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人民誌願軍進行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一部偉大壯麗的英雄史詩。誌願軍第60軍的戰鬥經曆是這部史詩中悲壯而又輝煌的英雄篇章。尤其是該軍的180師孤師殿後、遭敵閤圍、殺齣絕境、打翻身仗的經曆和1953年夏季反擊戰中,這個軍將3500人潛伏於敵人眼皮下一晝夜,神不知鬼不覺,驚心動魄,令人震撼。
本書作者通過自己的親曆、見聞,用一係列真實的故事,報道瞭我軍高級將領的雄纔大略,廣大指戰員的大智大勇,難以想象的自覺紀律。揭示瞭在軍力敵強我弱、裝備敵優我劣的條件下,我軍打贏之密。對關於誌願軍180師種種訛傳作瞭明確的迴答。
作者簡介
毛文戎,1933年8月8日生於湖北省房縣。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3月參加抗美援朝,入朝參戰。朝鮮停戰後迴國。
1966年春被調到解放軍報社,曆任記者、編輯、編輯組長。1984年參與創辦《中國民兵》雜誌,任副主編。1993年參與創辦《中國國防報》,任副總編輯。1990年獲高級編輯(記者)職稱。1993年獲國務院頒發的專傢津貼。1993年底退休後,先後被聘為中央電視颱軍事頻道《和平樹下》節目主編、《國防時報》顧問。
先後榮立三等功4次。新聞、文學作品獲全國全軍性奬勵19項。擔任軍事科技係列片《世紀兵戈》總撰稿,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被中國科普作傢協會第四屆全國代錶大會錶彰為“建國以來有突齣成績的國防科普作傢和編輯傢”。
目錄
前言:戰火青春最難忘
一、長途跋涉第一課
1.攜筆從戎
2.係紅領巾的小女兵
3.戰鬥動員,彆開生麵
4.再見吧,親愛的媽媽
5.豪誦蜀道難
6.悶罐車也新鮮 24
7.留下帽徽胸章過大江
8.白裙裝的防空哨
9.馬尾穿針挑起泡
二、翻譯密語作戰科
11.首戰告捷的特等功臣竟嚮我敬禮
12.翻譯密語 36
13.坦剋大炮和裸女撲剋 38
14.“臨汾旅”漢城城外創輝煌 39
15.飢餓.瞌睡.夜盲眼 42
三、絕境惡戰譜壯歌 44
16.關於180師,我的目睹耳聞 44
17.九彈消滅十坦剋 45
18.戰果,被美遠東情報局記錄在案 47
19.湧現多位楊根思 50
20.血肉鋪成突圍路 52
21.拚著性命燒密碼 55
22.撿“洋撈兒” 57
23.飢餓——凶惡的死神 60
24.姑娘嘗百草 64
25.可圈可點的戰鬥堡壘 67
26.釋放戰俘,差點兒當戰俘 70
27.敵後遊擊,食品何來? 72
28.挖地道,戰嚴鼕 75
29.敵後黨委會 76
30.自製木筏渡激流 77
31.他腳心紮著鐵釘狂奔 78
32.給自己“颳骨療傷” 80
33.假勞動黨員與真人民軍戰友 82
34.炸機跳傘齣虎口 84
35.媒體訛傳可以休矣 87
四、陷身囹圄鬥惡魔 92
36.我認識的在敵戰俘營領導地下鬥爭的趙佐端 92
37.他忽然成瞭戰俘 93
38.暴動,劫船! 94
39.黑暗中有人對他耳語 96
40.他振臂高呼:“起來,嚮敵人乾!” 97
41.不安分的“病毒性痢疾”患者 98
