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契约论(精装本)

社会契约论(精装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让-雅克·卢梭 著
图书标签:
  • 政治哲学
  • 社会契约
  • 卢梭
  • 政治思想
  • 古典哲学
  • 启蒙运动
  • 法兰西
  • 精装本
  • 思想史
  • 政治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89532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4998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2
字数:139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外国名著,思想家书系,一版再版,多国畅销;

★《社会契约论》的主权在民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

★《社会契约论》一问世,便在欧洲引起巨大震动。法国大革命中,这本书更被当时的革命者奉为宝典,《人权宣言》与法国宪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卢梭思想的产物,美国的《独立宣言》及1787年宪法亦深受其影响。

★《社会契约论》被誉为“人类解放的一个呼声,世界大革命的一个煽动者”。

【六大购买理由】

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让-雅克·卢梭的代表作。

全世界颇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

作家出版社重点出版,精心编校,值得信赖。

封面典雅,装帧精美,双封面精装,可读宜藏。

用纸考究,用墨环保,字号够大,印刷清晰,享受阅读不伤眼。


内容简介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为我们描摹出了理想之国的样子,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之上,国家则是自由协议的产物,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卢梭还认为,一切主权和立法权都属于人民的集合体,政府只是这个集合体事务的执行者,并不拥有主权;一旦政府滥权,人民就有权推翻它。


作者简介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契约论》,又译《民约论》《政治权利原理》,是卢梭政治学的代表著作。


精彩书评

★没有卢梭,就不会有法国大革命。

——法兰西帝国皇帝 拿破仑

★卢梭是另一个牛顿。牛顿完成了外界自然的科学,卢梭完成了人的内在宇宙的科学,正如牛顿揭示了外在世界秩序和规律一样,卢梭则发现了人的内在本性。

——德国哲学家 康德

★在《社会契约论》中康德找到了自己的道德启蒙,即“自由是人所特有的”这一原则。所有狂飙突进时期的德国天才人物,从先驱者莱辛和赫尔德开始,直到歌德和席勒……都是卢梭的崇拜者。

——法国作家 罗曼·罗兰

★卢梭是一个代表普通人发言的人,他是在为他自己发言,也是在为人民出声,他诱导人民大众起来反抗,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反抗者。

——匈牙利艺术史学家 阿诺德?豪泽尔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论人类的进步,以及契约形成的根本条件

第一节 第一卷的主旨/3

第二节 原始社会/5

第三节 最强者的权利/9

第四节 奴隶制/11

第五节 最初的约定/17

第六节 社会公约/19

第七节 掌权者/22

第八节 社会状态/26

第九节 财产权所有权/28

第二章?论立法

第一节 主权不可转让/35

第二节 主权不可分割/37

第三节 公意是否容易出错/40

第四节 主权权力的有限性/43

第五节 生和死的权利/48

第六节 法律/51

第七节 立法者/55

第八节 论人民(一)/61

第九节 论人民(二)/65

第十节 论人民(三)/68

第十一节 各种的立法体系/72

第十二节 法律的分类/75

第三章?论政治法

第一节 概论政府/81

第二节 各种不同政府形式的建制原则/89

第三节 政府的分类/93

第四节 民主制/95

第五节 贵族制/98

第六节 君主制/101

第七节 混合政府/110

第八节 适合所有国家的一种政府形式是不存在的/112

第九节 怎样才算是好政府/119

第十节 政府滥用职权和堕落/121

第十一节 政治体的灭亡/126

第十二节 主权权威的自我维持(一)/128

第十三节 主权权威的自我维持(二)/130

第十四节 主权权威的自我维持(三)/133

第十五节 议员或代表/135

第十六节 创设政府绝对不是一种契约行为/140

第十七节 政府的创设/142

第十八节 如何防止政府篡权/144

第四章?再论政治法,即如何巩固国家体制

第一节 公意坚不可摧/149

第二节 投票制/152

第三节 选举制/156

第四节 罗马人民大会/159

第五节 保民官制/173

第六节 独裁制/177

第七节 监察官制/182

第八节 宗教/185

第九节 结论/200

附录 《日内瓦手稿》第二章

论普遍的人类社会/203


前言/序言

  总 序

  张 炯

  只有人类才有思想。人类作为能动的主体,它的意识就不仅仅是存在的反映,还能够超越存在,改造存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之所以能够改变世界,正因为人的思想具有能动性。人的能动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的能动性,然后才作用于人改变世界的实践。人的思想能够从实践提升理论,从现象透视本质,从已知透视未知,从历史透视未来。构成人类思想的感性和理性,逻辑推理力以及想象力和幻想力,使人类的思想成为认识现实、改造现实的强大精神力量。思想家正是以自己的杰出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成为有益人类历史进步的卓越人物。

