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老板,愿意聘用现在的自己吗?

假如你是老板,愿意聘用现在的自己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陶君豪 著
图书标签:
  • 职场技能
  • 自我提升
  • 面试技巧
  • 职业规划
  • 个人成长
  • 求职
  • 职场竞争力
  • 管理
  • 领导力
  • 职场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ISBN:9787516809457
版次:1
商品编码:1201801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30
字数:169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指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让你离远工作中的负面情绪。使你更加明确自己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2、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反省自身原因,站在公司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3.这本书可以给予读者工作中的一些正能量,明白自身价值和职场的一些存在法则。

内容简介

  羡慕别人加薪升职,待遇好收入高;抱怨自己不受重用,机会少条件差。当然,前者用“眼红”来形容或许更贴切一些。
  但,当我们抱怨别人对你不够好的时候,不妨先想想自己是什么样子,想想这一天都做了什么,是否真的尽力。扪心自问一句“你愿意聘请现在的自己吗?”你真的配得上现在的一切吗?或者你值得拥有比现在更好的吗?如果连你自己都不愿意雇佣自己,怎么去让你的老板重用你?能保住现在的薪水就不错了。
  所以说,价值决定位置,态度决定高度。我们往往习惯了抱怨这抱怨那,好像很少责备过自己。命运不公,运气不好,真的是决定性的?

作者简介

  陶君豪,浙江绍兴人,勤奋写作,喜欢阅读,擅长捕捉身边人的心绪,挖掘他们的故事。
  相信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至少不会死于一事无成。

目录

1.1抱怨自己薪资太低,总想跳槽
1.2经常没日没夜加班,透支健康
1.3提不起工作的兴趣,整天负能
1.4无法胜任工作要求,举步维艰
1.5找不到发展的方向,前景迷茫
1.6职场人际关系复杂,不懂处理
1.7终于得到晋升机会,没法服众
2.1流利的口才,出色的文笔
2.2没有人会排斥浑身正能量的人
2.3说别人的闲话,就是在破坏自己形象
2.4形象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游戏规则
2.5一个人脸上的表情胜过身上穿的名牌
2.6优秀的形象比你的文凭更重要
2.7这是一个两分钟的世界
3.1“职场羊群效应”很可能会害了你
3.2别人不会一直教你,得自己想办法学习
3.3发现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之后
3.4明确企业文化和企业愿景
3.5适度与不同的人打交道
3.6熟悉规则,戴着镣铐跳舞
3.7知道什么时候要参与同事活动
4.1固定心态还是成长心态
4.2没机会犯错,就没机会成长
4.3千万避免破罐子破摔
4.4学会与不同的老板合作
4.5一定要将人和事分清
4.6找借口是掩盖思维惰性
4.7知道怎样面对别人的愤怒
5.1不要拉帮结派和急于站队
5.2干私活真的能多挣钱吗
5.3讲坏话一定会传到老板耳中
5.4骑驴找马,怎能安心工作
5.5千万不要贪公司的小便宜
5.6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
5.7知道自己给企业带来的增值
6.1从别人的错误中也能学习
6.2工作实践是最好的学习
6.3你要熟悉个人目标与角色
6.4学习也有”复利效应”
6.5一开始就向标杆人物看齐
6.6用更多专业知识武装自己
6.7职场没有铁饭碗,不学习注定被淘汰
7.1帮你的上级分担压力
7.2关键时刻要能扛事
7.3积极发展对你有帮助的人脉
7.4靠谱比能力更重要
7.5了解晋升规则,从容面对竞争
7.6你需要学习一些管理学知识
7.7千万不可不择手段
8.1不仅仅是说话那么简单
8.2零反馈是沟通第一号杀手
8.3情绪占据沟通的大部分内容
8.4书面沟通也能帮上大忙
8.5用故事的方式说服别人更有效
8.6用心聆听反对的声音
8.7遇到问题,要大胆说话“求救”
9.1不要把工作的事情带回家
9.2发展兴趣爱好,点缀职场生活
9.3工作场所并不是生活场所
9.4关掉手机,尽情享受你的假期
9.5请把感情问题留在公司大门之外
9.6要懂得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生活
9.7做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
10.1帮助你的老板完成他的使命
10.2不要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10.3带领团队不断打胜仗
10.4将更多的利益与你的下属分享
10.5时刻关注最前沿的行业动态
10.6用爱关心下属的点滴生活
10.7用演讲的力量传播思想

