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G101平法钢筋翻样与下料实例教程·16G101图集实例教程系列丛书

16G101平法钢筋翻样与下料实例教程·16G101图集实例教程系列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栾怀军,孙国皖 著
图书标签:
  • 钢筋翻样
  • 钢筋下料
  • 16G101
  • 图集实例
  • 工程制图
  • 建筑工程
  • 施工图
  • 钢结构
  • 建筑施工
  • 实例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6017616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462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16G101图集实例教程系列丛书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2
字数:39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6G101图集实例教程系列丛书·16G101平法钢筋翻样与下料实例教程》一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注重对“平法”制图规则的阐述,并且通过实例解读“平法”,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并应用“平法”。
  本书可作为介绍平法识图的基础性、普及性图书,可供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监理人员、工程造价人员、钢筋工以及其他对平法技术感兴趣的人士学习参考,也可作为上述专业人员的培训教材,供相关专业施工人员学习参考使用。

内容简介

  《16G101图集实例教程系列丛书·16G101平法钢筋翻样与下料实例教程》一书主要依据16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6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6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础)》三本新图集编写,内容主要包括钢筋翻样与下料基本知识、框架梁钢筋翻样与下料、框架柱钢筋翻样与下料、剪力墙钢筋翻样与下料、楼板钢筋翻样与下料、板式楼梯钢筋翻样与下料、筏形基础钢筋翻样与下料。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钢筋翻样与下料基本知识
 第一节 钢筋翻样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钢筋下料基本知识
 第三节 平法钢筋计算常用数据
第二章 框架梁钢筋翻样与下料
 第一节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第二节 框架梁钢筋构造
 第三节 框架梁钢筋翻样方法
 第四节 框架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第五节 梁钢筋翻样和下料计算实例
第三章 框架柱钢筋翻样与下料
 第一节 柱平法施工图识读
 第二节 框架柱钢筋构造
 第三节 框架柱钢筋翻样与下料方法
 第四节 框架柱钢筋翻样和下料计算实例
第四章 剪力墙钢筋翻样与下料
 第一节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识读
 第二节 剪力墙钢筋构造
 第三节 剪力墙钢筋翻样与下料方法
 第四节 剪力墙钢筋翻样和下料计算实例
第五章 楼板钢筋翻样与下料
 第一节 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第二节 楼板钢筋构造
 第三节 楼板钢筋翻样与下料方法
 第四节 楼板钢筋翻样和下料计算实例
第六章 板式楼梯钢筋翻样与下料
 第一节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平法施工图识读
 第二节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钢筋构造
 第三节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钢筋翻样
 第四节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钢筋翻样和下料计算实例
第七章 筏形基础钢筋翻样与下料
 第一节 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识读
 第二节 筏形基础钢筋构造
 第三节 筏形基础钢筋翻样方法
 第四节 筏形基础钢筋翻样和下料计算实例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钢筋翻样是根据施工图、相关规范、图集、结构受力原理、施工工艺和计算规则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质量,并设计出钢筋图形的一项重要工作。钢筋下料是指确定制作某个钢筋构件所需的材料形状、数量或质量后,从整根钢筋中取下一定形状、数量或质量的钢筋进行加工的操作过程,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目前,平法钢筋技术不断向前发展,涌现出许多新方法,工艺也在不断改善,但是平法钢筋翻样与下料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从事钢筋工程的设计、施工人员,对于钢筋翻样与下料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比较有限。为了满足钢筋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需求,我们依据16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6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6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础)》三本最新图集编写了本书。