  前些年,欧洲曾把孔子和马克思推崇为人类历史千年以来的两大思想家,当然都基于认识到他们的思想对人类的历史进步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不仅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社会超稳定的社会结构的精神支柱,对欧洲启蒙主义思想家也产生过仍然有益的借鉴。直到今天,孔子思想中的积极部分,仍然滋养着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和他对资本主义的深刻剖析,对全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也已无人能够否认!

  思想是无国界的。可以说,人类自脱离动物界成为高等动物以来,就不断在借鉴和分享彼此的思想。有益的思想也只有获得更多人群的享有,才能通过人们的广泛实践,产生改造世界的伟大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越能获得更多促使人类进步的思想资源,就越有利于使自己强大,使自己走向历史前进的潮头!

  我想,这就是作家出版社与北京高高国际文化传媒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前提下合力打造的这套大型“思想家”书系的初衷。这套书系计划精选、汇集自古以来人类精神思想文化长河中最为璀璨耀眼的传世名著,以及当代探寻社会发展的深刻的人文思考,争取覆盖历史、文化、哲学、政治、社会科学、文学理论等多个重要领域。出版方致力于译文流畅、精准和学术严谨、可靠;并参考已有译本,力求文字浅显、通俗,版式和纸张达到鲜亮、悦目,易于贴近普通读者,宜于读者捧读、收藏。

  我国正在为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我相信,这套书系的出版和发行,必将有益于我国思想文化资源的广泛积累,也必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并有益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是为序。

  二〇一六年五月五日于北京

  出版说明

  《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政治学领域绕不开的著作。其特色在于:

  第一,它不是从理论出发,凭空“思考”法国革命,而是立足于扎实的历史档案,条分缕析,试图得出结论。这保证了学术上的科学性。

  第二,基于科学化的视角,本书做到了既不守旧,也不激进,而是立场公允、思维冷静、目光犀利。它提出了不少真正的问题,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无论是对于已经逝去的时代,还是对于令人眼花缭乱的现在,以及不可知的未来,本书所提供的思维方式,要远比轻率地抛出某个论断更有意义——哪怕这个论断锋芒毕露、感人至深。读者与其从本书中得到某个论断,不如学会一种看待社会和自身的方法。

  我们这个中译本,如果能够给读者这样的启迪,将功莫大焉。

  事实上,《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已在欧美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从1856年本书首次出版,到三年后作者去世,本书在法国印行4版,到1934年已印行16版。同时,在英国、德国以及大洋彼岸的美国也都非常畅销。

  《旧制度与大革命》的法文原名为L'Ancien Régime et la Révolution。第一个中译本于199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时距原著首版已过一百三十多年。译者是中国翻译界的前辈冯棠先生。我们这个译本,从法文版译出,并以剑桥大学出版社英译本为参照,某些疑难之处以及专有词汇的翻译,参考了冯棠先生的译法,这里表示衷心感谢。




