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國醫大師治療急危重癥學術經驗選》共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證候篇,主要論述國醫大師對發熱、咳嗽、嘔吐、急性黃疸、胸痛、昏迷、頭痛、暈厥、抽搐等十二個急性證候的治療經驗;下篇為疾病篇,主要闡述國醫大師對多髒器功能不全綜閤徵、膿毒癥、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冠心病(不穩定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腦梗死、癲癇、上消化道齣血、膽囊炎、膽石病、胰腺炎、腎炎、泌尿係統感染、腎衰、登革熱、甲流、小兒哮喘、小兒肺炎等現代醫學各係統常見急重病的治療經驗。
作者簡介
方邦江,醫學博士(博士後),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急救科主任、急救醫學教研室主任、急救醫學研究室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後導師。先後從師國醫大師硃良春、晁恩祥教授等名醫大傢,從事疑難危急重癥臨床與研究工作30餘年,國傢衛計委重點臨床專科、國傢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和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擔任國傢中藥管理局重點專科急診協作組組長,中國中西醫結閤急救醫學繼續教育基地主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閤會急癥專業委員會會長職務。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篇 證候篇
第一章 發熱
一、概述
二、硃良春治療發熱的學術經驗
三、鄧鐵濤治療發熱的學術經驗
四、郭子光治療發熱的學術經驗
五、李士懋治療發熱的學術經驗
六、徐經世治療發熱的學術經驗
七、裘沛然治療發熱的學術經驗
八、李濟仁治療發熱的學術經驗
九、張琪治療發熱的學術經驗
十、方和謙治療發熱的學術經驗
第二章 咳嗽
一、概述
二、晁恩祥治療咳嗽的學術經驗
三、周仲瑛治療咳嗽的學術經驗
四、王綿之治療咳嗽的學術經驗
五、方和謙治療咳嗽的學術經驗
六、李輔仁治療咳嗽的學術經驗
七、洪廣祥治療咳嗽的學術思想
八、李今庸治療咳嗽的學術思想
九、路誌正從肝論治咳嗽學術思想
十、裘沛然治療咳嗽的學術思想
十一、張鏡人治療咳嗽的學術思想
第三章 略血
一、概述
二、硃良春治療咯血的學術經驗
三、張學文治療咯血的學術經驗
四、王綿之治療咯血的學術經驗
五、洪廣祥治療支氣管擴張咯血的學術經驗
六、何任治療咯血的學術經驗
七、顔德馨治療咯血的學術經驗
第四章 急性黃疸
一、概述
二、李振華治療急性黃疸的學術經驗
三、任繼學治療急性黃疸的學術經驗
四、劉尚義治療急性黃疸的學術經驗
第五章 嘔吐
一、概述
二、何任治療嘔吐的學術經驗
三、張鏡人治療嘔吐的學術經驗
第六章 腹瀉
一、概述
二、何任治療腹瀉的學術經驗
三、李玉奇治療腹瀉的學術經驗
四、鄧鐵濤治療腹瀉的學術經驗
第七章 急性腹痛
一、概述
二、吳鹹中治療急性腹痛的學術經驗
三、顔正華治療急性腹痛的學術經驗
第八章 胸痛
一、概述
二、陳可冀治療胸痛的學術經驗
三、鄧鐵濤治療胸痛的學術經驗
四、路誌正治療胸痛的學術經驗
第九章 昏迷
一、概述
二、周仲瑛治療中風昏迷的學術經驗
三、鄧鐵濤教授治療昏迷的學術經驗
四、石學敏治療昏迷的學術經驗
第十章 頭痛
一、概述
二、張學文治療頭痛的學術經驗
三、硃良春治療頭痛的學術經驗
四、路誌正治療頭痛的學術經驗
五、顔德馨治療頭痛的學術經驗
六、周仲瑛治療頭痛的學術經驗
七、郭子光治療頭痛的學術經驗
第十一章 暈厥
一、概述
二、郭子光治療厥證的學術經驗
三、顔德馨治療厥證的學術經驗
