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周刊语录出版已逾十年,盘点是新周刊的招牌菜,语录是原汁原味,已然成为读者年终盘点不可或缺的读物,有固定的优质读者群,有很高的品牌热度,是一部有滋有味的年度口述史。
2、这是新周刊唯yi一个不以杂志形式发行的内容读物,国内外时事政治,文化生活,娱乐体育,包罗万象,有趣有种,好看好玩。在热辣过瘾的语录中,感受2015嘴上风暴。
3、在资讯碎片化的年代,新周刊的年度语录图书所做的,就是经过编辑、筛选,把散落在各大媒体及网络平台的、反映本年度各个领域的声音收入一本书,希望为这个时代补白。因其五花八门、南腔北调、原汁原味,读者可以将之视为一盘原声带,一个简易记事本,一册在手,可以回顾这一年度发生的大事小事。
4、zui佳马桶读物。短小精悍,妙语不断,让你拿得起,放不下。
5、因其忠实记录,年度语录图书已经拥有固定读者群,包括传媒、创意、广告等界别人士。也作为政府机关一年盘点的必备参考。
新周刊10年经典品牌。全面梳理2016年,盘点专家《新周刊》与知道分子联手编选。把一个年度的时代现场,浓缩在由l000条语录构成的口述史里。2016我们一起走过,共同见证。
迄今为止,新周刊《语录》已连续多年登上各大城市畅销书榜,成为具有现场感,个性化、有趣的“中文甜点”。每年年底上市即抢购一空,成为各色人等的案头必备和年度珍藏。一定有话语在《语录》中遗漏,它来自你的偏爱;但也一定有声音从《语录》中走出,直接进入你的内心。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经历和见证的时代。这也是我们共同记忆、感知和聆听的世界。还原2016,且翻《语录》。
新周刊,“中国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创办于1996年8月18日,十多年猛进,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新周刊》是读者眼中畅快淋漓的“观点供应商”,它始终给读者带来新鲜的撞击与概念,引导读者关注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趋势。阅读着《新周刊》成长的新锐青年,如今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
前言
时事·政治(国内)
歪看木土杭州。
——为迎接G20 峰会,杭州推出《英语100 句快速记忆》小册子,此为“Welcome to Hangzhou”的标注。
时事·政治(国际)
不论发生什么,明天早上太阳依旧升起。
——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公布前,奥巴马这样安慰大众。
文化·生活(国内)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产品即自己的一生
——人人网、饭否、美团网创始人王兴说。
文化·生活(国际)
如果无法打败他们(人工智能),就加入他们。
——在抛出“我们最终会成为人工智能的宠物”这一论调后,埃隆·马斯克的建议。
娱乐·体育(国内)
土豪给智障儿子请了个哈佛家教。
——关于里皮成为国家足球队主教练一事的辣评。
娱乐·体育(国际)
霉霉,你的下一首单曲什么时候发?
——“霉霉”泰勒·斯威夫特和“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
恋爱仅3 个月就分手,有人调侃道。
2016语录时事·政治
还不是为了涨价?!