  本书通过对框架梁钢筋翻样与下料、框架柱钢筋翻样与下料、剪力墙钢筋翻样与下料、楼板钢筋翻样与下料、板式楼梯钢筋翻样与下料、筏形基础钢筋翻样与下料等章节的讲解介绍,详细地表述了平法钢筋翻样与下料的全部内容,尤其注重对“平法”制图规则的阐述,并且通过实例精解解读“平法”,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并应用“平法”。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和借鉴了许多优秀书籍、图集和有关国家标准,并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由于作者的学识和经验有限,虽经编者尽心尽力,但书中仍难免存在疏漏或未尽之处,敬请有关专家和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平法钢筋翻样与下料实操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专注于建筑工程钢筋翻样与下料实操技术的专业指导书籍。旨在为广大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包括钢筋工、钢筋翻样员、施工员、技术员、资料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套系统、详实、易于掌握的实操方法和技术要领。全书紧密围绕工程实践,以实际项目为导向,从基础理论到具体操作,层层递进,力求让读者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钢筋翻样与下料的核心技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降低材料损耗,并为工程造价的精准核算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 基础知识与规范解读 本章是钢筋翻样与下料工作的基石。我们将从最基础的钢筋种类、规格、性能开始,深入浅出地介绍各种钢筋的物理和力学特性,以及它们在不同结构部位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本书将详细解读国家及行业相关的钢筋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特别是与钢筋翻样、下料直接相关的部分。重点讲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4)中关于钢筋的各项规定,包括钢筋的锚固、连接、构造要求等。 同时,我们将详细阐述“平法”钢筋构造的原理和意义。平法作为一种标准化的钢筋表示方法,极大地简化了钢筋的表达和计算。本章将详细解析平法钢筋表示的组成要素,如构件编号、构件类型、钢筋种类、钢筋编号、钢筋型号、钢筋尺寸、钢筋数量、钢筋弯钩、钢筋附加信息等,并通过大量图示,帮助读者建立起对平法钢筋构造图的直观理解。此外,本章还将介绍常用的钢筋计算公式,包括钢筋长度计算、重量计算以及搭接、锚固的计算规则,为后续的翻样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 钢筋翻样核心技术与流程 本章将深入探讨钢筋翻样的核心技术和完整流程。翻样是钢筋工程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钢筋的用量、形状和规格。我们将从如何准确读取设计图纸开始,教会读者识别各种钢筋符号、标注和构造要求。 2.1 识图与理解设计意图: 重点讲解如何分析梁、板、柱、墙、基础等不同构件的钢筋构造图,理解设计图纸中钢筋的配置原则、加密区、伸出长度、弯钩形式等关键信息。 2.2 钢筋翻样步骤详解: 详细分解钢筋翻样的各个步骤,包括: 构件划分与编号: 根据设计图纸,将钢筋工程划分到具体的构件,并理解构件的编号规则。 钢筋类型识别与分类: 区分受力钢筋、构造钢筋、架立钢筋、箍筋、拉筋等,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类。 钢筋几何尺寸计算: 这是翻样的核心。本书将提供一套系统的方法,用于计算每根钢筋的实际长度,包括直线段长度、弯钩长度、斜段长度、以及弯折处的延伸长度。我们将针对不同类型的钢筋(如梁底筋、梁顶筋、梁侧筋、板受力筋、板分布筋、柱纵筋、柱箍筋、墙体钢筋等),提供具体的计算示例和图解。 钢筋接头与锚固的计算: 详细讲解钢筋的搭接长度、焊接长度、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以及不同情况下的附加长度要求。 钢筋数量统计: 根据计算出的长度和设计要求,准确统计每种规格钢筋的数量。 钢筋构造节点处理: 重点讲解梁、板、柱、墙等连接部位的钢筋构造,如梁与柱的锚固、板的负弯矩钢筋伸出、加密区钢筋的设置等,并指导读者如何将其准确地体现在翻样表中。 2.3 常用构件钢筋翻样实操: 本章将选取实际工程中常见的构件,如: 梁(普通梁、连续梁、悬挑梁): 讲解梁底筋、顶筋、侧筋、箍筋、拉筋的翻样方法。 板(单向板、双向板、平板): 讲解板面受力筋、分布筋、负弯矩钢筋、边角钢筋的翻样方法。 柱(框架柱、剪力墙柱): 讲解柱纵筋、箍筋、拉筋、加密区钢筋的翻样方法。 墙(剪力墙、构造墙): 讲解墙体双向钢筋、构造钢筋、边缘构件钢筋的翻样方法。 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 讲解基础底板钢筋、上部钢筋、插筋、附加筋等的翻样方法。 2.4 翻样表编制与规范: 介绍如何规范、准确地编制钢筋翻样表,包括表头信息、构件信息、钢筋信息(规格、数量、长度、搭接、弯钩、重量、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等)的填写规范。