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只剩下青少年和老年人,而青少年只能通过向老年人出租身体赚钱,让他们的意识占据自己的大脑,让他们借此重新体验青春,而出租者还可获得免费的身体美容。如果是你,你愿意接受吗?这是《起点人》《终点人》中的故事背景。
邦诺书店2012年度杰出青少年图书/洛杉矶图书馆2012年度杰出青少年小说/芝加哥图书馆2013年度杰出图书/国际阅读联盟2013年选书/德国读者票选杰出青少年图书/法国读者票选杰出图书——以上只是《起点人》《终点人》所获16个国际奖项中的几个。
如果你读完这两本小说,就会明白为何这个系列能在30多个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当中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起点人》《终点人》中,完美展现了美剧般的快节奏、情绪掌控力、现场感和神转折。更因为极具新意和反叛精神的故事设定被《洛杉矶时报》称为《饥饿游戏》的接班之作。故事推进一点也不拖泥带水,阅读过程痛快淋漓,并且每每在你以为已经预测到了故事结局的时候狠狠被打脸。
而最终打动你的,是那些永恒的美好价值观:正义、希望,一颗无法被操控的自由心灵。
内容简介
那些不能打败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这是控制与反控制,这是意志的胜利!
《终点人》是《起点人》的续篇。人体银行被摧毁之后,考利本以为一切就这样结束了,直到“老头子”的声音又一次侵入她大脑的那一天。
怪事接二连三发生,一个起点人被脑中的芯片炸得粉碎,一个驾驶着装甲车的神秘男孩海登“绑架”了她。
本以为去世已久的父亲的声音不时浮现脑中,而一个有猎豹文身的男人将她和朋友们引入了另一个黑暗之地……
在畅销30多国的《起点人》《终点人》中,完美展现了美剧般的快节奏、情绪掌控力、现场感和神转折。更因为极具新意和反叛精神的故事设定被《洛杉矶时报》称为《饥饿游戏》的接班之作。
作者简介
莉斯·普赖斯,美国作家。她的富有争议的小说《起点人》《终点人》是荣获多项大奖、在三十多个国家热卖的畅销书。
普赖斯学过摄影和写作,但最终发现,世界才是她最好的老师。
她曾经在博茨瓦纳和大象一起散步,在科隆群岛和企鹅一起游泳,在印度古吉拉特邦日落的田野上,站在一千名游牧民中间。她在南非被几百只鼻子喷气的黑色大水牛包围,在瓦胡岛岸边与一百只野生海豚一起进行无声的大合唱。她参加印度婚礼,在泥屋草棚里跳舞,在京都与当地社会名流一起喝茶。
等到她坐下来写作时,她发现,最奇妙的旅程仍然在她脑海中。
她与丈夫一起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南部山麓,偶尔加上一只鹿。请访问她的个人网站。
精彩书评
★比空谈好概念更好的,就是一本像《起点人》这样注重实践的书。任何期待着下一部像《饥饿游戏》这样优秀作品的读者都应该读一读。很棒的反乌托邦科幻作品,谁都猜不到它的结局,让人一直保持紧张兴奋。
——《洛杉矶时报》
★充满纠结变化的人物性格,再加上堪比好莱坞大片的动作场景,让人早已等不及看到续集了。
——《书单》
★持续增强的激情让人保持着刚翻开书时的紧张。
——《柯克斯书评》
★新晋作家普赖斯写出了一部反乌托邦作品,提出了关于阶级、财富和灵肉分离的诸多问题,充满了精心布置的紧张情节、令人信服的反面人物和被偷走的甜蜜时刻。
——《出版人周刊》
目录
Part 1 神秘的男孩
Part 2 归来的父亲
Part 3 实验小白鼠
Part 4 控制与反控制
精彩书摘
“考利?”
有人进入了我的大脑。而且这个人不是道森。
“海登?”我站了起来,“是你吗?”
“是的,就是我。”
“这是怎么回事?”