——据人民网,在2016 年2 月14 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强调,当前医改最重要的是价格改革,不允许在“审批”名目下搞那么多五花八门的所谓“新药”。
因为它(计划生育政策)无意中造成了一些后果:中国或许会成为第一个未富先老
的国家。
——著有《独生子女:中国最激进试验的过去与未来》的前《华尔街日报》驻中国记者方凤美撰文分析中国为何终止计划生育政策。
我可以站在纽约第五大道的正中央向人开枪,也不会失去任何选民的支持。
希拉里伙同奥巴马一起创造了“伊斯兰国”(IS) 。
我将在我们的南部边界建造一个很长的隔离墙——造墙这事,没人比我更在行,而
且我要让墨西哥出这笔钱。
——特朗普在竞选时的雷人言论。
无论是什么出身、信仰和肤色,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
—— 二战期间,当时18 岁的阿道夫·卡明斯基与朋友一起制作假护照,帮助在法国的犹太家庭逃离进入集中营的厄运。19 岁时他已解救了上千人。现年91 岁的阿道夫解释自己无偿帮助别人的原因。
2016语录文化·生活
我一直在找借口喜欢这个世界。
——编剧史航说。
中国社会90% 的爱和痛都和一个事实联系在一起,就是绝大多数中国成年人都是
“巨婴”。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的看法。他将巨婴称为“自我未成形或自我破碎的人”。
在日本,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是一个快50 岁的妇女,指着树对我们说:“海啸虽然
来过,但樱花还是开了。”我很想把这句话记一辈子,遇到什么事情,就想想。
——前媒体人王小山说。
对我两岁的儿子来说,冬天不是白雪皑皑,而是模糊不清的天空。
——《世界华人周刊》作者陈奕名在文章中写道,他不想把儿子永远关在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看着警示灯一直是红色。
我喜欢女儿。
——奥巴马访问越南时,在胡志明市参观当地最受游客欢迎的寺庙玉皇殿。玉皇殿的僧人告诉奥巴马,如果要“求子”,得拜特定的神像,奥巴马回应道。
(2017 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可以提名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委员们,因为他们把桂冠奉在一个歌手头上,有助于消解超过一整个世纪“精致”与“大众”文化的二元对立争斗。
——推特用户“Camducklee”的一个段子。
16语录娱乐·体育
他们在拍咱们的雾霾,快把摄像机扣下来。
——贾樟柯的亲身经历:他和团队在北京拍环保广告时,胡同里突然冲出几个大妈大爷,这样高声嚷嚷道。
看不懂(文艺片)就回去惭愧、回去学习,有什么脸在这儿喊“看不懂”?
——很多观众不看文艺片的理由是“看不懂”,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的回应颇为尖锐。
记者:今天状态有所保留吗?
傅园慧:没有保留,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
——中国选手傅园慧在里约奥运会女子成功晋级100 米仰泳决赛后接受采访,这是她和记者的对话。傅园慧因此走红,被称为“洪荒少女”。
我现在60 多岁了,摸摸良心,还是个小孩。医药很发达,大家都能活很长,到七八十岁
还能工作,急什么呢?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上,导演李安表示,年轻电影人不要长得太快、太急功近利,生长本身需要孕育,他自己就是36 岁才有代表作出现。
球迷闹事确实丢人,但是我想搞清楚一点的是,区区200 多名俄罗斯球迷是怎么做到把几千个英国人打了的?
——普京在出席圣彼得堡的经济论坛时如此评价英俄两国球迷发生激烈冲突。
……
前 言
“在我的城市里,时间倒流,枯木逢春,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线被召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庙恢复原貌,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鸽哨响彻深深的蓝天,孩子们熟知四季的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
2016 年,身患“斯德哥尔霾综合征”的中国城市居民,在北岛的诗句里百感交集。
这一年,“胖五”升空,大熊猫不再濒危,电信诈骗“年产值”已达上千亿元,离婚买房是情比金坚的标志。
明星们忙着结婚、离婚、出轨和出柜,网民们忙着刷单、刷脸、刷手机、刷存在感。
我们和亲戚朋友“隔群如隔山”,跟Siri 撒娇要听睡前故事,在眼前的苟且里,慨叹诗和远方太远。
引力波让天文学有了耳朵。诺贝尔文学奖给了鲍勃·迪伦,中国人终于有了机会说“恭喜宝宝”。
Al phaGo 战胜了李世石,有人预言“我们最终会成为人工智能的宠物”。但中国的机器僧贤二讲经前,还是先要去问问师父。
英国人“脱欧”,让欧洲陷入悲哀的一天。特朗普当总统,让美国惊现尴尬的一夜。
科比的最后一赛让中国球迷感慨“没有第二个青春去追随”。为了给TFBOYS 队长王俊凯庆生,土豪粉丝包下的车身广告,是在重庆的轻轨。
2016 年是新中产消费元年,有钱人设定“小目标”,文青有小清新,普通人拥有自己的小确幸。
明星和网民一样会撕会怼,会葛优瘫,会感觉身体被掏空。看热闹都要使出洪荒之力,最让人敬畏的人种,朝阳群众之外,又增加了吃瓜群众。
2016 年里,越来越多的人和事通过直播变成网红;越来越多的VR 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四口之家改变着人口结构;越来越高的房价让我们一无所有;越来越多的老司机;越来越机智的污;越来越多人想有安全感;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工匠精神。
即将到来的2017 年里,
希望你会遇见最好的山水,最好的人。
而我们,
打开城门,欢迎四海飘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
执笔/ 陈艳涛
