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5
第二章 思人文學
蔣孔陽對文學的思考起步於20世紀40年代,在海光圖書館時期奠定基礎,在50年代有瞭係統的展開,延續至新時期。從40年代到50年代,他主要從事文藝和文藝理論研究,曾到北京大學學習文藝理論,還廣泛涉獵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外國文學、文藝理論等。他從40年代開始瞭文學之思,一直到生命的最後,都從未止息。40年代的文學之思還尚顯稚嫩,屬於譯介,難成體係,到瞭50年代中後期,蔣孔陽齣版瞭《文學的基本知識》(1957年)、《論文學藝術的特徵》(1957年),奠定瞭其文藝理論傢的地位。改革開放後,他的文學之思進一步與時代主題相結閤,齣版瞭《形象與典型》(1980年)等著作;晚年對當代文學也不時發齣批評之聲,體現其反思性文藝學的風格。
一、民族化的嘗試20世紀50年代,百廢待興,正值新中國文藝理論教材創建初期,湧現瞭一批文藝理論教材,其中就包括蔣孔陽的《文學的基本知識》。《文學的基本知識》是蔣孔陽的第一部著作。蔣孔陽明確說,這部書主要參考的是前蘇聯季莫菲耶夫的《文學原理》,但並不意味著是季莫菲耶夫的翻版。蔣孔陽一方麵看到季莫菲耶夫本身的問題,另一方麵也強調“文藝理論應當盡可能民族化”。
這是一部非常專業的文學理論教材,同時也打上瞭時代的烙印,其中典型理論、階級性、人民性、思想性與藝術性等都是當時文藝理論界突齣的時代主題。所以,這是一部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學理論教材。在《文學的基本知識》中,蔣孔陽堅持反映論、認識論、階級論立場,對文學的基本狀況做瞭說明。總體而言,這部書有以下四個特點:其一,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文學理論教材,而是類似於對知識點介紹的普及讀物。全書共分二十八章,若乾章相對集中,對某一問題進行討論。第一章界定什麼是文學,第二至四章探討形象與典型問題,第五至八章討論思想性問題,第九、十章討論藝術性和美,第十一、十二章討論文學的教育意義,第十三至十八章討論文學的內容與形式,第十九至二十三章討論創作風格和方法,第二十四至二十八章討論文學的種類和樣式。論述全麵,深入淺齣,語言樸素,因而適閤大中學生閱讀,印數也較多。
其二,它將文學納入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結構之中加以討論。依據馬剋思主義對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的劃分,蔣孔陽提齣“文學是一種社會意識形式,屬於上層建築中的思想部分”。這一點在馬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是共識,也沒有人否認文學屬於上層建築,更具體說就是意識形態。然而,意識形態這個在20世紀80年代響徹文學理論界的詞,在蔣孔陽的著作裏卻是“社會意識形式”。在以群主編的《文學的基本原理》中,文學正式被稱為“社會意識形態”之一。
蔣孔陽認為,文學不屬於經濟基礎,其原因在於文學“不是在經濟上替社會服務”。這一看法似乎也並不絕對,如今文學産業化、商品化趨勢加大,也可以說在經濟上替社會服務瞭。實際上,任何上層建築都與經濟基礎有密切的聯係,包括看似和經濟更遠的宗教。當然,這一點在當時還沒引起重視。
中國當代美學傢文論傢評傳·蔣孔陽評傳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當代美學傢文論傢評傳·蔣孔陽評傳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中國當代美學傢文論傢評傳·蔣孔陽評傳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