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操作係統 Linux篇(微課版)

嵌入式操作係統 Linux篇(微課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華清遠見嵌入式學院,劉洪濤,高明旭 著
圖書標籤:
  • 嵌入式係統
  • Linux
  • 操作係統
  • 嵌入式Linux
  • 微課
  • 技術
  • 開發
  • 編程
  • 實戰
  • 學習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46879
版次:3
商品編碼:1214324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高等院校嵌入式人纔培養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國內領先的嵌入式培訓機構華清遠見齣品,作者具有多年從業經驗;  真正從企業用人需求齣發,培養和提升讀者能力;   曆經市場考驗,第三次修訂改版;  書中配有大量微課,詳細講解重點難點。

內容簡介

  本書較為全麵地介紹瞭嵌入式操作係統,全書共10章,分彆為嵌入式Linux 操作係統簡介、嵌入式Linux操作係統的使用、Linux軟件管理、Linux用戶管理、Linux文件係統、Linux網絡配置管理、嵌入式Linux編程環境、Shell編程環境、中斷與設備管理、正則錶達式,書中還提供瞭練習題和配套視頻。  本書可以作為高等院校嵌入式相關專業和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以作為計算機軟硬件培訓班教材,還可以作為嵌入式研究方嚮的專業人纔和廣大計算機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劉洪濤,北京華清遠見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技術總監,ARM公司全球認證講師。參與編寫過幾十本專業圖書;國內知名物聯網方嚮技術顧問;首批高校物聯網專業建設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傢委員會成員;豐富的嵌入式及物聯網係統軟、硬件産品開發經驗;主持開發過多個大型嵌入式及物聯網項目,涉及工業控製、網絡、通訊、消費電子等眾多領域。

目錄

第1章 嵌入式Linux操作係統簡介 1
1.1 操作係統 2
1.1.1 操作係統的基本概念 2
1.1.2 操作係統的主要組成 4
1.2 嵌入式係統與通用PC係統的不同 5
1.3 嵌入式操作係統 7
1.4 嵌入式Linux基礎 9
1.4.1 Linux發展概述 9
1.4.2 Linux作為嵌入式操作係統的優勢 11
1.4.3 Linux發行版本 12
1.5 Linux係統安裝 13
1.5.1 文件係統和硬盤分區的概念 13
1.5.2 安裝準備 15
1.5.3 安裝過程 15
1.6 安裝虛擬機工具 27
1.7 配置vim編輯環境 33
思考與練習 33
第2章 Linux操作係統的使用 34
2.1 認識Shell 35
2.2 Shell命令的格式 36
2.2.1 命令提示符 36
2.2.2 命令格式 37
2.3 Linux命令 37
2.3.1 用戶係統相關命令 37
2.3.2 文件、目錄相關命令 42
2.3.3 壓縮打包相關命令 52
2.3.4 文件比較命令diff 55
2.4 Linux環境變量 57
思考與練習 59
第3章 Linux軟件管理 60
3.1 Linux係統的軟件管理機製 61
3.1.1 常用軟件包管理工具簡介 61
3.1.2 軟件的安裝與卸載 62
3.1.3 靜態軟件包的管理 64
3.1.4 軟件包的製作 68
3.2 APT高級軟件包管理工具 69
3.2.1 APT的運行機製 69
3.2.2 3個重要的配置文件 72
3.2.3 apt-get工具集 72
3.2.4 apt-cache工具集 79
思考與練習 83
第4章 Linux用戶管理 84
4.1 用戶的定義 85
4.1.1 用戶的屬性 85
4.1.2 用戶與組 85
4.1.3 相關的配置文件 86
4.2 管理命令 87
4.2.1 創建用戶 87
4.2.2 刪除用戶 88
4.2.3 修改屬性 89
4.2.4 組管理 89
4.2.5 用戶間通信 90
4.3 磁盤配額 90
4.3.1 磁盤配額的概念 90
4.3.2 相關命令 91
4.3.3 應用實例 93
思考與練習 96
第5章 Linux文件係統 97
5.1 文件和目錄 98
5.1.1 Linux文件的分類 98
5.1.2 Linux目錄結構 99
5.2 文件係統 100
5.3 文件係統體係結構 101
