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化學工作者,自然科學愛好者,中學生,大學生。 催人淚下的洋蔥
No LFS, No Cry
完整的洋蔥,你能看到的隻是乾燥失水的外層,它幾乎沒有什麼太多的氣味,也不會對你造成多大的刺激;而一層一層剝洋蔥,鮮嫩多汁的內層,總有一層會讓你眼淚汪汪。
內容簡介
“熟雞蛋能變迴生雞蛋嗎?洋蔥為何催人淚下?沒染過頭發,但頭發卻變綠瞭!芥末也可以報警!從龍舌蘭酒製得瞭鑽石!無鳥問津的銅像!戀愛與強迫癥的化學本質居然驚人地相似。水有記憶,你信嗎?”想一探究竟嗎?讓《“搞笑諾貝爾奬”化學》來揭曉答案吧!搞笑之餘,更多的是深思,獨特的視角帶給你更多的啓示。
給愛科學、善鑽研和喜幽默、樂搞怪的我們。
作者簡介
丁慧穎,科學齣版社,暫無,作者從事5年光化學研究,3年激光醫學(包括光動力療法臨床治療)研究,3年與光動力藥物及其劑型的製備和研究
2005年從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畢業後,先後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激光醫學科顧瑛教授研究組和西南醫學中心(美國)Simmons醫學中心 Baran D. Sumer 和Jinming Gao
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
內頁插圖
目錄
熟雞蛋?生雞蛋?
催人淚下的洋蔥
綠頭發的奧秘
芥末報警器
水油也可以混為一體
從龍舌蘭到鑽石
可樂和精子 牛糞中的香料
超聲波在奶酪中的傳播速度
糖漿和水中遊泳
“曇花一現”的達薩尼
無鳥問津的銅像
元素周期錶桌
戀愛?強迫癥?
偵探需要科學
水真的有記憶
三秒燒烤生火
DNA香水
遠離實驗室化學儀器
香味印刷
Jell-O 肉凍
水有記憶
附錄1 曆年“搞笑諾貝爾奬”(2007~2015)
附錄2 諾貝爾奬和搞笑諾貝爾奬
前言/序言
彆笑,我們搞的也是化學
蘋果落地是平常的自然現象,在牛頓之前,沒有人會想到“研究蘋果落地”和“發現萬有引力”之間會有什麼聯係,很多人認為“研究蘋果落地”很可笑;在牛頓之後,沒有人會認為“研究蘋果落地”是可笑的事情。對我們周圍一些看似好笑的事情,你會刨根問底地究其原因嗎?
切洋蔥時,眼睛流淚,你會思考是為什麼嗎?在水裏自由地遊泳時,你會想象一下在糖漿中遊泳是怎樣的感覺嗎?把從牛糞中提取的香精添加到冰激淩中,你會嘗試一下口感如何嗎?可樂除瞭可以是飲料,你會挖掘它的其他用途嗎???這些你可能都沒留意過,可有一些人卻做瞭這些研究,麵對他們的研究結果,你可能會一笑置之,也可能覺得毫無意義,或覺得不可思議、稀奇古怪,甚至無厘頭。“搞笑諾貝爾奬”卻把奬頒給瞭這些看似毫無意義、實則令人思考的研究,以鼓勵研究者的“不尋常、幽默和獨特的想象力”,錶彰“那些不能也不應該被重復的科學研究”。
從某種意義上說,“搞笑諾貝爾奬”是對諾貝爾奬的惡搞。它與諾貝爾奬本質上並沒有聯係,隻是藉用瞭英文單詞“ignoble”,“ignoble”本義是“不光彩的,可恥的,卑賤的”,而“搞笑諾貝爾奬”的創始人把“ignoble”改寫為“Ig Nobel”,所以賦予瞭這個詞“另類諾貝爾”的意思,我們習慣把它翻譯成“搞笑諾貝爾奬”。自1991年開始,“搞笑諾貝爾奬”每年都會評齣十項,每年授予的奬項會稍有不同,它不像諾貝爾奬每年的奬項都是固定的,除瞭我們熟悉的生物學奬、醫學奬、物理學奬、化學奬、和平奬,還會有諸如概率奬、極地科學奬等。所以化學奬不是每年都齣現在十個奬項中,如2013年、2001年、1997年就缺失瞭化學奬。
我們的生活、生産離不開化學,“搞笑諾貝爾奬”對化學的研究五花八門,讓人忍俊不禁。有些“搞笑諾貝爾奬”化學奬的研究對象就在我們的身邊,如,我們的生命、生活都離不開的水,夏日經常會喝到的可樂,聚會時會品嘗的龍舌蘭酒。有些研究對我們普通人是非常陌生的,如浪漫的愛情與強迫癥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將化學元素收集、排列製成一張化學元素周期錶桌子是普通人很難做到的。
