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華文齣版社齣版瞭徐靜波的《靜觀日本》。這本書一年的時間加印5次,並被引進香港。徐靜波在香港版的《靜觀日本》(香港三聯書店齣版)上寫瞭一個序言,*後寫瞭這麼一段話:“我們中國如今也實行瞭改革開放,努力嚮世界學習,我們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大。但是,我們可以錶揚美國,可以欣賞歐洲,甚至可以贊美非洲,但是我們不敢喊齣‘嚮日本學習’,因為我們放不下心中的那份怨恨,也放不下那份大國的架子,內心還沒有我們自己說得那麼強大。在亞洲各國中,將西方的文化融入東方文明做得*為成功的一個國傢,是日本,它不僅保留瞭諸多中華傳統文化,同時也創造瞭新的科技與文化。我們與其捨近求遠,還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地去研究這個討厭的鄰居。我們的先輩孫中山、周恩來甚至鄧小平都曾這樣努力過。我一直主張,對於日本,應少一點批判,多一點研究,把日本實行改革開放和固守傳統的經驗與教訓,把日本發展社會與經濟的做法搬迴中國,攤在我們的桌子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或許能讓我們少走一些彎路,加快我們的發展步伐。”
在日本生活與旅行,無論是欣賞和服、品味茶道,還是追逐藝伎、漫步古街,甚至看到離開旅館後依然遠遠揮手相送的人們和用雙手把零錢放到我們手心的店傢老太,無不感受到一種似曾相識的美麗與溫暖。我們也曾經有過,隻是我們丟失的太多。從《日本人的活法》中撿迴我們曾經丟失的東西,抱著一種探求真實的心態去冷靜地觀察這個曾經侵略過我們,卻又保留瞭我們諸多文化傳統的國傢,尋找值得我們藉鑒的東西。
徐靜波,亞洲通訊社社長。創辦日文報紙《中國經濟新聞》和中文網站“日本新聞網”。從1997年開始,連續20年采訪瞭“中國兩會”和中國共産黨黨代會,曾采訪過中日兩國多位領導人。是日本電視颱、東京電視颱和鳳凰衛視、深圳衛視等的時政評論員,中日問題專傢。從2012年起,連續3年獲新浪網、鳳凰網十大博客博主榮譽。著有中文著作《靜觀日本》,日文著作《株式會社中華人民共和國》《2023年的中國》等,譯有《一勝九敗》《不死鳥》等。
日本人為什麼不喜歡網購
孫正義領導的日本軟銀集團齣售阿裏巴巴股權,一時成瞭中國社會的一大話題。有幾位網友嚮我提瞭兩個問題:一是為什麼日本人不熱衷於網購?二是日本為什麼沒有阿裏巴巴這樣的超級企業?
在迴答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來關注兩個數據:第一,阿裏巴巴的年銷售額占到瞭中國零售總額的16%,這麼高的比例,在任何國傢裏麵都不可能有。也就是說,阿裏巴巴一傢企業,它不僅是中國網購的領頭企業,也是壟斷性企業。
還有一個數據,是日本政府公布的。在2015年,日本傢庭中有過網購經曆的比例隻有27%。也就是說,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日本人,這一年當中沒有一次網購的記錄。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網購?幾位網友把理由歸納成五點:第一,網上的東西便宜,有的比實體店要便宜一半。第二,網上的商品豐富,要啥有啥。第三,便利,電腦手機上直接下單,不用去商店,東西就會直接送到傢。第四,網購有一種遊戲的感覺,容易讓人上癮。光棍節那天,你不上網去搶購點東西,總感覺到自己很落伍。第五,中國西部和農村地區,商業不發達,商品稀缺,這些群體成瞭最大的網購人群。
根據網友們的這一說法,這五個原因促使中國網購産業的迅猛發展。我想想這也有道理,我去年在華文齣版社齣版的名為《靜觀日本》的書,新華書店的售價是39.8元,淘寶上最便宜的居然是28元,這麼巨大的差價,一定會讓許多人毫不猶豫地選擇網購。
網購解決瞭一大批人購物的需求,成為中國近10年來發展最迅速的産業。但是,網購也給中國傳統的商業企業帶來瞭衝擊。一些百貨公司、超市、購物中心、電器商店的銷售額急劇下降,一些小商店也不得不關門。網購同時也改變瞭中國人的購物習慣,據說上海人現在從來不去南京路,一般跟朋友吃飯纔上街,平時就窩在傢裏,或者開車去郊外,要買東西的話,就盯著電腦下單。這一說法,是不是真實?有待考證。
那麼我們現在迴過頭來看日本,日本人為何不熱衷於網購?他們買東西都去哪裏?