5.4 使用BusyBox製作根文件係統 103
5.4.1 配置與編譯BusyBox 103
5.4.2 製作initrd鏡像 105
思考與練習 108
第6章 Linux網絡配置管理 109
6.1 網絡基礎知識介紹 110
6.1.1 IP地址 110
6.1.2 子網掩碼 111
6.1.3 網關 111
6.1.4 DNS服務器 112
6.2 Linux係統網絡配置 112
6.2.1 ifconfig命令 112
6.2.2 修改配置文件來配置IP地址、網關、子網掩碼 114
6.2.3 配置DNS服務器 115
6.3 Linux係統常用網絡服務配置 116
6.3.1 TFTP服務 117
6.3.2 NFS服務 120
思考與練習 123
第7章 嵌入式Linux編程環境 124
7.1 Linux編輯器vi的使用 125
7.1.1 vi的工作模式 125
7.1.2 使用vi的基本流程 126
7.1.3 vi的模式按鈕說明 127
7.2 GCC編譯器 130
7.2.1 GCC編譯流程及編譯選項分析 130
7.2.2 GCC編譯選項分析 133
7.3 GDB調試器 134
7.3.1 GDB使用流程 134
7.3.2 GDB命令行參數 138
7.3.3 GDB基本命令 139
7.4 Make工程管理器 143
7.4.1 Makefile基本規則 144
7.4.2 Makefile假目標 149
7.4.3 Makefile變量 150
思考與練習 152
第8章 Shell編程 153
8.1 認識Shell腳本 154
8.2 Shell腳本的基本語法 154
8.2.1 開頭 155
8.2.2 執行 155
8.2.3 注釋 156
8.2.4 變量 156
8.2.5 Shell程序和語句 161
8.2.6 Shell函數 172
8.2.7 Shell腳本調用 174
8.3 Shell俄羅斯方塊遊戲 174
8.3.1 方塊定義 175
8.3.2 方塊移動 178
8.3.3 隨機數 185
8.3.4 隨機方塊移動 188
8.3.5 隨機方塊降落 193
思考與練習 198
第9章 中斷及設備管理 199
9.1 中斷的概念 200
9.2 嵌入式平颱硬件中斷特點 201
9.3 Linux內核中斷機製概述 204
9.3.1 中斷處理係統結構 208
9.3.2 注冊中斷處理函數 209
9.3.3 中斷標誌flags 211
9.3.4 ISR上下文 212
9.4 設備及設備管理的功能 212
9.4.1 設備分類 212
9.4.2 設備管理 213
9.4.3 Linux字符設備 213
9.4.4 Linux塊設備 215
9.4.5 Linux網絡接口 216
9.4.6 Linux設備文件 216
思考與練習 218
第10章 正則錶達式 219
10.1 正則錶達式的起源 220
10.2 正則錶達式的基本概念 220
10.3 正則錶達式中常用符號的定義 221
10.3.1 普通字符 221
10.3.2 非打印字符 221
10.3.3 特殊字符 222
10.3.4 限定符 222
10.4 正則錶達式常用匹配規則 223
10.4.1 基本模式匹配 223
10.4.2 字符簇 224
10.4.3 確定重復齣現 225
10.5 正則錶達式應用部分示例 226
10.5.1 簡單錶達式 226
10.5.2 字符匹配 226
10.5.3 中括號錶達式 227
10.5.4 替換和分組 228
10.5.5 其他示例 229
思考與練習 230
嵌入式操作係統 Linux篇(微課版) 前言 在當今飛速發展的科技浪潮中,嵌入式係統已成為無處不在的數字基石,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從智能傢居的便利,到工業自動化的高效,再到航空航天的精密,都離不開嵌入式係統的強大支撐。而在這片廣闊的領域中,Linux操作係統憑藉其開源、靈活、穩定、強大的特性,逐漸成為嵌入式開發的首選平颱。 本書《嵌入式操作係統 Linux篇(微課版)》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係統、深入且易於理解的學習路徑,幫助您掌握嵌入式Linux開發的核心技能。我們深知,對於初學者而言,嵌入式Linux的世界可能充滿瞭挑戰。概念的抽象、工具鏈的復雜、硬件與軟件的交織,都可能讓人望而卻步。因此,本書在編寫時,力求以最貼近實踐、最循序漸進的方式,帶領讀者一步步探索嵌入式Linux的奧秘。 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産物。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是什麼”,更是“如何做”。通過豐富的案例分析、詳實的步驟演示,以及精心設計的練習,讀者將有機會親手搭建自己的嵌入式Linux環境,調試各種應用,並最終理解嵌入式Linux係統的運作原理。 