被授予的化學“搞笑諾貝爾奬”中,有些是實實在在的化學研究,如龍舌蘭酒經高壓反應製得鑽石,鳥兒躲避有毒化學物質而遠離含有砷的銅像。學科高度發展的今天,學科間的交叉融閤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有些授予瞭化學交叉領域的研究。如洋蔥使人落淚的機製;S-Check幫助妻子檢察丈夫的不貞行為。而有些與化學研究甚至沒有多大聯係,如DNA香水與化學變化沒有絲毫關係,隻是香水瓶采用瞭與DNA雙螺鏇類似的三螺鏇設計,聲波在乳酪中的傳播速度很明顯研究的則是物理性質。
“搞笑諾貝爾奬”的研究完全是研究者的個人興趣,其化學奬中有些研究有社會價值或(和)經濟價值。如Jell-O肉凍,它是一種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商品;芥末報警器則申請瞭專利並投入生産。有些研究可能沒有絲毫社會價值和使用價值,如利用液態氧加速燒烤速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也是不為警察允許的。
可能很多化學“搞笑諾貝爾奬”研究並沒有太多實際價值,讀者看著很搞笑,但是研究者本身並不是齣於搞笑的目的纔對其進行研究,研究者的齣發點是嚴肅的,態度是真誠的;所用到的研究方法是科學的、積極的,很多實驗都是經過大量反復的實驗證明和檢驗的;所做研究的視角更是獨特的,絕不是簡單重復已有的研究。而且大部分研究成果發錶在正式刊物上,其中不乏世界刊物,不過也有可能發錶的是錯誤的結論。
中國文化更講究“務實”,西方人更看重“個性”,“搞笑諾貝爾奬”中“古怪”的化學研究,很多中國人會覺得是一種研究資源的浪費,偏離瞭正統的化學研究。可很多真正的諾貝爾奬獲得者對這些搞笑諾貝爾奬非常感興趣,並自費前往擔任頒奬嘉賓。到目前為止, 隻有一位“搞笑諾貝爾奬”獲得者也是真正的諾貝爾奬獲得者(2000年搞笑諾貝爾奬物理學奬獲得者Andre Geim在10年後獲得瞭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奬)。值得注意的是,1991年和1998年的化學“搞笑諾貝爾奬”授予瞭同一個人,這位堅持不懈研究“水具有記憶”的法國學者在“搞笑諾貝爾奬”的曆史上是獨特的。
我們對1991~2015年的化學“搞笑諾貝爾奬”進行瞭整理和描述,並作瞭簡單延伸。彭翠琳為文中繪製瞭相應的情景插畫。我們希望讀者在閱讀之餘、發笑之餘,能有自己的思考和啓發。
筆 者
2016年3月於北京
塵封的奇思妙想:那些撼動平凡的化學探索 在這浩瀚的科學星空中,總有一些閃耀著獨特光芒的探索,它們或許不曾齣現在教科書的醒目位置,也未曾獲得主流的認可,但卻以一種非同尋常的方式,揭示瞭我們世界隱藏的奧秘,甚至帶來瞭意想不到的驚喜。這並非是對傳統學術研究的貶低,而是對那些勇敢跳齣思維定勢,以好奇心為驅動,以嚴謹的科學精神為基石,卻又常常被“主流”所忽略的奇思妙想的緻敬。 本書將帶領您走進一個充滿想象力與趣味的化學探索世界。我們不追求那些改變宏觀格局的重大發現,也不聚焦那些已經成為化學史裏程碑的偉大理論。相反,我們將深入那些“非主流”但同樣精彩的研究領域,探尋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可能觸及生活方方麵麵,甚至引發深刻思考的化學現象。 想象一下,我們不再僅僅關注如何閤成齣更高效的藥物,或是設計齣更堅固的材料。我們將目光投嚮那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卻鮮為人知的化學奧秘。比如,為什麼有些食物組閤在一起會産生令人不悅的味道,而另一些則能完美融閤,奏齣味蕾的交響麯?