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30
《书店传奇》是书女钟芳玲遨游英美书世界的一连串书店奇遇记,是她作者二十多年来寻访追踪数千家书店所累积出的故事集,故事与故事间往往又有所关联,像是连环扣。“传奇”二字已被用得泛滥,但连张爱玲如此对文字斤斤计较者也选了这语词作为首本短篇小说集的书名,目的是“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而《书店传奇》正是“「在平凡书店中发现非凡、在非凡书店中发现平凡”」。
钟芳玲娓娓道出,每家书店无论规模小或大、历史短或长,皆有一些属于她们独特的故事、一些让人感动的片段。《书店传奇》采集了非凡与平凡书店中的传奇故事,展现不同的人生况味、趣味与品味。一如尔雅出版社创办人隐地先生所推崇,爱书奇女子钟芳玲的文字“「充满隽永智慧语,读哲学的她,虽然选择离开亚里士多德,但因成天浸淫在书店、书市、书屋和书坊,她早已是‘书人’中的哲学家了。”……我们也要感谢“书店大使”钟芳玲,有了她的指引,世界上的好书店更广为人知。
“在平凡书店中发现非凡、在非凡书店中发现平凡。”
《书店传奇》是书女钟芳玲继《书店风景》与《书天堂》之后,再次留下的精彩印记,是作者浸泡西方书世界二十余年提炼出的结晶,反映出个人智识与情感上更深的投入,读者因而得以细细品味书本和书店的特色,并感受作者与店主、店员,甚至店狗、店猫的真切交流。
全书含十八篇章感性长文,开篇介绍曾为英国皇室御用的“莎乐伦书店”,让我们见识到这家两百五十多年的老店,虽拥有装帧华丽、历史久远、令人肃然的珍本书,却有着平易亲和的作风,大门随时为来客而开,还供应温热奶茶与急救箱;之后篇章介绍的盖瑞街49号古书商、教会街2141号书店楼、瓦伦西亚书街,展现书商们不同的趣味与风骨,以及彼此因对书的共同爱好而结盟。具波西米亚调调的阿都比书店,不仅是社区的中心,也接纳游民,还放任艺术家把书按颜色摆置,形成光谱般的彩虹书墙。
狂飙时代的圣地柏克莱至今仍是各类书店百家争鸣的荣景,榆林区的书店群则是小而美的乌托邦、爱书人向往的桃花源。牛仔作家、《断背山》的编剧麦克墨崔一手在德州僻壤打造书城,显示店主不媚俗的固执。蒲公英礼品店兼书店讲究意境氛围,依节庆时令装饰店面,将书与非书做搭配。作者无论是到卖书郎与补书娘古德夫妇的家中赏书品酒,或是在如诗如画、猫狗相伴、炉火熊熊的鲍德温书仓聆听主人讲古,都令读者感到如临现场。
《书店传奇》与姊妹书《书店风景》、《书天堂》于2017年重新修订,风格统合,共谱出恢宏嘹亮的“书话三部曲”(ABookwoman’sTrilogy),在在展现书之所在,不仅是一道风景、一座天堂乐园,也可以成为一则传奇;藉由封面的一扇扇拱门,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长廊隧道,探访已知或未知的大千书世界。
【钟芳玲】一个以读书、访书、说书、编书、买书、卖书、藏书、玩书、赏书、品书与写书为工作和志趣的女书人。虽然在台湾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念了近十年的哲学,却在写博士论文期间,发现自己喜爱古登堡更甚于亚里士多德,自此弃哲学而投入与书相关的行业。
曾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顾问、书店创意总监、香港国际古书展公开顾问、大学讲师等职,目前专事写作并任书业顾问,长期在报刊上撰写与书相关的专栏。现旅居美国旧金山,喜欢游走世界逛书店、看书展、参观图书馆,与东西方书人聊书、品书。著有“书话三部曲”——首部曲《书店风景》是华文世界第1本近距离描绘西方书店的专书,1997年出版迄今,几经大幅修订,已有十余个版本,该书不仅成了无数爱书人心目中的圣经,也引发书店书写与书店观光的风潮;《书天堂》多角度叙述与书相关的话题,亦广受书迷好评,获台湾金鼎奖*佳人文类图书奖;《书店传奇》则采集了非凡与平凡书店间的传奇故事,展现不同的人生况味、趣味与品味。第四本著作《四季访书》巧妙串连整合人物、读物、景物,是书女走访文人宅、畅游书乐园的见闻录。
