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畅销家教书系作者、美国杰出的教育专家法伯与玛兹丽施寄语中国读者:
无论我们生活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都对孩子拥有同一样的爱。我们都愿意把好的奉献给孩子,我们更希望传承给孩子一种方法,让他们学会面对现实,创造未来!
阅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经历,将是一次学习爱的技巧与接受爱的训练的过程,它给了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父母配合。掌握了“如何说?”“怎么听?”的技巧,就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让孩子在您的引导下身心健康发展。
为了建立这个快乐沟通的平台,围绕“如何说”“怎么听”,作者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2、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3、代替惩罚的方法;
4、鼓励孩子自立;
5、恰当地赞赏孩子;
6、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清晰简洁地创造了一套操作方法,给出了实现这六个方面的30种技巧,辅以大量的常见场景和问题加以说明,并配有相应的练习题,让父母可以把这些技巧烂熟于心,灵活运用,随时应付各种情况,做到游刃有余。
阿黛尔·法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畅销亲子教育书系作者。
伊莱恩·玛兹丽施(Elaine Mazlish),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畅销亲子教育书系作者。
她们是纽约市社会研究新校和长岛大学家庭生活研究所的创建者。本书是她们在创办的学校和研究所长期与父母们一起进行实验的研究总结。如今世界上数以千万的父母用自身的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非常有效。她们除了在美国和加拿大各地频繁演讲外,还经常出现在《早安美国》(Good Morning America)和《欧普拉》(Oprah)等热门电视节目里。
法伯与玛兹丽施都是三位孩子的母亲,她们已被收录于美国名人录。
两位作者的其他家教畅销书:
《如何说孩子才肯学》美国《儿童》杂志评为“家庭教育年度图书”;
《解放家长 解放孩子》荣获“克里斯多佛”奖;
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序言
谢辞
如何阅读本书
第1章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如何面对孩子的负面感受?很简单,接受他们的感受。
⊙我们和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不能用我们的感受代替孩子感受。
⊙感受没有对错之分,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孩子的感受被接纳了,他们才能开始集中精力改变自己的情绪。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 全神贯注地倾听
2. 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 说出他们的感受
4.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第2章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孩子不愿意合作,是因为他们和我们在需求上存在矛盾。
⊙家长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尊重孩子是合作的开始。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 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2. 提示
3.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 说出你的感受
5. 写便条
第3章 代替惩罚的方法
⊙惩罚孩子,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
⊙不要把孩子看做麻烦的制造者,要把他们当做解决问题的积极参与者。
⊙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
1. 请孩子帮忙
2. 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3. 表明你的期望
4. 提供选择
5. 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6. 采取行动
7. 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当孩子屡教不改时,家长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第4章 鼓励孩子自立
⊙家长培养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亲自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挣扎,在自己的错误中得到成长。
⊙让孩子依赖感降到最少,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鼓励孩子自立的六个技巧:
1.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2. 尊重孩子的努力
3. 不要问太多问题
4. 别急着告诉答案
5. 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6. 不要毁掉孩子的希望
第5章 学会赞赏孩子
⊙在家里得到赞赏的孩子,更愿意为自己设立较高的目标。
⊙赞赏需要谨慎,善意的赞赏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拒绝。
⊙做父母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学会如何及时称赞孩子做对的事情。
⊙赞赏孩子的三个技巧:
1. 描述你所看见的
2. 描述你的感受
3. 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第6章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行为。
⊙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比做一个“妈妈的乖女儿”更重要。
⊙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的六个技巧:
1. 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2. 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3. 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
4. 以身作则
5. 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6. 当孩子又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
第7章 融会贯通
⊙改变孩子,需要将所有的技巧都用上。
⊙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精彩在继续
1. 多年以后
I是这样,但是…… 如果……会怎么样?
