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每一个向往自由的人都应该阅读的文字,是来自人和自然互赠性情的心灵之歌。
2. 扎西拉姆·多多的文字清新、纯美,书中部分诗作尽可看做是“体现宽广胸怀的细腻情诗”。
3. 此书收录扎西拉姆·多多的诗作、随笔百余篇。借由这本书,让读者遇见真实的扎西拉姆·多多。
4. 从仓央嘉措到扎西拉姆·多多,这部作品尽数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婉转诗情。
《当你途经我的盛放》2017年全新改版,身心灵作家张德芬倾情做序。
这是一个行者在行脚路上的心灵旅程。
也是每一个向往自由的人都应该阅读的文字。
它是来自人和自然互赠性情的心灵之歌。
它也是一个人与自性的另一种相遇。
扎西拉姆?多多有着与仓央嘉措一般的灵动柔美笔触,曾写下《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之诗篇。
看她的文字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更加让我们印证了自己内在深处的渴求和对回归本性的期待。
书中收录多多诗作60余首,随笔40多篇,另有作者行脚途中摄影作品。
在走近多多的路上,我们与自己通行。
扎西拉姆·多多,原名谈笑靖,汉族,生于1978年。
扎西拉姆·多多,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一个被千万网友热议追寻的神秘诗人,她那首《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被千万网友感动传播。
· 身心灵作家张德芬倾情写序,并高度评价本书为 “一本值得珍藏的好书”。
· 《当你途经我的盛放》是扎西拉姆·多多的开山之作,2017年的新版增加了多张多多的行脚途中的摄影作品,内容更精致,排版更精美。
· 扎西拉姆·多多的文字柔美而具有禅意,字里行间尽显中国特色的婉转诗情。
· 非仓央嘉措,却胜似仓央嘉措。作者与仓央嘉措有着近乎相同的胸怀和灵动笔触,她的作品曾被一度误认为是仓央嘉措本人诗作。
· 随书附赠精美写意诗卡《王与曼陀罗》。
[目录]
001 浮 世
043 光 阴
101 出 寻
129 遍 觅
193 觉 旅
261 心 程
303 还有一些途经
[精彩试读]
序言
最美的现代灵性诗
张德芬/身心灵作家
我看了扎西拉姆·多多的《当你途经我的盛放》后不禁又惊又喜。我早就在心灵成长杂志上常常读到她的作品,当时还以为那些作品是哪一位古代大师的创作,如此的深邃感人,我会时不时把她的诗作抄下来放在手机里不时品味一下。
这次才知道扎西拉姆·多多是位年轻的现代女性,而且是个虔诚的修行人。她的诗作《见与不见》被误传是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作品,被广为流传,后来才澄清了是她的原创。仓央嘉措是我最为喜爱的诗人之一,这位小女子的作品,会被误认为是仓央嘉措写的,可见得她的才情不一般。
本书集结了许多她美丽的诗作,以及描述她多次访问印度、参拜上师、游历西藏的经过的文章。读完之后,我深切地感到多多虔诚敬爱上师的那颗发心,和她真诚朴实的性格与处世态度。我曾有缘和她通了一次电话,得知她正在五台山长期闭关修行,便对她更加崇敬了。
这样有才华的女子,能够把灵性的修持、对上师的虔敬以及对佛法的珍爱,用如此美丽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诚难可贵。她写的很多情诗,都非常打动我,但是我认为,像她这样的一位奇女子,是不会拘泥于浅薄的男女情爱的,她作品中所描述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缠绵、期待、深刻的感情,其实可以说是我们对于照见自性的一种渴望。
就像仓央嘉措的诗:“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今生与你再相逢。”多多说:“我是你的四维、上下,你是我的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相爱,理所当然。虚空可以作证,我们的爱,比死亡还要理所当然。”这些诗作中的“你”,都可以换成“自性”“高我”,所有修行的人都是在修自性,能够见到自己的本性,才是修行的真正目的。多多的诗,让我们更加印证了自己内在深处的渴求和对回归本性的期待。
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好书。
兄弟
印度的乞丐和印度的神牛一样知名,同样是满大街游走,又同样的以一种主人翁精神悠游自得。我每次去菩提迦耶都是在法会期间,而这期间的乞丐是最多的,他们都知道来参加法会的都是乐善好施的佛教徒,同时法会的主办方通常都会安排施食,所以纷纷从十里八乡赶来。