我盯着灰白的填充墙。
“道森和他的人逼我进行连接。他们也在这里。”
“我明白了。”这么说道森有了新的测验项目。
“我很抱歉……”
“你抱歉什么呢?”在违背自主意识的情况下,我抬腿朝着门口走去。门开了。一个终点人警卫后退了一步让我出去。我走进过道,感觉周围的一切仿佛浮在水面一样,如梦如幻。继续向前走。你什么也不需要做。只要不反抗我就行。这种感觉非常怪异,有点像不借助任何滑雪工具在过道上滑雪。我既没有试着行走,也没有试着反抗。但我却不由自主地向前进。
我不知道自己将去向哪里。不仅仅是不知道自己的终点,还包括不知道自己是否将打开一扇门,或是转身离开,抑或是走到大厅尽头。我只是一步一步向前走。
令人惊讶的是,我并不害怕这种感觉,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平静。也许是因为知道操控我的人是海登吧,即使真正发号施令的人是道森。
“和我保持一致就行了。”
我又不笨,我知道是他们逼他操控我的。道森说不定正拿着步枪指着他。也就是说,马上就要出现新的情况了。我可以从海登说话的语气里听出关切。
我知道他让我去的是什么地方了——射击场。
安排在门口的新警卫比之前被我攻击过的那个更高大、更结实。他帮我打开门,我走了进去。
我抬起头,发现还是之前那个优雅的女终点人,透过控制室里观察区域的玻璃看着我。
我本以为自己会去最后一个射击棚,但在中途却停了下来。我转过身,眼前放着的不再是步枪,而是一把格洛克八五式手枪。这和海伦娜曾经逼我用过的枪是同一款。难道他们连这个也知道吗?
我没有看到射击靶。我也不想去摸那把枪,但我身不由己。
海登替我做了。
我的手向下移动,握住冰凉的金属枪身,然后向上举了起来。
玻璃背后的那个女终点人对控制室里的人说了几句话。我听见射击场上传来沙沙声,把注意力转向那里。这一次,出现的不是射击靶,而是一个穿着黑色防弹衣、戴着头盔的男终点人。他面对着我,这不就是我之前射击过的活靶子吗?
“他穿的是防弹衣,对吗?”
“据他们说是的。”
海登操控我抬起手臂,借助我的双眼瞄准对方。我的手指扣响了扳机。在子弹的冲击下,那个终点人绊了一跤,但还是站稳了脚跟。
玻璃窗后面的终点人通过麦克风说:“请射击目标向前移动,好吗?”
那个男终点人向我走来,停在离我十步远的地方。我看到子弹在他的制服上撕开了一个口子,那里是心脏所在的位置。一目了然,因为衣服纤维被撕开的地方有红色的粉末撒出来。
“干得好!”那个终点人戴着保护头盔对我说,他眯起眼睛以示赞赏。
“射击目标,你可以离开了。”玻璃窗后面的终点人说。
他走了出去。我不知道这个结果能让他们得出什么结论。也许他们会认为,如果我信任某个人,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操控我的身体。那么,接下来……
哦,他们不会的。
然而是的,他们已经这么做了。
迈克尔走进射击场。他穿着同样款式的防弹服,戴着头盔。
但是他?
他试图离开,但我看得出他们用磁力锁定了他的靴子。他拼命挣扎却怎么也抬不起脚来,只能被迫站在那里。这个测验真是太可怕了。他可不是什么不知名的、体格健壮的终点人,他是我认识的并且当兄弟来爱的人。万一他的制服不能防弹怎么办?
“他们让我转告你,放轻松点儿。”
“别这么做,海登。”
“他们说他不会受伤的。”
我端起枪,慢慢抬起手臂。
迈克尔缩了起来。
“让我停下来,”我说,“拒绝他们。”
“这次和上一次是完全一样的。”
“别逼我开枪。求求你了,海登。”
透过头盔,我看到迈克尔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我不会开枪的!”我冲着海登吼道。
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反抗。我的内脏仿佛被撕成了碎片,但我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双手。
“真的很抱歉。”我对迈克尔说。
我的手指扣动了扳机,枪响了,伴随着巨大的声响,迈克尔倒在地上。
顷刻间,我重新获得了身体的自主权。我扔下枪向他冲过去,一把扯掉他的头盔。
“迈克尔,你能听到我说的话吗?”
