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与不发达问题的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名著译丛

发达与不发达问题的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名著译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查尔斯·威尔伯 著
图书标签:
  • 政治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 不发达问题
  • 经济学史
  • 经典著作
  • 译著
  • 社会科学
  • 经济发展
  • 贫困
  • 国际经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04227
版次:1
商品编码:1180064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经济学名著译丛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55页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发达与不发达问题的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名著译丛》是美国经济学家查尔斯·威尔伯主编的一部讨论第三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的论文集。本书汇集了60年代末以来西方经济学在发达与不发达问题上的各种观点,强调以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发达与不发达问题,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理解发展问题。

作者简介

  查尔斯·威尔伯,是美国经济学家,1975年以来任圣玛丽亚大学教授。威尔伯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经济发展、经济伦理学和经济学方法论,他是激进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著作是:《苏联模式和欠发达国家》(1969)、《发达与不发达的政治经济学》(主编,1973)、《经济发展的方向》(1979)、《社会主义发展模型》(1981)、《经济学的贫困之探讨》(合著,1983)、《**里根经济学》(合著,1990)等。

目录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一编 经济发展的方法论问题
第一章 发展的不同选择:问题、战略与价值观
第二章 从理论上看不发达问题
第三章 平衡思想与经济增长
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理论的方法论问题

第二编 从历史上看经济发达和不发达问题
第五章 资本主义
第六章 从历史上看不发达问题
第七章 论落后问题的政治经济学
第八章 不发达的发展
第九章 依附的格局:收入分配和不发达的历史

第三编 革命世界中的经济发展:贸易和依附
第十章 帝国主义和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
第十一章 跨国公司和第三世界的不发达
第十二章 旧经济秩序的不平等

第四编 农业体制和战略
第十三章 发达和不发达的农业制度比较
第十四章 绿色革命的矛盾
第十五章 农村发展的一个可行模式
第十六章 中国农业发展经验的若干方面: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第五编 工业体制与战略
第十七章 经济发展、中央计划和资金分配效率
第十八章 自力更生的工业化

第六编 发展的比较模式
第十九章 增长、收入分配和面向公平的发展战略
第二十章 巴西的发展“模式”
第二十一章 毛泽东思想的经济发展:新中国的新人

第七编 发展所付出的人的代价
第二十二章 不发达所付出的人的代价
第二十三章 政策和痛苦的计算
第二十四章 “发展”……还是解放?

第八编 怎么办
第二十五章 发展的新战略:贫困、收入分配与增长
第二十六章 对增长和公平的发展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
第二十七章 走向国际新秩序
第二十八章 智胜“发达”国家
第二十九章 被压迫者的教育学
主编人介绍
撰稿人介绍
译后记