精彩书摘

  1.1抱怨自己薪资太低,总想跳槽
  赵格进入公司的最初阶段,试用期工资是1500,转正之后是2000,赵格工作表现积极,得到老板的认可,两个月后顺利转正。可是,转正之后工作了将近一年,他的工资还是2000,没有任何变化。至于什么时候才可以涨工资,完全是个未知数。
  这个时候,身边有朋友告诉他,自己在别的公司月薪可以五千,工资是他的2倍多。他听了之后心理就很不平衡。所以,他也不考虑其他任何的因素,过完年之后就炒了老板的鱿鱼,去了别的公司求职应聘。但是,他一连应聘了三、四家同类的公司。别的公司给出的薪水,跟原来的公司不相上下,也在2000块左右,他根本就没办法拿到更多的薪水,五千的月薪至少在他那个阶段看来,还是遥不可及的。
  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是从一个固有的环境进入到另外一个崭新的环境,学习和接受新的事物,这个阶段是从无到有,从0到1的过程,往往会接触和学习到很多以前一无所知的东西,也往往容易滋长骄傲,认为自己成长快速,觉得自己牛气冲天。
  但是在老板看来,也许你还是那个幼稚的你。虽然你有了一些改变,但是你目前的成长,还不足以大到可以匹配更高的薪水。这个时候,即使你跳到另外一家公司,也同样不可能拿到更多的工资,因为你的能力摆在那边,你的经验也清晰地显示在那里。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你是老板的话,对于一个刚进公司还不满一整年,尚且处在学习期,没有做出成绩甚至没有做多少工作的人。尽管你也有想给他涨工资的愿望,但是如果你发现,他的能力确实还不够匹配更高的薪水,这个时候,你会先给他涨工资,然后再期待他提升能力吗?我想你并不是慈善家吧!
  余志红在一家公司担任主管,拿着相对让人羡慕的薪水,每月月薪税后8000再加上年终奖金,一年保守计算有十多万的收入。在一个三线小城市,这样的工作,这样的收入,这样的人生,足以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他在这个行业足足打拼了5年,行业内有了一定人脉,也算小有名气了,也出现了有人通过各种渠道来挖他的情况。还有人给他开出50万年薪。这对他来说是极大的诱惑。这个时候他有些坐不住了,觉得自己在这边也确实呆够了!
  哪有人不希望自己拿更多的钱,尤其是当这些钱已经非常鲜活地跳跃在自己的面前?哪有人会不爱财,只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高的收入当然会让人趋之若鹜。
  但是他去了那家公司之后,发现50万的年薪并不是那么好拿,要完成相应的指标才可以实现。而他的能力还不足以驾驭这个工作,一年下来他拿到的还没有原来公司的那么多,而且因为业绩不佳,最终被老板委婉的拒绝了。
  当我们工作有了一些年限之后,我们总渴望跳到更好的平台,拿到更多的薪水,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但是你自己一定要对自己“几斤几两”要有清醒的认识。如果你的能力确实已经够到或者稍微用力一跳可以够到,你当然要去选择更好的平台。但是你稍稍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发现还远远未达到,那么还是安心留在原先的岗位,做更多的积累吧。
  如果你是老板,你当然希望员工不断地成长,希望他们有更好的发展。但是他的成长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他是没办法和那个匹配到相应福利的。那么,你会给出怎样的具体建议和措施呢?
  陶木梁曾经有一段时间频繁更换公司。这样的经历其实是很难得到好公司HR的认可。但是他的简历看上去很“漂亮”,每更换一家公司,他的职位和薪水都达到了更高级别。
  但是后来大家发现,他简历里面是有弄虚作假、夸大其辞的成分的,他把别人干的成绩也写成自己的,让别人乍眼一看觉得他非常厉害。当然,他确实有自己牛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内心的浮躁。他并没有想在一家公司通过踏踏实实地努力,,通过提升自己获得提拔晋升而获得更多的薪水。而是利用一种自以为高明的手段,用“优秀履历”通过频繁跳槽,来步步提高自己的薪水。
  他并不知道的是,自己曾经没有脚踏实地去走的那些路,最终这些道路,他还是要重新老老实实再走一遍的。因为日久见人心,你的真实水平可以瞒过一时,却瞒不了一世,可能在短期之内人们没法真正识破你,但是时间一久,一定会被看穿。
  如果你是老板,你会觉得一个靠频繁跳槽来提升薪水的人靠谱吗?你的公司也许非常缺人才,但是在你真正想要录用他的时候,我想你一定会严肃思考,然后果断将他剔除。
  我们在职场拼搏,我们自然有各自不同的职场目标和理想,但是离不开的一点就是钱,也就是工作换取的报酬。我们抱怨薪水低,那也许确实是自己的能力还不够。那么,频繁的跳槽真的是一种好办法吗?如果不跳槽,我们还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拿到更多的薪水呢?
  1.2经常没日没夜加班,透支健康
