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全麵係統地介紹Altium Designer 2014中文設計環境,著重從實際應用方麵介紹電路原理圖、SCH元件庫、元件封裝、PCB印製電路闆設計方法及技巧,對實際電路闆生産文件的輸齣等也進行瞭詳細、實用的論述。本書以實際項目設計為依據,重視學生實際工作技能的培養,如內電源層的分割技巧、跳綫的使用方法、常見ERC規則檢測中信息的解讀及錯誤的消除等,並且每個工程項目之後都附有與書中講解項目相對應的實戰項目,讀者可以將這些電路製作成實際電路闆。作者力求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最終達到全麵熟練掌握Altium Designer 2014軟件精華,靈活運用各種製闆方法和技巧,設計齣符閤行業規範的、實用的印製電路闆的目的。
項目1  實用穩壓電源電路 1
任務1  Altium Designer 2014係統參數設置 4
1.1.1  認識Altium Designer 2014 4
1.1.2  Altium Designer 2014的係統管理體係 6
任務1.2  原理圖工作環境設置 10
1.2.1  建立一個PCB項目 10
1.2.2  原理圖工作環境設置 11
1.2.3  元件庫管理 14
任務1.3  繪製實用穩壓電源電路 16
1.3.1  電路圖設計步驟 16
1.3.2  檢測、修改原理圖 21
1.3.3  保存、打印原理圖 22
技能鏈接  鏡像、選取、移動、對齊、刪除、復製、查找等編輯操作 23
實戰項目  流水燈電路圖 26
項目2  照明電路 28
任務2.1  認識係統內置的元件庫 29
任務2.2  創建項目SCH自製元件庫 32
2.2.1  SCH自製元件庫文件的創建 32
2.2.2  繪製CS3020高靈敏度霍爾開關 34
2.2.3  繪製多功能模塊元器件 36
任務2.3  繪製照明控製電路 40
2.3.1  繪製電路及編譯 40
2.3.2  創建項目原理圖元件庫 45
技能鏈接一  修改元件屬性並更新相關電路原理圖 46
技能鏈接二  創建和調用SCH個性模闆 49
實戰項目  簡易錄放音電路 51
項目3  穩壓電源單麵PCB闆設計 53
任務3.1  元件封裝類型 56
3.1.1  瀏覽係統元件封裝庫 56
3.1.2  檢查電路圖中各元件的封裝形式 57
任務3.2  自動規劃印刷電路闆形狀 59
任務3.3  設置PCB環境參數 64
任務3.4  實用穩壓電源PCB單麵闆設計 67
3.4.1  將原理圖封裝和網絡關係載入到PCB中 67
3.4.2  手動布局 70
3.4.3  單麵自動布綫 71
3.4.4  PCB闆後期處理 77
技能鏈接  打印輸齣PCB闆圖 78
實戰項目一  實用門鈴單麵闆設計 81
實戰項目二  流水燈的單麵PCB闆設計 82
項目4  照明電路雙麵印製闆設計 83
任務4.1  雙麵闆的規劃及環境設置 86
4.1.1  用嚮導規劃電路闆 86
4.1.2  設置PCB環境參數 89
任務4.2  照明電路雙麵闆的設計 92
4.2.1  載入元件封裝及電路關係網絡錶 92
4.2.2  布局 94
4.2.3  布綫 97
4.2.4  設計規則檢查 106
4.2.5  放置安裝孔 108
4.2.6  覆銅 109
技能鏈接  PCB設計用到的層麵 111
實戰項目  簡易錄放音電路雙麵 111
PCB闆設計 111
項目5  單片機電路雙麵闆設計 113
任務5.1  創建單片機自製SCH元件庫 115
5.1.1  創建單片機實驗闆PCB項目 115
5.1.2  STC89C51元件製作 115
任務5.2  繪製單片機實驗闆原理圖 118
5.2.1  新建原理圖 118
5.2.2  原理圖工作環境的設置 118
5.2.3  各部分具體電路的繪製 120
5.2.4  電路原理圖中全部元件統一編號 127
5.2.5  電路圖中放置附加說明信息 129
5.2.6  檢測、修改、保存電路原理圖 129
任務5.3  PCB元件封裝的製作 130
5.3.1  創建PCB庫文件 131
5.3.2  設置封裝編輯器環境參數 132
5.3.3  手工製作按鍵開關元件的封裝 133
5.3.4  以係統自帶封裝為基礎製作自鎖開關的封裝 136
5.3.5  以係統自帶封裝為基礎製作封裝DB9/M 139
5.3.6  自製封裝元件規則檢查 140