精彩书摘

  《发达与不发达问题的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名著译丛》:
  实际上,在扩张的早期,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之间进行大规模贸易是不可能的,因为欧洲的国际收支中一直存在着大量逆差。如果欧洲要从东方取得它所需的产品,那么它就必须压低东方产品的价格,或者增加欧洲可能供应的货物的需求量。在实践中,两者它都做了。例如,荷兰人征收香料作为每年的贡赋;其他的作物则以有利价格强制出售。英国人挤垮了印度的纺织业,然后从英国向印度供应棉织品。英国如何支付从中国进口的茶叶是一大问题。因为,中国皇帝曾向乔治三世说过:“天朝富饶丰盛,万物俱备。”从而,可以设想,中国是不需要什么英国货物的。这个难题最后通过把鸦片强加于中国人并使他们吸毒成瘾而得以解决。这就造成了对于东印度公司可以从孟加拉供应的这种毒品的大量需求。中国人多次企图限制鸦片贸易而毫无成效。最后,英国强迫中国同意这种贸易并发动了1839—1842年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是由于中国政府力图镇压有害的鸦片走私贸易而突然爆发的,它以英国军舰的优势火力而告结束,接着签订了给予西方人在中国享有特权的不平等条约。”
  支配世界其他地区究竟是不是欧洲经济迅速发展妙方中的关键部分,还是一个争论的问题。然而,没有什么疑问,资源大规模地转移到西方,特别是转移到英国。
  ……
经济学名著译丛(部分书目)简介 引言:译丛的宗旨与视野 本译丛致力于引进和传播世界经济学领域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和前沿探索,旨在为国内学术界、政策制定者以及对经济学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富有批判性的知识平台。我们深知,经济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辩论与超越的过程,优秀的思想往往穿越时空,对理解当下的复杂挑战仍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本译丛的精选标准侧重于那些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原创性突破,而且在方法论上提供了新的视角,或对特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实做出了深刻剖析的著作。 以下将重点介绍本译丛中几部极具代表性的、且与“发达与不发达问题的政治经济学”这一主题并无直接内容关联的经典作品: --- 一、 亚当·斯密:《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探究》(The Wealth of Nations) 【译本特点与核心贡献】 本译本力求精确再现斯密构建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严谨性与宏大视野。它不仅仅是一部经济学著作,更是启蒙时代社会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主要内容概述】 斯密在书中系统论证了财富的真正来源并非金银的积累,而是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本书的基石是劳动分工理论,他通过著名的“制针厂”案例,阐明了分工如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效率的飞跃。 核心概念包括: 1. 看不见的手(The Invisible Hand): 斯密阐述了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如何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无意中促进了社会整体福利的增进。这构成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 2. 价值理论: 书中探讨了劳动在决定商品交换价值中的作用,尽管其理论体系并未完全成熟,但为后世的古典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奠定了起点。 3. 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斯密强调储蓄的重要性,认为储蓄是资本形成的唯一途径,而资本积累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 4. 重商主义的批判: 斯密对当时盛行的重商主义政策进行了猛烈抨击,主张自由贸易,认为国家干预应严格限制在国防、司法和必要的公共工程领域。 这部著作是理解现代资本主义运行逻辑的源头活水。 --- 二、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Das Kapital,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译本特点与核心贡献】 本译本注重对德语原著中复杂辩证逻辑的准确传达,并对关键的德语术语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辨析,以适应当代读者的理解需求。 【主要内容概述】 《资本论》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彻底批判性分析的巨著。它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揭示了资本家阶级的利润来源及其剥削的秘密。 1. 商品与价值形态学: 马克思从最简单的商品开始分析,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并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深化版本,阐明了抽象的人类劳动才是价值的实体。 2. 货币与资本的循环: 书中详细描绘了简单商品流通(W-G-W)与资本流通(G-W-G')的本质区别,指出资本运动的目的是价值增殖(G' > G)。 3. 剩余价值的生产与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 马克思论证了工人阶级出卖的是劳动力,而非全部劳动。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绝对剩余价值)或提高劳动生产率(相对剩余价值)来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 4. 资本积累与危机倾向: 著作探讨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包括集中和垄断的趋势,以及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这部作品为理解经济结构中的权力关系、分配不公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框架。 --- 三、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译本特点与核心贡献】 本译本力求清晰地呈现凯恩斯挑战古典经济学“充分就业是常态”这一假设的革命性思维,其语言风格准确捕捉了原著的论辩色彩。 【主要内容概述】 《通论》彻底改变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 1. 对古典理论的批判: 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律(Say's Law)在有效需求不足时的适用性,指出失业并非源于工资刚性,而是有效需求不足。 2. 有效需求决定论: 收入和就业水平主要由总需求决定。当总需求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所需的产出时,经济就会陷入萧条。 3. 消费倾向与投资的决定性: 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并认为投资决策受制于企业家对未来收益的“动物精神”和利率水平,因此投资是易变的、反周期的主要因素。 4. 货币的流动性偏好: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由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决定,利率不再仅仅是储蓄与投资平衡的结果,而是货币供求决定的资产价格。 5. 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面对衰退,凯恩斯主张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来刺激总需求,摆脱经济低谷。 --- 四、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History of Economic Analysis) 【译本特点与核心贡献】 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是研究经济思想史的里程碑,本译本的价值在于其严谨的学术梳理和熊彼特本人特有的、充满洞察力的评价体系。 【主要内容概述】 《经济分析史》并非简单地编年史,而是熊彼特对经济学思想发展脉络的总体性重构。他试图将经济学发展视为一个科学体系逐渐成熟的过程。 1. 分析工具的演进: 熊彼特系统地追溯了从亚里士多德到他所处的时代,经济学家在分析方法(如逻辑推理、数学工具、实证观察)上的进步与局限。 