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7
1. 首部以古建调查、文物保护、城市规划、建筑教育等“学术实践”为中心的梁思成研究专著,涉及创建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活动,国旗、国徽设计工作,新北京城市规划与“梁陈方案”,北京城墙、牌楼保护,“大屋顶”式建筑的论争等各个学术热点问题。
2. 文献资料翔实,除梁思成著作、传记、相关人士回忆录之外,还广泛搜集历史档案文献,如北京市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资料等,其中大量目前尚未整理出版。
3. 聚焦于建筑学术实践而不局限于建筑史领域,将梁思成研究置于近现代社会史、学术文化史的视野之中,折射出知识分子在历史变迁中的抉择与命运,亦可由其一窥北京城市规划与文物保护的复杂历史面貌。
梁思成是近代中国zui著名的建筑学家之一,中国di一代建筑师的杰出代表,其学术活动涉及建筑史研究、文物建筑保护、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艺术史研究等多个领域,并皆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
本书为关于梁思成学术实践的专题研究,全面涵盖其1928至1955年间各个时期的学术活动,包括:创建东北大学建筑系及其早期的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调查(1928-1931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及开展古建筑调查与研究(1931-1946年);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及其教育实践(1946年以后);参与新政权建设(1949-1950年);参与首都规划工作并提出“梁陈方案”(1949-1955年);保护北京市文物建筑(1949年以后);积极探索建筑民族形式的实现路径(1949-1955年)。作者广泛搜集梁思成著述、相关回忆录、历史档案、报刊资料、研究论著等大量文献资料,在深入挖掘史料的基础上,站在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梁思成的学术实践活动及其生平做出客观的观察和剖析,提出了许多具有独特创见的观点。
胡志刚,1972年12月出生,历史学博士,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中共党史。曾与李喜所合著《梁思成的前世今生——最后的贵族》。
绪 论
第一节 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第一节 东北大学建筑系的创建与梁思成的学术兴趣
第二节 梁思成的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及实践
第三节 梁思成早期的建筑设计及古建筑调查实践
小 结
第二章 铸就学术辉煌: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上)
第一节 朱启钤与中国营造学社
第二节 专心古建筑研究:梁思成的职业选择
第三节 从传统到近代: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
小 结
第三章 铸就学术辉煌: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下)
第一节 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古建筑研究,积极开展野外调查
第二节 与实物相印证,整理解读古建筑文献
第三节 提出系统的古建筑保护思想,积极参与古建筑修葺保护
第四节 研究与育人相结合,着力培养古建筑研究人才
第五节 抗战时期支撑危局,继续学社研究事业
小 结
第四章 从建筑到营建:梁思成与清华大学建筑教育
第一节 回归清华:战后重建与梁思成的责任意识
第二节 从建筑系到营建系: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的新发展
第三节 政治改造运动中的自我批判与自我否定
小 结
第五章 愉快的合作:梁思成与新政权创建
第一节 编制文物建筑保护目录
第二节 主持国徽设计工作
第三节 崭新的自我:建国前后梁思成从政态度的转变
第四节 梁思成与人民英雄纪念碑
小 结
第六章 规划新北京:以“梁陈方案”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定都北京与无序使用:古都规划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保护旧城与发展新区:“梁陈方案”的提出
第三节 学术争鸣与非学术决策:关于“梁陈方案”的思考
小 结
第七章 无力的争取:梁思成与北京文物建筑保护
第一节 保护北京城墙:梁思成的文化情怀与失落
第二节 无力的争取:梁思成与北京牌楼的保护
小 结
第八章 从积极到无奈:梁思成与“大屋顶”建筑
第一节 政治的需要:关于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
第二节 彰显民族性:“大屋顶”建筑的兴起
第三节 从反感到接纳:梁思成的转变
第四节 学人的悲剧:梁思成的再次转变
小 结
结语 梁思成的学术人生及其古都保护范式
附 录
一、梁思成著述情况统计表
二、《城市的体形及其计划》
参考文献
后 记
