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昆虫图鉴》以“目”分类,分门别类地介绍了遍布中国的32个目800余种昆虫。每种均详尽地介绍了昆虫名称、别称、拉丁文名称、所属科、外观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区域。
《中国昆虫图鉴》所讲述的每一种昆虫,都配有手绘彩色插图。
《中国昆虫图鉴》在书后附有简明的内容索引,更方便读者查阅。
《中国昆虫图鉴》让读者朋友可以最直观、详细地了解中国野菜知识,极具实用性,精美的精装装帧,更是适合家庭阅读与收藏。
作者简介
彩万志,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3年生,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昆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昆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秘书长,《植物保护学报》主编,《昆虫分类学报》、《动物分类学报》、《应用昆虫学报》、《大自然》、《武夷科学》等期刊编委。主要从事昆虫分类与进化、昆虫形态与功能及昆虫文化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基金等项目30余项。代表著作有《普通昆虫学》、《昆虫学概论》(翻译)、《中国昆虫节日文化》等。
李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
1986年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现在美国肯塔基大学开展博士后合作研究;主要从事昆虫分类与进化、系统发育基因组学与种群基因组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6项。具有丰富的野外考察和生态摄影经验。
内页插图
目录
1 弹尾目
2 圆跳虫/长角跳虫
3 等节跳虫/鳞跳虫/疣跳虫
4 双尾目
5 康/铗
6 石蛃目
7 石蛃
8 衣鱼目
9 毛衣鱼/土衣鱼/糖衣鱼
10 蜉蝣目
11 弯拟细裳蜉/华丽蜉
12 紫蜉/梧州蜉
13 间蜉/东方蜉
14 红天角蜉/中国扁蜉/阿伯拉扁蚴蜉
15 日本等蜉/四节蜉
16 蜻蜓目
17 长痣绿蜓/黑纹伟蜓/碧伟蜓
18 长者头蜓/马奇异春蜓/领纹缅春蜓
19 小团扇春蜓/大团扇春蜓/联纹小叶春蜓
20 棘角蛇纹春蜓/海南亚春蜓/北京大蜓
21 巨圆臀大蜓/闪蓝丽大蜻/北京弓蜻
22 格氏金光伪蜻/红蜻/低斑蜻
23 玉带蜻/小黄赤蜻/截斑脉蜻
24 斑丽翅蜻/三角丽翅蜻/晓褐蜻
25 异色灰蜻/赤基色蟌/透顶单脉色蟌
26 烟翅绿色蟌/黑角细色蟌/褐顶色蟌
27 月斑鼻蟌/三斑鼻蟌/线纹鼻蟌
28 点斑隼蟌/蓝斑腹鳃蟌/黄翅腹鳃蟌
29 方带腹鳃蟌/舟尾丝蟌/青纹赭丝蟌
30 黄条黑山蟌/丽拟丝蟌/长尾黄蟌
