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導航標準化研究

衛星導航標準化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鼕航 著
圖書標籤:
  • 衛星導航
  • 標準化
  • GNSS
  • 導航技術
  • 無綫通信
  • 測繪
  • 地理信息係統
  • 行業標準
  • 技術規範
  • 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285233
版次:1
商品編碼:1193496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北鬥係統與應用齣版工程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4
字數:397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作者及其研究 團隊多年來在衛星導航標準化領域學習、研究與觀點的集中總結。重點麵嚮的讀者群體主要是衛 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的産業從業者和標準化工作者,希冀本書能有助於他們係統全麵地瞭解標 準化理論及衛星導航領域的標準化問題,成為其研究或從事標準化工作的工具書和參考資料。"

本書從標準的需求和重要性齣發,搭建標準研究框架,建立標準研究體係,按類彆對標準和規範進行劃分,有效指導標準工作,並就衛星導航標準化相關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本選題從資源和服務兩個視角搭建研究體係,從研究體係和分類入手,分析標準化工作方法,闡述相關研究成果,並為讀者編列齣十分有益的資料工具,用以啓發和指導我國衛星導航標準化工作。

內容簡介

本書以衛星導航標準化為研究方嚮,從介紹標準化的相關概念和發展方嚮入手,闡述當前國
內外標準化發展的形勢和趨勢,進而分析衛星導航標準與標準化,特彆是國內衛星導航標準化有
關理論、現狀、需求等問題,詳細論述作者針對中國衛星導航標準體係框架的研究和設計,探討
總結圍繞北鬥標準化若乾相關問題開展研究所形成的初步認識。

作者簡介

李鼕航: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係統重大專項標準化專傢組成員,科技部國傢遙感中心項目專傢,中關村中創標編委會委員。曾參與完成國傢自主知識産權技術重大專項“移動通信研發與試驗網”項目,後主要從事衛星導航領域技術應用及産業發展研究十餘年。曾承擔或參與國傢863項目、發改委專項、國防科工委專項、北鬥重大專項等工作,獲省部級以上奬5項,參與編寫齣版著作4項,主持或參與研製完成2項國傢標準和10餘項行業技術標準。

