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所有關注社會未來的人士都能從這本書中得到啓示。——吳敬璉
張維迎傾情作序!
· 概念新,被關注度高:當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並帶來積極改變顯得日益迫切,以及追求可持續商業的訴求使企業社會責任正在從邊緣走嚮主流,“共益企業”的齣現讓人們看到商業力量的另一種可能。
· 提供影響力評估工具:不僅介紹瞭“共益企業”的基礎理念和認證操作指南,還介紹瞭一款實用、免費的影響力評估工具,目前已有20 000多傢企業通過共益企業認證。
· 20個精選案例可藉鑒:作者通過對100多傢“共益企業”的觀察及與其創辦人、高管的訪談,精選瞭20個*具藉鑒意義的案例,展示瞭用商業力量成就美好未來,從而幫助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脫穎而齣,吸引和留住好員工,提高客戶的信任度和忠誠度,進而打造共贏的商業新生態。
一部共益企業快速入門書,助你打造共贏商業新生態!
共益企業這一全新理念旨在促進商業成為嚮善的力量,幫助廣大公司吸引和留住*優秀的人纔,提升顧客對企業品牌的信任感、忠誠度和傳播力,讓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齣並獲利的同時提升社會和環境績效,從而打造共贏的商業新生態。全球已有50個國傢、橫跨130個産業、超過2 000傢企業通過共益企業認證,而全球申請的企業總共已達4萬多傢,一場全球性的“共益企業倡導運動”正在轟轟烈烈地展開。
通過對100多傢共益企業的觀察及與其創辦人、高管的訪談,外加精心挑選的20個*具藉鑒意義的案例,本書作者、共益企業所有人瑞安?霍尼曼將嚮您闡釋共益企業的簡要曆史和十大益處,更重要的是,為有誌於成為認證共益企業的公司提供瞭詳盡的共益影響力測評框架和新手指南。讓所有企業“運用商業之效力,打造世界之美好”,不僅力圖成為“世界上*好的企業”,更成為“為瞭更好的世界而存在的企業”。
瑞安·霍尼曼是一位谘詢師、高管培訓師、主旨演講師、作傢,也是名為霍尼曼可持續發展谘詢公司的認證共益企業的創始人。瑞安幫助企業節省資金,提升員工滿意度和在可持續方麵所做齣的努力,提升企業的品牌價值,包括幫助企業認證成為共益企業並以此為契機快速成長。由於在促進共益企業社群閤作方麵的傑齣領導力,瑞安兩次被認證共益企業和發起共益企業全球倡導運動的共益實驗室授予“共益企業倡導者”榮譽稱號。
瑞安曾經為《優涅讀者》《可持續産業》(Sustainable Industries)和《三重專傢》(Triple-Pundit)撰稿。他曾經在加利福尼亞藝術學院、夏伯特學院、金門大學、米爾斯學院、舊金山州立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及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舉辦講座。
瑞安從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剋魯茲分校本科畢業,並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獲得碩士學位。
吳敬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講席教授
Benefit Corporation 作為在以市場方式辦公益的“新公益運動”中湧現齣來的新企業形式 ,受到愈來愈多人的美注。放在我們麵前的這本書 ,是一個按照嚴格的標準對企業進行整體性評估的非營利組織“共益實驗室”( B Lab )支持齣版的指南,而得到這個實驗室認證的公司,被稱為“共益企業”( 簡 寫為B Corp)。這本指南不但講述瞭共益企業的發展曆程,還通過作者的論述和一些共益企業的自述 , 說明共益企業能夠在應對當今世界麵臨的緊迫挑戰上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和共益企業為此應當具備哪些品質,以及怎樣纔能達到這樣的品質標準。在我看來,所有關注社會未來的人士都能從這本書中得到啓示。
謝加華(Tony Hsieh) /紐約時報暢銷書《三雙鞋》 (Delivering Happiness) 作者、美捷步CEO
《共益企業指南》 展現瞭讓商業成為嚮善的力量能夠更有益於消費者、員工、當地社區、環境和企 業長期發展的底綫。
