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電動汽車、混閤動力汽車技術人員,汽車相關專業和交通運輸相關專業的師生; 本書是由IEEE院士、Maxwell技術部係統開發和軟件應用的副總裁、J-N-J Miller設計服務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和首席工程師Dr John M. Miller撰寫的,該專著於2004年齣版發行一版,本書是原著第二版的翻譯版。該書從整車、動力驅動係統到零部件對混閤動力汽車的使用性能、結構特點、設計方法、試驗與驗證等進行瞭詳實的論述,並通過大量的實例和習題擴充和鞏固各章節講述的內容。 本書主要麵嚮工業、商業、學術機構和政府部門的實踐工程師,可以作為汽車相關專業和交通運輸相關專業本科、專科學生和研究生的補充教材。
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論述瞭與點燃式發動機相結閤的混閤動力汽車的原理與技術,內容包括混閤動力汽車的相關理論與基礎知識,常見混閤動力汽車的結構與原理分析,混閤動力係統的技術指標與性能分析,混閤動力驅動係統的參數設計,電力驅動係統技術與選配,交流驅動電力電子器件的結構與設計,混閤動力驅動係統的控製方法與技術,混閤動力驅動係統的效率分析與計算,混閤動力汽車的使用特性及工況分析,混閤動力汽車的儲能技術,混閤動力汽車的試驗與驗證方法以及自動電氣化運輸係統等內容。
作者簡介
Dr John M. Miller,是Maxwell技術部係統開發和軟件應用的副總裁;他還是J-N-J Miller設計服務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和首席工程師,曾在汽車行業工作瞭20年,領導幾種混閤動力汽車的技術研發,包括用於SUV的42V綜閤啓動發電機的研製。他與本行業內部及政府部門(如美國國傢科學基金會資助的未來可再生電能傳輸和管理係統中心)都有閤作。曾積極參與麻省理工學院的高級汽車電子電氣元件和係統的開發,並擔任過密歇根州立大學和德剋薩斯農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副教授。Miller博士發錶科技論文160篇,擁有53項美國專利,齣版或閤作齣版專著五部。他是IEEE院士,SAE成員,並在2009年榮獲IEEE Kliman創新奬。
目錄
譯者的話原書前言第1章混閤動力汽車1.12010年混閤動力發動機現狀1.2發動機單一驅動的局限性1.3車輛電氣化和多電汽車1.4道路運行車輛的性能特點1.4.1新一代汽車閤作夥伴計劃1.4.2發動機小型化1.4.3驅動工況特性1.4.4混閤動力汽車的性能指標1.4.5車輛動力學基礎1.5道路行駛載荷的計算1.5.1道路行駛載荷的組成1.5.2摩擦力與車輪滑移1.6燃油經濟性預測1.6.1車輛排放1.6.2製動燃油消耗率1.6.3燃油經濟性與燃油消耗率之間的換算1.7內燃機簡介1.7.1什麼是製動平均有效壓力1.7.2製動燃油消耗量對製動平均有效壓力的靈敏度1.7.3ICE基礎知識:燃油消耗率麯綫1.7.4排放法規1.8並網混閤動力汽車1.8.1並網汽車:汽車到電網1.8.2並網汽車HEV20和HEV601.8.3電量保持和電量消耗1.9練習參考文獻第2章混閤動力汽車結構2.1串聯式結構2.1.1機車驅動2.1.2串�膊⒘�混聯結構2.1.3負荷跟蹤結構2.2前傳動式並行結構2.2.1能量迴收係統2.2.2微混閤動力結構2.2.3輕混閤動力結構2.2.4動力輔助2.2.5雙模式混閤動力2.3前傳動式混聯結構2.3.1功率分流2.3.2變速功率分流器2.3.3無級自動變速器2.3.4集成混閤動力輔助變速器2.4後傳動式並行結構2.4.1後傳動式結構2.4.2輪轂電機混閤動力2.5液壓後傳動式結構2.5.1液壓輔助起動係統2.5.2液�駁綰蟠�動式結構2.5.3高壓電驅動2.6飛輪儲能係統2.6.1德剋薩斯A&M大學的反式電機2.6.2汽油電動傳動係統2.6.3瑞士聯邦理工大學的飛輪概念2.7超級電容器混閤動力汽車2.7.1使用超級電容器的接觸網供電車輛2.7.2使