这本《2016语录》像一本古老的地图,上面标注着各种奇特的符号和未知的地域,每一次翻阅都像一次新的探险。我喜欢它那种跳跃式的思维,话题转换自然而灵动,从一个看似不相关的点,一下子就能跳跃到另一个令人惊叹的结论。这种写作方式,恰恰模拟了我们大脑的真实运转模式,充满了惊喜和不确定性。它不像一些精心策划的散文集,有着清晰的主题和严谨的结构,而是更加随性,更加自由,但也正因如此,它才能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我会在午夜梦回时想起书中的某一句,然后辗转反侧,思考其深意;也会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因为书中的某个观点而豁然开朗。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它让我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视角,而是拥抱复杂性,拥抱多样性。
评分翻开《2016语录》,仿佛进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万花筒,每一个页面都折射出不同的色彩和光影,令人目不暇接。最先吸引我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烟火气,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渗透在日常细枝末节中的那些闪光。它捕捉到的,似乎是这个时代里,那些稍纵即逝的情绪,那些不经意间流露的智慧,甚至是那些我们常常忽略却又反复咀嚼的内心独白。读的时候,常常会有一种“啊,原来我也是这样想的!”的共鸣感。那种感觉,就像在一个喧嚣的城市里,突然听到熟悉的乡音,瞬间觉得温暖而安心。我喜欢它不加修饰的笔触,有时尖锐,有时戏谑,有时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它让我重新审视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间,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这种阅读体验,更像是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无拘无束,坦诚相见,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生活的书,也不是一本给你答案的书,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自己,以及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评分《2016语录》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文字,而是通过精巧的编排和独特的视角,构建了一个立体的叙事空间。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注入的澎湃情感,有时是激昂的号角,有时是低语的叹息,有时又是振聋发聩的呐喊。这本书就像一个多棱镜,折射出2016年那个特定时间点的社会脉搏,经济的起伏,文化的碰撞,以及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选择。它没有刻意去迎合大众的口味,而是坚持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这使得它的阅读门槛相对较高,但一旦进入其精神世界,便会被深深吸引,无法自拔。我发现自己常常会在某个段落停留良久,反复品味那些字句,仿佛在其中寻找某种玄机。它挑战了我固有的认知,也拓展了我思考的边界。它让我意识到,理解一个时代,需要的不仅仅是宏观的数据和事件,更需要捕捉那些微观的情绪和个体的心声。
评分《2016语录》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色彩斑斓的画廊。每一幅“画作”(也就是每一段文字),都有着其独特的构图和风格,但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充满张力的整体。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细节上的刻画,那些细致入微的观察,那些生动形象的比喻,都仿佛将我带入了那个场景,亲身经历一般。它让我看到了隐藏在普通生活表象之下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波澜,也让我感受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与纠缠。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在获取信息,不如说是在进行一次深度的情感交流。我常常会被书中的某个场景深深打动,甚至潸然泪下;也会因为某个巧妙的构思而会心一笑。它让我觉得,原来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着如此丰富的故事,只是需要一个出口,来释放它们。
评分我必须承认,《2016语录》一开始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它的语言风格和叙事方式都与我以往阅读的书籍截然不同。但正是这种陌生感,反而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开始尝试去理解作者的意图,去解读那些看似晦涩的词句,去寻找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线索。渐渐地,我沉迷其中。它像一部精密的机械,每一个齿轮,每一个螺丝钉,都设计得恰到好处,共同驱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作者的叙事技巧堪称一绝,他能够巧妙地运用各种文学手法,营造出一种引人入胜的氛围,让读者欲罢不能。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种挑战智商的阅读方式,它让我感觉到一种智力上的满足感。它不是一本轻松愉快的读物,但它绝对是一本能够让你在阅读后久久回味的书。它改变了我对“阅读”的定义,让我明白,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进行一场思想的碰撞,是不断探索未知,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
评分······
评分年年都买,做一个收藏吧。
评分每年都会买,是本很有意思的书
评分描述准确,内容丰富,可以细读
评分还好吧,没看呢
评分考虑去咯五天默默地lip去弄哦里SUV
评分全套都有,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
评分年年都买,做一个收藏吧。
评分活动给力!送货速度更给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