31 长叶异痣蟌/褐斑异痣蟌/捷尾蟌
32 四斑长腹扇蟌/叶足扇蟌/黑狭扇蟌
33 黄狭扇蟌/白狭扇蟌
34 翅目
35 黑/卷/叉
36 大/扁/
37 网/绿
38 等翅目
39 山林原白蚁/截头堆砂白蚁
40 铲头堆砂白蚁/台湾乳白蚁
41 黄胸散白蚁/小象白蚁
42 黑翅土白蚁
43 黄翅大白蚁
44 蜚蠊目
45 德国姬蠊/黄缘拟截尾蠊
46 美洲大蠊/澳洲大蠊
47 黑胸大蠊/东方蜚蠊
48 东方水蠊/带纹真鳖蠊
49 中华真地鳖/狭弯翅蠊/台湾纹蠊
50 螳螂目
51 中华怪螳/中华原螳/索氏角胸螳
52 明端眼斑螳/海南大齿螳/日本姬螳
53 巨腿螳/库利拟睫螳/羽角锥头螳
54 海南角螳/棕污斑螳/顶瑕螳
55 齿华螳/树皮螳/中华屏顶螳
56 壮菱背螳/中华大刀螳
57 广斧螳/中华斧螳
58 蛩蠊目
59 中华蛩蠊/陈氏西蛩蠊
60 螳目
61 斗暴螳/西风螳/瑙山条螳
62 目
63 笛/ /叶
64 纺足目
65 婆罗洲丝蚁/桑氏丝蚁
66 直翅目
67 杆蟋螽/卡氏翼糜螽/中华翡螽
68 巨拟叶螽/斑翅草螽/悦鸣草螽
69 纺织娘/暗褐蝈螽/优雅蝈螽
70 笨棘颈螽/傅氏棘背露螽/叶状厚露螽
71 庭疾灶螽/东方蝼蛄/台湾蚁蟋
72 虎甲蛉蟋/双带拟蛉蟋/灰黄蛉蟋
73 黄脸油葫芦/梨片蟋/台湾拟长蟋
74 锤须奥蟋/褐奥蟋/二斑奥蟋
75 长瓣树蟋/多恩乌蜢/笨蝗
76 黄星蝗/短额负蝗/大斑外斑腿蝗
77 棉蝗/越北凸额蝗/中华稻蝗
78 蒙古束颈蝗/亚洲小车蝗/疣蝗
79 驼背蝗/青脊竹蝗/中华剑角蝗
80 台湾佛蝗/突眼优角蚱
81 日本蚱/日本蚤蝼
82 革翅目
83 索氏盔螋/钳丝尾螋/黄色丝尾螋
84 肥螋/环纹小肥螋/蠼螋
85 三刺钳螋/首垫跗螋/拟乔球螋
86 克乔球螋/达球螋
87 异螋/慈螋
88 缺翅目
89 中华缺翅虫/墨脱缺翅虫
90 啮虫目
91 白斑触/壶形触
92 柯氏曲/台湾狭
93 云副重/单
94 虱目
95 体虱/阴虱/猪血虱
96 牛颚虱/象虱/鸽长鸟虱
97 鸟虱/短角鸟虱/兽鸟虱
98 缨翅目
99 横纹蓟马/西花蓟马/榕母管蓟马
100 半翅目
101 山黄麻木虱/龙眼花木虱/黄槿瘦木虱
102 柑橘木虱/橘黑刺粉虱/烟粉虱
103 夹竹桃蚜/白尾红蚜/竹叶扁蚜
104 板栗大蚜/桑粉蚧/大洋臀纹粉蚧
105 红蜡蚧/埃及吹绵蚧/草履蚧
106 云管尾犁胸蝉/撒矛角蝉/苹果红脊角蝉
107 突缘叶蝉/黑颜单突叶蝉/黑尾大叶蝉
108 艾氏零叶蝉/窗耳叶蝉/黑缘条大叶蝉
109 大青叶蝉/黑斑丽沫蝉/紫胸丽沫蝉
110 黄头长沫蝉/松铲头沫蝉/斑蝉
111 程氏网翅蝉/红蝉/红脚黑翅蝉
112 琉璃草蝉/黑丽宝岛蝉/蚱蝉
113 蟪蛄/胡蝉/绿草蝉
114 中华鼻蜡蝉/斑衣蜡蝉/长鼻蜡蝉
115 豆尖头瓢蜡蝉/球瓢蜡蝉/瘤鼻象蜡蝉
116 中野象蜡蝉/中华象蜡蝉/丽象蜡蝉
117 丽纹广翅蜡蝉/眼纹疏广蜡蝉/条纹广翅蜡蝉
118 柿广翅蜡蝉/彩蛾蜡蝉/白蛾蜡蝉
119 褐缘蛾蜡蝉/蓬莱蛾蜡蝉/白背飞虱
120 斑帛菱蜡蝉/红袖蜡蝉/扁足璐蜡蝉
121 光背奇蝽/沟背奇蝽/尺蝽
122 道氏小宽肩蝽/小宽肩蝽/细角黾蝽
