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自1985年创刊以来,坚持“比较开眼界、比较长知识、比较启智慧、比较出真理”的办刊宗旨,译介了国外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一系列新研究成果,同时也为国内学者的原创性研究提供了展示的平台,目前已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专门从事比较研究的学术期刊。值此创刊30周年之际,《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编辑部集结过往发表的经典文章,从方法论和研究视域的角度,提炼了“体制转轨与制度比较”、“政府改革与公共治理”、“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分权与央地关系”、“金融市场与金融体制改革”、“三农问题与乡村治理”这六个方面的主题而成一学术体系,并以此出版这套纪念丛书,供有兴趣的读者系统阅读。
精彩书评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在中央编译局的支持下于1985年创刊,迄今已经30周年。杂志创刊正值经济改革全面展开之际,30年来一直与中国改革同行。30年后的今天,我国改革又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一如既往,汲取借鉴国际经验,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和民主化改革,为大转型做出新的贡献。
——吴敬琏(著名经济学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创刊主编之一)
★杂志在创刊之初目标就很明确,不搞“主义”的比较,不去评论社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而是要做体制的比较研究,通过各个体制的比较来吸取经验,探索中国如何从计划经济走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也就是说怎样从原来的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
——荣敬本(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部研究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创刊主编之一)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在中国过去几十年发生的伟大变革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对精神生活的复兴,以及源白全球社会科学新思想的传播都做出了贡献。……且让我用两句话总结我给《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的作者和读者发出的信息:后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型”(从该词的原义来看)已经完结;从事“比较社会研究”的必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更加迫切。
——(匈牙利)雅诺什·科尔奈(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目录
序一:《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创刊回顾
序二:比较经济学的过去与未来
前言
第一辑 社会治理与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布迪厄、科尔曼和帕特南的比较
社会资本: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的概念?
社会资本的投资及其收益
社会资本与草根民主——罗伯特·帕特南的《使民主运转起来》
第二辑 社会治理与公民社会
比较视野内的中国社团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比较
非政府组织何为?
行业协会:寻求与企业、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
行业协会改革需要理顺的几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与中国公益基金会事业的发展
社会体制的历史和逻辑轨迹考察
我国非营利组织立法的原则、模式及结构
自上而下建立公民社会结构?
第三辑 社会治理与治理评估
国际治理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述评
社会指标的历史教训
治理评价体系的国内文献述评
中国治理评估框架
第四辑 社会创新与社会企业
“社会经济”在全球的发展:历史脉络与当前状况
从第三部门到社会企业:概念与方法
发明对未来美国社会组织的影响
高度参与的慈善:公益风险投资在欧洲的发展
硅谷的故事
硅谷模式的信息与治理结构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企业
社会硅谷:社会创新的发生与发展
社会企业的兴起及其法律规制
社会企业战略:英国政府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创新
精彩书摘
《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
一、企业、政府与行业协会
长期以来,许多学科研究陷入了过度简单化的二分法,如经济学中的市场对等级制、政治学中的私人对公共、国际关系中的无政府对主权等等。在公共管理领域,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市场和政府两个主体。市场以相互之间进行自愿交换的企业为主体,按照价值规律运行,政府则是借助强力对社会和经济事务进行干预;市场提供私人物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虽然人们在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否有效等问题上仍然争论不休,但是无论是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还是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或者是重新回归市场的新古典主义,其视野里仍然只有市场和政府。近年来,学术界对这种拘泥于二元对立的世界观批评迭起。在公共管理领域,公私部门泾渭分明的传统观念已经不能很好地处理公共事务,由于国家一社会一市场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随之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不再能够简单地借助于国家计划或市场方式寻求解决。这样,强调涉及集体行动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的治理理论便应运而生。