II孩子们的“母语”
III读者来信
2. 30周年纪念版感言
3. 下一代的成长 乔安娜?法伯
为读者推荐的家教图书
当我上周听了乔舒亚的故事后,我就在想,多希望能把这个经验用在托德身上呢?托德今年也是3岁,患有脑瘫。对正常孩子很容易做的事情,比如:站稳、伸直头这样的动作,对托德来说却很难。其实,他已经有很多进步了,但还是很容易沮丧。每次他试着做一些事情又没做成时,就会大叫好几个小时。我简直拿他没办法。最糟糕的是,他还踢我、咬我。我猜他可能觉得是我把他弄得这么难过。他几乎一天到晚都在生气。我应该为他做点什么呢?
上周结束了讲座后,在回家的路上,我就想:在他发怒之前,我最好能提前有所准备。那天下午他在玩拼图。那个拼图很简单,由几个大拼块组成。但是他还是不能把最后一块拼好,试过几次之后,他的脸色有些不对劲。我想:“糟糕,情况不妙了!”我立刻跑过去,对他喊:“拿住了!……别动!……我去拿一样东西过来!”他吃惊地看着我。我连忙地从他的书架上找来一只紫色的笔和画画纸,和他一起坐在地上,一边使劲地在纸上“噌噌”地画线,一边对他说:“托德,你生气的感受是不是就是这样的?”
“是的。”他从我手中夺过笔,也疯狂地在纸上画线,然后,还不停地在上面戳孔,直到那张纸全都被戳满了孔。我把纸对着光线,说:“你这么难过……你的确很生气!”他抢过纸来,哭了起来,又把纸一点一点地撕成了一堆碎纸屑。最后,他抬头看着我说:“妈妈,我爱你。”这可是他第一次对我说这句话。
后来,我又用过这一招,但不是每次都见效。我得找些其他的东西给他发泄,比如拳击沙袋之类的东西。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最重要的是当他砸东西、摔东西或者乱画时,我能在他身边,让他知道即使是最极端愤怒的感受也是被接纳和理解的。
……
给中国读者的一份祝福
亲爱的读者朋友:
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被翻译成中文,与中国的广大父母以及育儿专家见面了。回顾当初,这本书在1980年首次出版发行的时候,我们谁都不曾预料到,它不仅是最畅销的书之一,而且成为近30年来家长们的“育儿宝典”,全美销售量超过300万册,同时,还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曾收到了许多中国家长的来信,让我们了解到这本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深远的影响。一位女士还表示,希望有一天可以看到这本书的中文版,使更多的父母学会用有效、愉快的沟通方式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
现在愿望终于实现了。尽管东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我们仍然相信,有更多共同的东西把我们联系起来。无论我们生活在地球的哪个角落,我们都对孩子拥有同样的爱,我们都愿意把最好的奉献给孩子,我们更希望能传承给孩子们一种方法,让他们学会面对现实、创造未来。
这也正是本书的核心所在,我们希望能为读者提供―种建立在平等互爱、相互尊重基础上的交流方式和沟通技巧。
期待着各位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收获良多。
Adele Faber(阿黛尔·法伯)
Elaine Mazlish(伊莱恩·玛兹丽施)
这本书的全新修订版,我感觉在内容上更加与时俱进,也更贴近当下的育儿环境。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同理心”的强调,这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贯穿在书中的每一个章节,从如何理解孩子的情绪,到如何回应他们的感受,都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指导。我之前总觉得,孩子不听话就是“不懂事”,需要严加管教,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背后都有情绪在驱动,如果我们能先去识别和安抚这些情绪,后续的沟通就会顺畅得多。书中有很多“我-信息”和“你-信息”的对比分析,让我清晰地看到自己过去沟通方式的弊端,以及如何用更温和、更具建设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望。我特别喜欢书里提到的一些“积极暂停”的技巧,当自己情绪激动的时候,可以先深呼吸,冷静下来,再去跟孩子沟通,这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争吵。而且,书中不仅仅聚焦于解决问题,更注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和被爱,这一点对我来说是意义非凡的。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拿到这本书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觉得市面上类似的育儿书籍太多了,内容大同小异。但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全新修订版)》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它没有空洞的说教,也没有不切实际的理论,而是充满了接地气的生活案例和操作性极强的方法。我最喜欢的是书里关于“积极倾听”的详细阐述,不仅仅是听孩子说话,更是要去理解他们话语背后的需求和感受,有时甚至是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东西。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过去常常忽略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总是急于给出解决方案,反而适得其反。书里的一些“同理心陈述”的句式,比如“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因为…”,这些简短的句子,却能瞬间拉近我和孩子的距离。我还尝试了书里提到的“让孩子感觉自己被看见”,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看见,更是心理上的关注和认可。当我真正用心去倾听和理解我的孩子时,我发现他们变得更加愿意和我分享,也更加信任我。
