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 图说香道文化
作 者:余悦
I S B N : 9787510084997
出 版 社: 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1日
印刷时间: 2014年11月1日
字 数:
页 数: 192页
开 本: 16开
重 量: 381克
原 价: 45元
编辑推荐
余悦编写的《图说香道文化》阐释香道是一种关于“香的艺术与规律”,使读者通过阅读,体会到感官器官经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绕不同香气对人的作用及个人的需求,了解现代广义的香,是指香气、芳香的气味。《辞源》释词道:凡草木有芳香者皆曰香,如沉香、檀香等。狭义的香,是指用天然芳香类香药及植物黏合剂为原料,根据功效的需求,按制定配方,并对香药进行炮制及配伍,依工艺要求制成的各种香品。其中传统香须经窖藏方可成真正意义上的香品。以及掌握由此产生的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
目录
引言茶事生活中的香道文化
第一章香道历史
第一节香道起源
第二节先秦香道
第三节唐代香道
第四节宋代香道
第五节明清香道
第二章香道功能
第一节古代用途
第二节香与宗教
第三节香与国学
第四节香与礼仪
第五节香与养生
第三章香材与香品
第一节动物类香材
第二节植物类香材
第三节**香品
第四节配匹香材
第五节线香艺术
第四章香道器具
第一节传统香具
第二节现代香具
第三节主要香具
第四节辅助香具
第五节香道术语
第五章香道与茶香瑚
第一节古书茶香
第二节茶香类型
第三节名茶香气
第四节茶香术语
第五节茶艺用香
第六章香道鉴赏
第一节香道技艺
第二节香篆礼法
第三节线香礼法
第四节品香雅集
第五节香道境界
结语实现茶道与香道的共赢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香飘四季
作者简介
余悦,男,1952年2月生于江西武宁,祖籍江西新建。现任江西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江西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兼任茶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等职。在民俗文化、茶文化和宋代文化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先后获省级、华东地区和全国成果奖30余次。已出版《茶路历程:中国茶文化流变简史》、《中国茶的外传与外国茶事》、《中国茶韵》等专著,主编“中华茶文化”、“中国茶叶艺文”、“茶文化博览”等丛书和《中华当代茶界茶人辞典》,并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担任《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的总主笔,主编《茶艺师》等全国统一的培训鉴定教材。多次应邀到港、台地区和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并兼任美国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现正主持由中国和日本联合进行的茶文化研究课题。
评价三: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我一直对佛教文化颇感兴趣,而香在佛教仪轨中的重要性,我早有耳闻。这本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香在佛教中的多重含义,不仅仅是简单的供奉,更是修行者表达虔诚、集中精神、净化心灵的载体。书中关于“戒定慧”与香的关联,以及香在冥想、禅定中的作用,让我对“闻香识佛”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不同香料在宗教仪式中应用的解读,比如檀香的宁静、沉香的庄严,它们各自所蕴含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通过焚香来与佛陀、菩萨沟通。书中还提及了香在道教、儒家等其他文化体系中的应用,这让我看到了香作为一种跨越宗教和文化的媒介,其普适性和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仅是对香的百科式介绍,更是一种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精神连接的哲学思考,它引导我去探索香背后的宁静与智慧,让我的内心得到升华。
评分评价二: 我一直对各种精美的香道器具很感兴趣,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原本以为香炉就只是一个装香的容器,但这本书的讲解让我大开眼界。从古代的鼎、炉,到宋代的点茶、焚香盛行时期各种造型别致的香炉,再到明清时期更加精致的铜炉、瓷炉,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材质、不同工艺的香炉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配以精美的插图,让我得以一饱眼福。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香炉与香料搭配的讲解,以及不同香炉在审美和实用性上的考量,这让我意识到,器具本身也是香道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仅是工具,更是艺术品,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匠人的智慧。我还会仔细研究书中关于熏香用具的介绍,比如香篆、火箸、灰押等等,这些看似微小的配件,却在整个香道仪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让我对香道器具的认识,从“形”上升到了“神”,对它们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评价五: 作为一个对生活品质有着较高追求的读者,我一直希望能将一些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它不仅仅是在讲香道文化的历史和理论,更是在传授一种“生活美学”。书中关于“如何在家中营造香道空间”的建议,关于“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合适的香”的指导,都非常实用。我尝试着在阅读后,根据书中的建议,在自己的书房里布置了一个小小的香道角,点上一炉自己喜欢的香,那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愉悦。书中关于香在养生、保健方面的作用的介绍,也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开始尝试将一些具有舒缓、提神功效的香料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感觉身心都得到了很好的调节。这本书让我明白,香道并非遥不可及,它是一种可以融入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的艺术。它不只是枯燥的知识,更是一种体验,一种生活方式的引领,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评分评价四: 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逻辑性很强,让我能够系统地了解香文化的方方面面。我一直对香料的来源和制作过程感到好奇,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它详细介绍了各种天然香料的产地、采集方法、炮制工艺,以及不同香料的化学成分和香气特征。例如,书中对于沉香的形成过程、等级划分,以及如何辨别真伪,都有非常细致的讲解,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够窥见一二。而且,书中还涉及到一些香料的配伍知识,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需求,调配出独具特色的香方。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辨香”的章节,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分辨不同的香气,更是一种培养嗅觉辨识能力和审美情趣的过程。读完这些内容,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日常接触到的香,背后有着如此复杂而精妙的学问。这本书让我对香料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一堆气味,而是蕴含着大自然馈赠的宝贵财富。
评分评价一: 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老者,缓缓地向我讲述着香的历史。我一直对香道有着朦胧的好奇,总觉得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焚香,而是一种更为深邃的文化体验。这本书没有辜负我的期待,它从最基础的“香”是什么,到它在中国古代社会扮演的角色,再到如今如何以一种更现代、更精细的方式传承,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香的起源和早期应用的章节,那些关于古代祭祀、宫廷用香的描绘,让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那些早已远去的辉煌。作者在介绍不同香料时,并没有流于表面的堆砌,而是深入探究了每一种香料的独特属性,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读完这些,我才真正理解,为什么古人会对香如此钟情,为什么它会被赋予如此多的情感和哲学内涵。整本书的叙述流畅而富有韵味,文字间透着一股沉静的力量,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心灵也随之平静下来,沉浸在香文化的海洋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