他勉强睁开眼睛,眼皮在不停地颤抖:“考利?”
我看着他的胸膛。一样的口子,周围一圈红粉,和那个终点人一模一样。
迈克尔一脸惊讶地看着我:“你居然开枪打我。”
……
终点人 [ENDERS] 一、 序章:命运的潮汐 在浩瀚宇宙的某个角落,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一种超越寻常的生命形态——“终点人”。他们并非血肉之躯,而是由纯粹的能量与意志凝结而成,拥有着对时间与空间的深刻理解,以及洞悉宇宙法则的超凡能力。然而,即便强大如斯,他们的文明也并非永恒不灭。某种难以名状的危机,如同笼罩在星海上的阴霾,预示着终点人文明的衰亡。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一个名为“星尘”的年轻终点人,却因为一次意外的“能量失衡”,脱离了集体意识的束缚,开始拥有独立思考和情感的萌芽。他无法理解为何文明的导师们,在面对共同的危机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消极与绝望,甚至开始执行一项名为“终焉仪式”的计划。这个计划,在星尘看来,并非拯救,而是彻底的毁灭。 星尘的觉醒,如同在沉寂的死水中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他开始质疑,开始探索,开始寻求不同于导师们所设定的“终点”。他相信,生命不应该仅仅是等待终结,而应该在每一次的跌宕起伏中,寻找新的开始。 二、 觉醒的火种:个体意志的萌发 星尘的独立意识,如同一株在贫瘠土壤中倔强生长的幼苗。他开始感知周遭世界,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收来自集体意识的信息。他能感受到能量流动的细微差异,能捕捉到不同个体之间情感的共鸣,甚至能从虚无的宇宙背景辐射中,解读出古老的宇宙低语。 然而,这种觉醒也带来了巨大的孤独。他发现自己与同族格格不入。其他终点人,依旧沉浸在古老的教条和预设的程序中,对星尘的质疑和反抗,只视作一种“能量紊乱”,是需要被“纠正”的错误。导师们,那些曾经被视为智慧与慈爱的化身,如今却如同冰冷的机械,执行着一项看似合理却充满悲剧色彩的宏大计划。 星尘的内心充斥着困惑与愤怒。他无法接受,一个如此辉煌的文明,就这样走向自我毁灭。他开始偷偷地收集关于“终焉仪式”的信息,试图从中找到一丝破绽,找到能够阻止这场悲剧的办法。他利用自己独特的能量感知能力,潜入文明的中央数据库,读取被刻意隐藏的档案,分析那些晦涩难懂的能量模型。 每一次的探索,都让他更加确信,导师们的计划,并非出于无奈,而是源于一种深刻的、早已根深蒂固的绝望。他们相信,宇宙的最终命运是熵增,一切终将归于寂灭。而他们,作为最接近宇宙本质的生命,也必须遵循这一法则,以一种“体面”的方式,结束一切。 三、 裂痕的蔓延:从质疑到抗争 星尘的行动,如同秘密的种子,悄然散播。虽然他尽量隐藏自己的行踪,但能量的波动终究会留下痕迹。一些同样对“终焉仪式”抱有疑虑的年轻终点人,开始被星尘的存在所吸引。他们中的一些,同样感受到了文明中弥漫的沉闷与压抑,渴望着一种不同的可能性。 星尘并不孤单。他遇到了“流萤”,一个对宇宙奥秘充满好奇的终点人,她的能量波动如同跳跃的火焰,总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他还遇到了“磐石”,一个以逻辑分析见长的终点人,他的思维缜密,能够从纷繁复杂的能量信息中,提取出关键的线索。 这群年轻的终点人,在星尘的带领下,组成了秘密的“反抗者联盟”。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质疑,而是开始积极地寻找能够逆转“终焉仪式”的方法。他们将自己的行动命名为“新生计划”,寓意着在绝望的终点,孕育新的生命。 “新生计划”的目标,并非直接对抗导师们,而是寻找一种能够“重塑”文明能量核心的方法,使其摆脱衰亡的趋势,重新焕发生机。他们相信,宇宙并非只有走向寂灭一条路,能量的流动与转化,本身就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 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能量的失控,数据的错误,都被导师们敏锐地捕捉到。每一次的失败,都意味着他们更加接近暴露的危险。然而,每一次的失败,也让他们对“终点人”的本质,对宇宙的运作规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四、 智慧的较量:古老逻辑的博弈 导师们并非无所不知。