结语 梁思成的学术人生及其古都保护范式
考察梁思成一生的学术实践活动,有6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分别是1928年,1931年,1937年,1946年,1949年和1955年。1928年,梁思成学成回国,创建东北大学建筑系;1931年,梁思成任职中国营造学社;1937年,抗战爆发,梁思成与刘敦桢等人克服重重困难,恢复中国营造学社活动,坚持开展学术研究;1946年,梁思成结束中国营造学社活动,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梁思成书生从政,积极参与新政权建设;1955年,梁思成遭遇政治、学术双重批判,逐步失去学术话语权。以上述时间节点为基准,通过对梁思成学术成就的梳理,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和评述梁思成的学术实践活动及其内在的规律、特点。
一、抛物线式的学术人生
梁思成一生的学术实践活动有两个高峰期:一是1930年代任职中国营造学社时期;二是新中国成立前后至1955年,积极参与新政权的创建及古都北京的建设。就这两个时期学术实践活动的内容和特点而言,1930年代梁思成的主要学术兴趣是古建筑调查与研究,主要学术目标是寻找古建筑实物证据,解读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从而系统地梳理出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及建筑技术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中国建筑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初步完成对中国建筑史的整理和研究。1950年代初期,梁思成的主要学术兴趣是参与北京城市规划与建设,主要学术目标是建构古都北京保护与未来发展的有效范式,按照“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原则,将北京旧城保护与新市区开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好首都北京。
应该说,对待学术研究,梁思成始终充满热情,但现实的境遇却是他无法预测的,其学术生涯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就像一条完整的抛物线,前一时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后一时期则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1930年代,梁思成首次开展野外古建筑调查,即发现了建于1000余年前的辽代建筑——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在此基础上撰写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赢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赞誉,“不仅一举超过了当时欧美和日本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水平,而且就透过形式深入探讨古代建筑设计规律而言,也超过了日本人当时对日本建筑研究的深度”。到1937年抗战爆发,梁思成及中国营造学社成员已在华北、华东、西北等地开展了大量的古建筑调查测绘,基本梳理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还幸运地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五台山佛光寺。抗战时期,中国营造学社遭遇严重的生存危机,但即便如此,梁思成、刘敦桢等学社成员坚持开展学术研究,并克服困难开展了一些野外古建筑调查,其精神之执着亦为学界同仁所敬重。可以说,从1930年代到1940年代,虽然屡经磨难,但梁思成的学术实践始终处于上升态势,其主要的学术成就大多完成于这一时期。194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选举产生首届81名院士,梁思成成为人文组建筑学学科唯一一名当选院士。国立中央研究院在首届院士候选人名单公告中对其学术资格的评价是:“主持中国营造学社多年;研究中国古建筑,实地搜求,发见甚多。”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古城得以完整保留,这极大地增强了梁思成对中共的好感,他非常希望自己的学识能在北平的建设中发挥作用,也非常希望自己的学术观点能在北平的未来规划与建设中得以实现,应该说,这是其作为一名学者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想追求。1950年代初期,梁思成联合规划学家陈占祥提出了“梁陈方案”,勾勒出北京规划与建设的基本框架,同时在文物建筑保护、探索建筑的民族形式的有效实现路径方面亦有较多著述和实践,但遗憾的是,其学术主张大多不被认可,在北京城市规划、文物建筑保护等领域亦逐渐被边缘化,失去了学术话语权,甚至成为建筑学界形式主义、复古主义错误的原罪承担者,其建筑理念亦不得不一变再变。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前后至1955年,梁思成的学术实践处于明显的下降态势。
二、梁思成的古都保护范式