目錄

目 錄
第1章 標準化的相關概念 1
1.1 標準化的概念 2
1.2 標準化的基礎理論 3
1.2.1 經典理論 3
1.2.2 基本原理 5
1.3 標準的概念 6
1.3.1 標準 6
1.3.2 技術規範 8
1.3.3 規程 9
1.3.4 法規 9
1.3.5 技術法規 9
1.4 標準的種類劃分 10
1.4.1 按約束力劃分 10
1.4.2 按涉及的內容劃分 12
1.4.3 按標準化的對象劃分 15
1.4.4 按適用的範圍劃分 15
1.4.5 其他劃分 16
1.5 標準體係的概念 18
1.6 標準化係統的概念 19
第2章 標準化的發展 23
2.1 標準化的前世今生 24
2.1.1 遠古時代的標準化 24
2.1.2 古代標準化 25
2.1.3 近代工業標準化 26
2.2 信息時代的標準化 31
2.2.1 信息時代的特點 31
2.2.2 信息時代標準化的特徵 33
2.3 現代標準化發展的特點 35
2.3.1 現代標準化發展更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35
2.3.2 現代標準化發展仍然遵循基本規律 35
2.3.3 標準的趨同性和標準體係的差異性是現代標準化發展的必然 36
2.4 國際貿易中的標準化 36
2.5 國際標準化的發展 38
2.5.1 國際標準化發展的特點 39
2.5.2 ISO的戰略主張 41
2.5.3 IEC的戰略主張 43
2.5.4 主要發達國傢和地區的國際標準化行動 44
2.6 部分國傢標準化的發展及其戰略 47
2.6.1 美國標準化的發展及其戰略 47
2.6.2 德國標準化的發展及其戰略 50
2.6.3 日本標準化的發展及其戰略 53
2.6.4 新加坡標準化的發展及其戰略 55
2.7 中國標準化的發展 57
2.7.1 中國標準化發展曆程 57
2.7.2 中國標準化的管理 58
2.7.3 中國標準化發展麵臨的問題和挑戰 61
2.7.4 中國標準化發展的方嚮 64
第3章 衛星導航標準化 67
3.1 標準化與衛星導航産業發展的關係 68
3.1.1 標準化對象的劃分及其對産業發展的作用 68
3.1.2 標準化工作周期與産業發展周期的對應關係 70
3.2 衛星導航標準化發展現狀 72
3.2.1 各係統相關標準化狀況 72
3.2.2 其他方麵相關標準化狀況 76
3.3 中國衛星導航標準化的發展 77
3.4 中國衛星導航標準化需求 79
3.4.1 中國衛星導航標準化需求的總體範疇 80
3.4.2 當前中國衛星導航標準化需求的産生 83
3.4.3 主要應用領域的標準化需求 84
第4章 中國衛星導航標準體係框架的研究與設計 99
4.1 研究的目的與方法 100
4.1.1 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100
4.1.2 研究的思想與方法 102
4.2 標準體係框架設計的要求 104
4.2.1 標準體係框架的作用和基本形式 104
4.2.2 衛星導航標準體係框架設計的要求 106
4.3 中國衛星導航標準體係框架的總體設計 109
4.3.1 産業發展背景和標準體係發展方嚮分析 109
4.3.2 中國衛星導航標準體係框架設計原則 111
4.3.3 中國衛星導航標準體係框架設計思路 111
4.3.4 中國衛星導航標準體係總體框架結構 119
4.4 中國衛星導航標準體係框架的具體設計 123
4.4.1 係統規範層(A層) 123
4.4.2 主體應用層(B層) 131
4.4.3 外圍配閤層(C層) 137
4.5 中國衛星導航標準體係框架的未來拓展 141
4.5.1 中國衛星導航標準體係框架的自組織性 142
4.5.2 中國衛星導航標準體係框架的拓展方式 143
4.6 基於框架設計的標準研究與統計分析 146
4.7 基於框架設計的標準製定建議 149
第5章 北鬥標準化相關問題的研究探討 155
5.1 北鬥標準化 156
5.1.1 北鬥標準化的需求與現狀 156
5.1.2 北鬥標準化發展的總體目標分析 158
5.1.3 當前北鬥標準化工作重點方嚮的探討 159
5.2 北鬥國際標準化發展 160
5.2.1 北鬥國際標準化發展現狀 160
5.2.2 北鬥國際標準化麵臨的形勢 162
5.2.3 北鬥國際標準化工作的建議 164
5.3 北鬥標準化戰略 165
5.3.1 製定標準化戰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65
5.3.2 北鬥標準化戰略的思考 166
5.3.3 對當前戰略性措施的幾點建議 171
5.4 北鬥標準化中的知識産權 173
5.4.1 技術標準與知識産權的結閤 173
5.4.2 標準公權與專利私權的平衡與博弈 174
5.4.3 標準中專利技術引用的RAND原則 175
5.4.4 標準與知識産權問題事關國傢戰略 176
5.4.5 北鬥標準化中的知識産權風險 176

5.5 北鬥企業標準化 178
5.6 北鬥標準化係統建設的若乾建議 181
5.6.1 形成成熟的標準管理體係 182
5.6.2 建立規範的標準法律法規體係 182
5.6.3 形成高效的標準工作體係 183
5.6.4 構建實時的標準信息服務體係 183
5.6.5 形成專業的學術研究和谘詢服務體係 183
5.6.6 建立公開、高效的標準實施監督體係 184
第6章 研究結語 185
附錄A 中國衛星導航標準體係總體框架圖 187
附錄B 體係框架設計內現有標準匯總錶 189
附錄C 最新北鬥專項標準匯總錶 239
附錄D 標準化相關法律法規 245
附錄E 衛星導航術語定義參考 251
參考文獻 289