《书店传奇》中的书店,已经不是“「有书卖的地方”」而已,因为它们的主人,因为时间,它们在钟芳玲的笔下像民间传说里被吹了一口仙气注入生命的人偶,有了呼吸和温度。
——《文汇报》
钟芳玲,她对书店的访寻,有如文化考古般牵动人心。
——《南方都市报》
对于很多人来说,走访了几千家书店,写作了三本被国内书店业者视为教科书似的“书话三部曲”之后,钟芳玲的名字是始终要和“书店”绑在一起的。
——《三联生活周刊》
钟芳玲的叙述毫无煽情,她平静地讲述与书店里的所有人、书、猫、狗,甚至是一座雕像的故事,用客观的文字告诉读者这家书店搬迁去了哪里,哪家书店重新修葺,哪些家书店休业了……让人读起来更觉得伤感惋惜。
——《外滩画报》
读哲学的她,虽然选择离开亚里士多德,但因成天浸淫在书店、书市、书屋和书坊,她早已是“书人”中的哲学家了。……我们也要感谢“书店大使”——钟芳玲,有了她的指引,世界上的好书店更广为人知。
——隐地(尔雅出版社创办人)
经过她的介绍,很多中国人去巴黎的第一站就是莎士比亚书店,去旧金山就是城市之光……钟芳玲能否凭一己之力挽救纸书颓势不好说,但全球各大城市欠她几十个亿旅游宣传费大概倒是可以肯定的。
——《澎湃新闻》
钟芳玲之癖、之痴心,当今华人世界的文化圈都知道的,是她天涯海角,挖根刨底的书店/书人追寻旅程。
——《非常木兰》
Acknowledgements
前言
导读
CHAPTER 1 两百五十年历史:莎乐伦书店
CHAPTER 2 绅士淑女聚一堂:盖瑞街49号古书商
CHAPTER 3 爱书人的发电厂:凯普乐书店
CHAPTER 4 不知该惊还是喜:意外惊喜书店
CHAPTER 5 发挥书业同胞爱:教会街2141号书店楼
CHAPTER 6 专卖绝版法律书:麦尔·包斯维尔书店
CHAPTER 7 缤纷灿烂又好玩:瓦伦西亚书街
CHAPTER 8 乐善好施又环保:梅森堡大书展
CHAPTER 9 既多元又反传统:柏克莱书店剪影
CHAPTER 10 花孩童到老嬉皮:蒲公英礼品店兼书店
CHAPTER 11 南辕北辙之对比:ACWLP与麦当劳书店
CHAPTER 12 卖书郎与补书娘:迈可·●古德书店
CHAPTER 13 社区内摆龙门阵:阿都比书店
CHAPTER 14 小而美的乌托邦:榆林区的书天堂
CHAPTER 15 牛仔书商兼作家:麦克墨崔与他的书店
CHAPTER 16 几家消失几家存:变迁的书店风景
CHAPTER 17 一位古书商之死:怀念艾伦艾伦·●米克瑞特
CHAPTER 18 又见老人与小狗:重访鲍德温书仓
后记
CHAPTER 1
两百五十年历史:莎乐伦书店
对于怀旧浪漫的爱书人而言,英国老店“莎乐伦”是极少数不被潮流创新所毁坏的美好事物之一,她更是此时此刻我的最爱。因为书、因为店、更因为人,我在此得到了智识、喜乐和友情。
十多年不曾造访伦敦,这个城市在我记忆中已模模糊糊,然而每每一想到她,内心却总是炽热的。伦敦有太多我感兴趣的书人与书地,单单在我的笔记本上就列了一长串的名单。2009年7月中重返此地一个月,我怀着饥渴的心情,尽情地在一些书店、图书馆、博物馆中穿梭,没有一天我不是充满着狂喜与感动。Oh God!!这个城市根本就是爱书人的大型游乐场!期间我最常驻留之处首推传奇的“莎乐伦书店”(Henry Sotheran Limited, Fine and Rare Antiquarian Books and Prints,正式名称为“亨利·莎乐伦有限公司——优质稀罕古书与印刷品商店”,一般通称“莎乐伦书店”),和以此为中心的周边文化景点。