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3
實用性——當下工作生活壓力過大,人們或多或少會有焦慮、自卑、壓抑、嫉妒、社交恐懼、愛慕虛榮、貪圖權利金錢等各種負麵情緒或不良心態,在本書中讀者能找到這些病癥的根源,甚至看到這些病癥帶來的嚴重後果,從而深刻反省自身,避免付齣巨大代價;
人文性——本書語言犀利、視角獨到,又不失人文關懷。在分析神經癥病人時,作者深刻剖析瞭病癥的根源,但也極力關注病人的痛苦與努力,讓讀者深切感受到學術的寬容與悲憫,很多讀者因此將其譽為“能把人看哭的學術著作”,極為推崇;
通俗性——真正大師級的學術著作,能深入淺齣地將一個復雜的理論講得明白曉暢,讓普羅大眾感同身受、受益匪淺的同時,領略到學術真正的魅力;
專業性——作者卡倫·霍尼是心理學泰鬥、世界級大師,深受中國讀者推崇,極其暢銷;其著作《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也是心理學經典必讀書,是涉獵心理學的讀者不可或缺的閱讀書籍。
在我們所處的當下,再來談卡倫·霍尼的《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這本書,變得更具有實質性的意義。
卡倫?霍尼有著外科醫生般的精準、冷靜的觀察力,剖析齣瞭一幅由於時代原因造就的病態人格全景圖,那就是“神經癥人格”(neuroticpersonality),焦慮、敵意、對愛、權力的病態需要、內疚與犯罪感,都是其體現齣來的各種癥候。剖析瞭神經癥病人在麵對現實衝突時的反應,以及為化解衝突病人所承受的痛苦和為此付齣的巨大代價。
卡倫霍尼重要的貢獻,就是提齣瞭人的“假我”是如何壓迫“真我”、讓“真我”無法成長的問題,這是神經癥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人的成長就是要擺脫“假我”的束縛,讓“真我”顯現齣來,獲得自由。
作為霍尼的一本重要的心理學專著,也是她的成名之作,標誌新弗洛伊德分析學的發展成形。
卡倫·霍尼(1885—1952),德裔美國心理學傢和精神病學傢,新弗洛伊德主義的主要代錶人物,20世紀重要的精神分析思想傢。
在精神分析學說的進一步發展中,卡倫·霍尼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她是社會心理學的倡導者之一,主張在闡明人格的發展過程中,分析社會文化帶給人的影響要比弗洛伊德的性概念更適當。其著作有《我們內心的衝突》、《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自我分析》、《女性心理學》等,其中《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是她較早時期的代錶作。
林藪:心理學碩士,發展心理學傢,緻力於研究嬰兒期至成人期正常行為的發展,包括學習、知覺、社會行為和動機的發展。因深受霍尼學說影響,對其著作多有研究,發現其學說中,有很多觀點和思想對當下大眾的心理行為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遂利用自己的專業對霍尼著作進行翻譯,因有著文學的底子,其翻譯的學術著作避免瞭艱深晦澀的語句,多用通俗易懂的錶述方式,目的是希望能讓更多人讀到這部“有溫度”以緻讓人“淚流滿麵”的撫慰之書。
譯者序
序言
第一章神經癥的文化與心理內涵
第二章為何談起“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
第三章焦慮
第四章焦慮與敵意
第五章神經癥的基本結構
第六章對愛的病態需要
第七章再論對愛的病態需要
第八章獲得愛的方式和對冷落的敏感
第九章性欲在愛的病態需要中的作用
第十章對權力、聲望和財富的追求
第十一章病態競爭
第十二章逃避競爭
第十三章病態的犯罪感
第十四章病態受苦的意義──受虐狂問題
第十五章文化與神經癥
第七章再論對愛的病態需要
絕大多數人都希望被人喜歡,並且很享受被人喜歡的感覺,如果不被彆人喜歡,我們甚至會産生怨恨的感覺。對兒童來說,感覺到自己被人需要,對其健康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那麼,到底是什麼獨特性質,讓人對愛的需要成為病態的需要呢?
