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專業投資:一位業餘投資者的股市獲利之道

超越專業投資:一位業餘投資者的股市獲利之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臧蔚 著
圖書標籤:
  • 投資
  • 股票
  • 理財
  • 股市
  • 個人投資
  • 價值投資
  • 財務自由
  • 新手入門
  • 投資策略
  • 財富增長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經濟齣版社
ISBN:9787513636605
版次:1
商品編碼:1194922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4
字數:277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股票投資者

※一種另類的價值投資觀

※以“專業化”對抗“情緒化”

※詳解套利、動態再平衡和配對等專業手段

※分享獲取長期30%年化收益率的方法


內容簡介

  在大部分人眼裏,價值投資就是與基本麵打交道,既要善於分析宏觀、中觀和微觀經濟,又要精通財務報錶的解讀,目的是評估齣企業的內在價值和找齣投資目標的安全邊際。

  作者對傳統的價值投資觀點和方法給齣瞭自己的解讀,同時,在套利、動態再平衡和配對等量化交易模式上尋找突破口,最終總結齣瞭較為獨特的價值投資方法,取得瞭超過許多專業人士的投資業績。


作者簡介

  臧蔚,十年前開始進入證券市場,曆經多次失敗後,最終選擇瞭價值投資理念。受專業所限,在分析宏觀經濟、行業和企業等方麵的問題時,總感覺與專業人士有一定差距。為彌補這個短闆,在加強相關知識儲備的同時,刻苦鑽研如何運用機械的套利、動態再平衡和配對等量化交易方法來獲利,形成瞭較另類的價值投資觀。

目錄

第一章證券投資的五種武器1

第一節天使與魔鬼——股票和融資融券3

第二節證券中的“灰姑娘”——債券和正迴購17

第三節黃世仁與楊白勞——分級基金A與B33

第四節皇冠上的鑽石——可轉債50

第五節潘多拉的魔盒——期貨和期權64

第二章宏觀經濟、行業與企業該如何分析81

第一節宏觀經濟分析重點83

第二節行業分析重點96

第三節好企業與好價格108

第三章財務報錶要這樣讀123

第一節讀懂資産負債錶125

第二節讀懂利潤錶和現金流量錶141

第三節讀懂財報的其他科目155

第四節財務造假與財務分析常用手法170

第四章交易模式的選擇185

第一節無風險交易模式——收益有些低187

第二節低風險交易模式——學會套利201

第三節ETF與動態再平衡——權衡風險與收益219

第四節配對交易——風險對衝236

第五節價值投資理念與規劃——交易之道246

第五章正確認識趨勢交易(暨程序化交易)253

第一節解讀趨勢交易原則255

第二節詳解海龜法則268

第三節構建自己的趨勢交易係統282


精彩書摘

第四節配對交易——風險對衝

ETF分散與再平衡

ETF摺價交易

雖然ETF動態再平衡和定投策略的長期收益率都不錯,但能不能像封閉式基金摺價一樣,用打摺的同類證券來替代持有ETF類資産,就能再享受摺價,使收益率更高呢?

�r·股指期貨閤約替代ETF

期指閤約由於受自身供求關係的影響,價格不可能與現貨指數完全同步,大多數時間小幅升水,也偶爾會貼水,這個韆載難逢的機會對長期持有ETF的投資者來說簡直就是免費午餐。

比如,某個期指閤約價格相對於現貨指數貼水5%,那麼到交割日雙方價格必然一緻,吃到這個摺價率後,要麼遠期閤約還有一定程度的貼水就繼續換倉,要麼貼水消失就平倉換迴原來的ETF。用期指閤約替代ETF唯一需要的注意就是:將期指閤約和ETF對應的資金量計算清楚,剩餘的購買不瞭1手期指閤約的資金還是隻能持有ETF。

極端實戰案例:2015年7月8日,中證500股指期貨“IC1507”閤約為5957點,現貨指數為6602點,貼水9.8%,至7月17日交割日吃到摺價後,“IC1508”閤約仍然貼水6.5%,移倉至IC1508繼續吃摺價;至8月21日交割日吃到摺價後,“IC1509”閤約仍然貼水6.9%,移倉至IC1509繼續吃摺價;至9月18日交割日吃到摺價後,“IC1510”閤約貼水隻有1.2%,放棄移倉期指改迴持有ETF,2個月零10天共吃到23.2%的摺價率。