用道旁超級電容器的接觸網供電車輛2.7.3使用超級電容器的無軌電車2.8電動四輪驅動2.8.1電動四輪驅動係統2.8.2大霸王廂式貨車2.9練習參考文獻第3章混閤動力裝置性能參數3.1坡度和巡航目標3.1.1爬坡能力3.1.2全負荷狀態3.2初始起動及加速3.2.1前兩秒3.2.2變換車道3.3製動和能量再生3.3.1串行RBS3.3.2並行RBS3.3.3RBS與ABS的交互作用3.3.4RBS與IVD/VSC/ESP的交互作用3.4行駛工況的影響3.4.1行駛工況類型3.4.2PHEV的EV及REV工況3.4.3平均車速及其對燃油經濟性的影響3.4.4加速/減速過程動力學3.4.5全負荷起動3.5電氣部分3.5.1發動機小型化3.5.2續航裏程和車輛性能3.6使用需求3.6.1客戶使用情況3.6.2電氣負荷3.6.3坡道停車和蠕滑3.6.4空檔怠速3.7練習參考文獻第4章驅動係統的參數設計4.1電力驅動係統與內燃機的匹配4.1.1變速器的選擇4.1.2傳動比的選擇4.1.3自動變速器構造4.2驅動電機的參數設計4.2.1第1步4.2.2第2步4.2.3第3步4.2.4轉矩和功率4.2.5恒功率轉速比4.2.6電機尺寸規格4.3電力電子器件的參數設定4.3.1開關的工藝選擇4.3.2kV·A/kW和功率因數4.3.3紋波電容的設計4.3.4開關頻率和脈寬調製4.4選擇儲能技術4.4.1鉛酸蓄電池技術4.4.2鎳氫電池4.4.3鋰離子電池4.4.4金屬�部掌�電池4.4.5燃料電池4.4.6超級電容器4.4.7飛輪4.5電氣綫束4.5.1對綫束的要求4.5.2逆變器母綫4.5.3高壓分離技術4.5.4配電中心4.6通信係統4.6.1通信協議:CAN4.6.2電網和數據網絡4.6.3未來通信協議:TTCAN4.6.4未來通信協議:車載網絡4.6.5未來通信協議間的競爭4.6.6診斷測試代碼4.7輔助子係統4.7.1轉嚮係統4.7.2製動係統4.7.3客艙氣候控製係統4.7.4熱管理係統4.7.5人機界麵4.8成本和重量預算4.8.1成本分析4.8.2質量預算4.9練習參考文獻第5章電力驅動係統技術5.1永磁材料5.1.1永磁材料簡介5.1.2鋁鎳鈷材料5.1.3稀土永磁體5.2無刷電機5.2.1無刷直流電機5.2.2無刷交流電機5.2.3錶麵式永磁電機的設計要點5.2.4雙模式逆變器5.3內置式永磁體5.3.1內埋式磁體設計5.3.2壓縮通量式設計5.3.3機械式磁場削弱5.3.4多層設計5.4異步電機5.4.1傳統異步電機5.4.2繞組重構5.4.3變極式異步電機5.5可變磁阻電機5.5.1開關磁阻電機5.5.2同步磁阻電機5.5.3徑嚮疊片同步磁阻電機5.6不同電機技術的優缺點比較5.6.1電機動態性能比較5.6.2電機應用於純電動汽車驅動係統時的性能比較5.6.3電機應用於混閤動力汽車驅動係統時的性能比較5.7練習參考文獻第6章交流驅動的電力電子器件6.1半導體設備技術6.1.1功率半導體發展趨勢6.1.2寬帶隙器件6.2脈寬調製的本質6.3諧振脈衝調製6.4空間矢量脈寬調製6.5多電平逆變器6.6脈寬調製技術的比較6.7DC/DC轉換器6.8熱設計6.9可靠性研究6.10電流調節器的傳感器6.11最小紋波的交錯式脈寬調製6.12練習參考文獻第7章驅動係統控製技術7.1磁場定嚮控製的本質7.2磁場定嚮控製動力學7.3無傳感器控製7.4效率優化7.5直接轉矩控製7.6練習參考文獻第8章驅動係統效率8.1牽引電機8.1.1鐵心損耗8.1.2銅損和趨膚效應8.2逆變器8.2.1傳導損耗8.2.2開關損耗8.2.3反嚮恢復損耗8.3配電係統8.4儲能係統8.5效率映射圖8.6練習參考文獻第9章混閤動力汽車的使用特性9.1市區循環工況9.2公路循環工況9.3聯閤工況9.4新歐洲驅動工況9.5日本10��15模式9.6混閤動力汽車的常規驅動工況9.7練習參考文獻第10章儲能技術10.1電池係統10.1.1鉛酸電池10.1.2鎳氫電池10.1.3鋰離子電池10.2電容器儲能係統10.2.1對稱超級電容器10.2.2非對稱超級電容器10.2.3超級電容器與蓄電池結閤10.2.4混閤電池舉例10.2.5超級電容器電池均衡技術10.3氫氣存儲10.3.1金屬氫化物10.3.2高壓氣體10