任務5.4  單片機實驗闆雙麵PCB的設計 140
任務5.5  創建單片機實驗闆集成元件庫 152
技能鏈接  巧用軟件批量修改功能 153
實戰項目  8路智力搶答器雙麵PCB闆設計 156
項目6  單片機層次電路的四層PCB闆設計 158
任務6.1  單片機層次電路圖的設計 161
6.1.1  建立一個PCB項目 161
6.1.2  頂層原理圖的繪製 161
6.1.3  建立圖紙間的層次關係 163
6.1.4  繪製各個子原理圖 165
6.1.5  編譯並保存整個層次電路原理圖 169
任務6.2  手工規劃單片機四層PCB闆形狀 170
6.2.1  新建空白的PCB文件 171
6.2.2  PCB環境設定 171
6.2.3  繪製電路闆物理邊界及電氣邊界 172
6.2.4  設定PCB闆層數量 173
6.2.5  放置安裝孔 176
任務6.3  單片機四層電路闆的設計 177
6.3.1  裝載元件封裝庫 177
6.3.2  檢查、更改單片機實驗闆原理圖中各元器件的封裝類型 177
6.3.3  嚮PCB闆導入元件網絡及封裝 178
6.3.4  元件布局 180
6.3.5  設置PCB規則 181
6.3.6  PCB布綫及分層顯示 190
6.3.7  DRC設計規則檢查 196
6.3.8  PCB布綫後的優化處理 197
技能鏈接  內部電源層的分割 199
實戰項目  USB移動電子盤四層PCB闆設計 201
附錄A  實用技術指導 204
A.1  PCB成品闆抄闆技術 204
A.2  關於Mark點的小知識 204
A.3  跳綫的使用 206
參考文獻 210
電子CAD技術在現代電子工程領域應用非常廣泛,PCB闆設計質量直接決定瞭電子産品各項性能指標,設計齣高性能的PCB印刷電路闆能力是從事電子及相關行業的工作者必備的技能。Altium Designer 2014是電路原理圖及印刷電路闆集成設計的最新版本,它的中文設計環境更是中國廣大電子綫路設計工作人員的福音。
本書全麵、係統地介紹Altium Designer 2014的中文設計環境,著重從實際應用方麵介紹電路原理圖、SCH元件庫、元件封裝、PCB印製電路闆設計方法及技巧,重視學生實際工作技能的培養,如內電源層的分割技巧、跳綫的使用方法、常見ERC規則檢測中信息的解讀及錯誤的消除等,並且每個工程項目之後都附有與書中講解項目相對應的實戰項目,讀者可以將這些電路製作成實際電路闆。作者力求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全麵掌握利用Altium Designer 2014軟件進行電子綫路設計的技巧和方法,為企業輸送優秀的電子設計人纔。
本書的特色體現在以下幾點。
(1)目標明確,實用性強。本書精心設計由淺入深的6個項目工程,通過完成每一個項目的過程,掌握各項目的精髓,提高實際電子綫路設計能力,書中的提示和技能鏈接等內容有助於學習者在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
(2)項目化教學方式。每一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即是師生的教學活動,學生可從中直接獲取實際工作的經驗,真正實現學習與工作零距離,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綜閤素質和就業能力。
(3)內容邏輯性強。書中列舉的教學項目從易到難,逐步提高;從前到後,逐步完善。
(4)難易適中,易獲得成就感。項目實施完畢,學生都能夠完成相應的完整作品,從而産生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項目後麵的實戰項目更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本書由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師組織編寫,由姚四改擔任主編,李露、李瓊和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氣分公司科技信息部的李春奇擔任副主編,參加本書編寫的人員還有許紅梅、程園、硃學軍等。同時要特彆感謝陳晴教授在本書編寫過程給齣瞭寶貴的建議。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瞭部分資料,謹在此嚮其作者緻以衷心的感謝!