四、張學文治療厥證的學術經驗
第十二章 抽搐
一、概述
二、張學文治療抽搐的學術經驗
三、張鏡人治療抽搐的學術經驗
四、王綿之治療抽搐的學術經驗
下篇 疾病篇
第十三章 多髒器功能不全綜閤徵
一、概述
二、路誌正治療MODS的學術經驗
三、鄧鐵濤治療MODS的學術經驗
四、何任治療MODS的學術經驗
第十四章 膿毒癥
一、概述
二、硃良春治療膿毒癥的學術經驗
三、周仲瑛治療膿毒癥的學術經驗
第十五章 急性支氣管炎
一、概述
二、硃良春治療急性支氣管炎的學術經驗
三、洪廣祥治療急性支氣管炎的學術經驗
第十六章 肺炎
一、概述
二、顔德馨治療肺炎的學術經驗
三、硃良春治療肺炎的學術經驗
四、任繼學治療肺炎的學術經驗
第十七章 支氣管哮喘
一、概述
二、王琦治療哮喘的學術經驗
三、周仲瑛治療哮喘的學術經驗
四、賀普仁治療哮喘的學術經驗
五、程莘農治療哮喘的學術經驗
第十八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一、概述
二、洪廣祥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學術經驗
三、晁恩祥治療肺心病急性期的學術經驗
四、晁恩祥治療肺衰(Ⅱ型慢性呼吸功能衰竭)的學術經驗
第十九章 冠心病/不穩定心絞痛
一、概述
二、陳可冀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心絞痛的學術經驗
三、郭子光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心絞痛的學術經驗
四、路誌正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心絞痛的學術經驗
五、張學文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心絞痛的學術經驗
第二十章 心律失常
一、概述
二、鄧鐵濤治療心律失常的學術經驗
三、李振華治療心律失常的學術經驗
四、顔正華治療心律失常的學術經驗
五、任繼學治療心律失常的學術經驗
六、郭子光治療心律失常的學術經驗
七、硃良春治療心律失常的學術經驗
八、顔德馨治療心律失常的學術經驗
第二十一章 心力衰竭
一、概述
二、鄧鐵濤治療心力衰竭的學術經驗
三、陳可冀治療心力衰竭的學術經驗
四、郭子光治療心力衰竭的學術經驗
五、阮士怡治療心力衰竭的學術經驗
六、顔德馨治療心力衰竭的學術經驗
七、張琪治療心力衰竭的學術經驗
八、周仲瑛治療心力衰竭的學術經驗
第二十二章 病毒性心肌炎
一、概述
二、張學文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的學術經驗
三、張琪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的學術經驗
四、裘沛然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的學術經驗
五、鄧鐵濤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的學術經驗
第二十三章 腦梗死
一、概述
二、任繼學治療腦梗死的學術經驗
三、顔德馨治療腦梗死的學術經驗
四、張學文治療腦梗死的學術經驗
五、石學敏治療腦梗死的學術經驗
第二十四章 腦齣血
一、概述
二、任繼學治療腦齣血的學術經驗
三、石學敏治療腦齣血的學術經驗
四、硃良春治療腦齣血的學術經驗
第二十五章 癲癇
一、概述
二、周仲瑛治療癲癇的學術經驗
三、張鏡人治療癲癇的學術經驗
四、張琪治療癲癇的學術經驗
五、何任治療癲癇的學術經驗
第二十六章 上消化道齣血
一、概述
二、何任治療上消化道齣血的學術經驗
三、鄧鐵濤治療上消化道齣血的學術經驗
第二十七章 急性膽囊炎、膽石病
一、概述
二、何任治療急性膽囊炎、膽結石的學術經驗
三、徐經世治療膽石癥的學術經驗
四、李濟仁治療膽石癥的學術經驗
五、周仲瑛治療膽囊炎、膽石癥的學術經驗
六、顔德馨治療膽囊炎、膽石癥的學術經驗
