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書館”叢書,主要收入近代以來絕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價值的小書,以文史為主,兼及其他。這些“小而可貴的書”,都是以大手筆寫小文章,雖然沒有“大書”那般洋洋灑灑的旁徵博引,但見肉見骨的精華,絕對令人受益匪淺。它們不因時間而消逝,曆久彌新,書香滿口,為一般讀者可讀、可懂、可藏。
自第一輯齣版以來,受到讀者的喜愛和好評,一直居於各大網店圖書暢銷榜。《學詩淺說》入選鳳凰網2014年度周榜榜首圖書、百道好書榜、獲共識網2014年度十佳好書,入圍《新京報》年度好書提名;《中國政治二韆年》入選百道好書榜,4次獲得百道網好書推薦;《國文趣味》入選2015年國傢新聞齣版廣電總局嚮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文言淺說》在中國圖書評論學會“中國好書”評選活動中被評為“2015中國好書”。
“小書館”叢書(已齣版):
《國文趣味》
《中國人文小史》
《書法指南》
《我們怎樣讀書》
《中國哲學小史》
《學詩淺說》
《國學概論講話》
《中國政治二韆年》
《曾國藩治學方法》
《人間詞話講疏》
《北平雜記》
《日本文明小史》
《文言淺說》
《中國庭園記》
書法指南之類的普及讀物,可謂多矣!而由一位中國美術史論泰鬥、知名書畫傢寫就的這種入門小書,卻是難得。後世學者評價這本《書法指南》:這是一本道、理、法俱全的,真正意義上的“指南”。可惜這樣的大傢小書,現在是越來越少瞭。
俞劍華 (1895—1979),山東濟南人,為陳師曾入室弟子,是20世紀著名的美術教育傢、書畫傢,海內外享有盛譽的美術史論泰鬥。至今國外研究中國美術史的學者,仍然以他的著作作為基本讀物,或直接引用他的論著。主要著作有《中國繪畫史》、《國畫通論》、《中國古代畫論類編》、《曆代畫論大觀》、《中國美術傢人名辭典》等。
第一編 總論
第一章緒言
書法之必要書法之目的 書傢之養成 歐化東漸後之書法 學校學生之書法 書法之練習 本書之目的 本書之主張
第二章 求師
求師之必要 求師之種類 求師之睏難 以古人為師 以今人為師 本書之責任
第三章 天纔
天纔之便利 小有纔 偏纔 名傢之纔 大傢之纔 天纔之利用
第四章 學力
學力之必要 學力之成功 有恒 專一 遵守規矩 勿求急效
第五章 學程
學程之研究 學程之三期 一備用 甲大楷 乙小楷 丙行書 第一期之時間 選帖之理由 二應用 應用之重要 應用之目的 應習之種類 甲繼承 乙草書 丙分隸 丁魏碑 戊小篆 己大篆 練習之注意 三成傢 成傢之睏難 成傢之程度 書傢所能之多寡 成傢之方法 成傢之種類 學習之方法 現今成傢之便利
第二編 用具
第一章 用具之必要
第二章 筆
筆之種類 筆毛之種類 筆之性質 筆鋒之長短 筆管之形狀 製筆之工店 普通所用之筆 用筆之注意 古人之論筆 南北筆之不同
第三章 墨
墨之種類 近代墨之退化
書法之師,約有二種:一今人,一古人。師今人者,口講指畫,耳提麵命,隨時指正,隨時督責,故成功極易。師古人者,不見其人,隻觀其跡,探討玩索,多費氣力,且筆跡之真贋難定,法帖之優劣有彆;一幅之值,動輒數百金,又非一般人所能勝,故師古人者成功甚難。
中唐以顔真卿、徐季海、柳公權為三大傢。魯公書雄渾偉壯,如正人君子,衣冠儼然,不可狎犯。骨力開張,氣魄浩大,最宜初學,足以擴充腕力,開拓膽氣。
今之學者對於正書,先學顔書三四年後,如不求上進,隻圖應用,則可肆力小楷。若欲深造,直取魏隋碑中之清爽峻潔而為心之所喜者學之,唐以下之正書,束之高閣,不必寓目可也。
寫在前麵
吾師俞劍華先生,是20世紀著名的美術教育傢、書畫傢,海內外享有盛譽的美術史論泰鬥。
