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10-13岁 《我的第--本趣味化学书(第2版)》是家长送给孩子的好礼物,是孩子送给自己的智慧书。
《我的第--本趣味化学书(第2版)》可以激发小读者的科学想象力,教会小读者科学地思考,并且帮助小读者在脑海中创造无数联想,把化学知识与经常碰到的各种生活现象联系起来。
哇!化学原来如此有趣!快来看啊!这里有奇妙有趣的知识,这里有引人入胜的故事,这里有生动形象的图画,你将在快乐的阅读中增长知识。
亲爱的小读者们:
你知道礼花为什么会是五颜六色的吗?
吃水果或喝点醋为什么能够解酒?
为什么霜打的青菜味道会更好?
为什么切洋葱的时候会流眼泪?
为什么熟的虾和蟹是红色的呢?
为什么炒菜用铁锅好?
为什么水壶中会结水垢?
为什么糖精不是糖?
酒是越放越酸,还是越放越香?
……
答案就在《我的第--本趣味化学书(第2版)》,它将带你进入奇妙的化学世界,让你了解生动有趣的化学知识,让你从此爱上化学。
内容简介
《我的第--本趣味化学书(第2版)》将带你进入奇妙的化学世界,让你了解生动有趣的化学知识。《我的第--本趣味化学书(第2版)》讨论了各种看似简单却又蕴含着丰富多彩知识的题目、引发思考的问题、引人入胜的故事、有趣的难题、各种奇谈怪论,以及从各种日常生活现象或者科学幻想小说里找到的各种出人意料的知识。学习了这本《我的第--本趣味化学书(第2版)》,你将成为让伙伴们羡慕的小化学家。
作者简介
田梅,资深图书策划人,专注青少年阅读研究,曾出版多部青少年科普作品,深受广大小读者的喜爱。
内页插图
目录
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 / 001
天女散花——五颜六色的礼花 / 002
超级清洁工——清除那些讨厌的水垢 / 004
解暑降温——汽水是首选 / 006
自然腐蚀——船员不能只有体力 / 008
火上浇油——铁屑烧毁了铁货船 / 011
我不想流泪——切洋葱为什么会流眼泪 / 013
霜打过的青菜味道会变甜 / 015
夜半鬼火——闷热天气下会导致白磷自燃 / 017
解酒——多吃些水果或喝点醋 / 019
喝雄黄酒大有文章 / 021
化学的基础知识 / 025
自由呼吸——氧气是什么 / 026
地球上的氧气会用完吗 / 028
元素的符号由来 / 031
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的缔造者 / 033
大气中最轻的气体——氢气 / 035
什么是元素周期表 / 038
空气中的主力军——氮气 / 041
无形的杀手——一氧化碳 / 043
想消就消的涂改液 / 046
干燥剂是什么 / 048
孪生兄弟——同位素 / 050
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 055
护衣神——防蛀虫的樟脑丸 / 056
人间美食——咸鸭蛋是如何制作的 / 058
我不想“红”——熟的虾和蟹为什么是红色的 / 061
睁大眼睛看——糖精不是糖 / 063
铁血战士——炒菜还是用铁锅好 / 065
灯光闪烁——霓虹灯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 / 067
水也有软硬之分 / 070
油条不宜多吃 / 072
女儿国——都是“镉”在作怪 / 074
灭火器为什么能灭火 / 077
趣味化学历史传奇 / 081
陶器的发明——古代化学的萌芽 / 082
金属冶炼——化学知识的高度应用 / 084
长生不老与古代的炼丹术 / 086
古代医药化学的发展历程 / 088
香槟的历史传奇 / 090
原子量的确定 / 092
维生素A的来龙去脉 / 094
维生素B的故事 / 096
日常生活中的维生素D / 097
趣味化学常识 / 101
无声的病原——金属也会“得病” / 102
铅笔是用铅制作的吗 / 104
随处可见却价值连城的物质——碳 / 106
米饭为什么越嚼越甜 / 108
人体里的化学元素 / 110
水能灭火,亦能助燃 / 113
小孔的秘密 / 115
酒是越陈越酸还是越陈越香 / 117
是否真的会笑死 / 119
与化学有关的成语知识 / 123
炉火纯青是什么意思 / 124
“信口雌黄”中的“雌黄”是什么 / 126
为什么百炼才能够成钢 / 128
“甘之如饴”中的“饴”指的是什么 / 130
此地无银三百两 / 133
石破天惊 / 135
真金不怕火来炼 / 138
灵丹妙药的由来 / 139
和化学有关的悬案 / 143
大帝的疑案——谁杀死了拿破仑 / 144
千年不蠹——古尸不腐之谜 / 146
游泳池中的秘密 / 148
烟幕弹的秘密 / 151
地震前井水变浑浊的原因 / 153
金首饰的骗局 / 155
会变魔术的画 / 157
面粉爆炸的原因 / 159
借助化学知识侦破谋杀案 / 161
穆拉诺群岛上的秘密 / 164
化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 167
麻醉药是如何来麻醉的 / 168
雨衣的由来 / 170
卤水点豆腐的奥秘 / 172
能够快速治伤的氯乙烷 / 174
变色眼镜为什么会变色 / 176
煤气是用煤制得的吗 / 178
蛋白质是什么东西 / 180
彩色照片中的奥秘 / 183
臭氧是臭的吗 / 185
参考文献 / 189
精彩书摘
“信口雌黄”中的“雌黄”是什么
爸爸和朋友在客厅里谈论工作。当谈到一个生意上的对手时,爸爸的朋友说道:“那个人总是信口雌黄,因此让人难以相信。”
在一旁玩耍的奇奇记住了这个词。
爸爸的朋友走后,奇奇问:“爸爸,信口雌黄是不顾事实、随口乱说的意思吗?”
