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注重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刻意求新,并且为此而创新了一个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体系,其基本研究框架和内在逻辑结构是:注重完善国家战略体系,加快陆海统筹一体化进程;跟进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展开陆海统筹一体化蓝图;力挺辽宁省域站在前头,铸就陆海统筹一体化引擎;全面落实国家战略规划,促成陆海统筹一体化格局;优化沿海重点区域开发,打造陆海统筹一体化品牌。主要观点:创意把陆海统筹上升为国家大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共同匹配成国家战略体系;展开促进陆海统筹一体化的基本理论与创新思路,阐述9大陆海统筹领域;首倡依托中国海域大“S”型经济带开发,以求实现历代志士仁人关于“经略海洋”的宏图遗愿,以利于实现兴海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可以看到,这部著作科学定位了陆海统筹的战略价值,能够为国家“十三五”时期全面推进陆海统筹战略取向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作者简介
这部著作由李靖宇教授领衔完成,作者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教系执教22年,后由长春引进到大连,工作在国家重点研究基地—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现为辽宁师范大学海域开发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与区域经济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新丝路经济带开发研究院院长,被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区域经济评论杂志分别认定为中国著名海洋学家和中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主要社会兼职: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专家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审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全国城市经济学科建设专家组成员与国家“863”规划海洋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太平洋学会与全国经济地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共大连市委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与对外开放顾问,辽宁沿海城市经济联合体“五点一线”经济带开发建设首席顾问和专家组组长,山东省环渤海开发研究基地与广东海洋大学特聘教授。
目录
导论
第一篇 注重完善国家战略体系,加快陆海统筹一体化进程
第1章 关于中国面向世界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推进构想
1.1 注重海洋经济发展,为海洋强国奠定物质基础
1.2 注重海洋社会进步,为海洋强国铸就前沿形象
1.3 注重海洋生态文明,为海洋强国开发示范基地
1.4 注重海洋创新驱动,为海洋强国强化战略支撑
1.5 注重海上通道安全,为海洋强国拓展扬帆远航
1.6 注重捍卫海洋权益,为海洋强国维护发展空间
1.7 注重海洋军事保障,为海洋强国进程保驾护航
1.8 注重海洋国际合作,为海洋强国提供广阔舞台
第2章 关于陆海统筹国家大战略的提升增项论证
2.1 新时期国家陆海统筹战略的时代内涵追溯
2.2 陆海统筹战略是新时期国家大战略体系匹配的现实要求
2.3 新时期国家审时度势科学定位实施陆海统筹的战略价值
2.4 坚持陆海统筹作为国家大战略操作导向的科学论证
第3章 关于陆海统筹国家大战略的务实推进构想
3.1 统筹陆海两域规划衔接,下功夫实施国家总体战略
3.2 统筹陆海两域资源配置,下功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3 统筹陆海两域产业结构,下功夫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3.4 统筹陆海两域科技研发,下功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
3.5 统筹陆海两域基础设施,下功夫加快蓝色经济进步
3.6 统筹陆海两域交通网络,下功夫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3.7 统筹陆海两域环境整治,下功夫提升经济社会质量
3.8 统筹陆海两域金融市场,下功夫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3.9 统筹陆海两域对外开放,下功夫构筑国际合作平台
第4章 关于辽宁省域陆海统筹一体化推进的战略投放体系论证
4.1 “海上辽宁”战略
4.2 “北方香港”战略
4.3 “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战略
4.4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
4.5 “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战略
4.6 “突破辽西北”战略
4.7 辽宁省域实施陆海统筹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第二篇 跟进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展开陆海统筹一体化蓝图
第5章 关于辽东湾北顶部海水西调创建跨区域生态经济带的战略推进构想
5.1 辽东湾北顶部海水西调,创建跨区域生态经济带的推进路线图解
5.2 辽东湾北顶部海水西调,创建跨区域生态经济带的综合优势认证
5.3 辽东湾北顶部海水西调,创建跨区域生态经济带的主体功能定位
5.4 辽东湾北顶部海水西调,创建跨区域生态经济带的推进价值取向
5.5 辽东湾北顶部海水西调,创建跨区域生态经济带的现存问题
5.6 辽东湾北顶部海水西调,创建跨区域生态经济带的战略构想
第6章 关于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中陆海统筹双引擎地位论证
6.1 打造东营、滨州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中双引擎地位的背景透视
6.2 打造东营、滨州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中双引擎地位的优势支撑
6.3 打造东营、滨州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中双引擎地位的价值认定
6.4 打造东营、滨州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中双引擎地位的问题分析
6.5 打造东营、滨州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中双引擎地位的战略思考
第7章 关于辽宁省域陆海统筹开发一体化推进的国家战略投放论证
7.1 辽宁省域陆海统筹开发一体化推进战略的时代背景透视
7.2 辽宁省域陆海统筹开发一体化推进战略的综合优势支撑
7.3 辽宁省域陆海统筹开发一体化推进战略的区域价值认定
7.4 辽宁省域陆海统筹开发一体化推进战略的现存问题分析
7.5 辽宁省域陆海统筹开发一体化推进战略的推进构想创意
……
第三篇 力挺辽宁省域站在前头,铸就陆海统筹一体化引擎
第四篇 全面落实国家战略规划,促成陆海统筹一体化格局
第五篇 优化沿海重点区域开发,打造陆海统筹一体化品牌
后记
精彩书摘
《中国陆海统筹战略取向》:
1.5 注重海上通道安全,为海洋强国拓展扬帆远航
必须认定,中国海洋运输通道安全问题,是关系我国和平发展进程的重大课题。为了防范我国海上通道风险,应当尽快进行全面的规划与行动,从战略高度出发,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包括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外交空间、建设现代海军等,全方位保障我国海上通道安全,促成四通八达的战略格局。
1.5.1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世界海上战略通道安全
一般说来,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保障各国之间贸易与物流畅通,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职责;加强在联合国指导下的国际组织、区域性组织以及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是保障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必由之路。应当看到,当前存在的海盗活动、海上霸权主义势力及其在南海、东海挑起的海岛主权争端,直接威胁着我国的海洋运输通道安全,正在阻碍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进程,并且这些问题单靠中国一己之力难以解决。因此,必须拿起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政治智慧和勇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我国海洋运输通道安全。第一,中国应积极与相关国家沟通,建立一套海上磋商机制。主要是形成中国同相关各国在海上安全方面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中国和相关国家在海上搜救、海洋环境保护、船员培训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协作。第二,鉴于马六甲海峡对于中国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的重要性,应当重点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进行密切沟通,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高层次人员互访以畅通相互之间的信息渠道。第三,中国要积极与世界上的海洋强国进行战略合作,建立海上交通主管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提高合作层次,共同促进国际航运业健康有序发展,确保重要战略通道的安全和畅通。第四,为了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中国必须在军事上与其他国家加强联系,积极参与海上联合军事演习,与世界各国共同维护海上运输通道安全。对于中国来说,只有保障海上通道安全,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才能不断拓展国家利益。