评述梁思成在1950年代的学术成就,最突出的应当是提出“梁陈方案”。尽管至今规划建筑学界及官方对该建议仍褒贬不一,存有争议,但不可否认,该建议充分体现了梁思成对古都保护和未来发展的远见和学识,如果将其置于之后一个时期北京城市发展的大视野中去观察,或许后人才能理解梁思成的真正意图。
事实上,1950年代初期,梁思成的学术实践活动基本上是围绕“梁陈方案”展开的。梁思成努力以北京城为载体,建构一个古都保护与未来发展的理想范式,包括城墙保护、牌楼保护、团城保护、建筑的民族形式的实现、古都风貌的维护,等等,皆在此范式之内。实现这一范式的总前提是北京整体城市规划放弃以旧城为中心,在合适的地点建设新市区,并将首都行政中心区设置于新市区。这个范式的提出,既是梁思成对欧美国家古都保护经验的积极借鉴,也是其对于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的创造,前提如未实现,之后的一切努力都难以如愿。后来的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很快便验证了梁思成在“梁陈方案”中的忧虑,以旧城为中心的规划发展实践以及与之相伴出现的人口激增、房屋无序建造、交通堵塞等问题与古都风貌维护、文物建筑保护之间构成了无法破解的矛盾。面对这些无解的难题,虽然梁思成不惜以政治命运为代价,竭力争取留下北京城墙、跨街牌楼等文物建筑,但他应该很清楚最终的结局,因为这些文物建筑能够保存的前提已经失去了。梁思成的可贵也正在于此,即便失败,也要努力争取,因为这是一名学者的良知。如果对梁思成的学术人生作一个概述的话,那就是激情、执著、责任、无奈。
三、中国营造学社的谢幕与大匠的困惑
1930年代至1940年代,是梁思成学术生涯的黄金期,更是其学术成果迭出的时期。无论是梁同时代的学界同仁,还是后辈研究人员,大家都有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梁思成个人的学术成就和中国营造学社休戚相关。即便是朝不保夕、颠沛流离避难于大西南之际,梁思成依旧可以通过中国营造学社这个学术平台,延续自己的学术辉煌;同样,中国营造学社也因为有了梁思成、刘敦桢等人的加入和卓越领导,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成为那个时代中国研究水平最高、学术成果最丰富、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古建筑研究机构。客观而言,很难说是中国营造学社成就了梁思成,还是梁思成成就了中国营造学社,双方的合作对彼此而言都是莫大的幸运。
抗战胜利后,随着中国营造学社整体并入清华大学并停止具体运行直至不复存在,梁思成的学术生涯也发生了转变。虽然梁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之初同样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40年代中后期,其学术生涯的巅峰期延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但和1930年代及1940年代初期相比,梁思成在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并不是很突出,产生较大影响的也仅有建筑教育思想及城市规划理念。究其原因,除了梁思成学术兴趣的转移外,学术平台的缺失,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当年梁思成加盟中国营造学社,很多人不理解,而抗战胜利后毅然结束中国营造学社的运行,同样令很多人费解,本书第四章对其中原因作了简单的剖析。中国营造学社的谢幕对梁思成的学术生涯而言,影响之大难以估量。也正是失去了中国营造学社这个关键的学术支撑平台,加之其他一些因素,梁思成的学术实践的巅峰期戛然而止,随之而来的则是无尽的困惑,以及学术实践处于下降态势的尴尬现实。
总结梁思成的学术实践,其实有一条简单清晰的线索,那就是恪守学者本位,以专业精神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熟悉且专长的学术研究。这是梁启超反思自己人生经历后对子女的教诲,也是梁思成早年始终遵循的处世准则,1950年代以后梁思成的学术实践乃至人生际遇则从另一个角度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解读。建筑学家究竟如何处理与政权、政治及政治家的关系,或许,这才是梁思成晚年的困惑所在。相信这一问题也是绝大部分有成就的建筑学家终其一生都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关于梁思成学术实践的研究,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特别是随着有关档案、文献资料的陆续公开和编辑整理,必将促进这一领域学术研究的深化。此外,越来越多非规划建筑专业学者的加入,也必将进一步拓宽这一领域学术研究的视野,综合多个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形成研究特色,创造出更多的优秀的学术成果。
梁思成的学术实践(1928—1955)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梁思成的学术实践(1928—1955)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梁思成的学术实践(1928—1955)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