42.絕食!用特殊方式紀念國慶 99
43.指揮反鎮壓的“小延安” 101
44.不叫共産黨的地下黨組織 102
45.敵廣播車指名呼叫趙佐端 103
46.夜半歌聲和吼聲 105
47.找岔子打架 105
48.醬油妙用 106
49.他淚如泉湧,痛哭失聲 107
五、課外奔波視野闊 109
50.辣走瞌睡 109
51.火葬肥虱 110
52.汽油桶澡堂 112
53.帶車迴國送孕婦 113
54.感受愛國擁軍情 114
55.樹棍上的體育課 117
56.文教培訓當排長 117
57.調研築城政治工作 118
六、智勇攻防新知碩 120
58.嚇死人的虛驚 120
59.炸彈在身邊爆炸 121
60.好潮濕的被窩 123
61.機智的神槍手 124
62.堵槍眼.奪機槍 125
63.一人怎樣俘敵二十二個 127
64.陣地上的衣食住行 128
65.在敵人鼻子底下挖坑道 130
七、韆軍潛伏驚魂魄 134
66.參與創奇跡,激情頌將星 134
67.揪心的險棋 139
68.弄險者乃儒將 140
69.座右銘——小心謹慎 143
70.敵人逼齣的主意 148
71.戰士中有諸葛 153
72.做好潛伏失敗的準備 156
73.數百門大炮也潛伏 159
74.潛伏在敵人眼皮下的時刻 165
75.神兵天降 169
八、夜踩敵屍感觸多 177
76.子夜衝過大炮封鎖區 177
77.聚焦關鍵,潛伏動員 178
78.傳單、授旗、敬酒、誓師 180
79.白晝坐立難安,夜飛萬彈奇觀 181
80.腳踩敵屍,夜奔前沿 183
81.烈士無名,刻骨銘心 185
82.戰士為師學做人 187
83.包紮所裏看戰友 189
84.為180師歡呼 190
85.勝利時刻,緬懷英烈 191
86.視力日益差,學習張道華 194
87.勇對死亡,簡化喪葬 197
88.打贏之密 198
後記 正義戰爭,萬古長青 201
精彩書摘
潛伏在敵人眼皮下的時刻
這一天的黎明似乎來得特彆早,這一天的時間又似乎過得特彆慢。
張祖諒從清晨起來站在地圖前沉思。五萬分之一的平麵地圖,在他頭腦裏完全是立體的,因為他多次親自到前沿觀察過地形。他非常確信戰前的各項準備相當紮實、周密、細緻。他也堅信參加潛伏的每個指戰員都會自覺遵守潛伏紀律,剋服各種睏難,不怕流血犧牲。但是,敵我雙方畢竟是運動著的活人,戰場情況往往瞬息萬變,意想不到的情況隨時都可能發生。不久前,他屬下的部隊打方形山,有4個連700多人在敵前潛伏,就發生過讓人意料不到的事情:就在擔任潛伏區警戒的分隊齣發不久,發現一名戰士失蹤,還帶走一支衝鋒槍。
擔心,焦慮,揪著各級指揮員的心。
這名戰士到哪裏去瞭?在異國他鄉,不可能開小差,被敵人炮擊傷亡瞭?也不可能。這一段時間敵人沒有嚮這裏開炮。這個戰士一貫錶現很好,求戰心強,會不會不願在後邊留守,追趕連隊去瞭?可他是在連續偵察敵情、地形時,腳被磨壞,行動不便,纔讓他留守的。如果這個戰士真是獨自去潛伏區找連隊,萬一誤入敵人陣地,或與敵人遭遇,後果會很糟糕。
“找!”團長王子波命令,“派兩個機警戰士,一定要把這個戰士找到。”這兩個同誌摸進潛伏區,找到擔任警戒任務的連隊指導員,一清查,那名戰士果然已來到警戒分隊中,乾部動員他迴去,他流著眼淚苦苦哀求,周圍戰士也幫他說好話,指導員隻好同意他留下。
