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鄉發展的道路

中國城鄉發展的道路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費孝通 著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8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上海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08138599
版次:1
商品編碼:11981723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26
字數:471000
正文語種:中文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我國著名社會學傢費孝通 “誌在富民”,把中國城鄉發展的道路作為自己一生的研究課題,不懈探索七十多年,留下瞭豐碩的研究成果。本書即以中國城鄉發展道路為主題,選輯文章四十餘篇,首次全麵、係統地展現瞭費孝通中國城鄉發展道路的思想,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

內容簡介

  城鄉發展的道路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課題,也是費孝通一生的研究課題,在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裏,他就這一主題在我國各地進行調研考察,提齣瞭既符閤當地實際,又具有全局意義的重要發展思路與策略,相關思考和成果貫穿在他不同時期的著作和文章中,影響巨大。

  本書選輯文章四十餘篇,首次全麵、係統地展現費孝通中國城鄉發展道路的思想,由中國農村工業化的道路、中國農村城鎮化的道路、中國城鎮與鄉村的關係、中國區域發展的設想四大部分構成。其中,經濟區域開發、重開“絲綢之路”,重建東方大港等方略部署都具有較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費孝通( 1910—2005),江蘇吳江人 ,具有世界聲譽的中國社會學傢、人類學傢、民族學傢、社會活動傢,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代錶作品有《鄉土中國》、《江村經濟》等。費孝通先後對我國黃河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進行實地調查,提齣既符閤當地實際,又具有全局意義的重要發展思路與具體策略。同時,開始進行一生學術工作的總結,提齣並闡述瞭“文化自覺”的重大命題。

精彩書評

  像費孝通這樣一個視野寬廣、關懷多重問題的學者,其涉獵所及必然是跨學科的,因此他不僅是一位人類學傢、一位社會學傢,應該也是一位社會思想傢、社會改革者,一位“誌在富民”的農村社會改革復興先驅,一位能“美人之美”的文化思想傢。這樣的一位學術大師、一位社會發展改革的實踐者、一位全人類文化共存共美的推動者,他的話語、他的叮嚀、他的思想,將是我們應該長久珍藏的遺産。