前言/序言

總  序

“北鬥係統與應用齣版工程”叢書,能作為國傢齣版工程推進,是件很好的事情,我錶示熱烈的祝賀,欣然作序予以鼓勵支持。北鬥係統不僅是項充滿活力的新興技術,而且是國傢重要的時空信息基礎設施,同時由於它與其他技術和産業的多重關聯性和融閤性,故成為現代智能信息産業群體的重大技術支持係統和具有巨大帶動力的時代産業發展引擎,與國傢安全、國民經濟和社會民生密切相關,與兩個“中國夢”密切相關,能夠服務全中國和全世界。北鬥係統的建設和運營,給國傢和社會的興邦強國、行業和企業的建功立業、團隊和個人的著書立說與創新創業創造精神的大發揮、大發展,提供瞭百年難遇的良好機會。“北鬥係統與應用齣版工程”叢書,也承載著同樣的使命,它所包括的內容包括係統、技術和應用三個方麵,這種選擇非常符閤實際需要,很全麵,且顧及瞭眼前和長遠,而且應用方麵所占的分量相當大。我建議在應用的服務領域要多下點功夫,這是北鬥係統和時空信息服務體係的關鍵。在當今的條件下,推進這個齣版工程,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和長遠價值。為此,我在這裏要強調三點:一是一定要把國內外GNSS領域的成功經驗和教訓,進行係統總結,作為良好的參考;二是應該將我們在係統建設中的實踐,上升為理論與模式,進一步推進我們的工作與事業;三是在上麵兩點的基礎上,我們要有所前進,有所創造,在理論、實踐、産業和體係化發展推進上有所突破,逐步走嚮世界的前列,真正把這一齣版工程,做成北鬥係統偉大工程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反過來對於係統工程發揮指導促進作用,發揮其GNSS裏程碑效應和效能。



2015年12月

前 言

人類社會發展已進入信息時代,隨著計算機、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迅速地滲透到社會活動的各個方麵,改變著人類日常的生産和生活方式。信息時代的最大特徵是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産業並實現以信息帶動生産力的進一步發展,即所謂信息化。在信息化的過程中,標準化的作用日益凸顯,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標準是信息技術的規範體,更是信息化建設發展的潤滑劑。對於信息技術領域中任何一個産業的發展來說,科學閤理、完備有效的技術標準與行業規範所形成的一整套標準體係能夠起到引導和協調的作用,使整個行業在一個規劃閤理、協調有序、公平競爭和充滿活力的環境中持續健康地發展。

隨著衛星導航技術的發展,衛星導航係統及其應用在國防及國民經濟建設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已成為中國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重點發展方嚮。衛星導航係統作為國傢信息化體係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將直接服務於國防領域信息化建設。同時,其民用産業化應用也將為中國信息領域的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推動力。為適應中國衛星導航應用技術及産業發展的需要,應對中國衛星導航産業領域的標準化進行深入研究,並對該領域有關技術和市場、標準現狀及其內在關係進行深入調查和全麵分析。同時,抓緊製定齣一批急需的國傢標準及相關行業標準,為進一步的標準化研究工作打下基礎,使中國衛星導航技術研究和服務應用水平步入國際現代化行列,這也是中國衛星導航科技創新和産業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

本書作者在對標準化的學習研究中逐漸認識到,以往在很多行業領域普遍采用的以統一生産行為和統一産品形態為主要目的的傳統標準化係統和體係,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信息時代標準化的需求。特彆是在類似於衛星導航這樣的新興信息技術領域,融閤創新帶來的技術體係復雜化,以及廣泛應用帶來的産品形態多樣化,為該領域的標準化工作帶來瞭諸多值得重新梳理和認真研究的新命題。當前,針對信息領域不同方嚮開展標準化研究工作的關鍵是需要突破傳統思維和研究方法,在學習掌握標準化基本概念、經典理論觀點和方法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信息技術領域,采取不同的方法開展研究、設計、協調和實施工作,形成符閤不同技術領域發展特點的標準體係和標準化係統,方能滿足信息技術及其應用的快速發展,從而跟上信息時代的步伐,滿足人類社會越來越快的發展需要。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作者及其研究團隊多年來在衛星導航標準化領域學習、研究與觀點的集中總結。考慮到希望本書也能夠對本行業普通從業者,尤其是對標準化不太熟悉的讀者起到科普和參考工具的作用,我們將內容編排整理為:第1章標準化的相關概念;第2章標準化的發展;第3章衛星導航標準化;第4章中國衛星導航標準體係框架的研究與設計;第5章北鬥標準化相關問題的研究探討;第6章研究結語。本書中有關標準化和標準體係的基礎概念、理論和方法是對國內外一些經典著作、教材和文章的學習總結,同時也結閤瞭我們的一些學習體會和研究認識,在此謹對這些未曾謀麵的前輩們的著作和文章給予的幫助和啓發錶示由衷的感謝。正是汲取瞭這些著作所凝結的纔智與經驗養分,纔使我們能夠真正理解標準化的學術真諦和博大知識,從而有動力對衛星導航標準化問題開展深入研究。

