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30
中国传统文化,以传承为首要。传统蒙书的预设读者虽然是少年儿童,且多以浅近文言写成,但例皆引经据典、传承有自。是以本套丛书的注释,尤其重视语典语源的考察。传统蒙书如《三字经》《千字文》,前人(多为清人)已有注本,多有可采之处。但这些注本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注释亦为文言,今人阅读有难度;二是古人注语典和典故出处,多凭记忆,难免有疏漏。是以本套丛书的注译工作,不得不在参考前贤成果的同时另起炉灶,凡有经史子集语源者,尤其是出自先秦两汉典籍的,皆在注释中注明出处并征引原文,以明与前贤同于所不得不同,异于所不得不异。
传统蒙学重视诵读,是在恰当的年纪,用有效的方法,教青少年学文化。对于今天的国学及语文教育,颇有借鉴意义。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重拾国粹,向广大青少年推广普及国学系列课程。
《五字鉴》将我国上至远古蒙昧时期的神话、传说,下至元明时代的社会历史发展,按时间顺序,描述得详尽、全面、生动。而且主要选择一些历史大事,省略了细枝末节。以五字诗歌形式写成,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记易诵,是历代读书人都很喜欢的启蒙读物。对当今小读者来说,更应该从小沉醉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本书是作者以其“雒诵堂”为教学实践基地,以亲身教学经历编辑而成的经典国学教材。
檀作文,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师,得著名文史专家吴小如教授亲炙,致力于儒学、诗学、蒙学三方面研究,并创办雒诵堂国学馆,教授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堪称新生代国学教育代表人物。CCTV首届中国诗词大会明星擂主李子琳便是雒颂堂的首席弟子。
《雒诵堂国学系列·注译本》的注译体例,由檀作文制定。第一辑七种中的《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四种的注译工作,由檀作文承担。《千家诗》的注译工作,由陈骥承当;《五字鉴》的注译工作,由杨涛承当;檀作文对《千家诗》《五字鉴》《幼学琼林》注译本的全部内容,进行了审定。
三皇纪………………………………………………………… 一
五帝纪………………………………………………………… 三
陶唐纪………………………………………………………… 九
有虞氏纪……………………………………………………… 一二
夏后氏纪……………………………………………………… 一五
商纪…………………………………………………………… 一九
周纪…………………………………………………………… 二四
春秋纪……………………………………………………… 二九
战国纪……………………………………………………… 三一
秦纪…………………………………………………………… 四二
西汉纪……………………………………………………… 四八
东汉纪……………………………………………………… 六一
三国纪……………………………………………………… 七四
西晋纪……………………………………………………… 七六
东晋纪……………………………………………………… 八一
南朝宋纪……………………………………………………… 八七
南朝齐纪……………………………………………………… 八九
南朝梁纪……………………………………………………… 九一
南朝陈纪……………………………………………………… 九三
隋纪…………………………………………………………… 九四
唐纪…………………………………………………………… 九九
下唐纪…………………………………………………… 一〇九
五代梁纪…………………………………………………… 一一七
五代唐纪…………………………………………………… 一一九
五代晋纪…………………………………………………… 一二一
五代汉纪…………………………………………………… 一二三
五代周纪…………………………………………………… 一二四
宋纪………………………………………………………… 一二五
南宋纪…………………………………………………… 一四一
元纪………………………………………………………… 一四七
明纪………………………………………………………… 一五一
三皇纪〔1〕