历史洪流中的思想火花:一部关于人类秩序与自由的书 在这部著作问世的时代,欧洲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古老的君权神授理论摇摇欲坠,新兴的理性主义思潮如同破晓的晨曦,照亮了人们对政治、社会乃至个体自由的全新思考。人们开始审视权力从何而来,法律为何而立,以及个体在群体中应如何安身立命。本书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深刻剖析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根基——那个无形却又至关重要的“社会契约”。 它并非一部简单的政治教科书,也非对某个特定政体的赞美诗。相反,它是一次对政治权威本质的哲学追问,一次对何为“正当统治”的严肃探索,更是一次对人类个体在集体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的深度反思。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逻辑,带领读者穿越历史的迷雾,直抵人类文明最核心的议题。 追溯根源:从自然状态到文明社会 书中首先大胆设想了一种“自然状态”。在这个 hypothetical 的起始点,人类并非如某些思想家所描绘的那般,生活在“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无休止的战争之中。相反,作者笔下的自然状态,更侧重于个体自由与相对的和平。然而,即便在这种状态下,人类也面临着诸多不便和不确定性。私有财产的出现、个体间的冲突,以及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的有限性,都促使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超越这种原始的、不稳定的存在。 正是为了克服自然状态的局限,为了获得更可靠的安全、更稳定的秩序以及对财产的保障,人们自愿地、有意识地做出了一种选择——让渡一部分个人的自然自由,以换取集体的保护和福祉。这就是“社会契约”的诞生。它不是一个刻在石头上的盟约,也不是一个实际签订的合同,而是一种理念,一种被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确立政治权威的基础。 权力的新解:人民主权的基石 这一理念对当时盛行的君权神授理论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战。如果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同意,那么君主的权威就不再是来自上天的恩赐,而是人民的委托。因此,本书的核心论点之一,便是“人民主权”的理念。国家及其政府的权力,其合法性并非独立于人民而存在,而是源于人民的集体意愿。当政府行为违背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愿时,人民就有权质疑甚至改变它。 作者细致地阐述了主权的性质。主权是绝对的、不可分割的、永恒的,因为它代表着整个社会的共同意志。这种共同意志,并非简单加总的个人意志之和,而是一种超越个体私利的、以公共福祉为导向的统一意志——“公意”。公意是社会的最终裁决者,它指导着法律的制定和政府的运作。任何企图分割主权的行为,都将导致社会的分裂和混乱。 法律的意义:自由的保障与约束 在社会契约的框架下,法律不再是压迫人民的工具,而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个体自由的根本。法律是公意的体现,是全体公民共同制定的规则。因为每个人都参与了法律的制定,所以遵守法律就是遵守自己,也就等于尊重自己的自由。 本书对于法律的定义和作用有着深刻的见解。法律必须是普遍的、抽象的,适用于所有人,而不是针对特定个人或群体。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增进整体的自由,而不是限制自由。真正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并且不受他人任意干涉。法律为个体提供了行动的界限,也保障了这种界限内的自由。 政府的职能:执行公意与维护秩序 在主权属于人民的前提下,政府的角色被重新定义。政府并非统治者,而是人民的委托者,是执行公意的代理人。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其首要职责是维护社会契约,执行公意制定的法律,保障公民的安全和自由。 作者对不同形式的政府进行了探讨,但其核心标准始终是看政府是否能够有效地体现和执行公意。无论采用何种政体,政府的合法性都取决于其是否服务于人民的共同利益。当政府腐败、滥用权力、违背公意时,人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甚至可能引发革命,以重新确立正当的统治。 个体与集体:自由的真谛与公民的责任 本书最为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其对个体自由的深刻理解。作者认为,真正的自由并非存在于不受约束的自然状态,而是在一个有序的社会中,通过遵守公意和法律来实现的。当个体将一部分自然自由让渡给社会,并受公意和法律的约束时,他获得了比在自然状态下更大的、更稳定的自由。这种自由是建立在社会保障和集体力量之上的。 因此,成为一个公民,不仅仅意味着享有权利,更意味着承担责任。公民的责任在于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公意的纯洁性和权威性。公民必须具备一种“公民德性”,能够将个人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下,忠诚于国家,并愿意为维护社会的整体福祉而牺牲。 超越时代的思考: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这部作品并非陈旧的古籍,它的思想火花穿越时空,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当今世界,当我们审视政治体制的合法性、法律的公正性、个体权利的边界以及公民的社会责任时,本书提出的关于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和公意等理念,依然能够提供深刻的洞见。 它促使我们思考:我们今天的社会秩序,其基础是什么?我们所处的权力结构,是否真正代表了人民的意愿?我们所遵守的法律,是否公平且服务于公共利益?我们作为个体,在享受社会所带来的便利和保护的同时,又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这部著作以其宏大的视野、深刻的洞察和严谨的论证,为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秩序的起源、政治权力的本质以及个体自由的真谛,提供了一把关键的钥匙。它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深入思考的经典之作,它所激发的思想,将持续引导着人类对更美好、更公正、更自由的社会的不懈追求。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精装版本实在太精美了,拿到手的那一刻就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质感。封面采用的是那种哑光材质,触感细腻,不易留指纹,书脊处印制的烫金字体,在灯光下闪烁着低调而优雅的光泽,让人一眼就觉得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打开内页,纸张的厚度适中,印刷清晰,字迹大小也刚刚好,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装帧牢固,翻页流畅,每一页都仿佛经过精心打磨,没有毛边,也没有溢胶的痕迹,这种细节上的用心,着实让人对出版方的专业性和对书籍品质的追求赞叹不已。作为一本理论性较强的著作,这样的装帧设计无疑为阅读体验增添了不少仪式感,让我在开始探索书中思想之前,就已经被这份精美的外在所折服。我一直很喜欢收集一些装帧精美的书籍,这本书绝对是我的书架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承载着深刻的思想,更是一件艺术品,摆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评分