爸爸点了点头,问:“你是怎么知道这则成语的呢?”
关于信口雌黄这则成语,还有一段故事。
晋朝时,有个叫王衍的县令。他在担任元城县令时很少办理公事,经常约人在一起没完没了地闲聊。由于他最喜欢老子和庄子的玄理,因此在闲聊时手里拿着鹿尾拂尘,侃侃而谈,但却经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当有人质疑时,他便随口更改,无所顾忌。因此,周围人都说他是“口中雌黄”。
为什么要说雌黄,而不说雌黑呢?
原来,雌黄是一种化学物质,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化学式为As2S3,有剧毒,颜色金黄鲜艳,是一种很早就被发现的重要的含砷化合物。灼烧时,会产生青白色的带强烈的蒜臭味的烟雾。
雌黄这种物质,在古代主要是用来改正写在纸上的错字。在竹简、木简的时代,文人用刀笔刮削来改错字。使用纸张以后,如果将错字进行刮、洗的话,容易损坏纸张;用纸粘的话,容易脱落;用粉涂抹,又盖不住浓墨。由于当时的纸多半是黄色的,因此如果用雌黄来涂,会使字迹消失,其色又与纸张颜色相近,类似于现代的涂改液。
在古代,雌黄是古代炼丹术士炼丹时的主要原料之一,故又称之为黄龙血、帝女血等。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则将雌黄视为药物的中品,能医治寒热、恶疮、痂疥等。
在现代工业中,雌黄广泛用于玻璃、彩釉等工业生产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小链接
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涂改液,一般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及对二甲苯。这些物质均易挥发,游离于空气中,特别是气态被人吸入后,会引起慢性中毒,引起头痛、嗜睡、恶心等,严重的还会引起全身不适、抽搐、呼吸困难,故应尽量少使用涂改液。
前言/序言
亲爱的小读者们:
你知道礼花为什么会是五颜六色的吗?
吃水果或喝点醋为什么能够解酒?
为什么霜打的青菜味道会更好?
为什么切洋葱的时候会流眼泪?
为什么熟的虾和蟹是红色的呢?
为什么炒菜用铁锅好?
为什么水壶中会结水垢?
为什么糖精不是糖?
酒是越放越酸,还是越放越香?
……
通过这本《我的第一本趣味化学书(第2版)》,作者希望达到的目的,不是告诉小读者多少新的知识,而是要帮助小读者“认识事物”,也就是说,帮助小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身边的一些现象。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的第一本趣味化学书(第2版)》讨论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令人惊奇的化学现象,讲述了许多充满了趣味的科学故事,以及解释了这些看似简单的现象与故事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
一位伟人曾说过,“科普作家应该引导读者去了解高深的道理和学说,他们从最简单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易懂的推论或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从这些材料得出的主要结论,启发肯动脑的读者不断地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通俗作家的对象不是那些不动脑的、不愿意或不善于动脑的读者,相反地,他们的对象是那些愿意动脑,但思维还不够开阔的读者。并且,帮助这些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教会他们在通向知识高峰的道路上独立地前进”。
本书第1版得到了广大小读者的喜爱,第2版在保留第1版全部优点和特色的基础上,又对全书内容进一步完善,增加了一些配图,并对内文的版式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内容更鲜活生动;对一些句子进行了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使全书的可读性、易读性进一步提高。由衷希望,这本书可以激发读者们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更深入地去了解和利用化学知识,从而能够获得更美好的生活。
编著者
2016年1月
《我的第一本趣味化学书(第2版)》是一扇通往奇妙化学世界的大门,专为10至13岁的青少年精心打造。它不是一本枯燥的说教手册,而是一次充满惊喜与探索的科学之旅,旨在点燃你对物质构成、变化及其背后奥秘的好奇心。本书将带领你走出课本,进入一个充满活力的实验室,在这里,你会发现化学原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生动有趣的现象。 为什么是“第一本”? 这本手册是你接触化学的绝佳起点。我们深知初学者在面对全新的学科时可能会感到畏惧,因此,我们摒弃了复杂的术语和深奥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最引人入胜的化学知识入手。每一章都围绕着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展开,例如:为什么肥皂能洗掉油污?为什么汽水会冒泡?为什么有些东西会燃烧,有些则不会?通过解答这些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刻道理的问题,你将不知不觉地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 “趣味”在哪里? “趣味”是这本书的核心。我们相信,学习化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寓教于乐。因此,本书汇集了大量精心设计的实验,这些实验不仅安全易行,而且能够直观地展示化学反应的奇妙之处。你不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许多材料都可以在家中找到,例如小苏打、白醋、食用色素、糖、盐等。