我们将提供通用翻样表模板,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实际项目进行调整。 第三章 钢筋下料优化与实操技巧 本章聚焦于钢筋下料环节,旨在教会读者如何在翻样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下料计算,减少浪费,提高下料精度。 3.1 下料原则与优化: 讲解钢筋下料的基本原则,如“先长后短、先异后同、先零星后批量”等,以及如何根据钢筋长度、弯钩、弯折等因素进行优化排布,以达到节省钢筋的目的。 3.2 下料单的编制: 介绍如何根据翻样表编制详细的钢筋下料单,包括下料名称、规格、数量、单根长度(考虑弯钩、弯折)、总长度、重量等。 3.3 常见下料尺寸计算: 针对钢筋的弯钩、弯折、斜段等,提供精确的下料尺寸计算方法。例如: 直筋长度计算: 考虑搭接、锚固、伸出长度。 弯钩下料长度: 讲解不同弯钩形式(如90度、135度)的弯钩长度计算,并结合钢筋弯折的延伸长度。 箍筋、拉筋下料长度: 详细讲解如何计算箍筋、拉筋的展开长度,考虑其形状和弯钩。 斜筋、异形钢筋下料: 提供计算这类复杂钢筋下料长度的通用方法。 3.4 钢筋下料软件应用(可选): 如果条件允许,本章将简要介绍一些常用的钢筋下料辅助软件,讲解它们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提高工作效率。但重点仍在于理论计算和人工校核的能力。 3.5 下料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总结钢筋下料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如尺寸计算偏差、料头浪费、误判钢筋规格等,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第四章 钢筋工程量计算与造价控制 本章将钢筋翻样与下料的成果,进一步延伸到工程量计算和成本控制。 4.1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 详细讲解如何根据翻样结果,按照国家或地方的工程量计算规范,准确计算钢筋的工程量。重点讲解钢筋的理论重量计算方法,以及如何扣减接头、锚固等长度。 4.2 钢筋损耗的计算与控制: 分析钢筋损耗的来源,如切头、弯钩、弯折、超长、报废等,并介绍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钢筋损耗率,以及如何在翻样和下料过程中采取措施降低损耗。 4.3 钢筋材料的经济性分析: 结合市场价格,指导读者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选择经济适用的钢筋型号和规格,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来降低钢筋的采购成本。 4.4 钢筋工程造价构成与核算: 讲解钢筋工程造价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钢筋材料费、钢筋加工费、钢筋安装费、钢筋运输费等,并指导读者如何进行钢筋工程的初步造价核算。 第五章 实例分析与综合应用 本章通过若干个典型工程项目实例,将前几章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进行综合应用。 5.1 典型工程实例剖析: 选择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如住宅楼、办公楼、厂房、桥梁等)中的典型构件,如框架结构中的梁、板、柱、墙、基础等,进行详细的钢筋翻样和下料过程演示。 5.2 复杂构件钢筋处理: 针对一些特殊或复杂的钢筋构造,如异形钢筋、加密区钢筋、双层双向钢筋、构造钢筋的交叉处理等,提供详细的处理技巧和实例。 5.3 常见疑难问题解答: 汇集钢筋翻样与下料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疑难问题,并给出详细的解答和解决方案,帮助读者克服实际工作中的困难。 5.4 施工现场常见问题及应对: 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钢筋加工和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钢筋绑扎偏差、保护层厚度不足、钢筋位移等,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附录: 常用钢筋计算公式汇总 钢筋工程常用规范索引 钢筋工程术语解释 常用构件钢筋翻样表格范例 本书内容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强调实践性,力求为读者提供一本实用性强、指导性高的钢筋翻样与下料操作手册,助您在钢筋工程领域游刃有余。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钢筋工人的福音!我接触钢筋翻样和下料工作很多年了,但说实话,对于16G101图集里那些复杂的节点处理,心里总有点打鼓。市面上那些教程大多是泛泛而谈,要么就是照搬图集条文,根本没有实操的灵魂。直到我翻开这本,我才明白什么叫“实例”的价值。作者把理论和实际操作结合得太好了,每一个翻样步骤,从钢筋的弯曲半径到间距的精确计算,都给出了清晰的图示和详细的步骤解析。尤其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技巧”,比如如何避免钢筋交叉时的碰撞,如何根据现场条件快速调整下料长度,这些都是老师傅的经验,但在这本书里被系统化地呈现出来了。我立刻用书里的方法试着处理了一个复杂剪力墙的翻样,效率明显提高,而且出错率几乎为零。它不像一本教科书,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坐在你身边手把手教你干活,让人读完之后立刻就能上手,充满了实战的底气。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把复杂的16G101图集,变成了一套可以复制的、可靠的工作流程。