本書的內容設計,充分考慮瞭“微課”的特點,即知識點的精煉、內容的聚焦以及學習的便捷性。我們力求將復雜的概念分解為易於消化的小模塊,通過清晰的講解和直觀的圖示,幫助讀者快速掌握關鍵知識。同時,我們鼓勵讀者在學習過程中動手實踐,通過實際操作加深理解,並在遇到的問題中不斷成長。 如果您是一位剛剛踏入嵌入式開發領域的新手,渴望掌握一門主流的嵌入式操作係統;如果您是一位有一定基礎的開發者,希望係統地梳理和深化嵌入式Linux的知識體係;抑或是您對嵌入式係統充滿好奇,想要一探究竟,那麼本書將是您的理想選擇。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將一起踏上這段激動人心的嵌入式Linux探索之旅。願本書能成為您在該領域學習和實踐的得力助手。 --- 第一章:嵌入式Linux係統概覽 本章將為您揭開嵌入式Linux係統的神秘麵紗。我們將從宏觀角度齣發,深入剖析嵌入式Linux的定義、特性以及它在現代科技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1.1 什麼是嵌入式係統? 我們將詳細闡述嵌入式係統的概念,區分它與通用計算機係統的根本區彆。探討嵌入式係統的特點,如資源受限性(CPU、內存、存儲)、實時性要求、功耗優化、專用性以及硬件集成度高等。通過列舉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嵌入式設備,例如智能手機、智能傢電、汽車電子、工業控製器等,讓讀者直觀地理解嵌入式係統的廣泛應用。 1.2 為什麼選擇Linux作為嵌入式操作係統? 本節將重點分析Linux操作係統在嵌入式領域的優勢。我們將探討Linux的開源特性帶來的靈活性、可定製性和成本效益。分析其穩定可靠的內核設計、豐富的驅動程序支持、強大的網絡功能以及活躍的社區支持。同時,也會討論Linux在嵌入式開發中麵臨的一些挑戰,如開發復雜度、實時性保證的策略等,並為讀者提供一個平衡的視角。 1.3 嵌入式Linux係統的構成 瞭解嵌入式Linux係統的核心組成部分至關重要。我們將介紹嵌入式Linux係統的典型架構,包括: Bootloader(引導加載程序): 解釋Bootloader的作用,如初始化硬件、加載Kernel,以及常見的Bootloader(如U-Boot)的概述。 Linux Kernel(Linux內核): 介紹Linux內核作為操作係統的核心,負責管理硬件資源、進程調度、內存管理、設備驅動等。 Root Filesystem(根文件係統): 解釋根文件係統的重要性,它包含瞭用戶空間的應用程序、庫文件、配置文件等,是用戶與內核交互的接口。 用戶空間應用程序(User Space Applications): 介紹運行在內核之上的各種應用程序,它們是實現嵌入式設備功能的具體體現。 1.4 嵌入式Linux開發環境搭建 成功的嵌入式Linux開發離不開一個完善的開發環境。本節將指導讀者如何搭建一個高效的交叉編譯環境。 交叉編譯的概念: 解釋為何需要交叉編譯,即在宿主機(如x86 PC)上編譯生成可在目標嵌入式設備(如ARM闆)上運行的程序。 交叉編譯工具鏈(Toolchain): 介紹交叉編譯工具鏈的組成,包括GCC、Binutils、Glibc等,以及如何選擇和安裝適閤目標平颱的工具鏈。 宿主機和目標機的關係: 明確區分宿主機和目標機的角色,以及它們之間的通信方式(如SSH、串口)。 常用開發工具介紹: 簡要介紹一些輔助開發的工具,如文本編輯器、調試器(GDB)、構建係統(Make/CMake)等。 1.5 嵌入式Linux開發流程簡介 本節將梳理嵌入式Linux的典型開發流程,讓讀者對整個開發周期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需求分析與硬件選型: 産品需求的明確與核心硬件平颱的選擇。 係統移植: 將Linux操作係統移植到目標硬件平颱的過程。 驅動開發: 為硬件設備編寫或適配驅動程序。 應用程序開發: 編寫實現産品功能的上層應用。 係統集成與測試: 將各部分整閤並進行全麵的測試。 部署與維護: 將係統部署到實際設備並進行後續的維護更新。 第二章:Linux內核基礎 本章將深入探討Linux內核,它是嵌入式Linux係統的靈魂。我們將剖析內核的架構、工作原理以及開發者與之交互的關鍵機製。 2.1 Linux內核的體係結構 我們將詳細介紹Linux內核的模塊化設計,以及各個子係統之間的關係。 進程管理: 講解進程的概念、創建、銷毀、狀態轉換、進程調度算法(如CFS)等。 內存管理: 介紹虛擬內存、物理內存、分頁、分段、夥伴係統、slab分配器等核心概念。 文件係統: 講解Linux文件係統的概念,虛擬文件係統(VFS)的設計,以及常見的文件係統類型(如Ext4, JFFS2, YAFFS2)。 設備驅動模型: 介紹Linux設備驅動的層次結構,字符設備、塊設備、網絡設備驅動的概念。 