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为高校书法专业学生量身定制。
2.内容全面,版本优良。全套一共75种,囊括了历代书法精品,是很好的书法学习资料。
3.特选不反光纸张,四色高清印刷,适当放大,锋芒墨色纤毫毕现,可谓“下真迹一等”。
内容简介
本系列丛书遴选历代经典碑帖共75本,内容全面、版本优良,特选不反光纸张四色高清印刷,并针对读者临帖需要,采用有别于其它同类图书的开本,适合学书者的欣赏学习。本系列丛书主要针对高校书法专业学生,也可用于各类书法教育培训机构及书法爱好者自学使用。
作者简介
胡紫桂,系中国书协第四届书法发展委员会委员、第五届新闻出版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七十年代书家”艺委会委员、湖南省书协副主席。
陈阳静,四川大学书法硕士、博士(导师为吕金光、胡抗美先生),现为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内页插图
精彩书摘
欧阳通,字通师,欧阳询之子。生年不详,卒于武周天授二年(691)。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官中书舍人。武后垂拱年间(685—688)官至殿中监,晋爵为渤海县子。天授元年(690)任夏官尚书。天授二年(691)任司礼卿、判纳言事,加宰相之列。与其父仕途坎坷不同,欧阳通受天子宠信,仕途一帆风顺,位极人臣。故窦臮《述书赋》称:“父掌邦礼,子居庙堂。随运变化,为龙为光。”欧阳通居宰相之位仅月余,因反对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开罪武氏一族,被人以谋反罪诬告,旋斩于市。唐中宗时,获平反,追复官爵,以礼改葬。
欧阳通在欧阳询八旬左右出生,其父辞世时,通尚年幼,由母徐氏抚养长大。其为人至孝,在母亲去世后,朝廷不许其服丧的情况下,悲痛不已,“入朝徒跣,非公事不语,还家辄号恸,居庐四年不释服,冬月,家人以毡絮潜置席下,通觉即撤去”(《湖广通志》)。欧阳通在官场一路亨通,但仍以“识量凡浅,志业空废,乏刀笔之吏能,无俎豆之经术,徒以积劳为忝,久宦成资”为由,连让夏官尚书、司礼卿之位,足见其谨慎谦恭之德。《旧唐书》称“自武德已来,起复后而能哀戚合礼者,无与通比”。欧阳通忠孝两全,武周朝能获五次升迁亦不足为奇。
欧阳通幼年丧父,书法上未能得其父亲炙,其母徐氏督其师法父书,还令其买来父亲遗迹,刻意临仿。欧阳通因此承继了其父书法风格,并与父亲齐名,人称“大小欧阳”。
……
前言/序言
文字是反映一个民族文明进程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从“上古结绳而治”到“圣人易之以书契”,文字的肇始翻开了中华文明新的篇章。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字以独特的书写方式,经历了形态丰富的书体演变与流彩纷呈的书风嬗变。从甲骨文到楷书,从实用书写到艺术创作,汉字不仅作为符号记录着本民族的文化存在,同时又作为图式凝结着本民族的审美思想与审美情感。可以说,一部书法史既是一部关于汉字的历史,又是一部折射着书写者—人的内心世界的历史,正所谓“书为心画”“书如其人”“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因此,从古到今,国人对于书法的重视不言而喻,对于书法的热情更是历久而弥新。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脚步的迈进,书法艺术也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当前,全国上下各种书法活动、书法展览“争奇斗艳”;各类书法教育、书法学习“遍地开花”;尤其是书法学科建设日臻完备,书法学高等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国普及起来。书法专业由五十年前浙江美术学院的“一枝独秀”发展到如今全国超过百所院校的“百花齐放”,从而形成了由学士、硕士到博士的相对完备的书法学高等教育培养体系。
相对于传统书法教育中家族相传、师徒授受的局限性,当代书法学高等教育更注重对学科特点与教育规律的把握,尽可能地排除门户偏见,力求于书法学科有全面的认识、深刻的体悟。因此,当代书法学高等教育在教学方式上更具开放性,在教学内容上更具宽广性。这并非薄古厚今,而是社会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书法艺术可以说是最为保守的,以至于到今天,在面对古人所创造的书法艺术丰碑时,我们仍须仰视。不管愿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经典它就在那里。所幸的是,我们今天借助于先进的印刷技术,广阔的分享平台,更容易领略到存世经典法书碑帖的“真容”。就此而言,也可凸显今天书法学习的些许优势了。
鉴于此,我们精选了当前全国高校书法学专业教学中一般会涉及的历代经典法出碑帖七十五种,辑成丛帖。本丛帖内容全面、版本优良,特选不反光纸张,采用四色高清印刷,力求还原碑帖原貌。本丛帖主要针对高校书法专业学生,也可供各类书法教育培训机构和书法爱好者使用。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高校书法专业碑帖精选系列:颜真卿多宝塔碑》的图书的详细简介,该简介旨在不涉及“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内容的前提下,充分展示本书的学术价值、教学实用性和艺术鉴赏性。 《高校书法专业碑帖精选系列:颜真卿多宝塔碑》图书简介 一、丛书定位与编写宗旨 《高校书法专业碑帖精选系列》旨在为中国书法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有志于深入研究楷书的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一套权威、系统、精良的经典碑帖选本。