评分这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全新修订版)》简直就是给新手爸妈的一剂定心丸,我刚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说实话,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在面对孩子哭闹、顶嘴或者不愿意沟通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在“鸡同鸭讲”。这本书的标题就直击痛点,让我看到了希望。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不是上来就讲大道理,而是从最常见的生活场景切入,比如孩子不愿意收拾玩具,或者不愿意完成作业,这些都是我们家长日常的“噩梦”。书里提供的那些具体的对话范例,简直就像在我脑海里上演了一出出我亲身经历过的场景,然后又给我展示了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去化解。我试着书里的一些小技巧,比如“倾听”,刚开始觉得有点别扭,好像要把自己的想法先放一边,去真正理解孩子的情绪,但这确实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好像感觉被理解了,没有那么抗拒了,愿意听我说话,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我。这本书不只是教我怎么“说”,更重要的是教我怎么“听”,这让我意识到,沟通是双向的,理解孩子比单纯地纠正他们更重要。
评分我是一名全职妈妈,每天和孩子24小时待在一起,所以沟通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家庭氛围。这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全新修订版)》真的是我育儿路上的“及时雨”。它帮我理清了许多模糊的概念,让我明白了“管教”和“惩罚”的区别,也让我认识到,有效沟通不仅仅是语言的技巧,更是态度的转变。书里关于“尊重”的论述让我深有感触,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尊重了我的孩子,是否把他们当成独立的个体来对待。书中提供的“选择权”的运用,比如“你想先洗澡还是先看书?”这种看似微小的选择,却能极大地提升孩子的自主感和合作意愿。我还特别喜欢书里关于“鼓励”的讲解,不仅仅是表扬做得好的,更重要的是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并给予真诚的支持。这本修订版在一些具体的情境设置上,比如青春期孩子的沟通,也做得更加细致,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建议,让我感觉这本书是一本能够陪伴孩子成长全过程的宝典。
评分我是一名二胎妈妈,相比于大宝刚出生时的手忙脚乱,这次在育儿方面我更加注重沟通的质量。这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全新修订版)》真的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书里关于“情绪界限”的讲解我印象特别深刻,它告诉我,我们可以理解孩子的情绪,但不必为他们的情绪负责,也不需要一味地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这让我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既能给孩子支持,又能坚持原则。书里提供的很多“非暴力沟通”的技巧,比如描述事实、表达感受、说明需求、提出请求,都非常实用。我试着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技巧,比如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我不再直接批评,而是先蹲下来,平静地说:“我看到你很生气,因为你想继续玩,但是到了睡觉时间了。” 这种表达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平静下来。而且,书中还强调了“合作式解决问题”,鼓励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让他们更有归属感和责任感。
评分这本书非常值得购买,是很好的育儿书。书的印刷质量也不错。活动购买比较划算。京东快递真的太快了,很喜欢。
评分还没看完,书质量不错,物美价廉
评分要是有一本书能让你学会一种语言,说出话来孩子就会听,你会吃惊吗?
评分一个不错的书,挺有意思。大人可看
评分现在买什么都在京东!东西全!便宜!会员还多给京豆?
评分插图,问题回答很有意思,反省自己,理解儿子
评分好书好书!内容还有试题,很新颖,看了一下还没有时间仔细阅读。
评分京东配送很快,不错
评分两本书都还不错,挺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