七、張鏡人治療膽囊炎、膽石癥的學術經驗
第二十八章 急性胰腺炎
一、概述
二、王綿之治療急性胰腺炎的學術經驗
三、吳鹹中治療急性胰腺炎的學術經驗
第二十九章 急性腎炎
一、概述
二、顔正華治療急性腎炎的學術經驗
三、周仲瑛治療急性腎炎的學術經驗
第三十章 急性泌尿係感染
一、概述
二、李濟仁治療急性泌尿係感染的學術經驗
三、顔正華治療急性泌尿係感染的學術經驗
四、張琪治療急性泌尿係感染的學術經驗
第三十一章 腎結石/腎絞痛
一、概述
二、張琪治療腎結石/腎絞痛的學術經驗
三、顔德馨治療腎結石/腎絞痛的學術經驗
四、硃良春治療腎結石/腎絞痛的學術經驗
五、周仲瑛治療腎結石/腎絞痛的學術經驗
六、郭子光治療腎結石/腎絞痛的學術經驗
第三十二章 急性腎衰竭
一、概述
二、張琪治療急性腎衰竭的學術經驗
三、郭子光治療急性腎衰竭的學術經驗
四、張大寜治療急性腎衰竭的學術經驗
五、硃良春治療急性腎衰竭的學術經驗
第三十三章 非典型肺炎
一、概述
二、鄧鐵濤治療非典型肺炎的學術經驗
三、硃良春治療非典型肺炎的學術經驗
四、晁恩祥治療非典型肺炎的學術經驗
五、任繼學治療非典型肺炎的學術經驗
六、周仲瑛治療非典型肺炎的學術經驗
七、顔德馨治療非典型肺炎的學術經驗
第三十四章 登革熱
一、概述
二、鄧鐵濤治療登革熱的學術經驗
三、周仲瑛治療登革熱的學術經驗
四、硃良春治療登革熱的學術經驗
附:全國繼承老中醫藥專傢劉仕昌治療登革熱的學術經驗
第三十五章 甲型H1N1流感
一、概述
二、郭子光治療甲流的學術經驗
三、段富津治療甲流的學術經驗
四、裘沛然治療甲流的學術經驗
五、李輔仁治療甲流的學術經驗
六、顔德馨治療甲流的學術經驗
七、任繼學治療甲流的學術經驗
八、張學文治療甲流的學術經驗
九、硃良春治療甲流的學術經驗
第三十六章 小兒哮喘
一、概述
二、顔正華治療小兒哮喘的學術經驗
三、王綿之治療小兒哮喘的學術經驗
四、王琦治療小兒哮喘的學術經驗
五、賀普仁治療小兒哮喘的學術經驗
第三十七章 小兒肺炎
一、概述
二、硃良春治療小兒肺炎的學術經驗
三、劉誌明治療小兒肺炎的學術經驗
四、郭子光治療小兒肺炎的學術經驗
前言/序言
中醫學是中華民族在幾韆年的生産與生活實踐中認識生命、維護健康、戰勝疾病的寶貴經驗總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中醫藥用於治療急危重癥曆史悠久,中醫藥在救治急危重癥、保障中華民族的生命健康中起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中醫急癥是中醫學精華之所聚。
古代許多著名的醫傢,如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和葉天士等都是急救大傢,並且在急危重癥方麵都有所建樹。如扁鵲治虢太子屍厥;華佗創製麻沸散、剖腹滌腸;《內經》暴、卒、厥、死諸癥;《傷寒雜病論》中風、驚悸、吐衄、下血、胸痹、心痛、蛔厥;晉代葛洪《肘後備急方》口對口吹氣法;唐代孫思邈的蔥管導尿法。曆代醫傢在醫療實踐中總結瞭一係列行之有效治療急危重癥的方劑:承氣類方、大柴鬍湯、安宮牛黃丸、生脈飲等;至今仍廣泛應用於急、危癥臨床。在西方醫學尚未輸入中國之前,中醫在治療急癥、重癥上有著一套完整的治療措施,曾經在世界醫學發展中處於領先地位。
當代的國醫大師無一不是將古人的經驗與自己的臨床實踐相結閤的典範,相繼積纍瞭許多寶貴的學術經驗與臨床效方,其臨證經驗具有鮮明的中醫特色,尤其是在長期臨床實踐中不斷應用總結提煉齣的有效經驗方藥,是中醫藥繼承與發展的基石。為瞭讓這些寶貴的經驗得以傳承與發揚,我們遴選齣現代諸多國醫大師治療急危重癥的學術思想與經驗方藥,以饋廣大讀者學習與繼承。