本書由李鼕航著,參加編寫的還有董力偉、高瑩、段練、張小光、劉書燕、李艷茹。本書中有關研究成果和觀點看法,以及嘗試提齣的標準體係框架設計和標準化係統建議,並非個人所為,而是集閤瞭眾多業內朋友們的集體智慧和力量。在此特彆感謝曾經具體指導此項研究工作的曹衝研究員、過靜珺教授,以及直接參與過研究和本書編著工作的同仁有郝洪河、姬晨、劉相徵、劉學孔、李輝、高潔等。還有曾給予相關研究工作以大力支持和無私幫助的原國防科工委曾開祥、王程;中國衛星導航係統管理辦公室蔡蘭坡、苟玉君、陳罡、宋煒琳、宋成、李作虎;中國衛星導航工程中心吳海玲、王如龍、汪陶勝、劉瑩、張新穎;中國航天標準化與産品保證研究院魏永剛、陸靜、周玉霞;中國電子標準化研究所陳倩;北京大學遙感所陳秀萬、劉晶;中國農業大學吳纔聰;武漢大學劉暉;中國交通通信中心李晶、馮濤、吳海樂;中國民航總局秦智等。在此一並錶示衷心感謝!特彆感謝電子工業齣版社宋梅老師的支持幫助和寬容鼓勵,使本書能夠曆經波摺最終付梓。

希冀本書能夠對衛星導航標準的研究者和從業者提供有益參考,由於本書作者水平所限,研究工作亦不可能盡善,書中一定尚存認識不足或觀點不當之處,也難免存在文字上的紕漏,懇請讀者能提齣批評指正。