本系列秉持“精选、精摹、精析”的原则,力求从海量的书法经典中遴选出最具代表性、艺术成就最高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范本,将其作为高等书法教育的基础教材。 本书《颜真卿多宝塔碑》,正是该系列中楷书部分的核心组成部分。我们深知,颜真卿的书法是盛唐楷书的巅峰标志,其“颜体”的结构、笔法、气韵,构成了中国书法史中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本册的编写,正是为了系统性地梳理和呈现《多宝塔碑》的艺术精髓,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可靠、详实的临摹与研究平台。 二、选本价值:盛唐楷书的里程碑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域圣教序碑》),立于唐天宝九年(公元750年),由颜真卿书,为纪念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功德而立。此碑是颜真卿楷书成熟期的标志性作品之一,与《颜氏家庙碑》、《告身碑》并列,成为研究颜体楷书演变历程的关键节点。 1. 艺术风格的集大成 《多宝塔碑》在颜真卿的书学生涯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其风格尚未完全发展到《颜氏家庙碑》那种博大雄浑、气势磅礴的境地,但已然奠定了颜体“端庄、丰腴、法度森严”的基本面貌。 结构之妙: 字形方正,笔画丰厚,内擫(yè)紧结,用笔内敛而蕴含张力。相较于早期的秀劲,此碑更显沉稳,寓方于圆,结构上的平衡感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笔法之精: 笔法清晰可辨,提按顿挫分明,尤其在“蚕头燕尾”的运用上,既保留了传统楷法的精微,又增添了颜真卿特有的厚重。钩挑劲挺,捺脚舒展而不失法度。 气韵之韵: 整体气息雍容华贵,体势中正,展现出盛唐气象的恢宏与自信,是学习楷书“立中和之气”的典范。 2. 史学与文化意义 《多宝塔碑》的书法内容为僧怀仁集王羲之楷书的法帖,这使得此碑在书法史研究中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颜真卿楷书的代表作,同时也是研究唐代官方对晋人书风继承与转化的重要物证。深入研究此碑,有助于理解唐代书家如何消化和重塑魏晋风度。 三、本书内容结构与特色 为确保教材的实用性和权威性,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力求精细化、层次化,完全服务于高校书法专业的教学需求。全书结构分为“概述与导读”、“精临摹本”、“细节解析”和“高清图版”四个核心部分。 1. 碑帖概述与导读(导论篇) 本部分由资深书法史学家撰写,对《多宝塔碑》进行全面的学术定位: 时代背景: 详细阐述碑刻的政治、宗教和社会背景,解释“圣教序”的文化内涵。 作者与书风: 梳理颜真卿书学生涯中《多宝塔碑》所处的阶段,分析其与早中期作品的异同。 艺术成就综述: 从章法布局、结字特点、笔法运用三个维度,对全碑的艺术高度进行提要性分析,为学习者建立宏观认知框架。 2. 精临摹本(核心实践篇) 这是本书的精髓所在。我们采用行业内顶尖的制版工艺,以确保摹本的准确性与清晰度。 双轨摹印: 采用高质量的影印本作为基础图源,结合书法名家的精细勾摹本。勾摹本严格遵照“间架、笔势、墨韵”的原则,力求还原碑帖原貌,避免现代摹本常见的形似神失问题。 节临示范: 选取碑中二十个典型字(如“多”、“宝”、“法”、“师”、“世”、“重”等),由不同风格的楷书大家进行分体临习示范,展示不同笔法处理下的结构变化与神韵差异。 3. 细节解析与技法剖析(技法篇) 针对高校教学中对具体技法要求极高的情况,本部分进行了深入拆解: 典型字结构拆解: 对碑中出现频率高、结构复杂或笔法具代表性的字进行逐字分析,以图表形式分解其布白关系、中轴线、主笔与次笔的提按关系。 笔画形态图谱: 独立提炼出碑中的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点、挑、钩等,配以放大图和解剖图,精确标注起笔(藏锋、尖入)、行笔(中侧锋转换)、收笔(回锋、出锋)的每一个细节处理。例如,对“竖笔入木三分”的几种不同形态进行归类讲解。 章法与行气指导: 分析《多宝塔碑》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的连贯性,如何通过字距、行距的微调来营造整体的庄重感与节奏感。 4. 高清原拓图版(参考鉴赏篇) 本书收录了目前学界公认的数份高质量拓本的局部和全貌图。 全景展示: 包含数个不同拓本的完整高清扫描件,便于读者观察全碑的章法布局和气韵流变。 局部放大: 选取碑文中的关键段落和碑阴部分(如有可能),进行超高分辨率放大,使用特制纸张,力求还原拓本的“酥润”质感和墨色层次,满足高级研究者对“原汁原味”的追求。 四、目标读者与使用建议 目标读者: 1. 中国书法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必修楷书技法课教材)。 2. 书法教育机构的专业教师。 3. 致力于“颜体”学习,渴望从基础入手,深入理解盛唐楷书精神的书法爱好者。 使用建议: 建议学习者初期以“细节解析”和“勾摹本”相结合,进行“对临”练习。在掌握基本笔画和结字规律后,过渡到“高清图版”进行“背临”和“意临”,重点体会颜真卿将晋人法度与盛唐气象完美融合的内在张力。 《高校书法专业碑帖精选系列:颜真卿多宝塔碑》,是现代书法教育对经典碑帖的尊重与系统化梳理的成果,它不仅是一本临摹工具书,更是一部关于盛唐楷书艺术精神的权威读本。通过对本书的学习与实践,读者必将对颜真卿楷书的法度与气韵获得深刻的理解和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