“莎乐伦书店”是一家以贩售西洋古书和绝版印刷品为主的老店,位于短短的萨克维尔街(Sackville Street)上,从店门口往南走几步路,就到了繁华的皮卡迪里大道和圆环,闹中取静的环境与典雅的古书店非常相衬,这家店的门牌号码是“2至5号”,由2、3、4、5号四家店面贯穿一起,因此长长的临街橱窗(约四十英尺长)成了极佳的展示间,里面不时更换一些夺人目光的书籍、版画或海报,连时尚设计师Marc Jacobs和Paul Smith都因为经过时被橱窗内的绝版服装摄影集吸引而进来买书;已故摇滚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约二十年前也曾逛到此买了张印有军服的图片。早在上世纪九○年代中期,我就已经拜访过“莎乐伦书店”,只不过当时年纪轻、历练少,对西洋书的历史与收藏没有太多认知,因此停留短暂,也不懂得如何欣赏。再次进入这家店,只觉得美不胜收,我以贪婪又灼热的眼光打量着立柱上悬挂的T. S .艾略特与狄更斯的照片和亲笔信函、中世纪的手抄羊皮书页、莎士比亚戏剧的别致海报、艾力克·纪 尔(Eric Gill)的黑白版画与藏书票、书架上与玻璃柜中有更多装订印刷皆美、作者题献签名的书籍……触目所及的对象,样样都让我心花怒放。
国王钦定的书商
无可否认的,“莎乐伦”的悠久历史与店内的收藏同样让我倾心。1761年亨利·莎乐伦(Henry Sotheran)和朋友约翰·托德(John Todd)在约克市(York)开了一家书店。1773年两人各用自己的名号继续营业,1815年亨利·莎乐伦的侄子汤姆士·莎乐伦(Thomas Sotheran)到伦敦开店,汤姆士的儿子与孙子(都取名亨利·莎乐伦)先后接掌书店,从此成了欧美的重量级书商,版图在十九世纪甚至一度扩展到巴黎与法兰克福,而今则是英国——甚至可能是全世界——现存最老的一家古书店。此店的辉煌历史大概得用上下两册巨著才能描述详尽。
近两百五十年来,一些名人经常在“莎乐伦”出入,书店曾经手牛顿、狄更斯、丘吉尔、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等人的藏书与手稿,收购十九世纪鸟
类学家与出版家约翰·古尔德(John Gould)所有作品的版权,此外也代理许多知名图书馆取得重要藏书。十九世纪末,1881年“莎乐伦”成了威尔士王子亚伯特·爱德华的指定书商,1901年维多利亚女皇去世,亚伯特继任王位,成为爱德华七世,“莎乐伦”也跟着成了为国王钦定的书商,直到今天,许多英国皇室成员还是常透过“莎乐伦”买礼物书馈赠亲友。
除了卖书,“莎乐伦”早先也曾涉足出版与装订。二十世纪初流行的一种书籍装帧方式,是把彩绘在小片象牙上的袖珍水彩画(多半是圆形或方形的人像)罩上防护的透明玻璃,一起镶嵌进封面饰有金色压纹的厚重摩洛哥皮,这种被称为“考斯威装帧”(Cosway binding)的技法,虽是依前一个世纪著名的英国袖珍人像画家理查德·考斯威(Richard Cosway)命名,但却是由当时“莎乐伦书店”的经理约翰·哈里逊·石浩斯(John Harrison Stonehouse)所发想,经他设计构图后,再委请装帧工作坊Rivière & Son执行。仿考斯威的袖珍画几乎都出自柯丽小姐(C.B. Currie)之手,她生前与“莎乐伦”所合作、编号的九百多本书,不喜欢的人嫌太匠气、太无趣,喜欢的人争着要,现在每本至少都是数千英镑起跳。
与泰坦尼克号俱沉的华丽之书
另一则流传更广的装帧故事也与“莎乐伦书店”经理石浩斯有关。1909年,石浩斯被书籍装帧名家弗朗西斯·圣高斯基(Francis Sangorski)的热诚感动,为了助他打造一本世界最华丽之书的梦想,同意让他放手去装帧爱德华·费兹杰罗(Edward FitzGerald)翻译、Elihu Vedder插画、波斯诗人莪默·伽亚谟写的四行诗《鲁拜集》(Rubáiyát of Omar Khayyám)。圣高斯基与他的团队花了两年时间设计制作,共用了五千片裁切的皮革、一百平方英尺24K纯度的金箔、一千零五十颗不同种类与色泽的宝石装饰。