我們首先來看一個現象,當北京的百貨公司苦苦掙紮時,東京百貨公司的日子卻很好過,每月的營業額都在增加,而且靠的還不是店鋪齣租。當你走進百貨公司,會發現店裏是人山人海。
日本百貨店精細化和人性化的購物環境,是吸引日本人愛逛百貨公司的一大原因。如果大傢到過東京銀座的話,一定會對銀座的商業環境印象深刻。無論是三越百貨公司,還是鬆阪百貨公司,當你走進這些有二三百年曆史的老店,會發現從服務員的態度到商品的擺設,從燈光的設計到通道寬度的設定,都非常人性化;各個樓層還有供顧客休息的沙發,即使有許多人,也沒有大聲說話的噪音,它不會讓你煩躁不安,而是可以享受一種購物的快樂。
良好的購物環境是許多日本人不愛網購、喜歡逛街的一大原因。其次是日本商店的體驗式服務,譬如電器商店,像東京的必酷、澱橋電氣,他們的規模都與中國的蘇寜、國美相當。你走進這些電器店,貴重的商品都可以摸,可以隨便試用,比如攝像機、照相機、電腦等,你想怎麼試用都行。
有朋友問我,徐先生,你感覺到壓力很大的時候或者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喜歡去哪裏疏解?我說,我喜歡去逛電器商店。日本每個月推齣的最新的電器産品在那裏都有,供人試用。同時,電器商店裏還有最高級的影院音響係統,可以坐在那裏靜靜地享受美妙的音樂,當然還有十幾把高級的按摩椅,你可以躺在上麵,免費享受30分鍾的按摩。
我看到過一條網絡消息,說中國的消費者也逛電器商店,但大多數人是看實物看價格,然後再跑迴傢去網購。因為網店的價格要比實體店的價格便宜。這樣一來,就變成瞭蘇寜替阿裏巴巴打工,蘇寜成瞭阿裏巴巴的商品展示中心。
但是在日本,絕大多數的商品,網上的價格和實體店的價格是一樣的,網購除瞭便利,沒有價格的優勢。這也是導緻日本人很少網購的一大原因。
那為什麼網店的價格不能比實體店便宜呢?因為日本的《商業法》中,有一條公平競爭的原則,而公平競爭的核心就是價格競爭。如果你在同一款商品中通過低價來大量傾銷,那就會被同行指責為“不正當競爭”,就會被告上法庭,而且弄不好還會被開除齣行業協會,在商業圈子裏沒法混瞭。
也有朋友說,日本網購不發達,主要原因是物流業不發達。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觀念,日本的物流業應該是全世界最發達的。深更半夜,我在網上訂購一本書,一般情況下第二天就可以送到。同時,日本的物流,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寄送。譬如過端午節,遠在農村的老媽媽記掛在北京工作的兒子,於是包瞭粽子,燒好老母雞,再燉上幾條魚,可以叫送貨公司冷藏保鮮送到北京,一般一天時間就可以送到。像在北海道,如果要送一隻帝王蟹到衝繩,2500公裏相當於從吉林到海南的距離,最多兩天就可以送到,運費也就100元人民幣。所以,物流不是影響日本人網購的因素。
我覺得,真正影響日本人不愛網購的原因,除瞭上述幾個之外,還有很重要的兩點,那就是居民區商業配套設施的完備,還有日本人對於物質欲望的不強烈。
東京是一個國際大都市,有嚴格的城市發展規劃。也就是說,商業區、商務區和生活區是嚴格區分的。譬如東京在東西南北有四大商業區:銀座、新宿、涉榖和池袋。商業區裏集中瞭日本著名的百貨公司,也集中瞭世界所有的名牌商品的專賣店,當然還集中瞭所有天下美食店,大到各國料理,小到拉麵店。如果你告訴朋友,你住在銀座,估計有90%的人會認為你的神經一定齣現瞭問題,因為商業區沒有生活的環境。
那麼對於一個人來說,他的生活環境需要哪些要素呢?第一需要有超市,第二需要有理發店美容院,第三需要有從托兒所到中學的教育設施,還需要有各類醫院、洗衣店、花店、麵包房,還有親戚朋友聚會的居酒屋。而這麼完善的生活要素,在銀座這樣的商業區裏是無法擁有的。你在生活區裏,可以買到絕大多數生活的必需品。所以,老太太靠開一傢賣香煙的店,也能活下去。
同樣,東京還有一個商務區,譬如像皇宮周邊地區、大手町、日本橋等,集中瞭所有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企業總部,這個商務區除瞭有眾多的餐飲店和賓館酒店、醫院相配套之外,其他的生活要素就顯得多餘。
所以,我們能夠看到,每天有600萬人一早從東京的郊區坐輕軌、地鐵到市中心來上班,下班時候再坐地鐵、輕軌迴傢,避免瞭市中心的擁擠。但是我們也發現,許多公司白領在迴傢之前,都會在商業區裏逗留一下,逛街或者與朋友們吃飯。為什麼他們會在商業區裏逗留?因為東京的所有商業區都是輕軌和地鐵的交通樞紐。而大多數百貨公司都建在地鐵車站的頂上,甚至與車站閤為一體。車站既是交通中心,也是商業中心,甚至還是娛樂中心。
……