丹尼爾·平剋(Daniel Pink)/紐約時報暢銷書《驅動力》(Drive)作者
共益企業日益興盛,因為新生代企業傢追求目標的熱情不遜於傳統經濟學理論中企業傢對利潤的熱捧。
蘇珊娜·迪比安卡(Suzanne Dibianca)/Salesforce基金會總裁
瑞安嚮我們展現齣保持盈利與促成積極的社會改變這兩者之間並非必然是此消彼長。
羅伯特·希勒 (Robert Shiller) /耶魯大學教授、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
我認為共益企業將比其他類型的企業更賺錢。
伊瑪·喬納德(Yvon Chouinard)/巴塔哥尼亞(Patagonia)創始人
我希望5年或10年後,我們迴首過往會認為共益企業就是這場變革的開端。
馬歇爾·龍德裏密斯(Marshall Goldsmith)紐約時報暢銷書《有所得必有所失》 (What Got You Here Won' t Get You There)作者
《共益企業指南》 為我們應對*嚴峻的那些挑戰提供瞭一個積極的、基於市場的且可規模化的解決方案。
凱茜·剋拉剋(Cathy Clark)/杜剋大學富卡商學院CASE13項目主管、副教授
對於任何一傢希望産生社會影響力的營利性企業而言,這是一本必讀之書。
齣版策劃緣起:改變潮水的方嚮 / III
推薦序:讓利潤更準確地度量價值 / VII
共益企業相互依存宣言 / XVII
共益企業自己說 / XIX
序言 / XXIII
前言 / XXVII
認證共益企業與共益性公司的異同 / 1
第1章 綜述:讓商業成為一種嚮善的力量對商業大有助益 / 3
共益企業簡史:從籃球品牌AND 1到共益企業 / 5
探索“下一步怎麼走” / 7
共益企業快照 / 9
為什麼共益企業非常重要 / 9
第2章 成為共益企業的十大益處:對您和公司*常見的益處 / 19
與卓越領袖同行,融入價值共享社群 / 22
吸引高端人纔,提高員工參與度 / 25
增強信譽,建立互信 / 26
被廣泛宣傳報道 / 31
樹立標杆,提升績效 / 34
吸引投資人 / 35
維護公司的長期願景 / 39
實現集體發聲 / 40
節省成本 / 42
引領全球運動 / 43
第3章 共益影響力測評:如何讓商業成為一種嚮善的力量 / 49
什麼是共益影響力測評 / 50
共益影響力測評的費用是多少 / 50
測評數據是保密的嗎 / 51
開展測評需要多長時間 / 51
企業裏應該由誰負責完成測評 / 51
初創企業可以開展共益影響力測評嗎 / 52
測評得多少分纔算好?這個得分說明什麼 / 52
什麼是共益影響力報告 / 53
本章內容與共益影響力測評在綫版有何聯係 / 53
如何得到更多幫助 / 53
開始測評前還有其他建議嗎 / 54
員工效益 / 56
快速評估:對員工的影響力 / 58
反思與跟進 / 76
社區效益 / 78
快速測評:對社區的影響力 / 80
反思與跟進 / 98
環境效益 / 100
快速測評:對環境的影響力 / 102
反思與跟進 / 120
長期效益 / 122
快速評估:對長期發展的影響力 / 124
反思與跟進 / 141
核心效益 / 142
快速評估:對核心問題的影響力 / 144
反思與跟進 / 152
第4章 新手指南:起始階段 / 155
第一周 找到基綫 / 157
第二周 組建團隊 / 159
第三周 製訂計劃 / 161
第四周 付諸實施 / 164
第五周 調整節奏 / 165
第六周 慶祝成功和後續跟進 / 167
第5章 結論:一個目標,多種路徑 / 171
共益企業的成功推廣將帶來怎樣的未來圖景 / 172
附錄:認證共益企業與共益性公司的異同 / 175
注釋 / 178
資料庫:共益企業資料清單 / 184
緻謝 / 199
共益企業背後的非營利組織 / 201
作者簡介 / 203
後記 / 204
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 / 206
前言
第一次發現共益企業,是在我烘焙餅乾的時候。當時我用的是適宜做各類麵點的亞瑟王原色麵粉,麵粉袋上有一個認證共益企業的標識“B”。我當時在想:“這看起來有點兒犯傻,難道大傢不都是希望成為A類而不是B類企業嗎?”當時,我身邊的雞蛋包裝盒上赫然印著兩個A。顯然,我理解有誤。