  ——“中研院”院士李亦園


目錄

中國城鄉發展的道路——我一生的研究課題(代序) / 1

中國農村工業化的道路

我們在農村建設事業中的經驗 / 3

復興絲業的先聲 / 11

中國鄉村工業 / 23

人性和機器——中國手工業的前途 / 40

小康經濟——敬答吳景超先生對《人性和機器》的批評 / 53

重訪江村 / 67

三訪江村 / 92

做活人口這塊棋 / 109

農村工業化的道路 / 113

九訪江村 / 116

說草根工業 / 136

小商品大市場 / 139

江村五十年 / 157

鄉鎮企業的發展與企業傢麵臨的任務 / 162

中國農村城鎮化的道路

貿易區域和集鎮 / 169

小城鎮大問題 / 172

小城鎮再探索 / 212

中國人口分布問題的探討 / 230

論中國小城鎮的發展 / 235

經濟全球化和中國“三級兩跳”中對文化的思考 / 243

傢鄉小城鎮大發展的二十年 / 255

中國城鎮和鄉村的關係

社會變遷研究中都市和鄉村 / 279

鄉村?市鎮?都會 / 288

論城?市?鎮 / 294

關於“城”“鄉”問題——答薑慶湘先生 / 302

關於“鄉土工業”和“紳權” / 307

城鄉協調發展 / 314

中國農村工業化和城市化問題 / 332

加快城市建設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 345

中國區域發展的設想

全國一盤棋——從沿海到邊區的考察 / 353

四年思路迴顧 / 362

關於建立長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的初步設想 / 398

開發大西北 / 400

長江三角洲之行 / 407

對民族地區發展的思考 / 420

農村、小城鎮、區域發展——我的社區研究曆程的再迴顧 / 430

區域經濟淺談 / 451

長江三角洲的發展前景 / 457

為京九路沿綫城鄉發展提供一些意見 / 463

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思考——再訪珠江三角洲 / 468

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的迴顧與前瞻 / 483

期待巨龍騰飛時 / 494

發展如蛻變,說城鎮與區域經濟 / 497

我的思路框架 / 516

附錄:費孝通1978年以來城鄉考察足跡一覽 / 520

編後記 / 524


前言/序言

  中國城鄉發展的道路——我一生的研究課題(代序)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農村改革以農村傢庭聯産承包責任製為突破口迅速推嚮全國,接著促使部分地區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現在鄉鎮企業已經成為全國農村經濟的一大支柱,在我國整個國民經濟中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而被認為是“達到小康水平的必由之路”。中國城鄉發展已找到一條有自己特色的道路,全國農民絕大多數已經脫貧,走嚮較高的生活水平。

  近10年多來鄉鎮企業一直是我的一個重要的研究對象,並且有一個很長的背景,可說是我學術生涯中的一個主要部分,今天請允許我藉此機會談談我這項研究的經過。

  我最早到中國農村進行實地調查研究是在1936年。那是我從瑤山調查受傷以後,迴傢鄉養病時,在吳江縣廟港鄉開弦弓村開始的。我所以選擇開弦弓村,是接受傢姐費達生的建議,她在這村裏幫助農民辦瞭一個生絲精製運銷閤作社,那是我國農民自己辦的最早的鄉鎮企業之一。它引起瞭我的研究興趣。那時我住在閤作社的工廠裏,看到農民在機器上繅絲,就想到這不是現代工業進人瞭農村麼?我心裏十分激動。我在該村調查瞭一個多月,便啓程赴英國留學,在去倫敦的船上,把開弦弓村調查的資料整理成篇,並為該村起瞭個學名叫“江村”。

  我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係攻讀博士學位時,根據這項調查材料撰寫瞭論文。在這期間我的導師馬林諾斯基正在研究文化的變遷問題,他十分重視農業社會轉嚮工業社會的過程。我在他的指導下以“江村”為具體實例,描述瞭現代文化進人傳統農村文化的過程。他在這篇論文齣版時寫的序言中說:對社會的改革“如果要組織有效果的行動並達到預期的目的,必須對社會製度的功能進行細緻分析,而且要同它們意欲滿足的需要結閤起來分析,也要同它們的運轉所依賴的其他製度聯係起來分析,以達到對情況適當的闡述。這就是社會科學者的工作,所以社會科學應該在指導文化變遷中起指導的作用”。他認為有關蠶絲業的那章是最成功的一章,“它介紹瞭傢庭企業如何有計劃地變革成為閤作工廠,以適應現代形勢的需要。它證明,社會學需要研究社會工程的有關實際問題”。他對我在這些方麵的鼓勵對我後來的研究工作起瞭重要的指導作用。

  人類學的發展到30年代,已碰到瞭研究文化變遷,變化接觸的現象和現代文化的傳播問題。我在留英之前,已經和燕京大學社會學係的一輩學生,在吳文藻先生的啓發下,開始探索用實地觀察的研究方法去認識中國社會,如楊慶堃的《山東鄒平的貿易係統》,徐雍舜的《河北農村社區的訴訟》,林耀華的《福州的族村》,廖泰初的《動變中的中國農村教育》,李有義的《山西的土地製度》,黃石的《河北農民的風俗》,鄭安侖的《福建和海外地區移民的關係問題》等等。所以馬林諾斯基說,“中國社會學界已獨立自發地組織起一場對文化變遷的應用人類學的真正問題進行學術上攻關的運動。這一學術攻關錶達瞭我夢寐以求的願望”。馬氏所支持的用現在的語言來說就是“理論聯係實際的研究為社會改革服務”。這個方針可以說一直貫徹在我一生的學術工作之中沒有動搖過。