這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和化學反應?我們又如何從微觀的化學角度,去理解並優化我們的飲食體驗? 再比如,當我們拋開那些關於環境汙染的宏大敘事,將注意力聚焦在身邊的微小細節時,會發現什麼?生活中那些看似無害的小物件,它們可能在不經意間釋放齣我們不曾察覺的化學物質。它們如何與我們的身體互動?又是否會對我們的健康産生長期影響?本書將試圖以一種深入淺齣的方式,為您剖析這些潛藏在日常用品中的化學秘密,讓我們對所處的環境有更清醒的認識。 我們還將進入一個充滿驚喜的“意外”領域。科學研究的進程並非總是循規蹈矩,有時,一次偶然的實驗,一個意料之外的結果,反而能開啓全新的視角。那些“意外”的發現,它們是如何在實驗室的角落裏悄然誕生,又如何憑藉其獨特性,在被忽視後又被重新發掘,最終展現齣其價值?本書將為您呈現一些充滿戲劇性的科學發現過程,強調在科學探索中,保持開放的心態和敏銳的觀察力是多麼重要。 當然,化學不僅僅是冰冷的分子式和復雜的反應機理。它也與我們生活中最生動的場景緊密相連。例如,當我們欣賞一場絢爛的煙花錶演時,是否曾想過,那五彩斑斕的色彩背後,究竟是哪種化學物質在起作用?不同金屬鹽在燃燒時,為何會發齣如此獨特的輝光?這些化學原理,不僅為我們的生活增添瞭浪漫與色彩,更是人類對元素特性深刻理解的體現。 再將目光轉嚮那些看似“無用”的研究。那些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研究“為什麼貓從高處落下時總能翻身落地”的科學傢,他們僅僅是為瞭滿足好奇心嗎?還是在這背後,隱藏著我們尚未理解的物理和化學原理?那些對“打嗝”這一生理現象進行細緻入微研究的學者,他們的工作是否能為理解消化係統和神經係統提供新的綫索?本書將試圖為您展示,即使是最看似“瑣碎”的研究,也可能蘊含著深刻的科學洞見。 我們還將探討科學的“邊界”問題。當科學研究觸及那些挑戰我們傳統認知,甚至可能引發爭議的領域時,會發生什麼?那些“非主流”的化學研究,它們是否也曾經遭遇過類似的質疑和挑戰?科學的進步,是否必然伴隨著對舊有觀念的顛覆?本書將引導您思考,科學的生命力在於其不斷自我修正和突破的能力,而這種突破,往往源於那些敢於質疑、勇於探索的“異類”聲音。 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科學報告集,而更像是一次充滿趣味的科學漫遊。我們將用生動的語言,描繪那些充滿智慧與幽默的科學故事。我們將為您解讀那些復雜的化學概念,用貼近生活的比喻,讓它們變得易於理解。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故事,激發您對科學的好奇心,讓您看到,科學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就隱藏在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之中。 在這趟探索之旅中,您將遇到那些為科學而執著的靈魂,他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解開瞭一個個看似平凡卻引人入勝的化學之謎。您將看到,即使是最微小的分子,也可能蘊含著宇宙的奧秘;即使是最古怪的問題,也可能引領我們走嚮深刻的理解。 讓我們一同打開這扇通往奇思妙想的化學之門,去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精彩,去感受那些撼動平凡的力量。這不僅是一次對科學知識的探索,更是一次對人類智慧與好奇心的禮贊。相信在閱讀過程中,您會不時發齣會心的微笑,驚嘆於科學世界的豐富多彩,並對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産生全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