中斷處理: 講解中斷的産生、中斷控製器、中斷服務程序(ISR)以及中斷上半部和下半部的處理機製。 係統調用: 解釋用戶空間與內核空間之間的接口,係統調用的工作流程。 2.2 進程與綫程 深入理解進程和綫程是掌握Linux係統運作的基礎。 進程的概念與特點: 獨立的地址空間、資源擁有者。 綫程的概念與特點: 共享進程資源,輕量級。 進程間通信(IPC): 介紹管道、信號、消息隊列、共享內存、Socket等多種IPC機製。 多綫程編程: 使用POSIX Threads(pthreads)進行多綫程應用的開發。 2.3 內存管理深入 本節將進一步深入Linux的內存管理,這對於資源受限的嵌入式係統尤為重要。 頁麵置換算法: LRU、FIFO等算法的原理與作用。 內存映射(mmap): 講解文件映射、匿名映射以及它們在係統中的應用。 內核內存分配: `kmalloc`、`vmalloc`、`page`分配的原理與適用場景。 內存碎片: 嵌入式係統中常見的內存碎片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2.4 文件係統詳解 文件係統是數據存儲和訪問的基石。 文件係統的掛載與卸載: 如何將文件係統連接到目錄樹。 文件與目錄操作: `open`, `read`, `write`, `close`, `lseek`, `mkdir`, `rmdir`等基本API。 Linux常用文件係統: Ext4: 通用性強,性能優良。 JFFS2/YAFFS2: 針對NAND Flash等閃存設備的特性優化。 SquashFS: 隻讀壓縮文件係統,適閤嵌入式係統固件。 tmpfs/ramfs: 基於內存的文件係統,速度快但斷電易丟失。 設備文件: 介紹`/dev`目錄下的特殊文件,以及它們與硬件設備的關聯。 2.5 中斷與異常處理 中斷和異常是係統響應外部事件和錯誤的關鍵。 中斷的工作流程: 從硬件産生中斷到內核處理的完整過程。 中斷共享與請求: 多個設備共享中斷綫時的處理。 延遲與中斷上半部/下半部: 提高係統響應速度的策略。 異常處理: 頁麵錯誤、總綫錯誤等異常情況的處理。 2.6 係統調用接口 深入理解係統調用,纔能更好地編寫用戶空間應用程序。 係統調用的機製: 從用戶態到內核態的切換。 常用係統調用分類: 文件I/O、進程控製、內存管理、設備I/O等。 係統調用參數傳遞: 寄存器傳遞、棧傳遞。 第三章:嵌入式Linux設備驅動開發 本章將聚焦於嵌入式Linux開發中最具挑戰性也最具價值的部分——設備驅動的開發。我們將從原理到實踐,逐步掌握編寫高質量驅動的方法。 3.1 設備驅動模型介紹 理解Linux設備驅動模型是進行驅動開發的前提。 Linux設備模型(LDD3): 介紹LDD3作為早期經典驅動開發參考的結構。 現代Linux設備模型(kobject, kset, device, driver, bus): 講解驅動與設備如何通過bus、driver、device進行注冊和匹配。 設備文件的創建與管理: `cdev`, `class`, `device_create`的使用。 3.2 字符設備驅動 字符設備驅動是最常見的驅動類型之一,用於處理按字節流讀寫的設備。 字符設備驅動的基本框架: `file_operations`結構體詳解。 `open`, `release`, `read`, `write`, `ioctl`: 這些核心操作函數的實現。 設備號(major/minor): 字符設備標識符的分配與使用。 並發控製: 互斥鎖、自鏇鎖在驅動中的應用,防止數據競爭。 阻塞與非阻塞I/O: 如何實現設備的阻塞和非阻塞訪問。 3.3 塊設備驅動 塊設備驅動用於處理可以按固定大小的塊進行讀寫的設備,如硬盤、SD卡等。 塊設備驅動的基本結構: `block_device_operations`結構體。 請求隊列(request queue): 塊設備I/O請求的處理流程。 I/O調度器: CFQ, Deadline, NOOP等調度器的作用。 分區與文件係統: 塊設備如何支持分區和掛載文件係統。 3.4 網絡設備驅動 網絡設備驅動是實現嵌入式設備網絡通信的關鍵。 網絡協議棧的集成: netdev結構體與網絡子係統的交互。 數據包的發送與接收: sk_buff結構體詳解。 MAC層、IP層、TCP/UDP層: 驅動如何與協議棧配閤。 中斷處理與DMA: 高效網絡數據傳輸的技術。 3.5 中斷處理與設備驅動 中斷是設備驅動與硬件交互的核心機製。 中斷請求(IRQ)的注冊與注銷。 中斷服務函數(ISR)的設計: 編寫高效、簡潔的ISR。 中斷的屏蔽與使能。 共享中斷的處理。 3.6 DMA(Direct Memory Access) DMA是提升數據傳輸效率、減輕CPU負擔的關鍵技術。 DMA的工作原理: CPU與DMA控製器協同工作。 DMA映射: 物理地址與I/O虛擬地址的轉換。 DMA緩衝區管理: 避免DMA操作與CPU訪問衝突。 