  我們當時已經注意到中國農民在現代文化傳播接觸中,已無法維持原有的生活方式,齣現瞭種種問題,主要的是農民的生活日益貧睏。我在《江村經濟》的結論裏說:“中國農村的基本問題,簡單地說,就是農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維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國農村真正的問題是農民的飢餓問題。”而窮睏的根源一是土地製度的不閤理,其齣路是改革土地製度。其次是人口的不斷增長。要在土地有限的農村裏維持這麼多人口,一方麵必須控製人口的繼續增長,另一方麵是要為充分利用農村裏的勞動力從事各式各樣的生産活動。可是當時的環境,一方麵受到傳統土地製度的束縛,另一方麵又有外來勢力和西方新技術的競爭,中國農民陷入極其貧睏的境地。這種曆史的現實促使我産生瞭盡力使中國農民脫貧緻富的使命感。也為我後來一生“誌在富民”紮下根子。

  由於在實地觀察江村時,看到瞭一個以閤作為原則來發展小型工廠的實驗,引起瞭我極大的興趣。我認為這是個在發展農村經濟上具有重要意義的實驗。這就是當時我對鄉鎮企業最初的接觸和理解,簡單地說,我從開弦弓村實地調查中,明確地感覺到農村需要現代工業。可是,我並沒有注意到這個閤作工廠建立和存在,有其特殊的條件,就是它有傢姐費達生所在女子蠶業學校技術推廣部的支持,引進瞭科學技術和工廠管理,並幫助培養人纔和組織生産。這是當時一般農村不可能都具有的條件。更重要的是我沒有注意到當時在國民黨統治下,在土地製度沒有改變,在商品生産上國外有強大的競爭力,這些實驗固然取得瞭成績,但由於客觀條件不具備,這個小小的實驗改變不瞭整個地區的農村麵貌。

  1938年,我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後,懷著繼續研究中國農村的願望,暑假即急忙迴國。但是我的傢鄉已經被日本軍隊占領,江村的小型絲廠已被夷為平地。我隻能進人抗戰後方的昆明。在昆明雲南大學在吳文藻先生的支持下建立瞭一個小小的研究中心,繼續進行雲南省的內地農村調查。內地農村調查使我們進一步看到在一個人口眾多,土地有限的國傢裏,要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重點應當放在發展鄉村工業上。我在介紹雲南農村調查的Earthbound China一書

  中,再一次更明確地提齣瞭這個見解。現在迴頭來看,我的這項改變農民窮睏的見解,盡管是從實際調查中得來的結論,但從整個局麵來說,其實還是書生論政,紙上空談。這也使得我拋棄瞭不問政治的態度,而投身於當時的民主運動。從此我的學術研究工作也和廣義的政治分不開瞭。我當時提倡的“實用社會學或人學”,其實也就是中國傳統的學以緻用,政學不分的。

  到全國解放後,在50年代初的三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我國農村成功地實現土地改革和農業恢復的目標。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又使農業得以順利發展,並且引導農民走上閤作化道路。但是那時沒有發展農村小型工業的政策。由於蘇聯模式的影響,在“以糧為綱”的口號指導下,農村主要是去搞糧食來支持城市發展大工業。

  1957年我重訪江村,看到當時農業上有瞭發展,糧食增産瞭,我感到高興,但是為那種忽視副業和沒有恢復鄉村工業的情況憂心忡忡。農民自己有瞭土地使用權,但手中無錢,市鎮上商品交換日益蕭條,小城鎮也萎縮瞭。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農村裏應當提倡恢復副業和發展小型工業。我在《重訪江村》一文中這樣說:“農業顯著地增産是不是提高瞭農民的收人呢?為什麼農業增産瞭60 %,而還有人感覺到日子沒有以前好過呢?問題齣在沒有發展副業上。”同時,我重新提齣瞭“鄉土工業”問題,講到村子裏辦小工廠的好處。但是這種主張與當時的政策相抵觸,不但沒有被接受,在反右時還受到瞭批判。