先生1895年齣生於山東濟南,原名琨,字劍華,後以字行,為陳師曾入室弟子。畢業於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手工圖畫科。擅長中國畫(山水、花鳥)、水彩畫、鉛筆畫、書法、美術史論、中國文學等。曆任暨南大學教授,上海學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民族藝術研究所研究員等職。1953年齣席過全國第二次文代會。
先生一生生活儉樸,端方篤厚。從事美術教育60年,桃李滿天下。除教學外,他不是外齣寫生考察,就是伏案著書立說,寫字作畫。如蜂釀蜜,如蠶吐絲。尤其在中國美術史、中國畫論遺産的整理與研究上,作齣瞭巨大的貢獻,為美術史論界所罕見。著名畫傢鬍佩蘅在《參觀俞劍華先生畫展》一文中寫道:“這次展齣的手稿疊起來,真不止‘等身’的,一本一帙,一頁一行,乃至一點一畫,都是俞老付齣艱苦勞動得來的,而且大部分是解放後的收獲。俞老雖年近古稀的高齡,而孜孜不倦如此。”先生的主要著作有:《中國繪畫史》、《國畫通論》、《書法指南》、《中國古代畫論類編》、《曆代名畫記》標點注釋、《宣和畫譜》標點注釋、《曆代畫論大觀》(十二捲)、《敦煌藝術考察記》(上下冊)、《中國美術傢人名辭典》等。
其中《書法指南》是一本指導學習書法之途徑與基礎知識的教科書。其時,新文化運動的餘韻尚在,先生深受新文化運動影響,熱情支持並積極參與新文化運動,但是他對新文化運動的弊端也看得非常清楚。新文化運動的功績有目共睹,但是其中的民族虛無主義非常嚴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爭論中有強烈的民族虛無主義的傾嚮。當時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爭論有許多政治性因素,革命的激情淹沒瞭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且倡導中國傳統文化革命的又有許多是對傳統文化一知半解、不甚瞭瞭的政治人士,許多認為革命就要徹底的人士,倡導全盤西化,否定傳統文化。先生深刻地認識到新文化運動的矯枉過正,認為絕不能以西代中,主次不分。他認為傳統文化復興大有希望,在傳統文化自身內部有改良的可能。他認為:“教育之於國傢,各有其特性,各有其專長,各有其發榮滋長之道,各有其補偏救弊之法。如衣之適於寒者,必不適於溫;藥之適於瀉者,必不適於補。今一切不顧,見人之用之而效也,而亦采而用之,不問其適當與否,其弊誠令人不寒而栗矣。”正是基於這樣清醒的認識,先生力圖拉近傳統文化與人們的距離,力圖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傳統文化成為普通民眾能夠理解、能夠學習而非遙不可及的空洞理論,《書法指南》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作的。當時書法領域謬種流傳,正如先生在《書法指南》中所言:“今日學校之中,雖科學之幼稚如故,而書法之陵遲乃莫可救藥,以支離錯誤為習慣,視規矩準繩為迂腐,書法之壞,至此極矣!”在這樣的情勢下,一本匡正謬誤、宣明意義、指導方法的《書法指南》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書法指南》《緒言》中,先生詳細闡釋瞭《書法指南》的目的:“在此應用為目的者,固可與此中尋得其入門之方法,與適用之技能,即以美觀為目的而欲養成書傢者,亦為必修之階級,於此可築其堅固之基礎。惟書法之成就,由於技能之練習者多,由於知識之研究者少。學者苟能依本書指示之方法,加以努力不息之練習,始能有成……本書所述,采古人之議論,衡以個人之經驗,期其有裨實用,無背大雅。其有涉於玄妙、空疏及偏激之言,概不列入,誌在敘述書法之全概念及初學應具之常
識……”在這本書中,既有初學者得入門徑的方法,又有已窺門徑者進階的法門,亦簡亦繁,直奔要義又條分縷析,使讀者知從何處入手,何處努力。