封面有着三只孔雀的《鲁拜集》贵气十足,“莎乐伦”将此书标价一千英镑,当时来自纽约的犹太裔美籍大书商盖博利亚·韦尔斯(Gabriel Wells)正好在伦敦,出价八百英镑,“莎乐伦”不从,最后决定卖给另一个出价八百五十英镑的纽约客,没想到书运到纽约,海关要依最早的估价一千英镑课百分之二十五的税,结果买家拒付,“莎乐伦”只好回头找韦尔斯,允许他用当初的议价买下此书,回到纽约的韦尔斯盘算他得付上高额税金,这下只愿出六百五十英镑,“莎乐伦”不答应,所以这本《鲁拜集》只好返回英国。为了求得一个好价钱,这书被送到伦敦苏富比公司拍卖,韦尔斯实在不愿放弃这本书,所以请了代理人去竞标,底价是六百二十五英镑,若是需要,还可往上加码,谁知他竟以四百零五英镑超低价得标。几经折腾后,这本书被送上1912年4月10日首航的泰坦尼克号,几天后,泰坦尼克撞上冰山,结果书与船俱沉到海底。圣高斯基的难过可想而知,离奇的是,他在同年夏天因在海边救人而溺毙。“莎乐伦”订制的这本《鲁拜集》虽然自此消失,却因这些戏剧化的情节而名垂千古。此书装帧完毕后,曾留下黑白影像,经由高科技与详细档案记录的辅助,本世纪初被转成了彩色画面,让人们能更真切地感受它的华丽与富贵气息。
CHAPTER 13
社区内摆龙门阵:阿都比书店
走访无数的书店,发现大型连锁书店多半开在闹市区,上门的顾客自然是数不胜数,但是那些人就像在超级市场、百货商店与你摩肩擦踵、错身而过的顾客差不多,人们各管各的,冷漠得很,就算有些什么作者签名、新书朗诵的活动,你依然看到的是一个个少有交集的脸孔与心灵。也许是商业气息太浓了,也许是人情味太薄了,这年头有不少的书店开始喜欢标
榜自己是所谓的“社区书店”(community bookshop)或是“近邻书店”(neighborhood bookshop),强调他们是走小而美的路线,以及与社区积极融合的企图心,不过能真正让人感受到这种气氛,做得入味的书店,毕竟还是很罕见,美国旧金山的“阿都比书店”(Adobe Bookshop)是少数让我印象深刻者之一。
很少有一家书店像“阿都比书店”(Adobe Bookshop)那么有人气,那么让人觉得无拘无束,这家书店每天都像个传统小市集,又像个小型的嘉年华会,市集里有招呼声、喧闹声,嘉年华会里有欢笑。“阿都比书店”以贩卖二手书为主,店主人安祖·麦肯利(Andrew McKinley)在1989 年开店当老板前,曾经在不同书店当过店员,其中包括柏克莱的知名书店“莎士比亚”(Shakespeare & Company)。安祖对我表示,他一直都有收集二手货的习惯,因为他从小就跟着母亲在贩售二手商品的旧货店采购,其间他不仅发现许多价廉物美的宝贝,更着迷于店中那种不矫揉造作的平实气氛,喜欢收藏有关摄影及新墨西哥书籍的他,开这么一家二手书店,多半和儿时的经验有关。安祖除了希望上门的顾客能在他的店中找到便宜又有趣的书外,还希望这家店也能同时让来访者有一种自在的感觉。“阿都比”的英文Adobe指的是墨西哥一般常见的泥砖屋,安祖之所以选用这个名号,主要是因这个名词蕴含了谦易平和、实实在在的气味,这正是他期盼顾客在书店中所能接收到的感觉。旧金山教会区的第十六街是个各色人等聚集处,有着不少风格特殊的平价咖啡店,因而吸引了众多未成名的作家、艺术家、大学研究生在此出没,很有波西米亚的调调,这里连无业游民似乎都比其他地方要来得文雅的多,“阿都比”正是位于这条街上,店内七位兼职员工也多半来自于这些族群,安祖雇请店员时除了要求他们有部分专业背景外,最重要的还是看他们的个性是否具亲和力、容易与人相处,“‘阿都比’是属于群众的地方(People’s Place),”安祖对我这么认真地说着,我去过书店几回后,发现也不得不相信他的话。
记得第一次造访“阿都比”时,最先被吸引的是门口的那尊“门神”—— 一位蓄长发、衣衫褴褛、状似老嬉皮的游民,他安静地靠着橱窗,坐在一张椅子上,目光凝聚在远方,仿佛入定的老僧般动也不动,和一旁来来往往的行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书店里当班的店员彼德·林尼厄斯(Peter Limnios)坐在柜台前与一名住在附近的拉丁裔女士闲话家常,拉丁女人边谈还边吃着零嘴,显然不是来买书的;后方有人脚踩直排轮在书架前浏览,旧沙发上则有人舒服地躺着看书,一会儿有位小伙子手拿着一种能发光又发声的不明乐器进来弹奏,然后安祖风也似地飘了店里,“嗨!这位是拼贴艺术家、那位是搞音乐的,另外,我们今天有位台湾来的采访者。”安祖和大家热情地打招呼并忙着当介绍人,这时书店内就像个小型的派对般热闹。