  直到70年代,這種限製農村單純搞糧食生産的政策受到瞭事實的挑戰。這項嚴重的挑戰來自人口的不斷加速增長。單純依靠種植糧食的低收人,使廣大農民在那不斷增長的人口麵前無法維持他們已有的生活水平。解放時我國人口5.4億,經過32年到1980年已接近10億,增加瞭81%,每年平均增長19 % , 1978年全國糧食比1949年固然增長瞭169。2%,但按人口平均僅增長瞭52 %,經過解放以來30多年,到1980年中國榖類的個人平均配額僅有580斤。以這一個僅夠糊口的糧食來維持農民全部的生活費是遠遠不夠的,何況各地區的産量不平衡,絕大部分地區的農民所得低於平均數,因而貧睏重又成瞭農村的主要問題。這種嚴重的處境曾在60年代發生瞭全國性的“睏難年”,餓死的農民成韆上萬,接著是“文革”時期,全國經濟到瞭崩潰的邊緣。我在這20多年中由於我的言論和當時的政策相抵觸,被劃為“右派”,失去瞭繼續實地研究工作的條件。

  80年代初,我的社會和政治地位恢復瞭,社會學也恢復瞭,於是又重新開始我的農村調查研究工作。1981年我三訪江村。那時江村個人全年平均收入已接近300元,位於全國的前列,大約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倍。而三年前,即1978年江村個人平均收人還隻有114元,為什麼在短短的三年裏這個村子的農民會這樣快的富裕起來?我看到傢庭副業恢復瞭,集體小工廠辦起來瞭。從農村經濟新結構中農、副、工三方麵來看,發展前途最大的顯然是工業。

  使我特彆興奮的是在這裏看到瞭我幾十年前所想象的目標已在現實中齣現,而且為今後中國經濟的特點顯露瞭苗頭。在人口這樣眾多的國傢,多種多樣的企業不應當集中在少數都市裏,應當盡可能分散到廣大的農村裏去,我稱之為“工業下鄉”。工業下鄉同樣可以在國傢經濟結構中增加工業的比重,但是在人口分布上卻不緻過分集中,甚至可以不産生大量脫離農業生産的勞動者。在這個意義,為具體實現工農結閤,消除工農差距的社會開闢瞭道路。《三訪江村》是我在英國的老師R.Firth為我去倫敦接受“赫胥黎奬章”作演講齣的題目,他建議我講講江村在半個世紀裏的變化,這次演講也決定瞭我其後10年的研究課題,即中國城鄉發展的道路。

  1982年以後,我的研究領域逐步擴大,首先是從農村到集鎮。提高瞭一個層次。由於我是從農村齣發去研究集鎮的,因而我的著眼點一開始並沒有限於集鎮本身,而首先把它看作是城鄉的結閤部,稱之為小城鎮,並提齣瞭對小城鎮“類彆、層次、興衰、分布、發展”的10字研究課目。我研究的地域也從傢鄉的一個村,擴大到包括七大鎮、十幾個小鎮的吳江縣。我把單槍匹馬的個人研究改變為組織隊伍的集體研究,打下瞭以後建設研究中心的基礎。

  80年代初期已是中國各地小城鎮復興的時刻,我注意到傢鄉吳江縣各個集鎮上的人口無不在迅速增加,追究過去,瞭解到它們都曾在50年代進入過一個衰落時期,人口下降,70年代後期陷入榖底,齣現冷冷清清的局麵。嗣後前前後後齣現瞭生機,當我們1981年去調查時,這些集鎮的麵貌正在發生明顯的變化,齣現瞭欣欣嚮榮的勢頭。

  這些集鎮怎麼會興旺起來的呢?這個問題吸引瞭我,我注意到當時正在有如異軍突起的發展著的鄉鎮企業,因為這些是公社和生産隊所辦的工業,所以一般都稱作“社隊工業”。集鎮是社辦工廠集中的地方。這時集鎮上新辦的工廠紛紛到農村裏去吸引農民齣來當工人,集鎮的人口也就多起來瞭。工業帶來瞭繁榮,集鎮上新的建築一座座蓋瞭起來,麵貌大變。農村裏也由於生産大隊或生産隊辦瞭工廠,收入增加瞭,農民生活改善瞭。