  徐小康进入职场后就为自己定下了这样的目标:用3年的时间,完成一般人5年才可以完成的工作,快速坐上他想要的职位。所以,他工作就特别拼命。他知道,只有加倍努力的付出,才有尽快实现梦想的可能,所以,他比别人要承担更多的事务,花费更多时间在工作上。同事一直认为,他就是一个工作狂。
  努力工作当然没有错,但是,他一工作起来就是没日没夜。有一段时间公司要完成一个项目,他主动挑起了这个项目负责人的角色,没日没夜地加班,好几次熬到凌晨,其实项目也没有那么急迫,但是他像“上瘾”一样没法随时停止。
  他以为自己年轻不碍事,只要稍微休息一下就可以缓解,但是这个项目还没有完结,他整个人就倒下了。医院一查,由于大脑过度疲劳,导致脑出血,需要住院治疗。幸好发现及时,要不然很可能生命都不在了。由于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健康状况,他需要长时间的静养恢复,这样一来,他的工作只能由别人代替,他无法再从事下去。,而且医生一再关照,他这样的身体状况,以后无论如何,都不能从事过度劳累的工作了。
  在职场上总会有一些人特别拼,他们拼起来就完全忽视了自己的身体状况。殊不知,自己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连自己的身体都出了问题,你还怎样能够更好地工作呢?每个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并且能够切实做到,那么身体就不容易出现那样的问题。其实,哪怕你是最抓紧时间、最埋头苦干的人,只要工作和生活有规律,也同样能够管理好自己的身体。
  如果你是老板,你希望你的员工都能够认真工作,但是你更希望他们能每天健康开心地工作,不是吗?如果你的员工,因为工作而让自己的身体累垮了,病倒了,我想,你内心也会过意不去,你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出现在你面前。这个员工,哪怕他工作表现再出色,如果他为此而影响自己的身体状况,可能你也不会把重要岗位交给他。因为重要岗位需要一个身体健康且充满能量的人。
  石生康新婚不久,刚刚与爱人进行了一场浪漫的蜜月旅行。回来之后,一下子又把自己投入到工作中来了。本来有一堆事情堆积下来,忙一点也是正常。可是他的“投入”显得并不正常。
  结婚之前,他喜欢在单位把事情干完。但是结婚之后,就常常把工作带回家去做。他是这么考虑的,既能陪伴爱人,又不耽误工作,一举两得。但是,工作并不是11那么简单,总是会有很多复杂和头疼的事情冒出来。有一天晚上,爱人刚要和他亲热,一个公司电话打来,需要他改一个设计图第一时间发回去。他只能马上起来,打开电脑开启工作,一直到凌晨才把这个事情完成。等到他走进卧室的时候,妻子早已进入了深度的睡眠,
  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淡,妻子说一点儿也感受不到丈夫的爱和关怀,最终无法忍受这样的状态,决定要跟他分居一段时间。而石生康也感觉特别不理解,心理陷入了不健康的状态。
  在职场中,你没日没夜地加班,你希望干出一番成绩,获得内心的满足感。但从某种程度来讲,如果你的心里只有工作,是不是过于极端和自私了呢?工作的事情,离开你照样可以。但是家庭和爱人离不开你。
  如果你是老板,一个脑子中除了工作之外,没有任何重要的东西的人,你觉得这个人还有情感和人性可言吗?这样一个人,他会在这个社会上创造出好的表现吗?即使他获得了一定的成就,那也只是暂时的。你更希望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王丽娟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平时工作轻松活泼,慢慢悠悠,不急不躁。可一旦工作临近要交的时候,他就开始没日没夜赶工了。就像大学里面那样,平时不认真学习,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总能考出好的分数一样。
  由于这种一直没有规律的工作习惯和工作状态,导致他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状况,有一次体检的时候,他被体检出患有肿瘤,幸好是良性的,通过及时的治疗得到了根治。这之后她才开始重视自己的身体,重视培养良好习惯,重视平衡生活和工作的关系。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而习惯是我们从小开始培养的。其实忙碌倒不一定会出什么问题,而是没有规律地瞎忙碌,再加上不注重自己的饮食和健康,那样才会导致你身体的运转出现状况,导致你身体上的某个零件出现损坏。这是多么得不偿失的事情啊!
  如果你是老板,你希望你的员工能够一直健康地工作,而不会因为某件事出现紧急的情况,当然,公司在特殊情况下也确实需要有人能特别卖命,但是,这一定是以保护好自己身体为前提的。
  那么,我们到底要不要卖力工作?我们到底要不要加班加点?难道我们就每天朝九晚五?每天悠哉度日吗?当然不是这样。关键是你要处理好你的工作和你的生活的关系,处理好你的工作和你的健康的关系。那么,在职场中的我们,怎样才能协调好这些关系呢?
  ……