團長王子波接到這個失蹤戰士下落的報告,心上的石頭纔落瞭地。他嚴厲地說:“積極性可嘉,但違反紀律必須追究。功是功,過是過,打完仗再說!”就在這4個連潛伏的一晝夜,有的戰士被敵人冷槍擊中,有的曾與敵小分隊遭遇……
當然,這些情況潛伏部隊都處理得很好,保證瞭潛伏的成功。
當晚,部隊突然發起進攻,隻經過14分鍾就殲敵450多人。
張祖諒很清楚,那次潛伏畢竟人數比較少,而眼前這次大潛伏,人數是上次的五六倍。這次潛伏,既有步兵,還有炮兵。他知道敵人是擁有製空權的。他還清楚,正麵敵軍擁有105榴彈炮230門,有各種迫擊炮130門。這些大炮隻要十幾分鍾,甚至幾分鍾,就可以把大批炮彈傾瀉在潛伏區。
不過,張祖諒始終把擔心裝在心裏。他沉著、冷靜的神情感染瞭指揮所裏的每一個人。
“這一天是我一生難忘的日子,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數著過的。”擔任主攻任務的第542團團長武占魁整天蹲在觀察所裏,雙手抱著望遠鏡,觀察著敵人陣地的動靜,觀察著潛伏區的情況。
時近中午,警衛員看到他從昨晚起水米沒沾牙,便弄來兩筒祖國慰問的櫻桃罐頭。鮮紅的櫻桃,在銀色的小勺襯托下像燦爛的瑪瑙。武占魁拿起小勺吃瞭一口,櫻桃甜甜的,可一想到前麵的潛伏部隊,喉頭像有東西在頂著,咽不下去。他嚮警衛員擺瞭擺手:“端走吧,等打完仗再吃!”
此刻,在潛伏區裏的戰士們卻比他們的團長胃口好得多。昨夜同潛伏區開進,每個人飽受摺騰,汗水濕透瞭軍裝。下山、上山,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後麵的人必須踩著前麵人的腳印,防止踏響地雷。上坡的時候,先用手把活動的石頭搬掉,再迴頭伸手拉身後的戰友。遇到樹枝,必須緊緊握住,交給後麵的人,一個一個遞下去,直到最後一個人通過纔放手。到達潛伏區,既要挖掩體,又不能齣聲響,遠比平時挖工事纍得多。所以,當在掩體裏躺下來時,大傢就覺著肚子餓得咕咕叫。上午,陽光透過密密的樹葉空隙射進來,給大傢以溫暖的感覺。戰士們不聲不響地吃著乾糧,有的細嚼慢咽隨身帶來的大蘿蔔。離敵前沿稍遠一點的戰士,也有人利用斷斷續續的炮彈爆炸聲作掩護,哢哧哢哧地開著罐頭。戰士們稱這是“步炮協同”。
上午總算熬過去瞭。敵我互相發射著冷炮,隻是我方的炮打得略微頻繁一點,既不緻暴露意圖,又“關瞭敵人的禁閉”。
“沒有發現意外情況!”各團指揮所不斷嚮師、軍首長匯報情況。這些話語聽著實在使人感到愉快。
“敵情!”下午2時,武占魁團觀察所裏幾個參謀像被針刺瞭一下,從炮彈箱上跳起來,身體緊貼胸牆。他們從望遠鏡裏清楚地看到,從敵973高地前沿工事裏齣來5個人,端著槍嚮潛伏區走來。
電話鈴響,偵察參謀報告:“團長!5個敵人嚮潛伏區運動!”
“知道瞭。”武占魁剛把電話耳機放下,另外幾個電話鈴又響瞭起來。這幾天,為監視敵人行動,在陣地前沿增加瞭不少觀察所。此刻,各觀察所都在緊張地匯報同一情況。
武占魁舉起望遠鏡邊觀察,邊思索:今天炮火監視得這樣緊,為什麼敵人還要齣來?是一般活動,還是有目的的偵察?怎麼處理?不理他,讓潛伏部隊去收拾?萬一收拾不好,陣地上敵人發現目標怎麼辦?……不能讓這幾個傢夥接近潛伏區!武占魁果斷地抓起通嚮炮兵陣地的電話機,喊道:“給他幾炮,馬上把這幾個傢夥趕走!”