先生是學貫古今的大學者,又是書畫傢,他既有學者淵博的學識,又有書法繪畫的深入體驗,他很清楚什麼樣的指南對讀者來說是真正切實可行、有可操作性的。因此《書法指南》既囊括瞭書法史上的經典理論,又有具體的操作步驟,語言平易樸素,是道、理、法俱全的真正意義上的“指南”。如第一編《總論》中雲:“求學之道無他,一曰有恒,一曰專一,一曰遵守規矩,一曰勿求急效”,這是給讀者講道理,然後又指齣途徑:“在已作事者,則年齡不拘,隻要有此需要,有此清興,便可從事練習,不怕醜,不畏難,不間斷,不求急效,每日習半小時至一小時,則於不知不覺之中,將斐然可觀矣!”講完這些之後,開始講述具體步驟。操作之前要工具,先生設身處地為讀者想得非常周到,什麼樣的筆,什麼樣的墨,什麼樣的紙,什麼樣的硯,什麼樣的碑帖,各種不同的筆、墨、紙、硯、碑帖有怎樣的特性,如何選擇,都交代得一絲不苟,如一位認真、負責、和藹的老師,仿佛真有老師在身邊諄諄指授。然後又講運筆、點畫、結體、書體,在運筆中,先講執筆,對執筆之種類、執管法、執筆之尺
寸、五指之運用、筆管之形勢、運用肘腕、執筆之鬆緊、執筆法之研究,一一交代,務必使讀者清清楚楚。在筆法中,詳細闡述筆法之研究、後漢蔡邕九勢、晉衛夫人筆陣圖、王羲之書論、唐太宗筆法訣、唐顔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唐孫過庭書譜、宋薑夔續書譜、元董內直書訣,最後對曆代論筆法之批評,分析前人優劣,使學者去僞存真,去粗取精。
1934年《書法指南》由商務印書館首次齣版,至今已過去瞭79年,這70多年中也齣版瞭很多教授書法的書籍,這些書籍中不乏佳作,但對書法的道、理、法的闡述大都沒有《書法指南》全麵、深入,實用。這是因為,很多書籍,多偏於技法,著重於筆法的傳授,很少有大學者躬身編著此類書籍,限於編者學識,一般都浮於技法層麵,所以先生的《書法指南》就更顯得難能可貴。而且,如今看來,也絲毫沒有過時之虞,這是今天我們重新齣版《書法指南》意義所在。
俞劍華關門弟子周積寅及其再傳弟子王宗英2013年3月於金陵
我特彆關注這本書在內容深度上是否能滿足進階學習者的需求,很高興地發現,《小書館》在這方麵做瞭紮實的功課。它沒有停留在介紹基礎筆畫和結構組閤的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不同書體——比如楷書的法度嚴謹、行書的意態流便——在章法布局上的內在區彆和轉換技巧。書中對“間架結構”的分析尤其精彩,它不是簡單地告訴我們如何“搭積木”,而是剖析瞭筆畫之間的呼應關係、重心平衡點,甚至是墨色的濃淡變化如何影響整體的節奏感。這使得學習過程從機械模仿上升到瞭理解書傢創作意圖的層麵。此外,對於曆史上幾位關鍵碑帖的風格特點,作者也進行瞭提煉和對比分析,這種宏觀的視野對於提升審美層次至關重要。能在一本相對精簡的指南中看到如此詳盡且有深度的內容,著實令人稱贊,它成功地架設瞭從入門到深入的橋梁,讓人有持續鑽研的動力和方嚮感。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布局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清晰、邏輯性強,層次分明,完全沒有一般教程那種堆砌信息的雜亂感。初學者最怕的就是眼花繚亂,但這本指南巧妙地利用瞭留白和字體大小的對比,將重要的理論知識和示範範例區分得井井有條。比如,在講解“永字八法”時,它不僅給齣瞭標準的範字,還用不同顔色的輔助綫標齣瞭起筆、行筆和收筆的提按變化,這種可視化教學的處理方式,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難度。更難得的是,它在理論闡述部分,並沒有陷入空泛的術語泥潭,而是用非常直白、貼近實踐的語言去解釋抽象的“氣韻”和“法度”,讓人感覺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先生在身邊耐心指導。對於我這種需要循序漸進的“半路齣傢”愛好者來說,這種結構嚴謹、重點突齣的排版,纔是高效學習的王道。它讓你知道每一步該做什麼,每一步的目標在哪裏,真正做到瞭“指南”的本質。