3.7 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驅動 GPIO是嵌入式係統中用於與外部簡單硬件(如LED、按鍵)交互的最基本接口。 GPIO的配置與操作。 GPIO中斷的觸發與處理。 3.8 I2C、SPI總綫驅動 I2C和SPI是嵌入式係統中常用的串行通信總綫,用於連接各種外圍芯片。 I2C總綫協議與驅動框架。 SPI總綫協議與驅動框架。 平颱設備模型與總綫驅動的結閤。 3.9 驅動程序的調試技巧 調試驅動程序是開發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printk日誌輸齣: 如何有效利用日誌信息。 GDB遠程調試: 使用GDB調試內核和驅動。 內存檢查工具: Valgrind在嵌入式Linux中的應用。 硬件邏輯分析儀: 輔助調試總綫通信。 第四章:嵌入式Linux係統移植 本章將指導讀者如何將Linux操作係統成功地移植到特定的嵌入式硬件平颱。這是一個復雜但至關重要的過程,將涉及 Bootloader、Kernel 和 Root Filesystem 的配置與構建。 4.1 平颱硬件分析與選型 在進行係統移植之前,充分瞭解目標硬件是必不可少的。 CPU架構(ARM, MIPS, x86等): 不同的CPU架構需要不同的內核配置和工具鏈。 內存類型與容量(DDR, SRAM): 影響內存管理器的配置。 存儲設備(NAND, NOR Flash, SD卡): 決定文件係統的選擇和Bootloader的加載方式。 外圍設備(UART, Ethernet, USB, I2C, SPI): 影響驅動程序的選擇和配置。 時鍾與電源管理: 關鍵的低功耗設計考量。 4.2 Bootloader的移植與配置 Bootloader是係統的第一個程序,負責初始化硬件並加載Linux內核。 Bootloader的作用: 初始化硬件,加載Kernel鏡像,跳轉到Kernel入口。 常見的Bootloader(U-Boot, Barebox): 它們的特點和使用方式。 U-Boot的配置與編譯: 針對目標闆的配置(defconfig)。 U-Boot的燒寫與調試: 如何將U-Boot固件寫入存儲設備。 環境變量的設置: Bootloader的啓動參數配置。 4.3 Linux內核的配置與編譯 針對目標硬件定製Linux內核的配置是移植的關鍵。 內核源碼的獲取與解壓。 內核配置工具(menuconfig, xconfig): 如何選擇和啓用/禁用內核模塊和功能。 設備樹(Device Tree)的概念: 解釋設備樹如何描述硬件信息,以及它在ARM架構下的重要性。 編寫/修改設備樹源文件(.dts, .dtsi): 描述CPU、內存、外設等硬件資源。 內核的編譯與生成: 交叉編譯生成`Image`或`zImage`等內核鏡像。 4.4 Root Filesystem的構建 Root Filesystem包含瞭用戶空間的程序、庫和配置文件,是係統運行的基礎。 文件係統的作用: 提供用戶接口、應用程序運行環境。 構建根文件係統的幾種方式: BusyBox: 集成眾多常用Linux命令和工具的單文件解決方案。 Buildroot: 自動化構建嵌入式Linux係統的工具鏈。 Yocto Project: 功能強大、高度可定製的嵌入式Linux構建係統。 Root Filesystem的目錄結構: `/bin`, `/sbin`, `/etc`, `/lib`, `/usr`, `/var`等。 庫文件的打包: C庫(Glibc, uClibc, musl)的選擇和安裝。 配置文件: `/etc/init.d`腳本,網絡配置,係統日誌等。 4.5 根文件係統的燒寫與掛載 將構建好的Root Filesystem部署到目標設備。 針對不同存儲設備的燒寫方式: NAND Flash, SD卡, eMMC等。 文件係統的類型選擇: JFFS2, YAFFS2, UBIFS, EXT4等。 通過NFS掛載根文件係統: 方便開發和調試。 使用initramfs/initrd: 在內存中加載文件係統,實現快速啓動。 4.6 嵌入式Linux係統的啓動過程 從按下電源開關到用戶界麵齣現的完整啓動流程。 Bootloader啓動: 硬件初始化,加載Kernel。 Kernel啓動: 解壓Kernel,初始化硬件驅動,掛載Root Filesystem。 用戶空間啓動: `init`進程的執行,啓動應用程序和服務。 4.7 係統移植中的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移植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本節將提供一些常見的排查思路。 Bootloader啓動失敗: 硬件連接問題,固件燒寫錯誤。 Kernel panic: 內核配置錯誤,驅動問題,內存訪問錯誤。 Root Filesystem加載失敗: 文件係統格式錯誤,設備節點缺失。 設備驅動不工作: 設備樹配置錯誤,驅動代碼bug,硬件故障。 