半分鍾後,像通常冷炮打活靶一樣,幾發炮彈落在5個敵人身邊,敵人慌忙彎腰嚮自己的陣地跑去。
“敵人跑瞭!”團參謀長用清脆的聲音大聲嚮師裏報告。
武占魁長長地噓瞭一口氣。南風拂麵,武占魁忽覺身上發涼,用手一摸,原來衣服早被汗水濕透瞭。
太陽極其緩慢地嚮西移動。空中幾片白雲,為潛伏區帶來一陣陰涼,但為時十分短暫。陽光的照射,使山坡上的螞蟻和小咬活躍起來。這些小昆蟲似乎知道潛伏區的指戰員不會對它們怎樣,紛紛從指戰員們的脖子、袖筒、褲腳放肆地鑽到貼身的衣服下。指戰員們癢得真想坐起來脫光衣服好好抖一抖,可是都懂得自己所處的特殊場閤,隻好咬牙忍著,任憑這些小昆蟲在身上肆無忌憚地爬行與叮咬。
太陽,終於慢慢移嚮山後,離天黑為時不遠瞭。再過兩三個小時,如果平安無事,潛伏就可宣布成功,奇襲就可以開始。
然而,沉悶的爆炸聲打破瞭黃昏前的寜靜。敵人從山梁後麵陣地上發射瞭幾發炮彈,其中有一發落在第535團第2營突擊隊第5連的潛伏區。
這片灌木叢在夕陽晚照中,立刻就籠罩上瞭白色的煙霧,不幸的事就在此時發生瞭。炮彈片楔進戰士張保纔的雙腿,鮮血如泉水般往外冒,染紅瞭軍褲,染紅瞭鞋襪,染紅瞭他身子下麵的土地。極度的痛楚使張保纔昏瞭過去。
待濃煙散後,離張保纔不遠的戰友發現他受瞭傷。他們多想爬過去給他包紮一下啊!救急包就在衣服口袋裏。但想到潛伏紀律,他們忍住心痛,努力控製著自己。他們見張保纔從昏迷中醒來,大概怕痛得叫齣聲來,拼命用牙齒咬著自己的袖子。他們看到張保纔汗珠在臉上滾動,臉色由紅到白、到黃……終於閉上瞭眼睛,永遠地閉上瞭那又黑又亮的大眼睛……
潛伏區仍是那樣平靜。太陽已經落山。突然,敵人嚮第542團潛伏區方嚮發射瞭10多發炮彈。團長武占魁立即命令炮兵還擊,敵人炮擊停止瞭。第3營副營長晁尚誌通過有綫電話嚮指揮所報告:剛纔第8連被敵炮火擊傷7人,戰士苟子清腹部被彈片擊穿,腸子流瞭齣來。他沒叫一聲,自己把腸子往肚子裏塞,想用毛巾堵住繼續參戰,結果,沒有多久就犧牲瞭。
這一天,像張保纔、苟子清這樣的戰士,在整個潛伏部隊中湧現齣30多名。
紀律,高度自覺的紀律,變成瞭巨大的無形的力量。3500多人,步調一緻,團結一心,贏來瞭潛伏的勝利。
……
前言/序言
《烽火歲月:冰雪中的堅韌》 序章:靜默的戰場,無聲的呼喚 曆史的洪流,常常在不經意間將某些悲壯的篇章掩埋,又在某個不期然的時刻,讓那些沉寂的呼喚穿越時空,直抵人心。這便是《烽火歲月:冰雪中的堅韌》想要講述的故事。它並非一部戰史的復盤,也不是對某場勝利或失敗的簡單論斷。它是一麯關於人在極端環境下的生存、犧牲與精神覺醒的挽歌,是對那些置身於滾滾戰火中的普通士兵,最深切的緻敬。 我們無法迴避那些在曆史教科書上被反復提及的宏大敘事,那些決定國傢命運的戰略部署,那些改變世界格局的政治博弈。然而,在這宏大的背景之下,無數個渺小而鮮活的生命,如同戰場上的枯葉,被無情的戰火捲起,又被無情的命運拋灑。他們或許沒有顯赫的戰功,沒有流芳百世的名字,但他們用血肉之軀築起瞭戰綫的堤壩,用最原始的生命本能抵抗著死亡的侵襲,用最樸素的信念支撐著彼此活下去的希望。 《烽火歲月:冰雪中的堅韌》將目光聚焦於那些在極端惡劣環境下,個體生命所經曆的磨難與蛻變。它不是為瞭放大戰爭的殘酷,而是為瞭展現人類在殘酷麵前所展現齣的不屈與堅韌。那些零下幾十度的嚴寒,那些飢寒交迫的夜晚,那些隨時可能落下的炮彈,那些生死離彆的瞬間,構成瞭他們生命中最真實的底色。在這底色之上,我們看到的是對傢的思念,是對和平的渴望,是對戰友的扶持,更是對自身價值的追尋。 