123 涧黾蝽/日拟负蝽/印度田鳖
124 日壮蝎蝽/华螳蝎蝽/印度蟾蝽
125 蜍蝽/横纹划蝽/黑纹仰蝽
126 固蝽/潜蝽/沙跳蝽
127 广跳蝽/泽黑跳蝽/北小跳蝽
128 中国螳瘤蝽/宾刺瘤蝽/大蚊猎蝽
129 羽猎蝽/中褐盲猎蝽/冠绒猎蝽
130 瓦绒猎蝽/横脊新猎蝽/台湾新猎蝽
131 橘红猎蝽/革红脂猎蝽/多变嗯猎蝽
132 霜斑素猎蝽/独环瑞猎蝽/环斑猛猎蝽
133 四川犀猎蝽/齿缘刺猎蝽/毛足菱猎蝽
134 缘斑光猎蝽/黑叉盾猎蝽/红荆猎蝽
135 圆斑荆猎蝽/淡带荆猎蝽/红坚猎蝽
136 黑片猎蝽/黄足猎蝽
137 广椎猎蝽/角带花姬蝽/山高姬蝽
138 刺角透翅盲蝽/苜宿盲蝽/三点苜蓿盲蝽
139 绿盲蝽/青绿草盲蝽/牧草盲蝽
140 薇盲蝽/斑异盲蝽/条赤须盲蝽
141 斑颈曼盲蝽/梨冠网蝽/杜鹃冠网蝽
142 香蕉冠网蝽/贝肩网蝽/长毛菊网蝽
143 栗硕扁网蝽/泡壳背网蝽/褐角肩网蝽
144 微小花蝽/黑头叉胸花蝽/仓花蝽
145 黑纹花蝽/温带臭虫/叶异扁蝽
146 海南脊扁蝽/云南脊扁蝽/台湾毛扁蝽
147 菜蝽/红显蝽/长棘玉蝽
148 青真蝽/平尾梭蝽/红谷蝽
149 珀蝽/疣蝽/赤条蝽
150 尖角普蝽/驼蝽/莽蝽
151 大枝蝽/黑背同蝽/宽铗同蝽
152 伊锥同蝽/小光匙同蝽/花壮异蝽
153 红足壮异蝽/匙突娇异蝽/橘边娇异蝽
154 筛豆龟蝽/亚铜平龟蝽/角盾蝽
155 金绿宽盾蝽/油茶宽盾蝽/丽盾蝽
156 紫蓝丽盾蝽/七星盾蝽/红缘亮盾蝽
157 米字长盾蝽/细角瓜蝽/怪蝽
158 九香虫/大鳖土蝽/巨蝽
159 硕蝽/荔蝽/锤胁跷蝽
160 扁头跷蝽/红脊长蝽/宽大眼长蝽
161 大巨股长蝽 /短翅迅足长蝽/黑带红腺长蝽
162 锤突束蝽/叉带棉红蝽/离斑棉红蝽
163 艳绒红蝽/华锐红蝽/巨红蝽
164 月肩奇缘蝽/菲缘蝽/喙缘蝽
165 角缘蝽/黑竹缘蝽/拟棘缘蝽
166 一点同缘蝽/大稻缘蝽/条蜂缘蝽
167 大红姬缘蝽/开环缘蝽
168 膜翅目
169 松叶蜂/太桦锤角叶蜂/蔷薇三节叶蜂
170 短颊俏叶蜂/歪唇隐斑叶蜂/泰加大树蜂
171 黑足树蜂/扁叶蜂/长颈树蜂
172 凹盾斑蜂/赤足木蜂/绿条无垫蜂
173 毛跗黑条蜂/西方蜜蜂/中华蜜蜂
174 粗切叶蜂/短颊隧蜂/黄带淡脉隧蜂
175 日本蓝泥蜂/欧蚁蜂/傲叉爪蛛蜂
176 丽跋钩土蜂/北方黄胡蜂/常见黄胡蜂
177 黄腰胡蜂/黑盾胡蜂/金环胡蜂
178 四刺饰蜾蠃/原野华丽蜾蠃/上海青蜂
179 大绿青蜂/鲁氏梨头蜂/管氏肿腿蜂
180 两色食虱螯蜂/日本真径茧蜂/烟蚜茧蜂
181 弄蝶武姬蜂/稻苞虫阿格姬蜂/广旗腹蜂
182 日本褶翅小蜂/广大腿小蜂/长尾小蜂
183 蚜虫跳小蜂/稻苞虫金小蜂/温室粉虱恩蚜小蜂
184 菜蛾奥啮小蜂/松毛虫赤眼蜂/赤眼蜂
185 稻虱缨小蜂/叶蝉柄翅小蜂/黄猄蚁
186 红头弓背蚁/北部湾双凸切叶蚁/中华四节大头蚁
187 双齿多刺蚁/黑褐举腹蚁/山大齿猛蚁
188 脉翅目
189 武陵意草蛉/日本通草蛉
190 点线脉褐蛉/梯阶脉褐蛉/钩翅褐蛉
191 白云蚁蛉/条斑次蚁蛉
192 长裳树蚁蛉/锯角蝶角蛉/黄花蝶角蛉
193 中华旌蛉/黄基东螳蛉