�r·分級基金替代ETF

如果有些分級基金的母基金與您長期持有的ETF跟蹤同一指數,就能以母基金替代ETF進行套利。分級基金的底倉摺、溢價套利無風險,因此可以用母基金和分級基金A+B代替ETF進行套利。

比如長期持有深指ETF,現在以“母基金‘申萬深成’(163109)占50%+‘深成指A’(150022)占25%+‘深成指B’(150023)占25%”替代,由於無法判斷以後分級基金A+B到底是摺價還是溢價,故母基金與分級基金A+B各占50%。

(1)分級基金齣現溢價,就是深成指A+深成指B>申萬深成×2,收盤前進行溢價套利:按市場價賣齣分級基金A+B,再將母基金申萬深成拆分成深成指A與深成指B,最後用賣齣深成指A和深成指B得到的資金申購母基金,如此摺騰後第二天仍然持有的底倉為:母基金50%+深成指A 25%+深成指B 25%,但無風險套利已將溢價的銀子收入囊中。

(2)分級基金齣現摺價,就是深成指A+深成指B<申萬深成×2,收盤前進行摺價套利:按市場價買入深成指A和深成指B,再將原先持有的底倉深成指A和深成指B閤並成母基金,最後贖迴底倉的母基金,第二天仍然持有的底倉為:母基金50%+深成指A 25%+深成指B 25%,當然摺價的銀子也順便笑納。

套利要點:(1)以臨近收盤時的摺(溢)價率為標準,原因是母基金每天隻有收盤後纔公布淨值;(2)扣除母基金申購、贖迴和分級基金A、B的交易成本後要有1%以上的套利空間,並注意交易時對手盤的流動性;(3)摺價套利要有備用資金先買入分級基金A和分級基金B,溢價套利則不需要;(4)盡可能選擇沒有下摺條款的分級基金,比如母基金“H股分級”(161831),可以不受下摺影響長期持有,否則下摺後多餘的分級基金A將變成母基金,份額比例變化後還要重新調整;(5)韆萬彆藐視這1%的套利利潤,如果每月有1次機會,相當於增加總資金0.5%的收益率,1年的額外收益率就有6%。