編寫本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傳承”,也就是當我們醫生讀者在碰到急重病癥時能夠快速查閱、參考國醫大師的臨證經驗,從而有力地提高處方水平和療效。基於此目的,本書采取瞭“以急癥、急病為綱,以國醫大師診療經驗為目”的編寫體例。全書共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證候篇,主要論述國醫大師對發熱、咳嗽、嘔吐、急性黃疸、胸痛、昏迷、頭痛、暈厥、抽搐等十二個急性證候的治療經驗;下篇為疾病篇,主要闡述國醫大師對多髒器功能不全綜閤徵、膿毒癥、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冠心病(不穩定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腦梗死、癲癇、上消化道齣血、膽囊炎、膽石病、胰腺炎、腎炎、泌尿係統感染、腎衰、登革熱、甲流、小兒哮喘、小兒肺炎等現代醫學各係統常見急重病的治療經驗。這樣安排能夠方便我們的醫生讀者不管從自己患者的主要癥狀齣發還是從現代醫學的診斷齣發都能快速參考國醫大師們對應的診療經驗,從而快速提高療效;編寫本書的主要目的之二是“提高”,也就是給我們的讀者提供在學習國醫大師診療經驗、提高療效的基礎上能夠旁證博采、深入鑽研的機會,從而使他們更加堅定地走繼承、發揚中醫藥的道路。基於此目的,本書並非國醫大師治療經驗簡單的匯編,在編寫中針對現代疾病譜的變化和臨床實際,更加方便讀者,我們進行瞭相應內容整閤和革新:①中、西醫對每種疾病的認識、治療現狀的概述與分析,這樣利於讀者橫嚮、快速把握某一疾病診治現狀;②每個病癥門下國醫大師們各自的學術思想、治療特色的歸納與分型;③在國醫大師經驗原按語(由國醫大師本人或其學術繼承人)外,又加入瞭編者的按語。本書各章節的編者都是活躍在急救臨床一綫的學術骨乾,基本是全國各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或各地三甲醫院急診科/ICU的學科帶頭人或負責人。在各自臨證基礎上,他們錶述自己學習、理解國醫大師診療經驗的心得、體會。通過他們的精心解讀力圖使讀者能夠融會貫通、臨床診療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岐黃濟世:國醫大師急危重癥辨治之道》 本書並非專注於某一本具體的書籍內容,而是旨在探討和呈現我國國醫大師們在治療急危重癥方麵的寶貴學術經驗、診療思路以及臨床實踐。它是一部匯集瞭當代中醫智慧精粹的著作,緻力於揭示國醫大師們如何運用博大精深的中醫理論,結閤豐富的臨床經驗,在麵對凶險異常、瞬息萬變的急危重癥時,能夠撥亂反正,扭轉乾坤,挽救生命,改善預後。 一、 凝聚國醫大師的智慧結晶 本書所收錄的學術經驗,均來自曆代以及當代享有盛譽的國醫大師。這些大師們不僅在中醫領域擁有深厚的理論造詣,更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積纍瞭治療疑難雜癥、危急重癥的獨特方法和絕技。他們對中醫經典的深刻理解,對疾病本質的精準把握,對辨證論治的爐火純青,都將在本書中得到淋灕盡緻的展現。本書的編寫,並非簡單地羅列醫案,而是深入挖掘每一位大師在治療急危重癥時的核心思想、關鍵治法、用藥原則、臨證要訣,力求將他們獨特的學術體係和臨床智慧,以係統、清晰、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給讀者。 二、 深刻剖析急危重癥的辨治關鍵 急危重癥,顧名思義,是指病情發展迅速、病情危重、生命垂危的病證。在中醫的理論體係中,急危重癥往往錶現為正氣虛衰、邪氣亢盛,陰陽失調,氣血紊亂,髒腑功能嚴重衰竭。其特點是病程短,變化快,病情險惡,治療難度大。本書將圍繞急危重癥的幾個關鍵環節,進行深入剖析: 病因病機辨識: 大師們如何通過對病因的細緻分析(如外感時邪、內傷積損、情誌失調等),結閤邪正鬥爭的動態過程,準確把握急危重癥發生發展的根本病機,是施治的前提。例如,對於突發的邪氣侵襲,如何辨彆是風、寒、暑、濕、燥、火哪種邪氣為主?對於內傷積損,如何判斷是氣滯、血瘀、痰凝、水停還是毒邪內蘊? 病位傳變規律: 急危重癥常涉及多個髒腑,病位也常隨病情發展而發生轉移。大師們如何通過對“六經辨證”、“髒腑辨證”、“衛氣營血辨證”等多種辨證體係的靈活運用,準確判斷病變髒腑、病位深淺、病勢緩急,是製定治療方案的基礎。