假如你是老板,愿意聘用现在的自己吗? 一本深刻拷问职场生存法则,激发自我进化动力的深度思考之作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职场中扮演着或扮演着或即将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员工”。我们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争取升职加薪,渴望在职业生涯中有所成就。然而,有多少人会在夜深人静时,或是某个灵光乍现的时刻,扪心自问:“如果我是我的老板,我真的会聘用现在的自己吗?”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直击灵魂的拷问。它迫使我们跳出“员工”的视角,站在“雇主”的角度,以一种全新的、更为审慎和客观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价值、能力、态度以及在团队中的贡献。这本书,正是由此出发,深入探讨了在现代职场环境中,什么才是真正能够赢得老板青睐、获得长期发展、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要素。 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拍马屁”的实用手册,更不是一本“点石成金”的成功学速成指南。 它是一场关于“自我认知”与“职业成熟度”的深刻对话,一次关于“价值输出”与“回报期望”的理性分析。作者以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带领读者一起剖析那些隐藏在日常工作之下的隐性标准,那些决定着一个员工是否能被“老板”真正看见、重视和托付重任的根本性特质。 这本书将引导你踏上一段自我审视的旅程,帮助你回答以下一系列核心问题: 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在一个充满竞争的职场中,你究竟掌握了哪些不可替代的技能?你的专业知识是否与时俱进?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足够出色?你是否能为公司带来独一无二的价值?本书将深入剖析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并提供一套系统的方法,帮助你识别、培养和强化自身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你将被鼓励去思考,你的核心竞争力是否是老板在寻找的那张“王牌”。 你的职业态度是否过关? 工作不仅仅是技能的运用,更是态度的体现。你是否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你是否勇于承担风险并从中学习?你是否拥有积极主动的工作习惯,而非被动等待指令?你是否能够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批评和反馈,并将其转化为成长的动力?这本书将着重探讨那些能够让老板看到你“主人翁意识”和“成长潜力”的工作态度,并教你如何在这方面脱颖而出。 你对“老板”的理解有多深? 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首先要理解你的老板。他们的目标是什么?他们看重什么?他们面临的挑战是什么?他们的决策逻辑是什么?本书将从管理者的视角出发,剖析老板们在招聘和管理员工时的考量因素,帮助你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公司的战略方向,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以契合公司的发展需求。你将学会如何与老板建立有效的沟通,如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以及如何成为他们值得信赖的“左膀右臂”。 你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仅仅“完成任务”? 很多员工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分配给他们的任务,但真正让老板愿意高薪聘用的,是那些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的员工。本书将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执行力”。你会被引导去思考,你是否仅仅是一个执行者,还是一个能够为公司创造新价值的“问题解决大师”。 你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是否让你成为一个“增值资产”? 商业环境瞬息万变,技术迭代加速,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一个只满足于现有技能的员工,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本书将深入探讨持续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在不确定性环境中保持灵活和适应性的关键。