李鼕航

2016年1月於北京



《全球定位係統(GPS)的演進與未來展望》 引言 自誕生以來,全球定位係統(GPS)以其無與倫比的精確性和廣泛的應用領域,深刻地改變瞭人類社會的麵貌。它不僅是軍事、航空、航海等傳統領域的基石,更是現代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導航、定位、授時工具。從最初的軍事戰略需求齣發,GPS曆經數十年的發展,已成為一個龐大的、跨國界的、高度集成的係統。本書旨在係統梳理GPS的起源、發展曆程、核心技術原理,深入剖析其關鍵組成部分,並以前瞻性的視角,探討GPS麵臨的挑戰、潛在的演進方嚮及其對未來社會可能産生的深遠影響。 第一章:全球定位係統的起源與早期發展 本章將追溯GPS的萌芽與誕生。我們將考察20世紀中葉,冷戰背景下,各國在太空探索和軍事技術領域的競爭如何催生瞭對高精度自主導航係統的需求。重點將放在美國國防部在這一時期的戰略規劃和技術攻關上,介紹早期導航係統的探索,如“Transit”係統,以及其局限性如何促使瞭GPS的設想。我們將詳細闡述GPS項目立項的決策過程、關鍵人物的貢獻,以及早期衛星的研製和發射所遇到的技術難題與剋服之道。這一章將勾勒齣GPS從一個概念到初步成型的宏大曆史圖景。 第二章:全球定位係統的技術原理剖析 本章將深入解讀GPS係統的核心技術。我們將從基礎的幾何學和物理學原理齣發,解釋“三邊測量法”(Trilateration)是如何實現地麵用戶位置的精確計算的。我們將詳細介紹GPS係統的三大組成部分:空間段(由一係列運行在軌道上的衛星組成)、控製段(地麵監測站和主控製站)以及用戶段(接收機)。 空間段: 詳細闡述GPS衛星的軌道設計(MEO軌道)、數量要求、信號傳輸方式(C/A碼和P碼)、以及衛星上搭載的原子鍾的重要性。我們將探討衛星星曆(Ephemeris)和曆書(Almanac)的概念,以及它們如何幫助用戶接收機確定衛星的位置和時間。 控製段: 介紹地麵監測站如何實時跟蹤衛星的運行狀態,收集數據,並將其傳輸給主控製站進行軌道修正和時鍾同步。我們將解釋控製段在維持GPS係統精度和可靠性方麵所起到的關鍵作用。 用戶段: 闡述GPS接收機的工作原理,包括信號捕獲、數據解碼、僞距測量、多普勒頻移測量等。我們將討論接收機如何通過接收來自至少四顆衛星的信號,計算齣用戶的三維位置(經度、緯度、高程)和精確時間。 此外,本章還將觸及一些關鍵的技術概念,如導航電文(Navigation Message)的組成、僞距(Pseudorange)與真實距離的差異及其校正方法,以及時間係統(如GPS時)的定義與管理。 第三章:全球定位係統的信號特性與誤差分析 本章將聚焦GPS信號的特性以及影響其定位精度的各種誤差源。我們將詳細描述GPS信號的頻率、帶寬、調製方式,並分析這些特性對信號穿透性、抗乾擾能力的影響。 信號傳播誤差: 深入分析電離層延遲和對流層延遲對GPS信號的影響。我們將介紹這些大氣層對信號速度的影響機製,並討論模型校正和差分技術(如DGPS)是如何減小這些誤差的。 衛星軌道誤差(星曆誤差): 闡述即使經過地麵控製,衛星軌道也可能存在微小的偏差,以及這些偏差如何轉化為用戶位置誤差。 接收機鍾差: 解釋接收機內部時鍾的不精確性如何影響測量結果,以及通過接收至少四顆衛星信號如何實現對接收機鍾差的解算。 多路徑效應: 探討GPS信號在復雜的城市環境中,由於反射、摺射而産生的多路徑效應,以及它對定位精度造成的負麵影響。 衛星可見性與幾何構型(DOP): 解釋在特定時間和地點,可供接收機使用的衛星數量和分布情況(Dilution of Precision, DOP)如何顯著影響定位精度。我們將介紹不同DOP值的含義及其對用戶的影響。 通過對這些誤差源的深入分析,讀者將能更全麵地理解GPS係統在實際應用中可能遇到的精度限製,並為後續章節介紹的增強技術奠定基礎。 第四章:全球定位係統的應用領域拓展 本章將展示GPS係統如何滲透到現代社會的各個角落,並成為不可或缺的技術支撐。我們將從宏觀到微觀,梳理GPS在不同領域的廣泛應用: 軍事領域: 迴顧GPS作為一項軍事技術所扮演的核心角色,包括精確製導武器、戰場偵察、人員定位、後勤保障等。 航空與航海: 詳細介紹GPS在飛機起降、航綫導航、船舶定位、海上搜救等方麵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如何取代或補充傳統的導航手段。 陸地交通與自動駕駛: 探討GPS在汽車導航、車隊管理、交通流量監測、以及為自動駕駛汽車提供高精度定位和路徑規劃方麵的關鍵性。 測繪與地理信息係統(GIS): 闡述GPS在地形測繪、土地管理、城市規劃、環境監測、資源調查等領域中的應用,以及它與GIS技術的深度融閤。 時間同步與授時: 解釋GPS係統提供的精確時間信號如何被廣泛應用於金融交易、通信網絡、電力係統、科學實驗等需要高精度時間同步的領域。 個人應用: 介紹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中的GPS功能,以及其在地圖導航、運動記錄、位置服務、社交媒體等方麵的普及。 緊急救援與公共安全: 闡述GPS在災害救援、應急響應、失蹤人口搜尋等關鍵時刻的作用。 本章將通過生動的案例和實例,展現GPS強大的賦能作用,揭示其如何成為現代社會高效運轉的“幕後英雄”。 第五章:全球定位係統麵臨的挑戰與潛在威脅 盡管GPS取得瞭輝煌的成就,但其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也麵臨著一係列嚴峻的挑戰和潛在的威脅。本章將對此進行深入探討: 抗乾擾與反欺騙: 詳細分析GPS信號易受乾擾(Jamming)和欺騙(Spoofing)的脆弱性。我們將討論不同類型的乾擾源(如民用乾擾器、軍事乾擾)及其對GPS定位精度的影響,以及欺騙技術如何誤導接收機,産生錯誤的定位信息。 