第五章:嵌入式Linux應用程序開發 在成功移植並運行嵌入式Linux係統後,開發高效、可靠的應用程序是實現産品功能的關鍵。本章將聚焦於應用程序開發相關的技術與實踐。 5.1 C/C++語言在嵌入式Linux中的應用 C/C++語言是嵌入式Linux應用程序開發的主流語言。 標準C庫(Glibc, uClibc, musl)的理解與使用。 內存管理: `malloc`, `free`的使用注意事項,避免內存泄漏。 多綫程編程: POSIX Threads(pthreads)的創建、同步與通信。 信號處理: 信號的發送、捕獲與處理。 文件I/O操作: 標準I/O與係統I/O的比較。 5.2 係統調用與API的使用 直接調用係統API可以實現對操作係統資源的訪問。 進程創建與管理: `fork`, `exec`, `wait`, `kill`等。 文件係統操作: `open`, `read`, `write`, `stat`, `mkdir`等。 進程間通信(IPC): 管道, 信號量, 消息隊列, 共享內存, Socket。 設備文件訪問: 通過`/dev`下的設備文件進行硬件交互。 5.3 嵌入式Linux下的網絡編程 網絡通信是許多嵌入式設備的核心功能。 Socket編程基礎: TCP/IP協議族,Socket API。 TCP服務器與客戶端開發: 實現可靠的數據傳輸。 UDP服務器與客戶端開發: 實現高效的廣播或單播通信。 HTTP協議在嵌入式設備中的應用: Web服務器的實現(如lighttpd, nginx)。 MQTT協議在物聯網中的應用。 5.4 GUI(圖形用戶界麵)開發 對於需要用戶交互的嵌入式設備,GUI開發是必不可少的。 嵌入式GUI框架介紹: Qt for Embedded, LVGL, GTK+等。 Qt for Embedded開發入門: 信號與槽機製,QML應用。 LVGL(Light and Versatile Graphics Library)的特點與使用。 觸摸屏驅動與事件處理。 5.5 嵌入式Linux下的多媒體應用開發 音頻、視頻處理是嵌入式設備常見的功能。 ALSA(Advanced Linux Sound Architecture)音頻驅動與API。 GStreamer多媒體框架: 構建復雜的媒體處理管道。 視頻編解碼庫(FFmpeg): 實現視頻的播放與編碼。 5.6 應用程序的調試與性能優化 編寫齣高性能、低功耗的應用程序是嵌入式開發的追求。 GDB遠程調試: 調試運行在目標闆上的應用程序。 性能分析工具(oprofile, perf): 發現性能瓶頸。 內存泄漏檢測: Valgrind等工具的使用。 代碼優化技巧: 算法優化,減少係統調用,閤理使用內存。 功耗優化策略: 睡眠模式,時鍾門控等。 5.7 嵌入式Linux開發中的第三方庫與SDK 利用現有的庫和SDK可以大大提高開發效率。 常用嵌入式開發庫: libcurl(網絡), openssl(安全), zlib(壓縮)等。 硬件廠商提供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驅動、庫、工具的集閤。 第六章:嵌入式Linux係統管理與維護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將關注嵌入式Linux係統的日常管理、維護以及安全加固,確保係統的穩定運行。 6.1 係統啓動與關機流程 深入理解係統的啓動和關機過程,是進行係統配置和故障排除的基礎。 System V init腳本: `/etc/init.d`目錄下的啓動腳本。 systemd(在新係統中): 現代化的係統和服務管理器。 安全關機: 確保數據一緻性,避免文件係統損壞。 6.2 用戶與權限管理 在嵌入式係統中,閤理的用戶和權限管理對於係統安全至關重要。 用戶賬戶的創建與管理。 文件與目錄權限: rwx權限模型。 sudo命令的使用: 臨時提升權限。 ACL(Access Control Lists): 更精細的權限控製。 6.3 進程與係統監控 實時監控係統狀態,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ps`, `top`, `htop`: 查看進程信息。 `free`, `vmstat`: 監控內存和CPU使用情況。 `iostat`: 監控磁盤I/O。 日誌管理: `syslog`, `rsyslog`的使用。 6.4 網絡配置與管理 網絡配置是嵌入式設備連接外部世界的關鍵。 靜態IP地址與DHCP配置。 網絡接口的配置與管理: `ifconfig`, `ip`命令。 防火牆配置(iptables): 保護係統免受惡意攻擊。 SSH遠程登錄: 安全的遠程管理方式。 6.5 軟件包管理 在嵌入式係統中,軟件包的管理方式可能與桌麵Linux有所不同。 包管理工具(dpkg, rpm): 在功能較強的嵌入式係統中。 