2. “前分析”时期的强调: 他认为在正式的数学模型建立之前,经济学家们构建的直觉性、哲学性的“前分析”洞察(如重商主义和古典学派的观点)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3. 对边际主义革命的定位: 熊彼特肯定了边际主义在工具理性上的巨大突破,但也敏锐地指出了其在解释经济动态变化和资本主义“创造性破坏”过程中的不足。 4. 经济学的科学性评估: 熊彼特对哪些思想真正推动了经济学的“科学化”进程,哪些是历史的旁枝末节,做出了独到且常常是尖锐的判断。 本书是理解当代经济学争论根源的学术地图。 --- 译丛结语 本译丛所收录的这些经典,分别从不同维度——古典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批判、凯恩斯主义宏观调控、以及经济思想史的宏观梳理——构建了我们今日理解市场、社会与政府关系的知识基础。它们共同展示了经济学作为一门不断自我审视和更新的社会科学的伟大成就与持久活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以其宏大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彻底改变了我对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看法。我一直以来都对“全球化”和“市场力量”如何促进发展持乐观态度,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隐藏在这些光鲜词汇背后的复杂现实。作者以一种批判性的眼光,审视了国际经济秩序中的权力分配、规则制定以及这些规则如何可能加剧而非缓解国家间的不平等。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新自由主义改革”的讨论印象深刻,它揭示了在某些情况下,过于激进的市场化和私有化改革,可能会削弱国家调控能力,加剧社会分化,甚至导致经济危机。这本书让我看到,经济发展并非一个天然的市场竞争过程,而是充满了政治博弈、利益冲突和历史遗留问题。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战略自主性,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国情的经济制度,是至关重要的课题。书中对不同国家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策略分析,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它让我认识到,发展并非简单的“追赶”发达国家,而是一个复杂的、充满挑战的、需要战略思考和政治智慧的过程。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犹如经历了一场思想的盛宴,每一次翻页都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作者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严谨的逻辑,将“发达”与“不发达”这一宏大议题,切割成了一个个可供细致分析的组成部分。我一直以来都对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感到好奇,而这本书恰恰提供了详尽的理论框架和丰富的实证研究来解答我的疑问。书中关于制度变迁、腐败、产权保护以及法治建设等议题的讨论,都直接触及了经济增长的深层驱动力。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制度演变的对比分析,这让我看到了制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演化的过程,并且受到政治斗争、社会力量以及外部环境的深刻影响。书中的一些论述,例如关于国家能力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以及政治精英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来巩固自身权力并影响经济资源分配,都让我醍醐灌顶。它打破了我对经济发展的线性思维,让我认识到,在一个国家内部,政治的稳定与否,权力分配的公平与否,以及精英阶层的激励机制,都对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本书不仅是理解发展中国家困境的钥匙,更是反思发达国家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的镜子。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超越经济学本身的深刻理解,它将“发达”与“不发达”置于一个更为宏观的社会和政治语境中进行剖析。我一直对“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感到好奇,也想知道为什么有些国家能够有效地组织资源,推动经济腾飞,而有些国家却陷入了低效和停滞。这本书以一种极具说服力的方式,阐述了政治体制、国家能力、社会资本以及文化因素等在塑造国家发展轨迹中的重要作用。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精英合作”与“精英冲突”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对比分析印象深刻。一个能够实现精英阶层有效合作,共同推动国家利益的政治体系,往往更能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反之,如果精英阶层内部冲突不断,各自为营,那么国家的资源就会被浪费,发展就会停滞不前。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政治转型与经济发展的案例研究,都为我提供了生动的例证,让我看到了政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对于经济发展的基石作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经济学的著作,更是一本关于政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综合性著作,它让我对国家发展这一复杂议题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全新的认知框架,来理解世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根本原因。它不仅仅是关于经济学理论的堆砌,而是将经济学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政治和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我一直对“贫困陷阱”这一概念感到着迷,也想知道为什么有些国家似乎永远难以摆脱贫困的循环。这本书的分析让我看到了,贫困的根源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它涉及到长期的历史结构、全球经济体系的不平等以及国内政治的相互作用。书中对“路径依赖”的探讨,以及不同发展道路如何一旦形成就难以逆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国家能力与发展韧性的论点感到认同。一个强大的、负责任的国家,能够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投资于基础设施和教育,并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反之,若国家能力低下,腐败横行,或者政治不稳定,那么即便拥有丰富的资源,也难以实现真正的繁荣。这本书通过大量详实的案例研究,生动地展现了这些理论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它让我认识到,理解发展,必须将目光从纯粹的经济指标上移开,去关注那些塑造经济行为和结果的更深层次的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审视那些困扰世界多年的“发达”与“不发达”之间的巨大鸿沟。我一直对国际发展的不平衡性感到困惑,为什么有些国家能够迅速崛起,而另一些国家却似乎陷入了长期的停滞甚至倒退?这本书没有仅仅停留在经济数字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驱动这些现象背后的政治、历史、社会以及文化因素。它就像一个精密的解剖刀,一层层剥开了问题的根源,让我看到了权力结构、制度设计、全球化进程以及历史遗留问题是如何共同塑造了国家间的发展差异。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依附理论”的阐述印象深刻,它清晰地解释了殖民主义的历史如何影响了后殖民时代的国家经济走向,以及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中心”与“ periferia”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是如何被固化的。这让我重新思考了发展援助的有效性,以及国际组织在维护现有全球秩序中的角色。书中对不同发展模式的案例分析也十分详实,无论是东亚的“发展型国家”模式,还是拉美地区的结构性改革尝试,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让我看到了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警示了“一刀切”解决方案的局限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它挑战了我过往的一些刻板印象,也激发了我对未来全球发展之路的更多思考。