信號丟失與多路徑效應的加劇: 尤其是在城市峽榖、室內環境等復雜場景下,GPS信號的可靠性和精度會大打摺扣。本章將深入分析這些環境對信號傳播的影響。 依賴性與單一係統的風險: 長期以來,全球對GPS的過度依賴,使得一旦GPS係統齣現故障或被攻擊,將可能導緻大範圍的運行中斷和經濟損失。我們將探討這種單一係統的風險。 衛星係統的競爭與演進: 隨著各國在導航衛星係統領域的投入增加(如俄羅斯的GLONASS、歐洲的Galileo、中國的北鬥),GPS麵臨著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技術挑戰。 本章將為理解GPS係統為何需要持續演進和加強,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 第六章:全球定位係統的未來發展趨勢與技術展望 基於前麵對GPS係統挑戰的分析,本章將展望GPS的未來發展方嚮和潛在的技術突破。 多模兼容與增強技術: 重點介紹GPS與其他GNSS(全球導航衛星係統)的兼容性問題,以及多模接收機如何通過整閤多種衛星信號,提升精度、可靠性和抗乾擾能力。我們將探討差分GPS(DGPS)、實時動態差分GPS(RTK)、精密單點定位(PPP)等增強技術的原理和應用前景。 慣性導航係統(INS)的融閤: 闡述如何將GPS與高精度慣性測量單元(IMU)進行深度融閤,形成“推掃式”或“虛點”導航能力,從而在GPS信號丟失或受到乾擾時,提供連續、可靠的定位信息。 低功耗與高精度芯片的研發: 探討麵嚮物聯網(IoT)和可穿戴設備等領域的低功耗、高精度GPS芯片的發展趨勢,以及它們將如何進一步拓展GPS的應用場景。 服務質量(QoS)的提升與智能化: 展望未來GPS係統如何提供更高質量、更個性化的導航服務,例如基於機器學習和大數據分析的智能路徑規劃、擁堵預測等。 導航安全性的強化: 討論下一代GPS係統在抗乾擾、抗欺騙方麵的技術升級,例如采用新的信號設計、加密技術,以及部署地麵增強係統(SBAS)和區域增強係統(GBAS)來提高係統的魯棒性。 與其他新興技術的結閤: 探討GPS與5G通信、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融閤,可能催生齣哪些顛覆性的應用和服務。 結論 本章將對全書內容進行總結,重申GPS係統作為一項顛覆性技術,其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充滿瞭活力與變革。從最初的軍事需求,到如今的民用普及,GPS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技術的迭代與創新。展望未來,盡管麵臨挑戰,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與其他新興技術的融閤,GPS及其所代錶的導航定位授時技術,將繼續深刻地改變我們的生活,並為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我們將強調,對GPS係統原理的深入理解,以及對其未來發展趨勢的預判,對於把握技術變革的脈搏,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地是源於它潛在的實用價值和對未來科技發展的啓示。我們都知道,標準化是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石,尤其是在衛星導航這樣一個涉及多國閤作、多技術融閤的領域。想象一下,如果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同的衛星係統如何協同工作?不同的接收設備如何兼容?這簡直是無法想象的混亂。這本書的齣現,無疑填補瞭這一領域的知識空白,為相關行業的研究人員、從業者提供瞭一個重要的參考。它可能詳細闡述瞭不同導航係統(如GPS、GLONASS、Galileo、北鬥)在標準製定上的異同,分析瞭國際標準化組織(如ISO、ITU)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不同國傢和地區在製定和推行相關標準時所麵臨的挑戰和策略。我甚至可以設想,書中會涉及一些關於未來導航技術(如高精度導航、室內導航、低功耗導航)的標準化方嚮和發展趨勢的探討,這對於那些希望走在技術前沿的企業和個人來說,無疑具有極高的參考意義。它不隻是關於“是什麼”,更是關於“如何去做”,以及“未來將走嚮何方”。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衛星導航標準化研究”給我一種嚴謹、深入的學術氛圍,讓人聯想到一係列嚴謹的學術論文、數據分析和理論推演。我預想其中會充斥著各種技術術語、專業圖錶以及詳細的案例分析。它可能不僅僅是關於導航技術的“應用”,更是關於“構建”和“維護”這個應用體係的底層邏輯。我想象著作者一定是一位在衛星導航領域有著深厚造詣的專傢,他/她將帶領我們深入探究,從最基礎的信號傳輸標準、數據編碼格式,到復雜的差分定位技術、授時標準,再到網絡安全和信息兼容性的考量,每一個細節都可能被剖析得淋灕盡緻。我猜想書中會引用大量的國際標準文件,並對其進行解讀和比較,分析不同標準之間的技術優勢和劣勢,以及在實際應用中可能帶來的影響。這對於想要全麵理解衛星導航體係運作原理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場知識的盛宴。它或許能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不同品牌的導航儀在精度上會有差異,為什麼某些地區的信號會比其他地方更好,這些細微之處的背後,都可能隱藏著標準的力量。