定製化的軟件包管理: 使用Buildroot或Yocto構建包含所需軟件包的Root Filesystem。 手動安裝和卸載軟件。 6.6 係統安全加固 嵌入式係統麵臨著各種安全威脅,加固措施不可或缺。 最小化安裝: 隻安裝必要的組件。 關閉不必要的服務。 強密碼策略。 SSH安全配置: 禁用root登錄,使用密鑰認證。 SELinux/AppArmor: 強製訪問控製機製。 文件係統加密。 6.7 OTA(Over-the-Air)升級 OTA升級是在設備部署後進行軟件更新的常用方式,尤其適用於物聯網設備。 OTA升級的原理與流程。 安全可靠的OTA方案。 版本管理與迴滾機製。 6.8 嵌入式Linux開發工具鏈的維護與更新 保持開發環境的最新狀態,解決工具鏈中的問題。 定期更新交叉編譯工具鏈。 處理工具鏈兼容性問題。 構建係統(Make, CMake)的進階使用。 --- 結語 通過本書的學習,我們相信您已經對嵌入式Linux係統有瞭係統性的認識,並掌握瞭核心的開發和移植技能。嵌入式Linux的世界廣闊而充滿機遇,技術的進步日新月異,學習的道路永無止境。 本書的編寫旨在為您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您在未來的嵌入式開發道路上提供有力的支持。請記住,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學習過程中,請務必多動手實踐,多嘗試,多思考。通過不斷地編碼、調試和優化,您將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嵌入式Linux開發者。 我們鼓勵您繼續深入學習,探索更廣泛的嵌入式Linux技術,如實時Linux、容器化技術(Docker, LXC)、AI在嵌入式設備的應用等。同時,積極參與社區討論,與其他開發者交流經驗,共同推動嵌入式技術的發展。 願您在嵌入式Linux的探索之路上,不斷收獲知識,實現創新!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引起瞭我極大的興趣,我一直對嵌入式係統開發有著濃厚的興趣,而Linux作為嵌入式領域的主流操作係統,其掌握程度直接決定瞭我能夠走多遠。這本書以“微課版”的形式呈現,讓我對學習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充滿瞭期待。我設想這本書會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將復雜的嵌入式Linux概念娓娓道來。我希望能看到書中對Linux內核的深度剖析,比如進程管理、內存管理、設備驅動模型等核心原理的講解,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應用層麵的知識。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涵蓋嵌入式Linux的開發流程,從交叉編譯器的搭建、根文件係統的構建,到Bootloader的移植和調試,這些都是實際項目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另外,一些常見的嵌入式Linux開發闆的案例分析,比如Raspberry Pi或者STM32係列,能讓我更快地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如果書中還能涉及到一些實時性方麵的考量,比如RTLinux或者PREEMPT_RT補丁的應用,那就更好瞭,這對於很多對實時性能有嚴格要求的嵌入式應用來說至關重要。總的來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踏入嵌入式Linux世界的一塊堅實跳闆,讓我能夠自信地去應對未來的挑戰。

評分

在我眼中,一本好的技術書籍,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思維的啓發。對於《嵌入式操作係統 Linux篇(微課版)》這本書,我期待它能帶給我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嵌入式Linux。我希望它能突破傳統教材的模式,用一種更加生動、更加貼近實際項目需求的方式來講解。比如,當講到用戶空間和內核空間通信時,我期待書中能夠通過實際的IPC(進程間通信)機製的對比和應用場景分析,讓我深刻理解它們之間的差異和選擇的依據,而不是僅僅羅列幾種機製。又比如,在講解內存管理時,我希望書中能夠引入一些與嵌入式係統內存受限的實際情況相結閤的討論,比如內存碎片化、內存泄漏等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培養我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僅僅讓我去記憶一些API函數。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讓我明白,為什麼要做某個設計,背後的原理是什麼,以及在不同的約束條件下,有哪些可行的選擇。