194 眉斑东螳蛉/棕色螳蛉
195 汉优螳蛉/黄头螳蛉
196 广翅目
197 属模栉鱼蛉/中华斑鱼蛉
198 圆端斑鱼蛉/南方斑鱼蛉
199 麦克齿蛉/黄胸黑齿蛉
200 东方巨齿蛉/越中巨齿蛉
201 蛇蛉目
202 戈壁黄痣蛇蛉/中华盲蛇蛉/南方异盲蛇蛉
203 鞘翅目
204 中华虎甲/芽斑虎甲/金斑虎甲
205 光背树栖虎甲/白边虎甲/艾氏光胸虎甲
206 疆星步甲/黄缘心步甲/黄缘青步甲
207 股二叉步甲/五斑棒角甲/大豉甲
208 黄缘真龙虱/齿缘龙虱/日本刻翅龙虱
209 滨尸葬甲/双斑葬甲/红胸丽葬甲
210 毒隐翅虫/大隐翅虫/赤翅菲隐翅虫
211 大黑方胸隐翅虫/大水龟虫/乌苏里扁阎甲
212 橙深山锹甲/中华新锹甲/中华奥锹甲
213 褐黄前锹甲/孔夫子前锹甲/狭长前锹甲
214 黄粉鹿花金龟/赭翅臀花金龟/红斑花金龟
215 脊花金龟/群斑带花金龟/双叉犀金龟
216 细尤犀金龟/蒙瘤犀金龟/阳彩臂金龟
217 格彩臂金龟/大云鳃金龟/台湾牙丽金龟
218 淡色牙丽金龟/五指山牙丽金龟/台风蜣螂
219 神农洁蜣螂/红巨嗡蜣螂/桃四黄斑吉丁
220 烟吉丁/日本脊吉丁/梨金缘吉丁
221 胸斑吉丁/台湾双尾吉丁/朱肩丽叩甲
222 泥红槽缝叩甲/木棉梳角叩甲/红萤
223 台湾短翅花萤/皮蠹/窃蠹
224 中华食蜂郭公/连斑奥郭公/杂翅奥郭公
225 斑马树郭公/锯谷盗/四斑露尾甲
226 黄胸细花萤/拟裸蛛甲/拟叩甲
227 大蕈甲科/十九星瓢虫/象形文斑瓢虫
228 双七瓢虫/十三星瓢虫/二十二星菌瓢虫
229 七星瓢虫/四斑小毛瓢虫/四斑伪瓢虫
230 中华漠王/朽木甲/黄粉甲
231 吉良星花蚤/三色波带花蚤/绿芫菁
232 四点斑芫菁/紫茎甲/紫红耀茎甲
233 大负泥虫/绿豆象/中国拟天牛
234 松褐天牛/苜蓿多节天牛/蓝缘花天牛
235 龟背簇天牛/赤天牛/黄晕阔嘴天牛
236 大卫三栉牛/黑足凹唇跳甲/胡枝子克萤叶甲
237 波纹扁角肖叶甲/星斑梳龟甲/红脂大小蠹
238 甘薯蚁象/宽喙锥象/栎长颈象
239 榆卷象/大竹象/沟眶象
240 捻翅目
241 蝽/蜂/栉
242 双翅目
243 台湾偶栉大蚊/沼大蚊/古田山褶蚊
244 细足叉毛蚊/白纹伊蚊/摇蚊
245 蚋/台湾蠛蠓/蛾蠓
246 微芒食虫虻/中华单羽食虫虻/大蜂虻
247 黄边姬蜂虻/坦塔罗斯丽蜂虻/小头虻
248 长足虻/舞虻/鹬虻
249 金黄指突水虻/亮斑扁角水虻/红斑瘦腹水虻
250 华广虻/尾翼尖翅蝇/水蝇
251 眼蝇/瘦足蝇/指角蝇
252 四斑泰突眼蝇/甲蝇/缟蝇
253 铜色长角沼蝇/伪铜色长角沼蝇/黑腹果蝇
254 瑞典秆蝇/麦秆蝇/鼓翅蝇
255 头蝇/褐线黄斑蚜蝇/黄腹狭口蚜蝇
256 棕腿斑眼蚜蝇/羽芒宽盾蚜蝇/扁足蝇
257 蚤蝇/橘小实蝇/广口蝇
258 蜣蝇/大头金蝇/麻蝇
259 寄蝇/家蝇
260 小黄粪蝇/横带花蝇
261 长翅目
262 斑翅蝎蛉/蚊蝎蛉/雪蝎蛉
263 蚤目
264 猫栉首蚤/印鼠客蚤/人蚤
265 毛翅目
266 纹石蛾/黑白趋石蛾/鳞石蛾
267 长角石蛾/斑纹角石蛾
268 鳞翅目
269 金斑喙凤蝶/中华虎凤蝶/裳凤蝶