在正觉寺外的大街上,你可以看到刚出生不久、还在母亲怀里的小乞丐,有用手代替两条因小儿麻痹而严重萎缩的腿在地上“健步如飞”的大乞丐,还有老得不能动连吆喝都懒得吆喝的老乞丐。从他们身边走过,会有一种绝望的难过——仿佛他们的整个一生都已经在这条街上铺开,他们的人生从一出生就已经看到了尽头。而很多当地的小孩子即使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或者擦皮鞋或者帮忙送货,当有外国游客经过时,他们会随时变成乞丐,大方地向你伸出手来——“乞丐”在印度是一种因种姓而世袭的职业,最让人绝望的就是这一种坦然。
所以,当那对小兄弟出现在我的房间门口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一对小乞丐。他们一高一矮,大约五六岁的模样,从门外探进半个身子,小声地说:“Hi,how are you ?may I come in”然后笑了,那不是小乞丐们献媚讨好的笑,而是害羞却真诚的笑。从这个笑容,我觉得也许他们并不是乞丐,因此让他们进了我的房间。他们进来后却站得直直的,生怕碰到房间里的任何东西,当然,也没有向我索要任何东西。
我问他们其中一个:“你们是兄弟吗?”他说是。我指着高一点的那个小男孩说:“你是哥哥?”“哦不,我是弟弟,他才是哥哥。”我们一起笑了起来,两个小男孩也渐渐不那么拘谨了。我让他们坐到床上,递给他们一人一小包巧克力,他们礼貌地说着谢谢却没有马上拆开。矮个子哥哥在高个子弟弟耳边嘀咕了一句,两个小孩转身就走了。我于是转过身继续收拾琐碎的行李。过了一小会儿,这对兄弟又出现在我的门口:“Hi, how are you? May I come in?”又是同样的一句。我笑着说:“当然,进来吧!欢迎!”这时候,弟弟伸过来一只手,在我面前摊开说:“送给你的。”
那是一个油腻腻的小盒子,我拿过来打开一看,是一小盒已经用了一半的清凉油。我问他:“为什么送我东西?”哥哥说话了:“因为你送给我们礼物了。”这一次,我彻底地意外了,在印度我只遇到过理所当然向你要钱的乞丐和收了钱不肯找赎的小贩,从来没有遇到礼尚往来的人。在这对小兄弟面前,我开始为自己对印度人过早下的定论感到愧疚。所以虽然那小半盒清凉油对我没什么用,我还是十分感激地收下了。弟弟问我:“明天还可以来找你玩吗?”我说当然可以,随时欢迎!
读这本书,就像是走进了一个被精心布置的花园。不是那种张扬跋扈、喧宾夺主的绚烂,而是那种宁静致远、暗香浮动的雅致。我猜想,作者一定是一个非常善于观察生活的人,能够从日常的点滴中提炼出诗意,从平凡的人物身上赋予灵魂。我想象中的故事,或许会围绕着一位女性角色展开,她可能不是一开始就光芒四射,但她一定有着内在的韧性与坚持。她的“盛放”,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经过了长久的等待、默默的付出,最终在最适合的土壤里,舒展出最美的花瓣。这种“途经”,让我联想到生命的轨迹,每一个弯道,每一次停留,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也许书中会描绘她与不同的人相遇,经历一些心路历程,在这些经历中,她逐渐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最终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绽放方式。我期待书中的文字能够如清风拂过,不经意间撩动心弦,带来一种淡淡的忧伤,又夹杂着欣慰与希望。它可能会让我反思,在自己的生命旅途中,是否也曾忽略了那些默默积蓄力量的时刻,是否也曾急于求成,而错过了风景。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像一首悠扬的乐曲,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它让我联想到,在生命的旅途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花期和盛放的方式。“当你途经我的盛放”,这句话本身就带着一种邀请的意味,邀请读者去探寻、去发现,去见证一段美好的生命历程。我猜测,这本书或许会讲述一个关于自我实现和价值发现的故事。可能是一位主人公,在经历了迷茫、挫折之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且在那个最适合自己的时期,展现出了最耀眼的光芒。这种“盛放”,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是源于内心的充实和对生活的热爱。我想象中的文字,应该会非常优美,能够捕捉到那种生命力的勃发,那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和喜悦。它可能会包含一些关于成长的心路历程,关于如何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纯粹与坚持。读这本书,我期待能够获得一种力量,一种激励,让我相信,无论当下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迎来属于自己的“盛放”。