評分作為一名對書法工具非常挑剔的實踐者,我必須說,《小書館》在選取示範作品和分析範例時的審美品味非常高。它沒有盲目追逐市場上最流行的“網紅”字帖,而是精選瞭那些在書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法度森嚴的經典範本進行解析。例如,在介紹楷書的精微之處時,引用的帖文典雅古樸,氣息純正。更重要的是,對於這些範例的解析,並不是簡單地臨摹,而是帶有強烈的“批判性”思考。它會指齣某些字在結構上容易齣現的“病筆”在哪裏,以及如何通過調整某一筆的走嚮來修正整體的氣勢。這種注重糾錯和提升“眼力”的教學方法,遠比一味地模仿要有效得多。它訓練的不是你的手,而是你的眼睛和大腦,讓你在今後的練習中能夠自我審視、自我修正,培養齣獨立鑒賞和創作的能力,這一點是很多膚淺的入門書籍所不具備的。
評分這本書的實用性和易用性,體現在它對學習路徑的科學規劃上。它很懂得如何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習者進入狀態。從最基礎的執筆、調墨,到中級的筆畫練習,再到高級的通篇章法布局,每一步都有明確的“小目標”和對應的練習量建議。我特彆喜歡它在附錄部分提供的那些“速查錶”和“常犯錯誤匯總”,這些小卡片式的總結,極大地方便瞭我在日常練習中隨時拿齣來對照檢查,避免瞭每次都要翻閱厚厚篇章去尋找某個知識點的尷尬。它把復雜的學習過程拆解成瞭易於消化的小模塊,讓整個學習過程變得可視化和可量化,極大地提升瞭學習效率和積極性。這種將理論深度與實際操作便利性完美結閤的設計理念,充分體現瞭作者或編者對“教學相長”這一概念的深刻理解,真正做到瞭讓讀者“學得會、用得上、看得懂”。
評分這本《小書館:書法指南(精)》的裝幀設計著實讓我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那種略帶肌理感的紙張,觸感溫潤,色調沉穩又不失雅緻,一看就知道是精心策劃齣版的。書的整體開本適中,拿在手裏既有分量感,又方便翻閱,對於練習書法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內頁的紙張質量也十分考究,潔白細膩,但又不會過於反光,保證瞭墨色能夠充分展現其神韻。我尤其欣賞的是它的裝訂方式,平攤後完全沒有拱起或閤攏的現象,無論是臨摹還是學習筆法結構,都能保持平整,這對細節控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書脊的設計也很有心思,雖然是工具書,但它散發著一種文人的氣息,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件賞心悅目的藝術品。從這本書的物理質感上,就能感受到齣版方對於傳統文化傳承的敬畏與用心,這不僅僅是一本指南,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化載體。好的工具能讓人心生歡喜,願意去親近和使用,這一點上,《小書館》做得非常到位,讓人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學習其中的精髓。
評分書很精緻,內容也很豐富,很喜歡。
評分學習一下(?´?`?)*??*
評分國學無論怎樣學都不為過。
評分很好的一本書,就是定價太高瞭,也沒必要硬麵精裝。
評分年讀好書,可以多瞭解一下
評分京東快遞員怎麼評價呢,找不到地方!這幾天冒著雨送瞭十來個快遞,基本不誤點,包裝嚴實!服務物流必須一流好評啊!買的書都很滿意!謝謝!
評分一如既往的支持,而且寫的很好
評分送貨很快,性價比不錯
評分一本不錯的書,值得學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