例如,對於發熱高燒的病人,如何判斷是錶證、裏證,是實證、虛證,是陽明證、少陽證?對於齣現意識障礙的病人,如何判斷是痰迷心竅、血瘀腦絡還是熱擾心神? 辨證論治的精髓: 中醫治療急危重癥的核心在於“辨證論治”。本書將重點呈現國醫大師們如何在辨證的基礎上,確立治療原則,如“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扶正祛邪”、“調和陰陽”等。他們如何根據病人的具體證候(如寒熱虛實、錶裏緩急、陰陽盛衰),製定齣最適閤的治法,如清熱解毒、迴陽救逆、熄風止痙、祛濕化痰、活血通絡等。 方藥配伍的奧妙: 劑量、配伍、煎服法,都是方藥治療中的關鍵。大師們如何根據疾病的性質、證候的特點,靈活化裁經典方劑,或自擬新方,以達到“有是證,則用是方”的精準療效,將是本書著重展現的內容。例如,在迴陽救逆的方劑中,如何巧妙地運用附子、乾薑、肉桂等溫熱藥物,同時又能避免傷陰耗氣?在清熱解毒的方劑中,如何通過君臣佐使的配伍,達到清熱而不傷正,解毒而不留邪? 急救與調治的結閤: 急危重癥的治療,往往需要急救與調治並重。大師們如何運用中醫的急救手段(如針刺急救、穴位注射、外用藥物等)迅速穩定病情,同時又通過整體調理,促進身體康復,避免病情反復,將是本書的另一亮點。 三、 涵蓋廣泛的急危重癥病種 本書的視角將涵蓋多種常見但病情凶險的急危重癥,例如: 外感熱病類: 高熱不退、神昏譫語、呼吸睏難、循環衰竭等。 內科危重癥: 突發心絞痛、心肌梗死、腦卒中、急性呼吸窘迫綜閤徵(ARDS)、重癥肺炎、急性重癥胰腺炎、肝性腦病、尿毒癥、重癥感染等。 外科危重癥: 急腹癥(如急性闌尾炎、腸梗阻、消化道穿孔、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等)、齣血性疾病、休剋等。 其他急危重癥: 各種中毒、中毒性休剋、過敏性休剋、急性腎功能衰竭、重癥肌無力危象、哮喘急性發作等。 對於每一種急危重癥,本書將以國醫大師的臨床經驗為藍本,深入剖析其病因病機、辨證要點、治療方藥、臨證體會,以及在急救與調治過程中的特殊考慮。 四、 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閤 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閤。它將通過大量的醫案分析,生動地展現國醫大師們如何將中醫理論巧妙地應用於臨床實踐,如何在高難度、高風險的病例中,做齣準確的判斷,製定齣有效的治療方案,並取得令人矚目的療效。這些醫案將包含詳細的病史、舌脈象、辨證過程、治法治則、方藥構成、用藥劑量、煎服方法,以及療效反饋,力求為讀者提供真實、可信、可學的臨床範例。 五、 傳承中醫精髓,服務臨床實踐 本書的編寫宗旨,在於傳承和弘揚我國優秀的中醫藥文化,特彆是國醫大師們在急危重癥治療領域的寶貴經驗。通過深入學習本書內容,廣大中醫師、醫學生,乃至對中醫感興趣的讀者,能夠: 提升中醫辨識急危重癥的能力: 掌握中醫視角下對急危重癥的認識,提高早期發現、早期診斷的水平。 掌握急危重癥的中醫治療方法: 學習大師們獨特的辨證論治思路和方藥配伍技巧,為臨床治療提供有力武器。 拓寬臨床視野,豐富診療手段: 藉鑒大師們的經驗,豐富自身的臨床思維,在麵對復雜疑難的急危重癥時,能夠有更多的思路和選擇。 培養中醫思維和臨床智慧: 學習大師們嚴謹求實、勇於創新的治學精神,以及敬畏生命、濟世救人的醫者仁心。 《岐黃濟世:國醫大師急危重癥辨治之道》,是一部集理論性、實踐性、指導性於一體的學術專著,它將成為廣大中醫從業者和學習者在急危重癥診療領域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它不僅是對國醫大師們學術成就的緻敬,更是對中醫生命力的生動詮釋,是對中國傳統醫學在現代醫學體係中不可替代作用的有力證明。這本書將帶領讀者走進中醫治療急危重癥的殿堂,感受智慧的光芒,領略醫術的魅力,並最終服務於廣大患者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