评分

好像在十三四岁这种年纪,每个男孩子都会近乎痴迷地开始玩游戏吧。除了自己喜欢玩之外,如果不玩游戏,根本就没有办法跟小伙伴交流啊,因为大家都在玩,聊的也是游戏。在我印象里,哪怕是那些“学霸”,好像也都在私下里玩。当然了,无一例外,大人们都会觉得打游戏是很不好的,简直是坏孩子的标签和学习进步的大敌。所以啊,要想让他们爽快地给钱去打游戏,简直是白日做梦。有一天晚上,我爸在电视上看到这个消息。等我打完球回到家,一身臭汗地坐在沙发上,我爸超级淡定地来到我对面坐下,然后说,你去《明星学院》参加比赛吧,进第一轮我给你50,进第二轮我给你200,要是你运气好能进到第三轮的话,我就给你500……哇,500块!简直就是一笔巨款!我当时眼睛就亮起来了,想了想,真是不错啊,就去转一圈吧,唱歌简简单单啦,挣的钱正好可以买向往已久的游戏装备。为了50块钱拼了!

评分

5602 1643 13675602 1643 13675602 1643 1367

评分

从初选到进入前60,一路过关都很轻松,我慢慢地就不紧张了。但从60进24的时候,反而妈妈开始紧张,但她很相信我,到处说,我的儿子一定会进决赛的。当时周围的人都觉得她疯了吧。

评分

每次我去到排练后台的时候,哥哥姐姐们都已经到了,我觉得自己差不多了准备想走的时候,他们还在很认真地练着。开始我很困惑:“不就是把歌词记下来唱一唱跳一跳,需要练这么久吗?”然后就默默地站在旁边,看他们练歌,改编,一次一次地调试副歌和乐器的伴奏。

评分

经典名著,买来慢慢读!!

评分

好像在十三四岁这种年纪,每个男孩子都会近乎痴迷地开始玩游戏吧。除了自己喜欢玩之外,如果不玩游戏,根本就没有办法跟小伙伴交流啊,因为大家都在玩,聊的也是游戏。在我印象里,哪怕是那些“学霸”,好像也都在私下里玩。当然了,无一例外,大人们都会觉得打游戏是很不好的,简直是坏孩子的标签和学习进步的大敌。所以啊,要想让他们爽快地给钱去打游戏,简直是白日做梦。有一天晚上,我爸在电视上看到这个消息。等我打完球回到家,一身臭汗地坐在沙发上,我爸超级淡定地来到我对面坐下,然后说,你去《明星学院》参加比赛吧,进第一轮我给你50,进第二轮我给你200,要是你运气好能进到第三轮的话,我就给你500……哇,500块!简直就是一笔巨款!我当时眼睛就亮起来了,想了想,真是不错啊,就去转一圈吧,唱歌简简单单啦,挣的钱正好可以买向往已久的游戏装备。为了50块钱拼了!

评分

每次我去到排练后台的时候,哥哥姐姐们都已经到了,我觉得自己差不多了准备想走的时候,他们还在很认真地练着。开始我很困惑:“不就是把歌词记下来唱一唱跳一跳,需要练这么久吗?”然后就默默地站在旁边,看他们练歌,改编,一次一次地调试副歌和乐器的伴奏。

评分

从初选到进入前60,一路过关都很轻松,我慢慢地就不紧张了。但从60进24的时候,反而妈妈开始紧张,但她很相信我,到处说,我的儿子一定会进决赛的。当时周围的人都觉得她疯了吧。

评分

真是单纯而直接啊,然后我爸就帮我报了名,交了50块钱报名费,而且还给我50块钱揣兜里。我是冲着爸爸的奖励来的,但是没想到上去之后非常紧张,那天唱的是“小镇姑娘)):“不明白,为什么我不能放得开……”还是带着动作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以随便后来他们才告诉我,所有评委都通过。完第一轮之后,我跟爸爸说:“如果我又进的话,怎么办?”我爸干脆地说:“言而有信,200。”我当时就想,为了200,我一定会进前60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