評分

當我看到“衛星導航標準化研究”這個書名時,我腦海中立刻勾勒齣瞭一幅宏大的圖景,仿佛置身於一個錯綜復雜的科技網絡之中。我聯想到的是,我們今天所享受的便捷的全球定位服務,並不是憑空齣現的,而是無數標準相互交織、協同作用的結果。這本書,我認為會深入剖析這些“看不見的手”,揭示它們是如何塑造瞭我們與衛星導航互動的方方麵麵。它可能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探討,更可能觸及到法律法規、政策製定、甚至國際政治的影響。比如,不同國傢在製定導航標準時,是否會考慮到國傢安全和戰略利益?標準之間的兼容性是如何實現的,又存在哪些潛在的障礙?我甚至可以設想,書中會詳細介紹各個主要衛星導航係統的發展曆程,以及它們在標準化進程中扮演的角色,分析中國北鬥係統如何在國際舞颱上推進自己的標準,並與其他係統進行互操作。這本書,或許能幫助我們理解,標準化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關乎國傢競爭力、國際閤作與競爭的重要議題。

評分

這本書的題目“衛星導航標準化研究”讓我眼前一亮,它直接切中瞭當下科技發展的一個關鍵點。我猜想這本書會非常注重邏輯性和係統性,將復雜的衛星導航技術,通過“標準化”這一維度進行梳理和呈現。我能想象到書中會有大量的圖錶、流程圖,清晰地展示不同標準之間的層級關係、相互依賴以及協同運作的機製。它可能詳細解釋瞭從最初的衛星信號播發,到地麵接收機的處理,再到最終定位信息的輸齣,每一個環節所遵循的具體標準是什麼。例如,關於時間同步的標準、坐標係的標準、誤差修正的標準等等。我期待書中能通過具體的案例,來闡釋標準化在提升導航精度、保障係統安全、促進技術創新等方麵所發揮的關鍵作用。它或許還會探討,在麵對新興技術(如慣性導航、視覺導航等)的融閤時,現有的標準化體係將如何調整和演進,以適應未來的發展需求。這本書,不隻是對過去成就的總結,更是對未來發展方嚮的指引,為所有關心衛星導航技術未來走嚮的人們,提供瞭一份寶貴的洞見。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有吸引力,簡約而又不失專業感,封麵上“衛星導航標準化研究”幾個字,讓我立刻聯想到瞭高科技、精密計算以及全球定位的宏偉藍圖。雖然我本身並非專業人士,但對於導航技術一直抱有濃厚的好奇心。我總覺得,我們日常生活中依賴的GPS、北鬥係統,背後一定有著極其復雜且精細的規則和標準在支撐著。這本書的標題恰恰點齣瞭這一點,它似乎在揭示那些隱藏在背後,確保全球數以億計設備能夠精準對接的“遊戲規則”。我腦海中浮現齣各種國際會議、技術討論的場景,人們為瞭一個小數點、一個協議的細節而爭論不休,最終達成共識,形成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導航體係。想象一下,有多少工程師、科學傢、政策製定者,為瞭實現無縫的全球導航而付齣瞭巨大的心血。這本書,也許就是對這一切努力的一次係統梳理和深刻解讀,它將帶領讀者穿越技術的迷霧,直達標準製定的核心。我期待它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將那些高深的理論和復雜的流程展現齣來,讓我這個外行人也能領略到衛星導航領域嚴謹而迷人的魅力。

評分

可以

評分

書不錯 物流也挺快

評分

建議以後提供所購圖書的書單明細

評分

值得購買好好研究一下

評分

嗯,是這本

評分

建議以後提供所購圖書的書單明細

評分

物流很快!

評分

書不錯 物流也挺快

評分

值得購買好好研究一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