評分

關於《嵌入式操作係統 Linux篇(微課版)》,我個人更關注的是它是否能幫助我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我目前從事的嵌入式開發工作,雖然已經使用Linux一段時間瞭,但在一些深入的底層開發和係統優化方麵,總覺得力不從心。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關於如何優化嵌入式Linux係統性能的技巧,比如如何精簡根文件係統,如何選擇閤適的內核配置,以及如何調試和優化驅動程序。我尤其關心那些與硬件緊密相關的部分,比如GPIO、SPI、I2C等外設的驅動開發,以及如何編寫高效的設備樹文件。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硬件平颱上的開發案例,並詳細講解其實現過程,那就太棒瞭。我並不需要這本書從零開始講Linux的基本命令,因為這部分內容我基本已經掌握瞭。我更希望它能夠提供一些在嵌入式Linux開發中特有的、或者說是更具挑戰性的內容,比如如何處理中斷,如何實現低功耗設計,以及如何進行係統移植等。這本書的“微課版”形式,讓我猜測它可能會更側重於解決一些具體的、常見的問題,而不是大而全的知識體係,這正是我所需要的。

評分

說實話,看到《嵌入式操作係統 Linux篇(微課版)》這個書名,我最先想到的是“微課”這兩個字。這意味著什麼?可能就是小而精,易於消化,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啃大部頭,而是通過更加聚焦、更具針對性的內容來幫助讀者掌握核心知識。我個人不太喜歡那種泛泛而談、什麼都講一點但都不深入的書。我希望這本“微課版”能夠像一次次的精講課程,每次聚焦一個關鍵點,比如嵌入式Linux的文件係統,它會有哪些類型,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如何選擇。又比如,嵌入式Linux的內存管理,可能涉及到MMU、TLB這些比較底層的概念,但對於理解係統的性能和穩定性至關重要,我希望它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清楚。我還在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代碼示例,最好是能夠直接運行的,並且附帶詳細的解釋,讓我能夠通過動手實踐來加深理解。另外,對於嵌入式開發而言,調試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書中如果能有一些關於GDB、JTAG等調試工具的使用技巧,那就太有價值瞭。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感受到學習嵌入式Linux的樂趣,而不是枯燥的理論堆砌。

評分

這次看到《嵌入式操作係統 Linux篇(微課版)》的書名,我想到的是它能否幫助我突破學習瓶頸。我之前在學習嵌入式Linux時,經常會遇到一些“卡點”,比如對某些底層概念理解不透徹,導緻在實際開發中遇到問題時,不知道從何下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個“疏通器”,能夠幫助我打通這些“卡點”。例如,關於Linux內核的啓動過程,這是一個非常關鍵但又常常讓人感到睏惑的環節。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對Bootloader、內核初始化、驅動加載等過程的清晰梳理和圖示說明,讓我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認知鏈條。另外,在實際的嵌入式Linux開發中,往往需要對內核進行裁剪和配置,以適應不同的硬件平颱和應用需求。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內核配置的實用技巧和注意事項,比如如何選擇必要的模塊,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開銷,以及如何處理配置錯誤等。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從“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能夠更自信、更有效地進行嵌入式Linux係統的開發和優化。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