1.5.2 拓展外交空间,促进有关海洋国家增强政治互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重视。但是,至今仍然有部分国家在海洋主权问题上对中国频频发难:黄海方面,中韩两国在划界问题上始终没有达成共识,导致两国人民因为渔业捕捞而屡现纠纷;东海方面,中日双方关于钓鱼岛归属权的争端日益激烈,大有擦枪走火的危险之势;南海方面,部分东南亚国家觊觎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妄图窃取和霸占南海诸岛为已有。中国海洋主权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说明,新一轮的蓝色圈地运动已经在周边拉开帷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中国正值和平崛起的关键时刻,武力解决纠纷对于中国来说并非上策,而应当积极拓展外交空间,与相关国家增强政治互信,才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实现和平发展的最佳选择。首先,中国有必要将海洋方面的外交政策放在战略的高度来重新审视,在参与国际事务及应对各种挑战时,应积极整合现有外交资源,全面开展外交工作,以提高我国话语权与影响力。其次,中国应始终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努力与周边国家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争取通过协商、谈判等和平手段,逐步化解存在的海洋权益争端。再者,中国需要加强外交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熟悉业务、善于引导国际舆论的外交人才,以增进外界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平主张、发展道路等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应当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爱和平、追求和睦、倡导和谐的伟大民族,正是这些优良传统以及中国当前国情决定了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此,中国必须善于运用外交手段,注重化解海上诸多分歧和冲突,避开矛盾的焦点和旋涡,以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从而使中国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1.5.3 制订综合方案,全面保障我国海上运输通道无阻
必须承认,海详的开发利用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人类对于在海洋方向的实践活动越来越频繁,导致海洋主权与利益的争夺越来越激烈,涉海公共事务管理越来越复杂。因此,加强涉海公共事务管理,促进海洋开发与利用,保障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维护海洋权益,已成为关系到沿海国家生存、发展与强盛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作为海洋大国和贸易大国,对海上运输通道安全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和关注度,所以要求国际社会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行动方案,以应对来自海盗活动、海上霸权主义势力等方面的威胁,进而保障我国海上运输通道的畅通无阻。为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海洋运输通道做出了如下描述:“加强双边多边海洋事务磋商,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保障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这说明,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海洋运输通道安全对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海洋运输通道安全的专项规划仍未出台,只是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要求“进一步提升国际航运合作水平,积极参与重要海上运输通道的合作,完善国际海运航线网络,保障能源等战略物资运输安全。”有鉴于此,在做出和践行海上运输通道安全战略构想中,中国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转变管理理念,完善政策法规,制定和实施综合方案,全面保障中国海洋运输通道安全,促进中国航海运输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不断拓展国家利益而扬帆远航。
……
前言/序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凯歌行进”,令人欢欣鼓舞;以领导人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积极作为,更是使全国各族人民精神振奋。人们不会忘记,领导人主席在2013年3月“两会”上履职以后,十分重视建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因此,领导人主席在同年9月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庄重地发出了共同建设陆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友好合作倡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即10月3日,领导人主席又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中论证了“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战略导向。①于是,领导人主席很快就完善了关于“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中国面向世界和未来创建新一轮的大开放与大发展新格局指明了前进方向。必须说明,实现领导人主席关于“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无论是对国内还是对国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需要把握与推进中国陆海统筹战略导向。对此,需要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加以科学论证。而李靖宇、朱坚真两位资深学者领衔完成的《中国陆海统筹战略取向》这部创新力作,恰逢此时,我很看好。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不仅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推进,而且还专辟第四十一章《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开宗明义就突出强调“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②在这里,进一步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战略方针。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正式明确和启动了中国陆海统筹的战略取向。早在2003年10月中旬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就明确地提出和阐释了科学发展观。其内涵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正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次全会首次确定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针。这个“五统筹”方针,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出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而在当时的学习过程中,联系多年来在国家海洋局工作的经验教训,我深感只有这“五统筹”还不够,应当在此基础上再加一个“统筹陆海两域发展”,使“五统筹”完善为“六统筹”比较合适,以求进一步充实国家发展方针的基本内涵。这样做,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世界潮流,更能把科学发展观推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层面,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陆海统筹战略取向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