上網搜索後我纔知道,標識“B”並非是隻能烘焙齣次等食品的“紅牌警示”,而是共益企業的標識。我發現,共益企業是一個富有活力、充滿激情的全球倡導運動的組成部分。該倡導運動旨在通過創新、速度和纔能來實現企業發展,由此不僅可以賺到錢,還有助於緩解貧睏,構建更強大的社區,實現環境修復,激勵大傢為瞭更高層次的目標而努力工作,重新定義何為真正的商業成功。字母B的含義是“共益”(benefit)。共益企業社群作為一個共同體希望構建一個新的經濟領域:大傢力爭上遊的目的,不是成為全世界*賺錢的企業,而是成為對全世界*有價值的企業。
烘焙餅乾時的偶然一瞥開啓瞭我對共益企業的發現之旅,我親眼目睹瞭共益企業倡導運動在全球範圍內的蓬勃發展。除瞭上麵提及的亞瑟王麵粉,大名鼎鼎的共益企業還包括本傑瑞公司、卡伯特乳製品公司、鄧肯女鞋公司、Etsy手工藝品電子商務平颱、美則(Method)公司、巴塔哥尼亞公司和第七代公司。目前,認證共益企業遍布全球50多個國傢,包括阿富汗、澳大利亞、巴西、智利、肯尼亞和濛古等國。包括美國前總統比爾·剋林頓(Bill Clinton)和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羅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在內的一些思想領袖也在關注共益企業全球倡導運動。美國著名經濟管理雜誌《公司》(Inc.)稱共益企業為“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麵遵循並執行*高標準的企業”。《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錶示:“共益企業為商業嚮善提供瞭實實在在的證據。”
大傢應該關注共益企業。我們必須重新迴到一個關注各方利益的社會。任何一種類型的利益相關方的權益都不能無節製地優先於其他類型。
——比爾·剋林頓 美國前總統
我相信共益企業比其他類型的企業更能創造利潤。
——羅伯特·希勒 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
盡管不幸置身於一個政治常常陷入僵局的時代,共益企業這個創意卻不可思議地超越瞭黨派之爭,得到一緻認同和支持。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和南卡羅來納等“紅色”州,加利福尼亞和紐約等”藍色”州,科羅拉多和賓夕法尼亞等“中立”州都相繼齣颱瞭關於共益性公司(benefit corporations,一種基於共益企業理念的新型公司結構)的法律法規,其中甚至包括瞭《公司法》發源地、63%的財富500強企業注冊所在地特拉華州。共益企業這個創意為什麼會受到如此高度的肯定?答案很簡單:共益企業有利於商業,有利於環境,有利於市場,有利於社區。
我決定撰寫本書的原因是,作為一名可持續發展谘詢師,我發現很多企業傢和首席執行官對共益企業的創意興趣盎然、歡欣鼓舞,但是找不到任何循序漸進地解釋共益企業全球倡導運動的具體內容、發起原因和實際操作的資料。因此,本書的前兩章,將簡要介紹讓商業成為一種嚮善的力量的實際案例和共益企業全球倡導運動的發展簡史,幫助讀者瞭解什麼是共益企業,為什麼共益企業非常重要,成為共益企業的十大突齣好處。
第三章將介紹共益影響力測評。這是一套綜閤型工具,它將商業成為嚮善的力量的願望轉化為腳踏實地、可被測量且富有行動力的具體步驟。您可能希望認證成為一傢共益企業,也許您並不確定是否要認證,但希望有一套免費的工具可以對那些有利於員工,有利於環境,有利於社區,有利於企業長期發展且有利於企業核心利益的改進措施進行評估、比較並付諸實踐。無論您選擇哪條路,第三章都會給您提供頗具洞見的觀點、豐富多樣的資源和*佳範例,讓您充分利用您的工作成果。
*後一章的“新手指南”簡要介紹瞭一個為期6周、步驟清晰的行動計劃,協助那些心潮澎湃並希望立刻付諸行動的人們盡可能高效地前行。與第三章一樣,無論您是希望轉型為一傢認證共益企業,還是隻希望提升企業的社會和環境績效,“新手指南”裏麵都有您需要瞭解的重要信息。
*為重要的是,我能夠完成此書的創作,是因為充分汲取瞭共益企業社群的集體智慧。我先後采訪瞭100多位來自全球各地認證共益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可持續發展總監、影響力投資人、市場營銷主管、人力資源總監和其他相關人士。采訪他們的目的是為瞭匯總各方意見,闡明共益企業會從認證過程中獲得何種收益,以及會遇到哪些常見的挑戰。我也希望他們可以給那些正在考慮是否申請共益企業認證的公司提供一些建議。事實上,本書*大的特色就是讓大傢有機會聽到商業領袖和夥伴們現身說法,講述他們為什麼成為共益企業,為什麼認為共益企業非常重要。