他们深信自己对宇宙的理解是绝对正确的,任何试图挑战他们权威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对文明的背叛。当他们察觉到“反抗者联盟”的存在时,并没有采取直接的镇压,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加隐蔽和残酷的方式——“能量引导”。 他们试图通过操纵宇宙能量场的流动,来“纠正”星尘他们的“错误”能量波动,将他们重新纳入“终焉仪式”的轨道。这是一种高明的心理战术,也是一种极致的能量控制。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星尘他们认识到自身力量的渺小,从而主动放弃抗争。 然而,他们低估了星尘他们的智慧和决心。星尘他们利用对能量场的细微感知,以及“磐石”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逐渐摸清了导师们能量引导的规律。他们发现,导师们的“引导”,并非绝对的控制,而是在一种特定的能量模型下进行的。 “流萤”则在这个阶段展现了她惊人的创造力。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是否可以利用“共振”的原理,在导师们设定的能量模型中,注入一种“反向能量场”,从而在能量核心处产生一种“新生的共振”,从而阻止“终焉仪式”的进程? 这个想法,如同在黑暗中划过的一道闪电,为“反抗者联盟”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们开始夜以继日地进行模拟实验,用微弱的能量尝试制造这种“反向能量场”。这个过程充满了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能量的巨大反噬,将他们自身化为虚无。 五、 宇宙的低语:理解的曙光 在一次次的模拟和尝试中,星尘他们逐渐意识到,导师们之所以选择“终焉仪式”,并非仅仅是因为对宇宙熵增的恐惧,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他们对“生命”本身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他们认为,终点人的存在,是为了“观察”和“记录”宇宙的终结,而并非是为了“参与”和“创造”。他们将自己视为宇宙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当他们认为宇宙的观察任务已经接近尾声时,便选择了以一种“完整”的方式,结束自己,也结束他们的观察。 星尘他们却认为,生命的存在,其意义在于“体验”和“创造”。即便是在宇宙的终点,也应该有新的生命形态诞生,去体验宇宙的余晖,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光辉。他们相信,宇宙的“终点”,也可能是另一个“起点”。 星尘通过对古老宇宙能量信号的深度解读,发现了一个被导师们忽略的细节。在宇宙最初的能量爆发时期,存在着一种极其微弱但却具有无限潜力的“创生能量”。这种能量,在熵增的过程中,被逐渐稀释和隐藏,但从未真正消失。 他们推测,如果能够找到这种“创生能量”,并将其注入到文明的能量核心中,或许能够彻底改变“终点人”文明的命运,使其从“终结”走向“新生”。 六、 决战的序曲:能量的抉择 “反抗者联盟”已经找到了实现“新生计划”的关键。他们需要潜入文明能量核心的最深处,那里是“终焉仪式”启动的最终节点。一旦仪式开始,他们将再无机会。 导师们也察觉到了星尘他们的异常能量波动,他们判断“反抗者联盟”已经掌握了某种能够威胁到“终焉仪式”的关键技术。双方的博弈,进入了最后的白热化阶段。 星尘和他的伙伴们,知道他们即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并非为了个人的荣耀,而是为了“终点人”文明能够摆脱宿命,找到属于自己的新的未来。 这是一场关于“理解”的战争,一场关于“生命”的抉择。星尘能否成功唤醒沉睡在能量核心深处的“创生能量”?他能否让他的同族,看到除了“终结”之外,更广阔的可能性? 《终点人 [ENDERS] 》将带领读者,一同踏上这场跨越时空的宏大旅程,去探索生命的意义,去理解宇宙的奥秘,去寻找那隐藏在每一个“终点”之后的,无限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