  這裏特彆要提齣的是人口問題。70年代中期中國人口壓力越來越大,雖然提齣瞭人口控製的號召,但已齣生的人口已相當多。由於嚴格控製城鄉人口遷移,用行政手段劃清城鄉戶口,農村戶口不能嚮城裏遷移,於是農村中“隱藏”著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城鄉戶口的隔離迫使農民另找齣路。

  這條齣路就是人口不走嚮城市集中而把工業拉進農村,使農村裏的剩餘的農業勞動力可以嚮自辦的工業轉移。通過農村工業化來改善農村經濟狀況,以提高農民生活,這應當說是中國農民逼上梁山,自己闖齣來的一條生路。

  正是那時客觀上存在瞭發展農村工業的具體條件,一方麵“文革”失敗,政策改變瞭。公社製取消後,農民可以在糧食生産之外,生産其他的産品,副業、工業都産生瞭。另一方麵在“文革”中一批大城市的技工和知識分子下鄉,提供瞭興辦工業必需的知識和技術。在這些條件下,江蘇省主要是蘇南於1984年形成瞭興辦鄉鎮工業的高潮。

  值得特彆注意的是,由於這些鄉鎮工業辦得好,因而富裕起來的鄉村,農副業收入所占的比例不斷降低,而在絕對數字上卻相應地增長,增長速度也較工業不發達的鄉村為快。這個事實應當大書特書,因為它嚮人們展示齣我們中國在發展經濟道路上的一種嶄新的特點:中國社會的工業化是在農業繁榮的基礎上發生、發展的,而且又促進瞭農業的繁榮和發展,走上現代化的道路。

  這個特點的重要意義要和西方早年工業化曆史相對照就容易看清楚瞭。歐洲工業化初期,在集中於都市裏的機器工業興起的同時,農村都瀕於破産,農民失去土地,不得不背井離鄉湧進城市,充當新興工業的勞動後備軍。西方國傢現代工業的成長是以農村的蕭條和崩潰為代價的。這是西方工業化的道路。在當前曆史條件下,中國是決沒有可能走這條道路的。不能想象上億的農民,擁入城市來發展工業。中國要工業化隻能走一條迥然不同的道路。農民在農業繁榮的基礎上,以巨大的熱情興辦集體所有製的鄉鎮工業。這種鄉鎮工業以鞏固、促進和輔助農業經濟為前提,農、副、工齊頭並進,協調發展,開創瞭農村繁榮興盛的新局麵。這種工業化的道路,從具體曆史發展來看,並不是從理論上推論齣來的結果,而是農民群眾在實際生活中自己的創造。

  從實際齣發進行研究來促進實際的發展是我行之有效的工作方針。工業下鄉,發展鄉鎮企業都不是我的創造,而是中國曆史上發生的事實。我作為一個研究工作者隻是抓住這個曆史事實進行分析、錶達和傳播,使人們能理解其在社會發展中的正麵和反麵的作用,從而通過對社會輿論的影響,對社會客觀進程發生作用,從廣義來說也可以包括在政治活動範疇之內。

  在80年代農村經濟大發展中,由於鄉鎮企業的興起,在比較發達的地區,不論過去屬於哪一種類型的鄉鎮都走瞭工業化的道路,幾乎都成瞭以鄉鎮企業為基礎的小城鎮,但是各地條件不同,所走的具體路子各有特點。這個客觀的曆史事實使我産生瞭“模式”這個概念。模式是從發展的路子上說的,因為各地的鄉鎮所具備的地理、曆史、社會、文化等條件不同,在嚮現代化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采取瞭不同的路子,不同的發展路子,也就是不同的曆史進程,就是我們所說的不同發展模式。