乾坤初开张,天地人三皇〔2〕。
天形如卵白,地形如卵黄。
五行生万物,六合运三光〔3〕。
天皇十二子,地皇十一郎。
无为而自化,岁起摄提纲〔4〕。
人皇九兄弟,寿命最延长〔5〕。
各万八千岁,一人兴一邦。
分长九州地,发育无边疆〔6〕。
有巢氏以出,食果始为粮〔7〕。
构木为巢室,袭叶为衣裳〔8〕。
燧人氏以出,世事相迷茫〔9〕。
钻木始取火,衣食无所妨〔10〕。
结绳记其事,年代难考详〔11〕。
注 释
〔1〕三皇 :上古传说中的三位帝王,说法不一,有说是天皇、地皇、人皇,也有说是伏羲、神农、燧人等。
〔2〕开张:开辟,开始。
〔3〕五行 :即水、火、木、金、土,古人常以此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六合 :天地四方,宇宙空间。 运:运转。 三光:日、月、星。
〔4〕无为 :“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的 简 称, 是 道 家 思 想 中 的 最 高 德 行。 为, 具体的作为。 化 :教化,感染。 岁 :太岁,古代天文学用语。 摄提:“摄提格”的简称。纲 :根本,总要。这里指干支纪年使用前的星岁纪年法。《尔雅·释天》:“大岁在寅曰摄提格”。《太平御览》引《三五历记》:岁在摄提,元气肇始。
〔5〕延长:绵延久长。
〔6〕九州 :古代文献里中国分为九州,说法不一,常用《尚书·禹贡》中的划分,即冀、衮、 青、 徐、 扬、 荆、 豫、 梁、 雍, 后 泛 指全中国。 发育:生存繁衍。 边疆:边际。
〔7〕有巢氏 :远古部族首领,相传是巢居的发明者。有,词头,无义。
〔8〕构:架木(造屋)。 袭:穿戴。
〔9〕燧人氏 :远古部族首领,相传发明了取火之法。燧 :古代的取火用具。 迷茫 :模糊,不清楚。
〔10〕妨:损害,妨碍。
〔11〕结绳 :在绳子上打结计算数目或记录简单的事情,是文字发明前的记录方式。
语 译
乾坤刚刚开辟的时候,共有天、地、人三皇。
天就像是蛋白,地就像是蛋黄。
万物依照五行的规律而生长,日月星辰在天地宇宙间运行。
天皇家族共有十二个孩子,地皇家族则是十一名。
他们用无为的方式治理,而人民自然而然地得到教化,
按照岁星方位纪年,定下了天文历法的大体规则。
人皇九个兄弟,统治的时间最为长久。
每个都有一万八千岁,分别掌管一处地方。
九州都有人类居住,子子孙孙无穷无尽。
自从有巢氏出现,才知道把树上的果实当作食粮。
架起木头搭盖树上的居室,穿戴树叶当作衣裳。
后来又有了燧人氏,当时的事情已不能清楚传讲。
人们开始了钻木取火,穿衣吃饭不再困难。
用结绳的方法来记事,具体年代无法推究得周详。
备 览
混沌初开
未有天地之时,混沌状如鸡子,溟涬始牙,濛鸿滋萌,岁在摄提,元气肇始。……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太平御览·卷一·天部一》引《三五历记》)
万物怀任交易,变化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太平御览·卷十七·时序部二》引《白虎通》)
天地人三皇
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九州,长天下也。(《艺文类聚·卷十一·帝王部一》引《春秋纬》)
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头,澹泊无所施为,而俗自化,木德王,岁起摄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万八千岁。地皇十一头,火德王,姓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等山,亦
各万八千岁。人皇九头,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长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古微书》)
无为而化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老子·德经》)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处者至静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服众。(《论语·为政》范祖禹注)
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权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攻而不动者。(《淮南子·修务训》)