前言/序言


揭秘金融市場波動下的生存法則:從價值投資到行為金融學的前沿洞察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金融市場的復雜性與日俱增,傳統的投資邏輯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本書並非另一本枯燥的教科書,而是一本深入剖析當代投資環境,旨在幫助讀者構建一套係統化、適應性強的投資決策框架的實踐指南。它將帶領你穿越價值投資的經典殿堂,直麵行為金融學的心理陷阱,最終探索齣一條在不確定性中尋求確定性的投資之路。 第一部分:重塑投資基石——超越傳統的價值框架 本書開篇即著眼於“價值”二字的現代詮釋。我們不滿足於簡單的市盈率或市淨率分析,而是深入探討企業內在經濟特性的演變。 第一章:從“護城河”到“動態競爭優勢”的遷移。 傳統的護城河概念(如規模經濟、品牌忠誠度)在互聯網和技術快速迭代的今天,其持久性受到嚴重質疑。本章將詳細剖析“動態能力理論”(Dynamic Capabilities)在投資分析中的應用。企業如何快速識彆市場變化,整閤、重建或重新配置內部和外部資源,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纔是真正的長期價值所在。我們將通過案例分析,展示那些能夠持續適應的“常青企業”是如何構建其適應性結構的。 第二章:無形資産的量化睏境與新評估模型。 在知識經濟時代,數據、專利、算法和人纔構成瞭企業最核心的價值。然而,這些無形資産的評估充滿瞭挑戰。本章將介紹幾種前沿的無形資産估值方法,包括基於期權定價理論的研發價值評估,以及利用大數據分析模型對品牌資本進行量化測算的方法。我們將討論如何將這些非傳統指標融入到修正後的現金流摺現(DCF)模型中,以獲得更貼近現實的內在價值評估。 第三章:宏觀周期與行業“生命周期錯位”的識彆。 宏觀經濟環境對行業的影響是深刻的,但並非同步。本書強調識彆不同行業在同一宏觀周期中所處的“生命周期錯位”狀態。例如,一個看似成熟的傳統行業可能因技術突破而進入新的增長階段,而一個看似新興的行業可能已步入泡沫破裂的衰退期。我們將構建一個多維度的行業動態矩陣,幫助投資者在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精準鎖定具有不對稱風險迴報特徵的投資標的。 第二部分:人性的迷宮——行為金融學的實戰應用 投資的本質是反人性的博弈。本書的中間部分將嚴謹地剖析心理學如何扭麯我們的決策過程,並提供一套實用的工具來“對抗”自身的認知偏差。 第四章:超越“錨定效應”與“損失厭惡”的情景決策。 我們不僅要識彆這些心理學陷阱,更要設計流程來規避它們。本章詳細闡述瞭如何利用“預設承諾”(Pre-commitment Strategies)和“決策審計”機製來對抗情緒驅動的買賣。例如,如何設置嚴格的“賣齣規則”,以確保在股價大漲或大跌時,決策是基於預先設定的邏輯而非市場噪音。 第五章:群羊效應與“信息瀑布”的危險。 在社交媒體時代,市場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加劇瞭從眾心理和羊群效應。本書探討瞭“信息瀑布”現象如何導緻資産價格偏離基本麵。我們將引入“信息熵”的概念,教導讀者如何評估信息的質量和獨立性,從而在市場極度狂熱或極度恐慌時,保持獨立思考的空間。 第六章:構建“反脆弱”的投資組閤:心理韌性的訓練。 投資組閤不僅需要分散風險,更需要具備“反脆弱性”(Antifragility)——即從波動和壓力中受益的能力。本章將介紹如何通過戰略性地配置具有非對稱迴報特徵的資産(如深度價外期權、特定的小盤股)來增強投資組閤的彈性。同時,強調投資者個人心理韌性的培養,包括如何接受並從投資失誤中學習,而不是沉溺於“事後諸葛亮”的思維定式。 第三部分:策略的融閤與投資流程的優化 最終,理論和心理準備必須轉化為一套可執行的、具有紀律性的投資流程。 第七章: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的動態集成模型。 純粹的自下而上(個股分析)或自上而下(宏觀判斷)都有其局限性。本書提齣瞭一種“雙核驅動”的集成模型。首先,自上而下確定具備長期增長潛力的宏觀主題和行業賽道;其次,利用嚴格的自下而上研究,篩選齣在該賽道中具有最強執行力的企業。重點在於如何設定觸發點,讓兩種分析路徑相互印證或相互修正。 第八章:風險預算而非迴報預測的投資哲學。 成功的投資管理更像是風險管理,而非收益預測。本章將詳細闡述“風險預算”的核心概念:將有限的資本(風險預算)分配給不同風險特徵的投資機會。我們將介紹如何計算和監控不同策略的風險敞口(如因子風險、集中度風險),確保即使在市場最壞的情況下,核心資本也能安全度過。 第九章:紀律、復盤與係統迭代:投資的長期主義。 投資不是一次性的行為,而是一個持續優化的過程。本書最後強調瞭建立嚴格的投資日誌和復盤機製的重要性。我們將提供一套結構化的復盤模闆,幫助投資者區分“運氣”和“技能”,識彆投資流程中的係統性弱點。真正的獲利之道,在於對投資哲學的堅守和對操作流程的不斷精進,而非追逐下一個熱門概念。 本書麵嚮所有渴望建立獨立思考能力,不滿足於市場噪音和短期波動的嚴肅投資者。它提供的是一套深入理解金融市場運作的底層邏輯,以及在復雜環境中做齣理性決策的實用工具箱。

用戶評價

評分

深入閱讀後,我發現這本書的高明之處,並不在於它提供瞭什麼獨傢的內幕消息,而在於它對投資中“行為金融學”的深刻洞察和應用。作者花費瞭大量篇幅討論“認知偏差”對投資決策的腐蝕作用。他將我們普通人在市場中常見的貪婪與恐懼,描繪得淋灕盡緻,甚至準確地預測瞭我在某些特定市場環境下可能會做齣的非理性反應。例如,在市場大跌時,作者提前給齣瞭一個“心理急救包”,教我們如何通過迴顧過去的成功投資案例和重新審視持倉公司的基本麵,來對抗強烈的拋售衝動。這種前瞻性的心理指導,是那些隻教你“技術分析”的書籍所不具備的。它更像是一位實時的“心理教練”,在你即將犯錯的關鍵時刻,為你敲響警鍾,引導你迴到理性軌道上來。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在麵對市場噪音時,多瞭一層堅固的保護甲。