此外,您可以在我的網站上查看更多與商業、管理和領導力相關的文章,在這些方麵,共益企業也有一些值得分享的寶貴經驗,比如組織結構戰略,構建創新文化,吸引投資資本,法律思考及品牌創建和市場營銷的*新技巧與方法。
*後,我希望您記住兩件事。第一,共益企業提供一套框架,全球任何國傢、任何地區的任何企業都可以使用,從而以更好的方式從事商業活動。無論您的企業是B2B(Business to Business)型企業還是B2C(Business to Customer)型企業,無論是服務於當地的特色企業還是全球性品牌,無論是剛剛起步的初創企業還是曆經三世的傢族企業,無論是有限責任公司還是閤夥人公司,無論是員工所有製公司還是閤作社,無論是C型公司還是S型公司,即使您的企業正處於創業構想階段,這個框架都適用。
第二,無論您對“綠色”“社會責任”“可持續性”這類詞語是喜歡還是排斥,無論您認為自己是保守還是激進,無論您是學生、企業傢還是經驗豐富的商場老手,共益企業都與您息息相關。如果您曾經思考過如何在賺錢的同時給世界帶變革,思考過您給子孫後代留下怎樣的遺産或樹立怎樣的榜樣,思考過如何度過由目標驅動的一生,尤其是,如果您思考過如何纔能使企業成為一種嚮善的力量,那麼,共益企業全球倡導運動正是為您準備的 !
未來商業歡迎您的加入 !讓我們揚帆起航 !
瑞安·霍尼曼
舊金山
篇章四: 深入閱讀這本書,我越來越感受到它所倡導的“共益”理念,並非遙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切實可行且充滿智慧的商業策略。作者在其中詳述的“衡量標準”,讓我明白瞭如何從虛無縹緲的口號走嚮具體的實踐。他並沒有簡單地羅列一些指標,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展示瞭企業如何將環境保護、員工福祉、社區發展等納入其核心運營體係,並有效地衡量這些投入所帶來的迴報,這種迴報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更包含瞭社會聲譽、客戶忠誠度和員工滿意度的提升。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價值鏈整閤”的論述所吸引,它揭示瞭企業如何通過優化整個價值鏈,從原材料采購到最終産品銷售,都注入“善”的因子,從而創造一個良性循環。這種係統性的思考方式,讓我看到瞭“共益企業”並非孤立存在,而是整個商業生態進化的必然趨勢。它讓我對未來的商業競爭格局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那些能夠真正踐行“共贏”的企業,無疑將贏得未來。
評分篇章五: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是一種“撥雲見日”的暢快感。在充斥著“贏者通吃”、“零和博弈”等概念的商業世界裏,這本書提供瞭一種截然不同的視角。它讓我們重新審視“成功”的定義,不再僅僅是財務上的富足,更是對社會整體的貢獻。我被書中關於“領導力轉型”的討論所吸引,它強調瞭領導者需要具備的同理心、長遠眼光和跨界協作能力。這不再是過去那種威權式的管理,而是一種更具包容性和啓發性的領導方式。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反復提到“學習型組織”的重要性,因為“共益”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演進的概念,需要企業持續學習和適應。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做什麼”,更是關於“如何思考”和“如何行動”。它鼓勵我們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去探索商業的更多可能性。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商業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我不再僅僅看到企業的盈利能力,更看到瞭它們所承載的社會責任和對未來的影響。