评分

我是一个刚入行的结构工程师助理,最头疼的就是面对那些密密麻麻的16G101配筋图,感觉每一个尺寸和间距背后都藏着陷阱。很多资料书只是把图集内容复述一遍,看了半天也找不到“为什么”。这本教程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案例驱动”模式。它精选了各种典型构件,比如复杂转角、有预埋件的墙体,然后一步步拆解如何从结构图纸反推出精确的钢筋下料单。作者的讲解非常细致,会专门开辟章节讨论常见错误和规避方法。我记得有一段讲箍筋的加密区长度计算,结合现场实际放线校核,对比了理论值和实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这点非常贴心。它强迫你去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钢筋的“预制化”和“标准化施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机械地抄写数据,而是真正理解了配筋背后的工程逻辑。

评分

我是在一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接触到这本教程的。改造项目最麻烦的就是原始结构信息不全,或者新旧结构交接处的钢筋处理。16G101图集虽然是通用标准,但在处理“修补”和“加固”这类非常规场景时,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已。然而,这本书的“实例”部分展示了一些非常规的节点处理,比如如何在新旧混凝土连接面上进行植筋和搭接的精确计算。这些内容在标准图集中是很难找到的。作者似乎深知一线人员在面对非标问题时的困境,所以特意加入了如何根据图集精神,灵活变通处理现场突发情况的指导原则。这让这本书的适用范围大大拓宽了,不再局限于新建工程。对我来说,它更像一本“现场问题解决手册”,而不是一本死板的规范解读。书中的插图清晰度极高,即便是A3大小的图纸细节,在屏幕上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在移动办公时非常方便。

评分

坦白讲,我一开始对“实例教程”这种名字抱有怀疑态度,觉得无非就是把图集里的示例换个封面。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最可贵之处在于对“下料”环节的深度挖掘。翻样是基础,但下料的精度直接决定了现场的安装效率和材料的损耗。书中详尽地介绍了不同类型的钢筋(如盘螺、直螺纹连接件等)在下料时需要考虑的系数差异,以及如何利用软件辅助进行批量校核,保证下料单的准确性。我对比了我们公司自己编制的内部培训材料,发现这本书在材料损耗控制这块的讲解更加系统和量化。它不仅仅教你“怎么做”,更教你“怎么做得更省钱、更高效”。对于项目成本控制人员来说,这本书也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因为精准的翻样和下料是减少浪费的第一步。总而言之,这本书为钢筋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范本。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在学校里学过一些结构识图和钢筋计算,但感觉那都是纸上谈兵,一到工地现场就懵圈了。我们项目上的钢筋工长们对图纸的理解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返工是常有的事。这本教程的出现,简直是解决了我们管理层的一大痛点。我特别欣赏它对“翻样逻辑”的梳理。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从结构受力的角度去解释为什么某些钢筋需要特定的配筋方式和长度。比如,书中对梁柱节点区钢筋的交织处理,讲解得深入浅出,让我们施工技术员能更好地与钢筋工沟通,避免了因为理解偏差导致的浪费。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了好几个合作的劳务队伍,他们反馈说,按照书里的流程进行“预制翻样”,现场安装的准确度大大提高,大大缩短了绑扎时间。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可追溯的翻样标准,这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控制来说,是无价的。

评分

书还是不错的,正好适合初学者,知识点还算详细

评分

包装可以,发货速度也蛮快的

评分

搞活动不买书怎么行,再加上用劵,更便宜了,囤书。

评分

这次商品非常满意,对于我们刚起步的人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放心的买。

评分

好好好,要配16G101图集看

评分

很满意这次的购物,这本书没有损坏的地方

评分

很满意这次的购物,这本书没有损坏的地方

评分

和书上说的一样,好。

评分

很有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