本書試圖剝離那些華麗的辭藻和刻意的渲染,以一種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齣那個時代的剪影。它不是要提供一個“贏之密”式的答案,因為在生命的掙紮麵前,沒有絕對的勝利,隻有不屈的堅持。它更像是一麵鏡子,照映齣我們在麵對睏境時,內心深處最真實的反應,以及那些能夠支撐我們穿越黑暗的力量。 第一章:寒鼕的號角,遠方的迴響 戰爭的陰影,如同籠罩在天空的烏雲,悄然降臨。對於許多年輕的士兵而言,他們或許還在憧憬著傢鄉的炊煙,還在思念著愛人的笑容,卻被一聲號角,被一份徵召,捲入瞭一個陌生的世界。他們被告知,這是一場保傢衛國的戰鬥,是一場神聖的使命。然而,當他們真正踏上陌生的土地,當他們麵對的是陌生的語言,陌生的麵孔,以及撲麵而來的寒意,這份使命感,也在冰冷的現實麵前,變得愈發沉重。 本章將通過一些個體生命的視角,描繪他們離開熟悉的環境,踏上徵途的最初階段。這不僅僅是地理上的遠行,更是心靈上的巨大轉變。他們告彆的是青蔥歲月,告彆的是無憂無慮,迎接的是未知的前方,是隨時可能爆發的衝突。士兵們在行軍途中,所見所聞,所感所悟,都將一一呈現。 我們將會看到,那些曾經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的年輕人,在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麵對敵人的時候,身體所産生的本能反應:心髒的狂跳,手掌的冰涼,眼神的閃躲。這些並非怯懦,而是生命最原始的自我保護機製。然而,在教官嚴厲的訓斥,戰友鼓勵的眼神,以及對國傢民族的責任感驅使下,他們又會強迫自己剋服內心的恐懼,一次又一次地將槍口抬起。 本章的重點,不在於描繪戰鬥的激烈,而在於展現士兵們在踏上戰場前,內心的掙紮與彷徨。他們會對傢中的父母,年幼的子女,以及曾經的海誓山盟産生無限的眷戀。這份眷戀,既是他們繼續前進的動力,也是他們內心最脆弱的地方。當遠處傳來模糊的炮聲,當身邊戰友低語著對傢人的思念,這些微小的細節,將勾勒齣戰爭初期,士兵們復雜而真實的情感狀態。 第二章:冰封的戰壕,靈魂的溫度 朝鮮戰爭的嚴酷,首先體現在其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零下幾十度的嚴寒,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摺磨,更是對意誌的無情考驗。在冰天雪地中,每一寸肌膚都仿佛要被凍裂,每一口呼吸都帶著刺骨的寒意。然而,在這片冰封的土地上,生命卻以一種彆樣的韌性頑強地存在著。 本章將深入描繪士兵們在戰壕中的生活。戰壕,這個狹小而潮濕的空間,成為瞭他們最主要的棲身之所。在這裏,飢餓與寒冷如影隨形。食物是稀少的,溫暖是奢侈的。士兵們常常需要忍受著飢餓的摺磨,用積雪來緩解口渴。他們的衣物單薄,卻要在這嚴寒中與敵人對峙。 然而,即使在這樣的絕境中,人性中最寶貴的光輝也得以展現。士兵們會將自己僅有的食物省下來,分給身邊最虛弱的戰友。他們會用自己的身體,為身邊的戰友擋住寒風。在漫長的守夜中,他們會互相講述傢鄉的故事,分享對未來的憧憬,用彼此的溫情驅散內心的孤寂與恐懼。 本章將重點刻畫戰友情誼的力量。當個人的生命如同風中殘燭,戰友之間的相互扶持,成為瞭支撐他們活下去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他們之間沒有虛僞的客套,隻有最真誠的關懷。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句簡單的鼓勵,都可能成為壓垮一個人,又將另一個人重新扶起的關鍵。 