270 玉带凤蝶/柑橘凤蝶
271 绿带燕凤蝶/翠斑青凤蝶/阿波罗绢蝶
272 冰清绢蝶/小红珠绢蝶/君主绢蝶
273 梨花迁粉蝶/优越斑粉蝶/报喜斑粉蝶
274 圆翅钩粉蝶/矍眼蝶/小眉眼蝶
275 连纹黛眼蝶/白带黛眼蝶/紫线黛眼蝶
276 重瞳黛眼蝶/大理石眉眼蝶/青斑蝶
277 虎斑蝶/蓝点紫斑蝶/金斑蝶
278 惊恐方环蝶/箭环蝶/双星箭环蝶
279 纹环蝶/窄斑凤尾蛱蝶/网丝蛱蝶
280 新月带蛱蝶/彩蛱蝶/白带锯蛱蝶
281 丽蛱蝶/银豹蛱蝶/苎麻珍蝶
282 朴喙蝶/波蚬蝶/白带褐蚬蝶
283 银纹尾蚬蝶/黑燕尾蚬蝶/长尾褐蚬蝶
284 白蚬蝶/银线灰蝶/燕灰蝶
285 豆粒银线灰蝶/曲纹紫灰蝶/铁木莱异灰蝶
286 长尾蓝灰蝶/蚜灰蝶/斑灰蝶
287 黄纹长标弄蝶/黑弄蝶/绿弄蝶
288 鬼脸天蛾/咖啡透翅天蛾/红天蛾
289 榆绿天蛾/舞蛾/中金弧夜蛾
290 旋目夜蛾/魔目夜蛾/辐射夜蛾
291 翼蛾/华尾天蚕蛾/绿尾天蚕蛾
292 乌桕天蚕蛾/黄豹天蚕蛾/枯球箩纹蛾
293 大斑波纹蛾/绿蚁舟蛾/白二尾舟蛾
294 黑蕊舟蛾/榆掌舟蛾/家蚕蛾
295 黑点白蚕蛾/青黄枯叶蛾/栎褐枯叶蛾
296 蝉网蛾/金盏拱肩网蛾/多斑豹蠹蛾
297 伊贝鹿蛾/优美苔蛾/茶斑蛾
298 玉带斑蛾/黄刺蛾/白斑驼蛾
299 大燕蛾/隐锚纹蛾/浅翅凤蛾
300 黄缘丸尺蛾/白星绿尺蛾/金星尺蛾
301 绿翅茶斑尺蛾/内黄血斑瘤蛾/豹裳卷蛾
302 卷叶蛾 /核桃织蛾 /细白带长角蛾
303 内容索引
精彩书摘
《中国昆虫图鉴》:
弹尾目
Collembola
善跳弹尾目,腹节不过六;
基部有腹管,跳器在端部。
弹尾目昆虫通称为跳虫或弹尾虫,是一种原始的昆虫。因善弹跳,俗称跳虫,遍布全世界各地,甚至在严寒的冰雪地带都有分布。世界已知有8000多种,我国已知380多种。跳虫腹部常具有发达的弹器,能跳跃。体形微小或中等,长形或近圆球形。体长一般为0.5~3mm,个别种类超过10mm。体色多样,有暗蓝黑色、白色、黄绿色、红色,有些种类具银色等金属光泽。体表光滑,被有鳞片或毛。口器为咀嚼式,缩入头内,适于咀嚼或吸食。没有复眼,每侧由8个或8个以下的单眼组成小眼群,有些种类也没有单眼。触角细长,通常4节,少数达6节。在触角后方和眼睛前方有特殊的感觉器,有嗅觉作用。
跳虫属于原始变态类型,其幼虫和成虫除躯体大小外,并无显著差异,腹部体节数目也相同,但成虫期一般还要继续脱皮。脱皮最多可达50次。一年可繁殖数代。跳虫多数生活在潮湿的地方,以腐烂的植物类、地衣或菌类为主要食物,常在生态系统中充当大型分解者,它们可以分解枯枝落叶等有机质,维护生态平衡。少数种类取食活的植物体和发芽的种子,是农作物和园艺作物的害虫。有极少数肉食性,取食腐肉。
圆跳虫
Sminthuridae
·科名:圆跳虫科Sminthuridae
·外观特征:成虫体长多小于3mm,圆球形,体色通常为黄色、粉色、红色或褐色等,有些还带有花纹。分节不明显,节间的缺刻或无色的条纹是分节的痕迹。体表细颗粒状,被有稀少的刚毛,很少生有刺或刺状毛。触角共4节,第4节简单,长于第3节,部分种类分成亚节。部分属雄虫的触角变成抱握器官。头胸间通常有1对气门。前两对足的小爪一般与后足的形状不同,少数无小爪。腹管顶端有圆锥形的短小附肢,也有管状的光滑或突起的长丝状体。握弹器前部有1~4根刚毛,后部小且无刚毛。