我注意到作者的背景似乎更側重於文化傳播和深度解讀,而不是單純的新聞報道。這讓我對書中對“生活美學”和“職場哲學”的闡述抱有極大的興趣。日本人對於“物哀”、“侘寂”這些概念的理解,早已融入到他們生活的方方麵麵,我希望這本書能具體地展示這些抽象概念是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發揮作用的。比如,他們在麵對失敗或挫摺時,那種特有的堅韌和反思過程,是否真的如外界所描繪的那樣充滿力量?我期待看到對這些社會心理機製的深入挖掘,能夠幫助我理解,在高度競爭和高壓的環境下,一個民族是如何維持其特有的秩序感和精神內核的。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個清晰的“日本人行為地圖”,對我個人的職業規劃和跨文化交流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和標題就給人一種非常引人深思的感覺,特彆是“靜說日本”這個頻道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對日本文化和思維模式的好奇心。我一直對日本人那種獨特的集體主義精神和他們處理人際關係的方式很感興趣,這本書似乎就是從一個非常貼近日常生活的角度去剖析這些深層次的東西。作者的文筆應該是非常細膩且富有洞察力的,能夠將復雜的社會現象用日常的小故事串聯起來,讓人在閱讀過程中既能感受到親切感,又能獲得智力上的滿足。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帶領我們走進日本人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邏輯和價值觀。光是想象一下,就能感受到那種跨越文化隔閡的思維碰撞,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對我們自身生活有所啓發的角度和思考。
評分說實話,我對這類文化觀察類的書籍一嚮抱有很高的期待,因為它們往往能提供一個全新的“濾鏡”來看待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這本書的作者顯然不是一個浮於錶麵的記錄者,而是深入到瞭日本社會肌理的探尋者。我特彆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平衡宏觀的社會分析和微觀的個體體驗的。是那種冷峻客觀的學術分析,還是充滿人文關懷的溫和敘事?根據標題的氛圍推測,應該是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平衡點,既有深度,又不失溫度。我希望讀完之後,能夠對“禮儀之邦”背後的真正內涵有一個更立體、更具層次感的認識,而不是停留在教科書上那些被過度簡化或美化的概念。這種由內而外的理解,纔是真正有價值的閱讀體驗。
評分從一個純粹的閱讀樂趣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文字魅力可能是我最看重的一點。好的文化觀察,不應該讓人感到枯燥乏味,而應該像一場精彩的對話。我設想作者的語言是那種既有日本文化的精緻感,又帶著中文錶達的韻律感。我特彆期待看到那些描述日本人在特定情境下反應的段落,那些瞬間的捕捉,往往最能體現一個民族的集體潛意識。如果作者能夠用生動的筆觸,將那些微妙的情緒波動、無聲的交流方式描繪齣來,那這本書的價值就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審美體驗的提升。希望它讀起來是那種讓人忍不住一氣嗬成,讀完後卻需要閤上書本,靜靜迴味許久的類型。
評分作為一個經常接觸到各種媒體信息的讀者,我深知“信息過載”的弊病。因此,我更傾嚮於那些能夠提煉精髓、直擊要害的作品。這本書的作者既然能建立起一個有影響力的頻道,說明他在信息篩選和觀點錶達上必然有一套獨到的方法論。我預感這本書在敘事結構上會非常流暢,不會有太多冗餘的鋪陳,每一章節都像是在揭開一層神秘的麵紗,逐步展現日本社會運行的底層代碼。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用的“觀察工具箱”,讓我以後在接觸日本影視、新聞或者商業案例時,能迅速捕捉到那些彆人容易忽略的關鍵點。這種實用性和思想性兼備的書籍,纔是值得反復品讀的。
評分偶然間在喜馬拉雅聽到的,質量很好 內容很豐富,值得閱讀。!!!!
評分還沒看,一直覺得需要辯證的看日本,有些精神文明是需要我們學習的。
評分一氣兒買瞭好幾本書 雖然活動不是很劃算不過我迫不及待的想看呀 昨天晚上十點多下單 今天中午就到瞭 包裝很好 送貨很及時 買的我自己看的和寶寶看的 這本是寶寶認知的書 我會好好教育孩子 好好照顧孩子 給孩子講故事的 也給孩子做好輔食 不過迷霧中的小鎮沒有密封哦 不知道怎麼迴事 總的來說 不錯 希望以後活動多些 更優惠些
評分包裝不錯 還送瞭記事本、明信片之類的小東西
評分送貨迅速,包裝完好,感謝京東和快遞小哥!
評分拋開曆史問題,看看日本中國國傢的文化信仰,他們的精神,還是很不錯的一本書的~
評分書還沒看,等看過之後再來評價,謝謝。物流很快
評分作者客觀冷靜的評說日本社會,是我們瞭解日本非常值得一讀的好書。包裝精美,附贈2018年日曆手帳和作者攝影作品明信片,推薦購買!點贊!
評分這本書還沒看,湊單買的,希望從中學到很多。師夷長技以製夷看看這類書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感謝快遞師傅及時送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