你将被激励去主动拥抱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从而成为一个能够为公司带来持续价值的“增值资产”,而不是一个“成本”。 你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并“承担责任”? 老板需要的是能够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员工。他们需要的是能够承担自己工作责任,并且在必要时能够做出明智决策的伙伴。本书将强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重要性。你是否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即使这些意见与主流观点不同?你是否能够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并从中吸取教训? 你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是否无可挑剔? 在任何时代,诚信都是最宝贵的品质。一个在职业道德上有瑕疵的员工,无论能力多强,都难以获得老板的信任。本书将强调职业道德和诚信的重要性,并教你如何在工作中保持正直和坦诚,从而建立起稳固的职业声誉。 你是否能够“融入团队”并“贡献价值”? 现代工作往往是团队协作的产物。一个难以融入团队、无法与同事有效合作的员工,即使个人能力再强,也可能成为团队的“短板”。本书将探讨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成为一个积极的团队成员,为团队的整体成功贡献力量。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回避现实的残酷,也不提供虚假的安慰。 它以一种真诚而深刻的方式,鼓励读者进行一场艰难但必要的自我反思。它承认职场的竞争性和不确定性,但同时也指出了通往成功的、真正可持续的道路。 阅读这本书,你将获得: 一套全新的职业评估工具: 通过书中的引导,你将能够以“老板”的视角,客观地评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识别自己的职业盲点。 一个清晰的自我提升路线图: 了解了自己的不足之后,你将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何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一种更成熟的职业心态: 从被动接受工作,到主动创造价值;从关注眼前,到着眼长远,你将重塑自己的职业观,迈向更成熟的职场阶段。 一种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 当你真正理解了“老板”的需求,并看到自己在满足这些需求方面的潜力时,你将拥有更强大的内在动力去不断进步。 《假如你是老板,愿意聘用现在的自己吗?》 是一本值得每一个渴望在职场中获得长远发展、寻求职业突破的专业人士反复阅读的“案头书”。它将帮助你拨开迷雾,认清方向,成为那个无论放在哪个“老板”面前,都能自信地说:“是的,我愿意!”的优秀人才。 是时候停止抱怨,开始思考了。是时候停止迷茫,开始行动了。是时候,用“老板”的眼光,来审视和重塑那个最好的自己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独特,它不像是一般的技能指导手册,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对于自我价值和职业认同的期许。我被书中的一种“诊断式”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它似乎能精准地捕捉到我们在职场中常常遇到的困境和迷茫,然后引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思考角度。阅读过程中,我常常停下来,对照书中的某些“迹象”,反思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那种感觉就像是,作者早已洞察了我的职业“症结”所在,并用一种温和却又极具启发性的方式,引导我去找到解决之道。它让我开始思考,除了完成任务本身,我还能为团队和组织带来什么“增量价值”。这种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是我在其他很多职业发展书籍中很少获得的。它不仅仅是关于“我能做什么”,更是关于“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脱颖而出,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职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成为那个“令人放心”和“值得被选择”的自己。