我最近对一些关于社会秩序和政治哲学的经典著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听说过《社会契约论》的大名。虽然这本书的理论体系我还在慢慢消化和理解之中,但仅仅是阅读的过程中,就不断地被作者那些深刻的洞见所震撼。他对于人类社会起源、国家形成以及公民权利与义务之间关系的探讨,简直是拨开了层层迷雾,展现出了一个更为清晰的图景。我发现,很多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其根源似乎都能在这些古老的哲学思辨中找到一丝线索。这本书的语言虽然不算晦涩难懂,但其内涵却极其丰富,需要反复品读、对照思考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精髓。有时候,我会在阅读一段后停下来,思考作者的逻辑是如何一步步构建起来的,又是如何巧妙地将抽象的概念与现实社会运作相结合的。这种阅读体验,与其说是在学习知识,不如说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一种对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深度探索。

评分

这本书的精装本,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穿越时空的智慧邀请函。每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仿佛在与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进行一场跨越世纪的对话。书中对于“公意”的阐述,是我最着迷的部分之一。它探讨了个人意志与集体意志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在维护个体自由的同时,构建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这种对集体认同和共同目标形成的深刻剖析,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体价值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我常常在想,如果我们的社会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践行“公意”的理念,是否就能更好地解决一些社会分裂和冲突的问题?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是一种对现实社会的警醒和启示,促使我思考作为个体,在社会集体中的角色和责任。

评分

这次购买的《社会契约论》精装本,外观设计实在是太赞了!复古的硬封面,加上低调奢华的烫金书名,摆在书架上特别显档次。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翻开内页,纸质厚实,触感温润,字迹印刷清晰,排版也十分舒服,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累。书的装订非常牢固,我经常会把书翻到某个部分仔细研读,也不用担心会掉页或者散架。这种精良的制作工艺,真的让阅读体验大大提升。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书籍,不仅内容要深刻,它的外在形式同样重要,能够传递出出版方对书籍本身的尊重和对读者体验的重视。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让我在尚未开始阅读之前,就已经对它充满了期待和好感。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件可以细细品味的艺术品。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政治哲学类的书籍一直有些望而却步,觉得它们过于抽象和理论化,离我的日常生活很远。然而,《社会契约论》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严密的逻辑,成功地吸引了我。它并没有停留在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人类最根本的生存状态和最朴素的社会需求。通过对自然状态的假设和对契约精神的解读,作者揭示了国家和法律存在的合理性基础。我特别喜欢作者那种刨根问底的追问方式,他会不断地质疑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并试图找到其最本质的解释。这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虽然我还没有完全读懂每一个细节,但这本书已经在我心中播下了怀疑的种子,让我愿意去更深入地探索和思考。

评分

凑单买的,还行吧,内容也不多,一天就翻完了。京东的图书活动真是一个谜,一天一个价。这套书今天可以参加满减,明天却没有了,明明满减活动还没到期啊?!不过算来算去还是618和双十一最划算。

评分

中国队VS葡萄牙队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还没看,多看书多学习对自己是一种开悟和增长阅历。王阳明最近很火。

评分

图书100减50 真是超级划算,给小朋友买了幼小衔接的书,也买了几本自己看的书,昨天下单,今天送到,一直在京东买书,便捷高效

评分

书非常好,装帧精良,白繁对照,喜欢国学这些的同学可以下手了

评分

中国队VS葡萄牙队

评分

一百块钱买到了这么多好书,真划算啊

评分

内容光怪陆离,感叹古人的智慧,图书内页纸质量一般,印刷比较清楚

评分

网购总有大量包裹要收,有很多评语要写,但是总是写评论,又花掉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回头想想,我花了钱了,还要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写评语,是不是很不划算!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总是不去评价或者随便写写,但是我又总觉得好像对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卖家,客服仓管和老板,于是我写下了一小段话,给我觉得能拿到我五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