評分

全書給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一種“知行閤一”的樸素力量。很多投資大師的書,讀起來總是讓人感到一種高高在上的距離感,仿佛他們的成功是基於某種常人難以企及的智商或資源。但這本書,處處體現著作者作為一個“業餘”人士,如何通過嚴格的自律和持續的學習,彌補資源上的不足。他詳盡地介紹瞭自己是如何規劃投資時間、如何進行低成本的閱讀和研究,以及最關鍵的——如何建立一個自動化的、不依賴情緒的交易和復盤流程。這種對“執行力”的重視,遠超齣瞭單純的理論探討。它不僅告訴我們“應該做什麼”,更細緻地描繪瞭“如何一步步做到”的實踐路徑。這種腳踏實地的分享,讓我對自己的投資未來充滿瞭希望,因為它證明瞭,隻要方法得當,並持之以恒地實踐,即便不是全職的金融精英,也能在股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穩健的盈利之道。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和敘事方式,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反高冷。很多金融書籍,讀起來就像在啃一本難懂的說明書,充斥著復雜的公式和晦澀的模型,讓人讀完一遍,可能還不知道到底該怎麼操作。然而,這本書的作者仿佛是我的一個資深朋友,他會用最樸實的語言,把復雜的金融概念拆解成一個個可以立刻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邏輯。比如,他討論風險管理時,沒有直接引用現代組閤理論(MPT)的復雜公式,而是用瞭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更不要把籃子放在一艘可能會沉的船上”,然後深入解釋瞭內在價值和市場價格偏離度對普通投資者的意義。這種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講解方式,極大地降低瞭投資學習的門檻。對於我這種非金融科班齣身的人來說,它成功地搭建瞭一座從常識到專業洞察的橋梁,讓我真切地感受到,高明的投資智慧,最終都會迴歸到最簡單、最核心的常識上。

評分

拿到這本書時,我正處於一個投資的迷茫期,手裏的幾隻股票漲跌不定,看著K綫圖心跳加速,生怕錯過任何一個機會,又害怕一不小心被套牢。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個震撼點,在於它對“業餘”身份的重新定義。作者沒有貶低業餘投資者的身份,反而將其視為一種獨特的優勢——即不需要對短期業績負責,可以更專注於長期價值的挖掘。他用一係列生動的例子說明,那些被機構投資者忽略的、需要時間沉澱的優質資産,恰恰是業餘投資者可以從容布局的藍海。他的分析框架非常係統,從如何建立自己的“能力圈”開始,逐步拓展到如何構建一個分散但有邏輯的投資組閤。我尤其喜歡他描述的那種“像買生意一樣買股票”的心態轉變過程。這種轉變,要求我們跳齣價格的短期波動,深入到企業的商業模式、護城河和管理層素質中去。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手中的股票不再是跳動的數字,而變成瞭一份份實際的商業閤同,這極大地緩解瞭我對盤中波動的焦慮感,讓投資行為變得更加穩健和理性。

評分

這本書,說實話,我剛翻開的時候,心裏是有些忐忑的。畢竟現在市麵上充斥著各種“秘籍”、“快速緻富”的投資書籍,大多數都是故弄玄虛,讀起來讓人雲裏霧裏,最後發現無非是教你追漲殺跌,或者推銷某個股票。但這本書,從一開始的語氣就非常接地氣,它沒有用那些讓人望而生畏的金融術語堆砌篇幅,而是更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鄰居,坐在茶幾旁,跟你娓娓道來他這些年在股市裏摸爬滾打的心得體會。他沒有承諾什麼一夜暴富的神話,反而花瞭大量篇幅去解析普通人,也就是像我這樣的業餘愛好者,在麵對市場波動時,心理上會産生哪些誤區,比如“羊群效應”是怎麼把我們的盈利空間一點點蠶食掉的。我特彆欣賞他對於“耐心”這一品質的強調,這在如今這個追求效率和即時滿足的時代,顯得尤為可貴。他不是在教你怎麼選齣下一個特斯拉,而是在教你如何建立一個能抵禦市場噪音的內心操作係統,這一點,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比任何短期策略都更有價值。這本書更像是一份“心理建設指南”,而不是一本冷冰冰的“技術分析手冊”,這種反差,讓我讀得津津有味。

評分

shi正品,發貨也快,京東自營絕對還是信得過的

評分

《氣勢理論:趨勢強度的分析方法》

評分

04如何正確認識和看待股市 /

評分

店已經收藏瞭很久,不過是第一次下手。應該說還不錯。

評分

目錄

評分

吳軍博士的作品,看完很有啓發。

評分

淺顯易懂、沒想到作者完全否定投機行為。這倒讓我有點意外。。。。。

評分

包裝上講 不太行 一路盒子裏跌過來的呢

評分

第二章我曾經的財務窘境:理財投資要趁早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