20世纪70年代后,无论是在民族国家内部还是在国际社会中,民间非营利、非政府组织都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个遍及全球的第三领域,权威学者萨拉蒙教授称之为一场全球性的“结社革命”,他指出,“如果说代议制政府是18世纪的伟大社会发明,而官僚政治是19世纪的伟大发明,那么,可以说那个有组织的私人自愿性活动也即大量的公民社会组织代表了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创新”。这些公民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使人们切实认识到,除了市场与政府以外,还存在一个鼎足而立的社会领域,世界的二元格局开始被三元格局所替代。人们意识到,市场会因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缺乏消除外部性的激励、存在自然垄断的低效和市场信息不完全而失灵,政府也会因公共决策失败、政府的扩张性、官僚机构的低效率和寻租活动等原因失败,而且两者往往共存。同时,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还有居于两者之间的属性复杂的物品,比如公共池塘物品、俱乐部物品等,而这些物品并不是只凭市场或者政府就能有效提供的。由此人们不再在“保卫市场”还是“依赖政府”之间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开始思考改变这一局面的“第三条道路”,把目光投向大量的、特点各异的公民社会组织。这些公民社会组织及其所依靠的一系列特征各异的组织、管理机制能够弥补市场和政府的不足或者配合市场与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这些公民社会组织不仅深刻改变了当代世界,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化、民主化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治理理论的形成,使其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分析概念。结合英国著名学者格里·斯托克对治理的界定,我们从行业协会(商会)的职能履行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出现和发展对政府和企业的影响。格里·斯托克认为:第一,治理指出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一套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政府不是唯一的权力主体,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也是一定层面上社会事务的权力主体。第二,治理理论明确指出,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答的过程中存在界线和责任方面的模糊之处。由于权力主体的多元,所以政府也不再是唯一的责任主体。
……
前言/序言
社会体制与社会发展一直是《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为纪念《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创刊30年,本书以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作为主题,涵盖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多年来一直引领和推动的社会资本研究、公民社会研究、治理评估研究、社会创新与社会企业研究。本书编写有两大特点:一,坚持比较的原则,在每一个部分,既选用被翻译过来的国外作者的文章,也有国内学者就这些主题展开的相关研究;二,坚持主题的前沿性和重要性,所选文章涉及的主题多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所捕捉的当时国际社会科学学术界较为前沿的研究领域,试图引领和推动国内学术界对该领域的进一步讨论和更深入的研究。
在“社会治理与社会资本”部分,本书选编了俞可平教授针对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帕特南出版的《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所撰写的书评《社会资本与草根民主》,该书评特别引介了“社会资本”概念及其理论。俞可平教授的这篇评论文章首先回顾了历史上关于民主理论的研究,认为帕特南于1993年发表的《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是近年来西方民主理论研究方面影响大的著作之一;作者对《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的宗旨、理论框架、主要观点及其创新之处进行了评论,指出“社会资本”是《使民主运转起来》引入的最重要的分析范畴,而《使民主运转起来》的出版无疑有力地推动了西方民主理论的发展。之后,随着俞可平教授所主持的系列翻译丛书之一《使民主运转起来》在国内的出版问世,社会资本概念及其理论的研究也逐渐被中国学者所关注。此外,在“社会资本”这个部分,我们还选编了美国著名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社会资本: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的概念?》和爱德华·格拉泽的《社会资本的投资及其收益》的译文,以及国内较早介绍社会资本概念及其理论的研究文章《社会资本:布迪厄、科尔曼和帕特南的比较》。透过这些文章,《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期望引起国内学术界对社会资本概念和理论的关注,推动国内学术界在这个前沿领域的更多研究。
在“社会治理与公民社会”部分,本书选编了当时国内极为关切的社会组织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章,既包括了国外著名学者如托马斯·海贝勒教授的《自上而下建立公民社会结构?》,也包括了当时国内青年学者们用比较的视野所撰写的关于中国社团、行业协会改革、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公益基金会的发展、非营利组织立法等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发表,不仅回应了当时国际学术界关于公民社会理论的研究和讨论,而且引领了当时国内在社会组织发展、社会体制改革方面的研究。
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 [Social Governance and Social Innovation]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 [Social Governance and Social Innovation]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 [Social Governance and Social Innovation]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 [Social Governance and Social Innovation]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