又有一回到“阿都比”,发现“门神”移师到了书店里,一反上回的静态形象,他把玩着手上的一只灰色鸽子,面目表情变得极其柔和,“那是史汪和他的宠物,他们是书店的老朋友,”安祖这么跟我说,原来本名叫John Ratcliff 的门神,有个别名叫“史汪”(Swan)。他以第十六街为家已有相当历史,早成为这附近的一景,最特别的是,他每天早上都在街上分发路人自己编写、影印的单页日报,当我用镜头捕捉完了史汪与他的宠物后,他友善地给了我几份,这张A4 大小的纸上,密密麻麻地挤着文法不太顺畅的打字稿、照片与手绘涂鸦,主题千奇百怪,包括保护小小动物(蚂蚁、蜜蜂、老鼠都算在内)、反对使用杀虫剂、大麻烟合法化等。不过最令人称奇的是,这份一人日报竟然持续了十多年,到底史汪这个以马路为家的游民是如何办到的,一直是个谜。每次到“阿都比”,总是看见那里坐满了摆龙门阵似的各路人等,书店既像个社区中心又像个艺文沙龙。此外,安祖还特别将天花板与书架中间那空出约一百五十公分高的墙面辟为艺廊区,常态展售当地艺术新秀的作品。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店举办的一次装置艺术展。
记得我在2005 年1 月底闲晃到“阿都比书店”,才刚踏入书店,就被震慑住了。靠门口左方的几个书架是一大片猩红色,接下来的书架仿光谱色系而顺序出现橙、黄、绿、蓝、靛、紫、褐色区,书店右方的整面书墙则是由深黑到浅灰到纯白一路延伸下去。在彩虹与黑白两面书墙的环绕下,“阿都比书店”让我觉得像是一间梦幻屋般,美丽却又不真实,在突出的色块分布下,我几乎感受不到书籍的存在,但是趋前向书架细看,又见一本本书脊上印着书名和作者名的书册。
坐在柜台边的安祖对我说,如果再晚个两三天来,我可就看不到这番奇景。原来这是一个临时性的装置艺术秀,由一位三十出头的年轻艺术家克里斯·寇博(Chris Cobb)主导。寇博在一两年前就向安祖游说,希望能打破一般书籍陈列以内容与主题分类的惯例,把书架上约两万本的二手书重新分类,让书脊色系相同者摆在一起。(待续)
CHAPTER 18
又见老人与小狗:重访鲍德温书仓
不知何故,从2008 年初开始,总是午后牙床酸痛,夜晚难以入眠、情绪低落、有时没来由地哭泣,一连串的身心失调、让原本热爱读书与写作的我,竟然连一小段文章都挤不出来、一本书也不想看。骤然间丧失了创作与阅读的动力和乐趣,不禁怀疑自己是否从此再也无法与文字打交道。待在旧金山的家中,彷如像是被囚禁在牢笼里的困兽,我觉得快要窒息,恐惧之感不断袭上心头,我想逃离,却又忧郁得提不起劲。这,真不是我所熟悉的自
书店传奇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书店传奇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书店传奇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书的内容很好,不用说,价格便宜。
评分隔天就收到了,质量没问题,快递员派送很及时,下回还会再来。
评分非常好的书,非常好的卖家,装帧设计很好,包装运输完美,值得学习和收藏!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内容很不错,涨知识了,精装版很完美。
评分活动价划算 物流很快 京东不错
评分书是精心选购的,真值得!京东给力。
评分京东买水比较快,而且比实体店便宜!
评分书不错、还可以!
书店传奇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