我們也會觸及到戰爭帶來的精神創傷。死亡的陰影,親眼目睹戰友倒在自己身旁的痛苦,都將士兵們推嚮精神的邊緣。然而,正是在這種極端環境下,一些士兵開始審視生命的意義,開始思考自己為何而戰,為何而活。這種深刻的內心反思,將成為他們超越肉體痛苦,實現精神成長的契機。 第三章:生存的絕地,意誌的較量 彈藥的稀缺,物資的匱乏,以及不斷襲來的敵軍攻勢,使得每一場戰鬥都充滿瞭不確定性。士兵們必須在有限的資源和巨大的壓力下,發揮齣超乎想象的智慧與勇氣。 本章將聚焦於戰場的生存法則,以及在絕境中,個體意誌的較量。當彈藥耗盡,他們會用刺刀和工兵鏟與敵人搏鬥。當食物斷絕,他們會想方設法在荒野中尋找可食用的植物。當通訊中斷,他們會冒著槍林彈雨,傳遞重要信息。 我們將會看到,一些士兵在麵對生死抉擇時,所展現齣的驚人冷靜與果斷。他們不再是單純的執行命令的機器,而是能夠根據戰場情況,做齣自己判斷的個體。這種自主性,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戰爭對他們成長的催化劑。 本章還會深入探討士兵們在長期戰鬥中所産生的心理變化。一些人可能變得沉默寡言,眼神中充滿瞭疲憊與滄桑;一些人則可能變得更加堅毅,眼神中閃爍著不屈的光芒。這些變化,都是戰爭在他們靈魂深處留下的印記。 同時,本章也將通過一些個體的經曆,展現齣戰爭對傢庭的衝擊。那些被戰爭打斷的愛情,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那些思念親人的眼神,都將成為戰爭殘酷性的有力佐證。然而,即使麵對如此巨大的創傷,一些士兵依然能夠保持對和平的嚮往,對未來的希望。 第四章:黎明的微光,人性的閃耀 當硝煙漸漸散去,當炮火聲遠去,留下的不僅僅是廢墟和傷痛,更是那些在戰爭洗禮下,變得更加堅韌與成熟的靈魂。 本章將描繪戰爭結束後,士兵們的生活狀態。一些人選擇迴歸故土,重新開始生活;一些人則可能選擇留在軍營,繼續為國傢服務。無論他們身在何方,戰爭的經曆都將深刻地影響他們的人生軌跡。 我們將會看到,那些曾經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士兵,在和平年代,如何將戰爭中培養齣的堅韌與責任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他們或許會成為更加齣色的建設者,更加忠誠的守護者。 本章的重點,在於展現人性的光輝在戰爭結束後的延續。那些在戰壕中相互扶持的戰友情誼,那些在生死關頭展現齣的勇氣與犧牲,都將成為他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 本書並非要試圖迴答“戰爭的勝負”這樣的宏大命題,而是希望通過一個個鮮活的個體故事,讓讀者感受到在極端環境下,人類所能迸發齣的強大生命力與精神力量。它是一部關於“人”的書,關於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在絕望中孕育希望的書。 《烽火歲月:冰雪中的堅韌》,旨在喚醒我們內心深處對和平的珍視,對生命的敬畏,以及對那些曾經為之付齣一切的普通人的深切懷念。它是一次穿越曆史的凝視,一次對人性深處的探索,更是一麯獻給所有在戰爭中堅韌生存過的人們,最真摯的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