通过亲手操作,你会亲眼见证色彩的变换、气体的产生、固体的溶解与沉淀,甚至晶体的生长。我们还加入了许多有趣的化学小故事、人物传记和历史趣闻,让你了解化学家们的智慧和探索精神,感受科学的魅力。 “第2版”的升级与亮点: 相比于第一版,《我的第一本趣味化学书(第2版)》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升级,力求为小读者带来更优质的学习体验: 更新的科学内容: 紧跟科学前沿,加入了一些时下热门的化学话题,例如环境保护中的化学应用、新型材料的发现等,让你的知识与时俱进。 更丰富的实验设计: 增加了更多创新性的实验,有些实验甚至结合了艺术和趣味性,让你在玩乐中学习。我们还对原有的实验进行了优化,使其更易于操作,效果更显著。 更清晰的图文讲解: 全书采用大量精美的插图和清晰的步骤图,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形象化,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字表达更加生动活泼,减少了枯燥的理论陈述。 互动性增强: 加入了一些思考题、挑战环节以及“你知道吗?”的小知识板块,鼓励你主动思考,激发你的探索欲。 安全提示更详尽: 对每一个实验都提供了详细的安全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确保你在进行实验时能够保护好自己。 全新章节设计: 整体章节结构更加流畅,逻辑性更强,循序渐进地引导你深入了解化学的各个方面。 本书将带你探索的奇妙旅程: 1. 物质的奥秘: 你会了解构成万物的基本单位——原子和分子,它们是如何组合形成我们周围形形色色的物质的。我们会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这些微观世界的秘密,让你不再觉得它们遥不可及。 2. 神奇的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物质变化的灵魂。本书将带领你认识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例如: 酸碱反应: 感受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产生的“火山爆发”,理解酸碱中和的神奇力量。 氧化还原反应: 观察金属生锈的过程,或者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柠檬电池”,了解电子的转移如何驱动化学变化。 燃烧反应: 探索为什么有些物质容易燃烧,燃烧又会产生什么。你会学习到火焰的颜色与其成分的关系,甚至尝试制作安全的“火焰彩虹”。 结晶过程: 亲手制作美丽的糖晶体或盐晶体,感受物质从溶液中“生长”的奇妙过程,了解晶体结构的规律。 3. 色彩的魔力: 化学与色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你会学习到: pH指示剂: 用天然的材料(如紫甘蓝)制作出能随酸碱度改变颜色的指示剂,像一个化学魔法师一样,用色彩来判断溶液的性质。 金属离子的颜色: 了解不同金属离子在溶液中会呈现出独特的颜色,例如铜离子呈现蓝色,钴离子呈现粉红色。 染料与颜料: 简单了解我们日常穿着的衣物和看到的画作背后,都有着复杂的化学原理。 4. 气体世界的奇遇: 你会发现,我们呼吸的空气,汽水中冒出的气泡,都与气体的化学息息相关: 空气的组成: 了解空气并非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其中氧气对生命至关重要。 二氧化碳的特性: 探索二氧化碳的密度、不可燃性,并尝试用它来“扑灭”蜡烛的火焰。 气体的溶解与释放: 了解为什么饮料会冒泡,以及温度和压力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5. 生活中的化学: 化学无处不在,它渗透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之中: 食物的化学: 为什么食物会变质?食物是如何保存的?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是如何被我们身体吸收利用的? 清洁的秘密: 探索洗涤剂、肥皂等清洁用品的工作原理,了解它们如何去除污垢。 材料的魔法: 了解我们日常使用的塑料、金属、玻璃等材料是如何制造的,它们的化学性质又决定了它们有哪些独特的用途。 6. 安全第一的化学实验: 我们将详细指导你如何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有趣的化学实验。每一个实验都配有清晰的操作步骤、必要的安全警示和实验目的。你将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简单的实验工具,如何处理实验废弃物,培养良好的科学操作习惯。 本书的目标读者: 对科学充满好奇,渴望了解物质世界背后原理的10至13岁青少年。 想要在课余时间进行有趣、有益活动的同学。 希望通过实践来巩固课堂化学知识的学生。 对动手实践和科学探索充满热情的孩子。 家长和老师,希望为孩子们提供一份高质量的科普读物,引导他们发现科学的乐趣。 阅读本书,你将获得: 科学知识: 掌握基础的化学概念和原理。 科学思维: 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手能力: 通过亲身实践,掌握简单的实验技巧。 科学兴趣: 点燃对科学的热情,树立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 创造力: 在实验和思考中激发创新思维。 《我的第一本趣味化学书(第2版)》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场关于探索、发现和创造的精彩旅程。它将帮助你建立起对化学学科的初步认识,为未来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书,开启这场令人兴奋的化学探险吧!你将惊喜地发现,原来化学如此有趣,如此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