評分篇章三: 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如同它的主題一樣,充滿瞭溫暖和啓發。作者並沒有使用晦澀的理論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平實、真誠的語言,將復雜的商業理念娓娓道來。我尤其欣賞書中對“目的驅動”的強調。很多時候,我們會陷入為瞭賺錢而賺錢的怪圈,但這本書提醒我們,當企業擁有一個崇高的、能夠服務於社會的目標時,它會釋放齣更強大的能量。我記得書中有一個關於一傢科技公司如何利用技術解決食品浪費問題的例子,那種將商業野心與解決全球性挑戰相結閤的方式,讓我深受觸動。它讓我看到瞭科技的力量,更看到瞭企業傢精神的真正價值。這本書不僅僅是為創業者和企業管理者量身定做的,它也為每一個關心社會發展的人提供瞭一個思考的框架。我開始反思,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支持的企業是否也在朝著“共益”的方嚮努力?這種意識的覺醒,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價值。
評分篇章一: 翻開這本書,我仿佛走進瞭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商業圖景。作者並沒有急於灌輸“什麼是共益企業”,而是通過一係列引人入勝的故事,悄然拉開瞭序幕。我記得其中一個例子,講的是一傢小型咖啡館,它如何通過與當地農戶建立可持續的閤作關係,不僅保證瞭咖啡豆的品質,還切實地提高瞭農戶的收入。咖啡館的員工也因此對工作充滿瞭熱情,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勞動不僅僅是為瞭盈利,更是為瞭社區的福祉。這樣的細節讓我深思,原來商業的力量可以如此溫和而有力,它不僅僅是冰冷的數字和利潤,更蘊含著人情味和責任感。書中對“利益相關者”的定義也讓我耳目一新,它不再僅僅局限於股東,而是將員工、客戶、社區,甚至環境都納入瞭考量範圍。這種宏大的視角,讓我看到瞭商業發展更為廣闊的可能性,也讓我對那些隻顧眼前利益的企業産生瞭些許的質疑。我開始思考,在瞬息萬變的商業世界裏,那些能夠真正實現“共贏”的企業,是否纔擁有最堅韌的生命力?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那種可能性,而且,它似乎還在為我提供一張地圖,指引我尋找這條通往“善”的道路。
評分篇章二: 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對商業模式的重新認知,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重塑。在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對照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商業案例,發現它們在“共益”的理念下,竟然有著如此不同的解讀方式。比如,書中探討瞭如何將企業社會責任(CSR)從一種“附加項”轉變為“核心競爭力”。我一直認為CSR隻是企業為瞭形象而做的宣傳,但作者通過具體的案例,讓我看到瞭一個企業如何通過解決社會問題來驅動創新,從而獲得市場認可和競爭優勢。那種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完美結閤的敘事,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具可持續性的商業未來。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透明度”和“問責製”的討論,它挑戰瞭傳統商業的神秘感,鼓勵企業以更開放的態度麵對公眾的審視。這不僅是對企業自身的約束,更是對整個行業生態的淨化。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看待企業的方式,從一個單純的消費者,變成瞭一個更具批判性思維的觀察者,我開始關注企業背後的價值觀,以及它們對社會産生的影響。
評分好書慢慢讀,推薦給大傢!
評分書不錯,很受益。就是價格有點高
評分正版書,還在看
評分書不錯,很受益。就是價格有點高
評分收到,不錯的書!
評分742999985269
評分收到,不錯的書!
評分好書慢慢讀,推薦給大傢!
評分非常好的書籍,很受啓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