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文献》汇集了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和第25军有关长征的重要史料,以电报、文件为主,并收有少量历史报刊文章。收录的文献,除注明出处者外,均由中央档案馆提供。所选文献,依照红军长征的发展阶段,按时间顺序与专题相结合的体例编排,分为5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文献(1)》包括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前的部署;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从瑞金到遵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文献(1)》选录的电报、文件、文章,已经公开出版的按出版书籍转录,没有公开出版的依据档案原件刊印。在文献编辑中,为保持史料原貌,选文均据档案原件照录。原件中有错、漏、衍文的,处理处都留有痕迹;订正的字词用[]标出,脱漏的字用[]标出,多余字在字外加口标出,无法辨认的字或原件已标明的缺字用口标出。选文中用字,除特别需要保留原字体(繁体、异体)的,均按国家颁行的汉字简化字规定刊印。电报的标题,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纂规范拟定。原件无标点符号的加了标点符号。文电发出日期,按档案原件上所注标明,确有讹误的查证后作了订正并注明。对文电中需要说明的地方,作了题注及简单注释;凡人物、地名、事件等前文已注明的,无变化时不重注。
目录
一 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前的部署
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革军委关于派红七军团以抗日先遣队名义向闽浙挺进的作战训令(1934年7月)
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浙皖闽赣边新苏区给红七军团的政治训令
(1934年7月5日)
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关于红六军团向湖南中部转移给红六军团及湘赣军区的训令(1934年7月23日)
任弼时、王震关于执行二十三日训令部署情况致中革军委电
(1934年7月28、30、31日)
中央苏区面临的军事形势
(1934年8月18日)
总司令部关于国民党军情况和红军行动情况的通报
(1934年8月23日)
任弼时、萧克、王震关于红六军团拟以阳明山为根据地致朱德电
(1934年8月24日)
中革军委关于成立第二十一师的命令
(1934年8月25日于总司令部)
朱德关于红六军团向新宁、巫山地域转移致任弼时、萧克、王震电
(1934年8月26日)
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关于成立教导师的命令
(1934年8月26日)
中央组织局、总动员武装部等关于九月间动员三万新战士上前线的通知(1934年9月1日)
中革军委关于红六军团今后行动的补充训令
(1934年9月8日)
朱德关于红六军团应设法与红二军团取得联络致任弼时、萧克、王震电(1934年9月20日)
朱德关于红二十一、二十三师合编为红八军团及其任务致周昆等电
(1934年9月21日)
朱德关于目前战斗问题致各军团电
(1934年9月25日)
朱德关于十月中以前保住兴国致林彪、聂荣臻电
(1934年9月26日)
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
(1934年9月26日)
朱德关于抗日反蒋问题给陈济棠的信
(1934年9月)
朱德、周恩来关于派代表到寻邬与粤方代表谈判致周子昆、黄开湘电
(1934年10月5日)
朱德关于红三军团应在目前集中地进行补充和军政训练致彭德怀、杨尚昆电(1934年10月7日)
朱德关于红九军团转移到古城、瑞金间地域的部署致罗炳辉、蔡树藩电(1934年10月7日)
朱德关于红一军团向集中地域秘密移动致林彪、聂荣臻电
(1934年10月7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给中央分局的训令
(1934年10月8日)
……
二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从瑞金到遵义
附:代月、日、时电码表
后记
精彩书摘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文献(1)》:
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浙皖闽赣边
新苏区给红七军团的政治训令①
(1934年7月5日)
(一)党中央与军委决定派遣七军团到敌人的深远后方,进行广大的游击活动,与在敌人最受威胁的地区,建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七军团应在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的旗帜之下,经过福建而到浙皖赣边行动。中央与军委的这个决定,是从下列的政治的理由出发的:
A.四月十七日日本内阁独占中国的宣言及紧接着的许多新的侵略步骤(藏本事件,日本舰队的调遣与不断的在各个中国城市的军事演习,日本帝国主义在福建的积极活动,华北的通车通邮等),明白的标明了日本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就是中国的深刻的民族危机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狂妄的侵略之前,国民党继续着而且更公开与无耻的进行投降与出卖的政策(中满通车,承认地方交涉实际的出卖整个黄河以北及福建给日本),这种情况引起群众的极大的反帝反日情绪的高涨,党必须利用这种情况来开展反日运动与更进一步的来实现武装民众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口号。这方面除了已经采取的许多步骤之外(参阅中央四月二十日秘密指示信),中央与军委决定从主力红军中派遣一部分为抗日先遣队,以便在全中国的民众前面证明共产党与中国苏维埃与红军是唯一的真正的民族解放斗争与民族革命战争的提倡者与组织者,借此更进[一步]的揭露一切国民党的武断宣传,提高苏维埃与红军在全中国群众间的威信与推进群众的反日反帝运动到新的阶段。
B.福建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南的首先的目的物,最近日本帝国主义在福建的活动是很大的加紧了,日本帝国主义这个步骤不仅是侵入华南的第一着,而且是以后直接武力干涉中国苏维埃的准备。另一方面,在福建的革命斗争首先是表现在农民斗争与游击战争方面在最近亦更加活跃了起来,除了闽北旧有的一部分苏区及游击区之外,在闽中之安溪、德化一带,闽东之福宁五县②及松溪、政和一带的赤色游击队在最近是有了新的活跃,部分的地方已经实行了分配土地与建立农村中的革命政权,蒋介石在福建腹地的兵力是极端的薄弱,并且在这里曾经有过几次小的士兵的背叛与骚动,浙江及浙皖赣边是敌人兵力分布的薄弱部并且是他在战略上最受威胁的部分之一。红军主力部队之一部在福建与浙江的长期的行动,将推动这些区域中的民族革命斗争及土地革命更趋尖锐与更迅速更广大的发展,而在浙皖赣闽边创立大块的巩固的苏区,则对于中国苏维埃运动今后的发展有着极重大的战略上的意义。
C.派遣七军团长期的到福建、浙江去行动,无疑的,暂时的会减弱我们直接捍卫苏区的力量,但是七军团在那里的积极的行动,闽浙的反日民族解放运动及土地革命的发展,敌人在该地区单个部队之消灭,以及浙皖闽赣边新苏区之建立,将给敌人的后方以最大的威胁,不能不促[使]敌人进行战略与作战上部署的变更,这种变更将有利于我们捍卫中央苏区的斗争,并给整个苏维埃运动将来的发展定下良好的基础。
……
前言/序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毛泽东同志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我东北三省,虎视眈眈地窥视整个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奋力为改变中国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命运而斗争。但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向革命根据地接连发动大规模“围剿”,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考验的紧急关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25军先后进行了长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了国民党上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克服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错误,纵横十余省,最远的行程二万五千里,胜利前进到陕甘宁地区,实现了红军主力的大会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伟大的红军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正确解决了关乎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全局性问题,从思想上确保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精神,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为中国共产党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红军长征胜利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领导人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编辑出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丛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领导人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战争观,全面系统完整地汇集了红军长征的重要战役战斗、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历史资料,史实权威准确、史料价值珍贵。既是加强长征历史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支撑,也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全面反映红军长征历史,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充分展示我党我军的辉煌历程、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强大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红军长征》为基础调整、修订而成,吸收了近年来红军长征研究的最新成果。丛书由综述、文献、大事记、回忆史料、图片、表册、参考资料等部件构成,共15册。收录了长征重要文献、已故将帅回忆文章、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口述历史等。史料主要来源于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有关省市区档案馆等部门。
丛书编辑中难免有不当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文献(1)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