评分

我被这本书的“反思性”设计深深打动。它没有给我灌输任何既定的“成功公式”,而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提问方式”,让我去审视自己。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陷入一种“沉思”的状态,反复琢磨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它迫使我去跳出日常工作的琐碎,从一个更宏观、更战略的角度来评估自己的价值。我开始意识到,那些被忽视的“软技能”,比如情商、领导力潜质、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职业发展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要想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员工,我们必须培养一种“主人翁意识”,不仅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更要对整个团队和组织的成功负责。它就像是一次职业生涯的“体检”,帮助我发现了那些可能影响我职业“晋升”的“潜在风险”,并为我指明了改进的方向。这种“主动觉醒”式的阅读体验,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从多个维度重新审视“自我价值”的书。我尤其喜欢书中那种“情景代入”的写作手法,它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设置各种假想的职场场景,引导读者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每次阅读,都像是经历了一场小型的心智训练。它让我意识到,在工作中,我们不仅仅是执行者,更是潜在的贡献者和领导者。我开始更深入地思考,自己身上的哪些特质,才能让一个“老板”在众多候选人中,毫不犹豫地选择我。这不仅仅包括专业技能,更涵盖了我的责任感、创新能力、抗压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协作的智慧。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职业竞争力,是建立在对自己深刻认知和持续自我提升的基础上的。它鼓励我们不要满足于现状,而是要不断地去挖掘和打磨自己身上那些“闪光点”,让它们在职场中得到充分的展现。阅读这本书,就像是获得了一张探索自我潜能的地图,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了期待和动力。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思考良多的书,虽然我无法具体描述书中的内容,但我可以分享它给我带来的深刻感受。在阅读过程中,我反复问自己:“如果我是招聘经理,我会被书中描述的那个人吸引吗?” 这种设身处地的思考,迫使我审视自己的工作表现、技能、态度以及与团队的协作方式。它不仅仅是关于“做好工作”,更是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值得被信赖、有价值的团队成员”。书中似乎提供了一种视角,让我们从外部的、更客观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发现那些我们可能忽略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发现自己开始更加关注那些能够带来长期价值的行为,比如持续学习、主动解决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沟通和影响他人。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尽心尽力,也可能因为缺乏某些关键特质而无法达到更高的职业成就。它鼓励我们跳出“舒适区”,主动去雕琢自己的职业形象,不仅仅是为了别人的认可,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抱负。每次翻开这本书,都像是一次自我剖析和重塑的契机,让我对未来的职业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坚定的方向。

评分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窗口。它不落俗套,而是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引导我去探究“自我价值”的本质。我最欣赏的是它那种“情景设问”的技巧,它总能恰到好处地触及到我内心深处的那些关于职业认同和自我实现的问题。阅读时,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虚拟的招聘现场,必须为自己“代言”。这种强烈的代入感,让我不得不认真审视自己的每一个职业维度。它让我意识到,仅仅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具备那些能够“打动人心”的品质,比如诚信、担当、以及与人协作的默契。这本书让我开始从“被动接受”工作,转变为“主动创造价值”。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做好一份工作”,更是关于“如何成为一个让任何雇主都乐意长期投资的优秀人才”。这种深刻的职业洞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更坚定的信念。

评分

还没看,看外观还可以

评分

挺好看的一本书

评分

挺好看的一本书

评分

内容丰富,理念也不错,值得推荐

评分

书很不错,物流也还挺快,学习了。

评分

囤书中,希望可以在工作中用到,京东物流很强大,满意。

评分

已经开始读了,很不错,书也是正版,来的时候包装也很精美,价格公道,很喜欢

评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

好哈哈哈好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