评分当我看到“当你途经我的盛放”这个书名时,脑海里瞬间浮现出一种画面感:在一片静谧的森林深处,隐藏着一株罕见的、即将盛开的花朵,而“你”恰好在那个最恰当的时机路过,亲眼目睹了它从含苞待放到绚烂怒放的整个过程。这种“途经”,充满了偶遇的惊喜和专属的浪漫。我预感这本书会是一个关于遇见和被看见的故事。也许故事的主角,是一个不曾被留意过的小人物,她的才华、她的情感、她的成长,都如同那株花朵,默默地在自己的世界里积累着能量。而“你”的出现,或许是某个生命中的贵人,又或许只是一位偶然的观察者,但正是因为“你”的目光,她的“盛放”才显得格外有意义,被赋予了独特的价值。我期待书中能够刻画出这种微妙的情感连接,那种不经意间的懂得和欣赏。它可能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聚焦于个体生命的闪光时刻,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那些触动人心的瞬间。我希望读完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一种被看见的温暖,也能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中那些不经意的“途经”,因为它们可能正是点亮我们生命轨迹的关键。
评分“当你途经我的盛放”,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引人入胜的神秘感和诗意。它让我立刻联想到,生命中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它们的绽放并非是为了迎合谁,而是在最恰当的时机,以最自然的方式舒展开来,而“你”恰好在那个时候路过,成为了见证者。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是一个关于女性成长,关于自我觉醒,关于在默默积累中等待时机的故事。主人公可能不是那种一开始就万众瞩目的人物,但她一定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内在的力量,就像一株含苞待放的花朵,默默汲取养分,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阳光雨露。她的“盛放”,是一种内在的光芒,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与美丽。我想象中的文字,应该是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能够捕捉到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那些不为人知的努力,那些在孤独中坚持的时刻,以及最终迎来辉煌时的喜悦与释然。读这本书,我期待能够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治愈,一种对生命之美的赞叹,以及一种对自己未来“盛放”的憧憬和希望。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书,就被封面那含蓄而又充满生命力的色彩所吸引。总觉得,人生就像一株植物,有默默积蓄力量的萌芽期,有舒展枝叶、向阳而生的繁盛期,也有经历风雨、沉淀下来的静美时刻。这本书的书名,恰恰点出了那种“在恰当的时机,展现出最美的姿态”的意境。我预想中的它,应该会是一部关于成长、关于绽放的故事。也许是某个平凡女孩,在人生的某个节点,经历了一系列不为人知的努力与蜕变,最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这种“途经”的说法,带着一种旅途的意味,暗示着过程的重要性,而非仅仅是结果的呈现。我想象中的文字,应该是细腻而富有诗意的,能够捕捉到那些细微的情感变化,那些不经意的闪光点,将它们放大,触动读者的内心深处。它可能不会有波澜壮阔的跌宕起伏,但却会在平凡的生活细节中,挖掘出动人心魄的力量。这种力量,或许是关于自我和解,或许是关于对梦想的执着,又或许是对生命的热爱。我期待它能带给我一种温暖的慰藉,一种对生活的热情,一种“原来我也是可以闪闪发光”的认同感。
评分装订质量不好,估计看第二遍就得散。最喜欢最后的随笔。
评分诗一样的美文
评分很好很方便,物流很快,自营非常好。
评分不错的一本书,鸡汤
评分呵呵呵哈哈哈哈哈哈哈啊哈
评分呵呵呵哈哈哈哈哈哈哈啊哈
评分诗一样的美文
评分装订质量不好,估计看第二遍就得散。最喜欢最后的随笔。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