  1984年我走齣蘇南,進入蘇北調查,看到瞭兩地發展上的差距,起初還以為是先後不同。1986年在溫州考察時,纔進一步明白地區間的區彆可以齣於客觀條件不同而所走的路子也不同,因而提齣“發展模式”的概念。模式是指“在一定地區,一定曆史條件,具有特色的經濟發展的路子”。這個概念使我們的研究工作推進瞭一步,要求我們從整體齣發探索每個地區的背景、條件所形成的和其他地區相區彆的發展上的特色,從而引導我們進人不同模式的比較。

  這個概念有它的實用價值,它防止瞭全盤照搬的辦法,所以我們提齣瞭“因地製宜,不同模式”的觀點。後來在1988年,我在兩廣調查時,對當地農村迅速嚮珠江模式靠攏的事實,發現我所提齣的這個發展模式的概念多少帶有一點靜態的意味,沒有照顧到條件本身是個變數。而且路子盡管不同,不能排斥相互交叉和學習。所以我在《四年思路迴顧》一文中又提齣瞭“隨勢應變,不失時機”的觀點,在發展模式的概念中注入瞭動態的觀點。

  提齣發展模式的概念是有利於采用比較研究的方法。但也必須防止偏重於各模式之“異”,而忽視其所“同”。各種模式之所以能相互比較,是因為它們是在共同基礎上齣發,又嚮同一目的前進的,共同基礎是我們傳統的小農經濟,同一目的是脫貧緻富,振興中華。概括起來看,鄉鎮企業的發展,必須具備勞動力、資金、原料、市場、技術和管理等條件,它們的來源可以不同,辦法可以各異,但缺一不可。怎樣把農村中潛在的巨大的剩餘勞動力轉化成生産力是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共同的關鍵問題,但轉化的辦法有所不同。

  對各種模式進行比較分析時,我們注意到內地和邊區的農民即使有勞動力和啓動資金,工廠還是辦不起來的。鄉鎮企業必須有現代工業的製造技術和管理知識以及市場信息,而這些在農業傳統裏是得不到的,必須嚮工商業中心的城市中去引進,所以靠近城市的鄉村比較容易發展鄉鎮工業。這說明瞭農民內發的要求還是要結閤瞭外援纔能辦工業。這個事實使我們注意到城鄉之間的關係,逐步走嚮城鄉關係的研究。

  80年代初,我國在廣東和福建建立瞭經濟特區,試行具體的對外開放政策,進一步推動瞭廣東珠江三角洲農村經濟的發展,齣現瞭新的發展模式,使我們意識到在中國農村發展中齣現瞭外聯和內發的不同性質。外聯是指資金、經營、運銷靠國外投人,不靠國外的是內發。這兩種不同性質的模式又互相滲透,互相結閤,90年代初期在沿海各省成為發展方嚮的外嚮型企業。

  鄉鎮企業的發育是一個很生動的過程。這是一個農村裏商品經濟的生長過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商品流動數量和範圍極小,往往采取日中為市的趕集的方式。工業下鄉後情況就基本上起瞭變化,工業品需要廣闊的市場,從低級到高級,從小規模到大規模,從國內到國外。農業經濟納人瞭商品經濟,農村的小細胞已成為世界總體的構成部分。鄉鎮企業的發展促進中國市場的發展,具有極深刻的曆史意義。

  我在這十幾年裏從農村體製改革後遍地開花的傢庭企業和 中國城鄉發展的道路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城鄉發展的道路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城鄉發展的道路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城鄉發展的道路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包裝精美,圖書經典,物流迅速

評分

包裝精美,圖書經典,物流迅速

評分

經典書籍,物流很快,非常滿意

評分

包裝精美,圖書經典,物流迅速

評分

經典書籍,物流很快,非常滿意

評分

經典書籍,物流很快,非常滿意

評分

包裝精美,圖書經典,物流迅速

評分

經典書籍,物流很快,非常滿意

評分

經典書籍,物流很快,非常滿意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城鄉發展的道路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