為瞭方便教師教學,本書配有電子教學課件,請有此需要的教師登錄華信教育資源網注冊後免費進行下載,如有問題可在網站留言闆留言或與電子工業齣版社聯係。
雖然我們精心組織,努力工作,但錯誤之處在所難免;同時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也存在諸多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朋友們給予批評和指正。
編 者
這本書的標題是《電子CAD技術》,但讀完後,我感覺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從零開始構建一個小型獨立遊戲工作室的指南。開篇部分詳細介紹瞭遊戲創意如何萌生,並著重於如何將腦海中的零散想法轉化為可行的項目計劃。作者對市場調研、目標用戶分析以及如何製定具有吸引力的遊戲概念進行瞭深入的闡述。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痛點挖掘”的部分,它教我如何找到現有遊戲中未被滿足的需求,從而創造齣具有市場潛力的獨特遊戲。隨後的章節則花瞭大量篇幅講解團隊組建的策略,包括如何尋找誌同道閤的開發者、設計師,甚至是如何吸引到第一批忠實的玩傢社區。書中列舉瞭許多真實案例,比如一些獨立遊戲工作室如何從幾個人、一個想法,最終發展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作者分享的不僅是理論,更是實實在在的經驗,關於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如何管理項目進度、如何處理團隊內部的衝突,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財富。雖然標題是《電子CAD技術》,但我從中學到的卻是如何將一個藝術創作的夢想,一步步轉化為現實的商業項目,這本身就是一種“技術”的體現,隻不過這個技術不是在屏幕上繪製電路,而是在現實世界中搭建一個團隊和一項事業。
評分我原本期待的是一本能夠幫助我提升在數字信號處理(DSP)領域技能的書,但《電子CAD技術》的內容卻將我引嚮瞭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嚮——用戶體驗(UX)設計。這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都在探討如何為最終用戶打造一個直觀、易用且令人愉悅的産品界麵。作者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瞭用戶的行為模式,解釋瞭為什麼某些設計能夠吸引用戶,而另一些則會讓他們望而卻步。我特彆關注瞭關於信息架構和導航設計的章節,書中提供瞭許多關於如何組織內容、設計清晰的菜單和按鈕的實踐建議。通過案例分析,我看到瞭一些成功的應用程序如何通過巧妙的用戶界麵設計,極大地提升瞭用戶的滿意度和留存率。書中還提到瞭用戶測試的重要性,強調瞭在産品開發過程中,持續收集用戶反饋並進行迭代優化的必要性。雖然我從未想過《電子CAD技術》會涉及這些內容,但它確實讓我明白瞭,即使是最復雜的技術産品,最終的成功也離不開對用戶的深刻理解和關懷。這是一種“技術”的延伸,是將冰冷的硬件轉化為有溫度的服務的關鍵。
評分這本《電子CAD技術》的書,在我看來,與其說是一本技術手冊,不如說是一本關於如何進行高效項目管理的培訓資料。書中大部分篇幅都集中在如何製定詳盡的項目計劃、如何分解任務、如何進行資源分配以及如何實施風險管理。作者詳細介紹瞭幾種常用的項目管理方法論,比如敏捷開發和瀑布模型,並對它們的優缺點進行瞭對比分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進度跟蹤和溝通協調的部分,書中提供瞭很多實用的工具和技巧,比如甘特圖的使用、站會(Stand-up meetings)的組織方式,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團隊溝通渠道。它教會我如何預見項目中的潛在問題,並提前製定應對策略,而不是在問題發生後纔手忙腳亂。雖然我原本是想學習如何使用特定的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但通過這本書,我學會瞭如何更係統、更有條理地推進任何一個復雜項目。這是一種“技術”的升華,是將個人的技術能力轉化為組織和管理能力的橋梁,對於任何需要協作完成的任務都至關重要。
評分我拿到《電子CAD技術》這本書,是想進一步學習如何在嵌入式係統開發中進行硬件加速的設計。然而,書中的大部分內容卻將我帶入瞭數據可視化和信息圖錶設計的奇妙世界。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圖例,闡述瞭如何將復雜的數據轉化為易於理解的視覺語言。我學習到瞭各種圖錶類型的選擇原則,比如何時使用摺綫圖、柱狀圖,何時又應該選擇散點圖或餅圖。書中還深入探討瞭色彩理論在數據可視化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運用排版和布局來提升信息的可讀性和吸引力。最令我興奮的是,作者還介紹瞭一些常用的數據可視化工具和庫,並提供瞭如何使用它們來創建交互式圖錶和儀錶盤的教程。盡管這和我最初的期望有很大偏差,但我發現,在電子技術日益復雜和信息爆炸的時代,能夠清晰地呈現和傳達數據,本身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技術不僅僅是冰冷的電路和代碼,更是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與人溝通和理解世界。
評分對於那些渴望深入瞭解集成電路設計流程的讀者來說,《電子CAD技術》這本書可能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盡管它似乎與主題相去甚遠。書中有一部分內容,用瞭非常詳盡的篇幅描述瞭如何使用模擬和數字仿真工具來驗證一個設計。我花瞭好幾天時間纔完全消化其中關於時序分析和功耗優化的章節。作者通過大量的圖錶和代碼示例,一步步引導讀者理解復雜的仿真參數設置,以及如何解讀仿真結果中的關鍵指標。最讓我驚嘆的是,書中還涉及到瞭硬件描述語言(HDL)的應用,並且詳細講解瞭 Verilog 和 VHDL 的基本語法,以及如何使用它們來描述和實現數字邏輯電路。這部分內容對於我這個初學者來說,簡直是及時雨。雖然我本來期望的是關於PCB布局和布綫等更偏嚮物理設計的指導,但通過學習這些仿真和建模技術,我感覺自己對整個電子係統的工作原理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這就像是在建造一棟房子之前,先學會瞭如何繪製建築藍圖並進行結構力學模擬,雖然不是直接的砌磚,但卻能確保最終的建築穩固可靠。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在“技術”的背後,邏輯和驗證是多麼重要的一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