會上颱
二、中共臨時中央博古等是怎樣排擠打擊毛澤東、剝奪毛澤東的
黨權和軍權的?
1�薄案幽匣嵋欏�
2�薄澳�都會議”
3�狽礎奧廾髀廢摺�
4�狽礎暗耍ㄐ∑劍�、毛(澤覃)、謝(唯俊)、古(柏)”
第三篇毛澤東在長徵中
第六章關於帶不帶毛澤東參加長徵的兩種“版本”
一、第一種“版本”即“主流觀點”的來源是很“權威”的
二、第二種完全相反的“版本”好像更閤乎史實
1�泵�澤東和博古麵對麵的談話——第一次錶示“不走”
2�泵�澤東在雩都寫給博古的信——第二次錶示“不走”
3�敝芏骼此搗�瞭毛澤東參加長徵
三、兩種“版本”孰對孰錯
1�畢人檔諞恢幀鞍姹盡�
2�痹偎檔詼�種“版本”
3�憊賾諉�澤東去雩都搞調查研究的事
四、第二種“版本”的依據是否可靠
第七章遵義會議
——毛澤東第一次進入黨和軍隊的領導核心
一、成功爭取張聞天和王稼祥,為遵義會議的勝利“放下瞭
物質基礎”
二、遵義會議前夕,毛澤東關於進軍方嚮嚮博古、李德的
四次抗爭
1�鋇諞淮慰拐�:湘南建議
2�鋇詼�次抗爭:通道會議
3�鋇諶�次抗爭:黎平會議
4�鋇謁拇慰拐�:猴場會議
三、遵義會議——毛澤東第一次進入瞭黨和軍隊的領導核心
四、遵義會議成功的原因及其偉大意義
第八章毛澤東走上中國紅軍最高領導崗位的“四部麯”
一、第一部麯:任前敵司令部政治委員
二、第二部麯:任“三人軍事小組”成員
三、第三部麯:成為“三人軍事小組”的負責人——中央紅軍的
最高領導人
四、第四部麯: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成為中國紅軍的
最高領導人
1�本�心動魄:和張國燾分裂主義作鬥爭
2�泵�澤東走上中國紅軍最高領導人崗位的關鍵幾步
第四篇毛澤東在延安
第九章初到陝北時的新建樹:奠定黨的思想理論路綫的
堅實基礎
第十章王明迴國和“十二月會議”
——毛澤東說他又一次被“孤立”瞭
第十一章“三月政治局會議”雙方鬥成“平局”
第十二章任弼時赴共産國際匯報
——與王明鬥爭的重大轉機
第十三章1938年的“九月會議”
——王明“落花流水春去也”
第十四章六屆六中全會剋服王明的右傾錯誤,基本確立瞭毛澤東
的領導地位
第十五章1941年“九月會議”的艱難鬥爭
——全黨思想基本統一
一、王明再版《兩條路綫》——公開嚮黨中央和毛澤東發起
新的挑釁
二、“皖南事變”的發生,使毛澤東特彆痛心
三、1940年的“十二月會議”——黨內思想認識未達到
統一
四、毛澤東抓緊做瞭三件事,卻受到王明的挑戰
五、毛澤東親自編“黨書”
六、“九月會議”是統一黨內思想、批判教條主義的關鍵
會議
第十六章延安整風運動和毛澤東領導地位的確立
一、延安整風運動的基本曆程
二、西北局高乾會議——統一黨內高層的思想認識
三、推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主席
——毛澤東領袖地位的確立
四、共産國際的解散——中國共産黨成為一個獨立領導
中國革命的偉大政黨
五、1943年的“九月會議”,徹底厘清黨的路綫問題
六、延安整風運動中至今遭人詬病的幾件事
七、延安整風運動的偉大意義
第十七章黨的六屆七中全會和《關於若乾曆史問題的決議》
的通過
第十八章中共黨的七大
——毛澤東最高領袖地位的確立、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
全黨指導思想
一、共産國際七大——主要是季米特洛夫對馬剋思主義中國化
的積極作用
二、中共中央其他領導人和延安理論工作者對馬剋思主義
中國化的貢獻
後記
《從井岡山到延安:毛澤東的奮鬥史》由“上(井岡)山”入手,通過豐富史料證實:在黨的第一代領導人中,毛澤東確實較其他同誌更加高瞻遠矚,更具領袖風範。然後詳述瞭毛澤東在井岡山和江西蘇區的艱苦鬥爭,長徵中的力挽狂瀾,以及到達延安後通過整風等運動徹底清除王明等人的乾擾,使黨更具凝聚力,更富戰鬥性,並從而也讓毛澤東本人走上最高領導崗位的詳細過程。
評分學習學習
評分《從井岡山到延安:毛澤東的奮鬥史》由“上(井岡)山”入手,通過豐富史料證實:在黨的第一代領導人中,毛澤東確實較其他同誌更加高瞻遠矚,更具領袖風範。然後詳述瞭毛澤東在井岡山和江西蘇區的艱苦鬥爭,長徵中的力挽狂瀾,以及到達延安後通過整風等運動徹底清除王明等人的乾擾,使黨更具凝聚力,更富戰鬥性,並從而也讓毛澤東本人走上最高領導崗位的詳細過程。
評分商品、物流、服務給力
評分好好好
評分《從井岡山到延安:毛澤東的奮鬥史》由“上(井岡)山”入手,通過豐富史料證實:在黨的第一代領導人中,毛澤東確實較其他同誌更加高瞻遠矚,更具領袖風範。然後詳述瞭毛澤東在井岡山和江西蘇區的艱苦鬥爭,長徵中的力挽狂瀾,以及到達延安後通過整風等運動徹底清除王明等人的乾擾,使黨更具凝聚力,更富戰鬥性,並從而也讓毛澤東本人走上最高領導崗位的詳細過程。
評分《從井岡山到延安:毛澤東的奮鬥史》由“上(井岡)山”入手,通過豐富史料證實:在黨的第一代領導人中,毛澤東確實較其他同誌更加高瞻遠矚,更具領袖風範。然後詳述瞭毛澤東在井岡山和江西蘇區的艱苦鬥爭,長徵中的力挽狂瀾,以及到達延安後通過整風等運動徹底清除王明等人的乾擾,使黨更具凝聚力,更富戰鬥性,並從而也讓毛澤東本人走上最高領導崗位的詳細過程。
評分豐富曆史知識的一本參考書,不錯。
評分給單位訂的書,摺扣力度挺大,書也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