.4飛輪係統10.5氣動係統10.6儲能係統建模10.6.1電池模型10.6.2燃料電池模型10.6.3超級電容器模型10.7練習參考文獻第11章混閤動力汽車試驗及驗證11.1汽車滑行試驗11.2運動型多功能汽車的滑行試驗11.3SUV牽引拖車的滑行試驗11.4Class��8牽引車試驗11.5Class��8牽引車加掛車的滑行試驗11.6練習參考文獻第12章自動電氣化交通運輸12.1個人快速交通12.2自動化高速公路係統12.3非接觸式電力傳送12.3.1電感耦閤技術12.3.2近場輻射的功率傳輸12.4貨物運輸12.5練習參考文獻附錄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原書前言 《混閤動力汽車驅動係統》在2004年齣版發行第1版,本書在第1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在過去的七年時間裏,混閤動力技術取得瞭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進,本書也體現瞭這些變化。本書在章節結構方麵進行瞭明顯的調整,所有章節的實例都是對前文的進一步闡述和擴充。為瞭給讀者鞏固章節知識,每章結尾處附有相應的習題;同時還附有習題答案,以驗證解決方法的正確性。 本書重點介紹瞭與汽油內燃機或火花點火式(SI)發動機相結閤的混閤動力技術。當火花點火式發動機采用缸內直噴時,更習慣把它稱為點燃式缸內直噴發動機(SIDI)。目前,SIDI正被一個新的縮寫詞GDI(汽油直噴式發動機)代替。燃用柴油的混閤壓燃直噴式(CIDI)發動機已經得到瞭廣泛應用。但由於柴油機已經是一種高效的能量轉換裝置,所以在柴油機中加入電驅動所取得的效果並不明顯。隨著點燃式缸內直噴發動機和混閤壓燃直噴式發動機尺寸的不斷縮小,為瞭獲得更顯著的電氣增壓效果,油電混閤化程度不斷提高,這也正是豐田汽車公司(TMC)曾提到的電氣化的發展進程。伴隨電氣化發展而來的是電機形式的能量轉化和電力電子轉換器形式的電力轉換等關鍵技術的發展。本書第1版涵蓋瞭這兩個主題,並在第2版中得到瞭進一步升華。電氣化章節的剩餘部分由電力驅動控製係統、能量管理和電能存儲三個部分組成。本書還論述瞭標準驅動工況、排放和驅動效率,從而使專題內容更加完整。本書最後的自動電氣化運輸(AET)部分是一個全新的章節,其中很多觀點都指齣瞭混閤動力汽車的未來發展方嚮。 本書可作為汽車專業課程的補充教材,推薦本科四年級和研究生使用第1~4章和第8、9、11章的部分內容。本書的第5~9章與第12章有很大關聯度,對混閤動力汽車、插電式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提齣瞭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也指齣瞭上述技術在未來交通運輸係統中的作用。本書第12章介紹的自動電氣化交通運輸得到瞭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尤其是在貨運交通運輸方麵。 本書主要麵嚮工業、商業、學術機構和政府部門的實踐工程師。正如前文所述,本書可以作為汽車電子和交通運輸係統專業大四學生和研究生的補充教材。根據實踐工程師或在校學生的教育背景,可以適當選擇書中內容以滿足專業應用或個人興趣。對不同學科(如電氣和機械工程)交叉的領域,任課教師應把重點放在第2~4章,可以靈活安排講解內容的順序。書中的很多資料是在作者的項目、會議、座談會、車間講解、公司和大學的特約演講基礎之上總結概括的。 在此,感謝我的妻子JoAnn在本書第2版籌備期間的鼓勵和協助。同時,還要感謝車輛及相關供應企業的眾多好友,感謝他們為我提供瞭在混閤動力汽車驅動技術方麵的學習機會。此外,要特彆感謝Lisa Reading女士和英國Stevenage工程技術學院的全體員工,還有Macmillan公司及MPS有限公司的S.Ramya,正是有瞭他們的幫助,纔使本書得以再版。 John M.Miller
混閤動力汽車驅動係統(原書第2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