有巢氏、燧人氏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
前 言
《雒诵堂国学系列·注译本》是《雒诵堂国学系列·诵读本》的配套用书。“诵读本”解决的是字音和诵读问题,“注译本”解决的是文意理解问题。顾名思义,“注译本”自然包括“注释”和“语译”两部分内容。雒诵堂国学系列读本皆为传世经典,原文是文言文,非专业人士阅读存在一定的障碍。为便于今人使用,参照惯例,我们对雒诵堂国学系列读本原文中的字词和典故加以注解,并对原文进行白话语译。字词注释,以普通中学生的认知程度为参照。白话语译以直译为主,适当采用意译。
中国传统文化,以传承为第一义。传统蒙书的预设读者虽然是少年儿童,且多以浅近文言写成,但例皆引经据典、传承有自。是以本套丛书的注释,尤其重视语典语源的考察。传统蒙书如《三字经》《千字文》,前人(多为清人)已有注本,多有可采之处。但这些注本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注释亦为文言,今人阅读有难度;二是古人注语典和典故出处,多凭记忆,难免有疏漏。是以本套丛书的注译工作,不得不在参考前贤成果的同时另起炉灶,凡有经史子集语源者,尤其是出自先秦两汉典籍的,皆在注释中注明出处并征引原文,以明与前贤同于所不得不同,异于所不得不异。
传统蒙书,典故颇多。典故所涉故实,或传闻异辞,又有非数行注释文字所可剖判者,故本套丛书专列“备览”一项,详细征引相关文献,以供读者参考。相关文献来源不一,或有文字歧异之处(如越王“勾践”,古书或写作“句践”),皆从原本。本套丛书所引文献,文字以今之通行善本为依据,不具列版本。
本套丛书的注释,对文字校勘亦多有交代。如《千字文》一书,坊本文字每多歧异,实与中国古代版本避讳制度有关。本书指出:“‘天地玄黄’改作‘天地元黄’,是避宋朝皇帝远祖赵玄朗的名讳(如果是清本,则是避康熙皇帝玄烨的名讳);‘周发殷汤’改作‘周发商汤’,是避宋太祖父亲赵弘殷的名讳;‘鸣凤在树’改作‘鸣凤在竹’,是避宋英宗赵曙的名讳;‘岳宗恒岱’改作‘岳宗泰岱’,是避宋真宗赵恒的名讳。”雒诵堂国学系列读本《千字文》则将这些避讳字全部改回本字。又如《三字经》一书有一句,坊本多作“若梁灏”,本书则将“梁灏”改订为“梁颢”,并在注释中专门指出:“梁颢:字太素,北宋太宗雍熙二年状元。《三字经》传本多作‘梁灏’,但《宋史》本传作‘梁颢’。‘灏’义为水势大,‘颢’义为白貌,既以‘太素’为字,则其名当为‘颢’,不当作‘灏’。”读者诸君在使用《雒诵堂国学系列·诵读本》过程中,若于文字版本有疑,不妨在《雒诵堂国学系列·注译本》中寻找答案。
考虑到各书性质有所不同,《雒诵堂国学系列·注译本》每种在体例上亦各有侧重。譬如《千家诗》一书,我们就将“备览”一项改为“赏析”,引领读者欣赏诗词之美,并对传统诗词的格律常识和写作技法略有介绍。即使同样是“备览”,各本在内容上亦有所侧重。《三字经》《千字文》等书侧重典故;《五字鉴》侧重史实;《弟
子规》则侧重其与程朱学派及传统小学之间的渊源传承关系。
《雒诵堂国学系列·注译本》的注译体例,由本人制定。第一辑七种中的《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四种的注译工作,由本人承担。《千家诗》的注译工作,由陈骥承当;《五字鉴》的注译工作,由杨涛承当;《幼学琼林》的注译工作,由万希、赵强承当。本人对《千家诗》《五字鉴》《幼学琼林》注译本的全部内容,进行了审定。
吾人虽黾勉从事,但才疏学浅,挂一漏万,自知难免。大雅君子若不吝赐教,则三生有幸矣。
檀作文
2015 年孟冬于京西雒诵堂
五字鉴(注译本)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五字鉴(注译本)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好
评分很好看
评分在京东买太多书了,都来不及看~
评分电饭锅发个电饭锅哈哈
评分非常好,用简洁的文字串联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路线
评分已收到。。。。。。。。。。。。。。。。。。。。。。。。。。
评分好书
评分京东生活好帮手加油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
五字鉴(注译本)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