……
前言/序言
从神秘莫测的史前生物到飞翔的鸟类,从鱼到虫,从田间地头不起眼的野花野草到美丽炫目的观赏花卉……有阳光雨露的地方,就有植被和动物的繁衍与发展,它们依从着自然规律而发展变化,生生不息,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生态,不断创造着新生的美好,使一个异彩纷呈、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呈现在我们面前。
对于专业生物学家来说,研究大自然是他们一生的追求。对于普通人来说,自然的秘密更多的和青春、情感、记忆联系在一起,是一种情怀。它是年少时笼中蝈蝈的鸣叫,是追捕蝴蝶的童真,是天空种鸟儿掠过的身影,是稻谷成熟的喜悦,也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辩论和思考,是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中国人辛勤劳动和积累经验的时光中和丰富的情感混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意象,如对土地的眷恋,对故乡的思念等。
“中国之美——自然科普图鉴”是一套专为展现中国独有的自然生态之美而策划出版的大型系列丛书,包括《中国昆虫图鉴》《中国鱼类图鉴》《中国野菜图鉴》《中国野花图鉴》《中国观赏花卉图鉴》《中国恐龙图鉴》《中国鸟类图鉴》《中国蝴蝶与蛾类图鉴》《中国田野作物图鉴》《中国古动物化石图鉴》,共计10册,其内容涵盖了从植物界到动物界,从古生物到现代生物的广泛而丰富的内容,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中国生命科学的研究新成果,是国内首部大型词典型自然科普图鉴。
本套丛书由资深植物学、昆虫学、鱼类学、恐龙专家亲自撰稿,娓娓道来,科学权威。全套书的插图由国内著名的写实插画团队受邀绘制,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可以直接让你叫出它们的名字。科技绘画为人类拓展着对生物的认识和反映,那艺术视觉的张力、记述场景的再现、融合着水土木的生态环境——反映着融合的生命力,多角度展现了中国美丽的生物大世界,也展现了中国人运用智慧,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以及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可以说不但是一套很有价值的生物工具书,更是一套送给普通读者、激励我们了解母体、热爱自然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科普读物。
谨祝,开卷有益。
中国昆虫图鉴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