我認為,把這種需要稱為幼稚的需要過於武斷,這不僅錯怪瞭兒童,而且也忘記瞭構成對愛的病態需要的那些基本因素,實際上與幼稚行為並無關係。幼稚的需要和病態的需要唯一的共同點就是,他們的無能為力感。而且即便這一共同點,在兩種不同的情形下,也有著不同的基礎。除這一點之外,對愛的病態需要是在完全不同的先決條件下形成的。重申一下,這些先決條件是,焦慮、不被人愛的感覺、無法相信任何愛的狀態,以及針對所有人的敵意。
所以,在對愛的病態需要中,引起我們注意的第一個特徵就是這種需要的強迫性。人一旦被強烈的焦慮驅使,必然會喪失自主性和靈活性。簡而言之,獲得愛對於神經癥病人來說,既不是一種奢侈,也不是額外的力量或快樂源泉,而是一種維持生命的基本需要。其區彆在於,一種是“我希望被愛,被愛使我覺得快樂”,另一種則是“我必須被愛,為此我願意付齣任何代價”。或者,這種區彆類似於一種人胃口特彆好,喜歡享受美食的樂趣,所以選擇食物極其講究;另一種人餓得半死,隻能不加選擇地鬍亂吃東西,而且不惜任何代價。
這種態度必定會導緻人們高估被人喜愛的實際意義。實際生活裏,“讓所有人都喜歡我”並不像神經癥病人想得那麼重要。事實上,隻讓某一部分人,例如讓我們關心的人,我們必須與之一起生活、工作的人,我們希望給對方留下好印象的人喜歡我們,這一點纔是十分重要的。除這些人之外,我們是否被彆人喜歡,一般說來是無足輕重的。然而,從神經癥病人的感覺和行為來看,他們的存在感、幸福感以及安全感仿佛都要取決於自己是否被人喜愛。
他們的這些願望可能會附加到任何人的身上,可能是理發師,也可能是宴會上剛認識的朋友,甚至一切女人或一切男人。因此,對他們來說,一個問候或者一個電話是熱情洋溢還是略顯冷淡,都可能改變他們的全部心情,甚至改變他們對生活的全部看法。
這裏我要提到一個與此相關的問題,那就是他們無法獨處,他們中的一些人會因為孤獨而感到煩躁,另一些則會因為孤獨而産生恐懼。我並不是在說那些本來就百無聊賴的人,隻要處於獨處環境就覺得索然無味;而是說那些本來就聰明、充滿精力的人,他們在非獨處的情況下都能正常地享受生活。例如,我們經常會見到這樣一些人,他們隻有在身邊有許多人在場時,纔能夠工作。一旦要他們獨自一人工作生活,就會感到不舒服,難以忍受。當然,這種需要有人陪伴的願望還包含著其他因素,但總體上體現著焦慮,體現著對愛的需要,用更準確的詞來說體現瞭某種與人接觸的需要。這些人隨時有一種孤單無依、四處飄泊的感覺,所以與任何人的接觸,都會成為他們的安慰。我們還發現,在實驗中這種無法獨處的狀態往往會隨著焦慮的增長而加劇。有些病人,當他們感覺到自己處在自己設置的保護牆內,就能夠一個人獨處;可如果這麵牆被精神分析所攻破,焦慮會隨之而起,他們就再也無法忍受孤獨的狀態瞭。但在精神分析的過程中,這種暫時性的過渡損傷是無法避免的。
對愛的病態需要可能會集中在某個具體的人身上,例如集中在丈夫、妻子、醫生、朋友身上。一旦這種情況發生,那個人的忠誠、關心、友善甚至他的在場,就會變得無比重要,但這種重要性卻具有一種矛盾的性質。一方麵,神經癥病人需要彆人的關注和在場陪同,害怕彆人討厭自己,彆人不在身邊就會覺得冷清;另一方麵,當他真正與需求的人在一起時,他卻也不會感到更多的幸福。如果神經癥病人能夠意識到這一矛盾,他一定會對此感到睏惑。顯然,這種希望彆人在身邊的願望,並不代錶著真正的愛,而僅僅是一種對安全感的需要,通過彆人在自己身邊來提供安全滿足(當然,真正的愛與為瞭獲得安全感而追求的愛,可能同時存在,但這兩種感情不一定相互吻閤)。
對愛的渴望也可能集中在某些群體中,多為有共同興趣和共同利益的人。例如集中在某些政治或宗教團體中,或者集中在某一性彆的人身上。如果這種對安全感的需要集中在異性身上,這種情形看上去就會顯得很“正常”,同樣,與之相關的人也會自認為這是“正常的”。例如,有這樣一種女人,她們身邊沒有男人時就會嘆息命運,很快就會對某個男人産生感情,要不瞭多久這種愛情就會中斷,她們再次陷入感嘆以及焦躁不安,然後再對某個男人産生愛情。永遠都是這樣反復循環,從不停止。所以這並不是對愛情和男女關係的真正渴望,這種關係中充滿瞭矛盾與衝突。這些女人追求男人時不加任何選擇,隻希望有一個男人在自己身邊就行,並不意味著真正喜歡某個男人。在這種情形下,她們甚至不能得到生理上的滿足。當然實際情況還要更復雜,我隻是想強調,焦慮和愛的需求在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男人身上也可以發現這類人。這些人希望被任何女人喜歡,一旦跟男人們處在一起,就會感覺坐立不安,這種心理傾嚮帶有強迫性。
如果這種對愛的需要集中在同性的人身上,那麼它就很可能成為決定同性戀的或潛在或明顯的因素。如果太多焦慮把通往異性的道路所阻塞,那麼對愛的需要就可能逐漸偏嚮同性。這種焦慮並不總是顯現齣來,而是可能隱藏在對異性的厭惡和冷淡之中。
由於愛的獲得是如此重要,神經癥病人自己都沒意識到,他們願意為此付齣任何代價。而付齣代價最普通的一種方式是順從的態度和情感上的依賴。這種順從態度一般錶現齣順從彆人的意見,不敢對彆人進行批評,總是贊賞、同意、錶示忠誠。這種類型的人一旦允許自己批評他人,自己就會焦慮不安,哪怕這種批評建議是無害的。這種過分的順從態度,使神經癥病人遏製瞭他的攻擊性衝動,可是也扼殺瞭一切自我肯定的傾嚮。他們會任由自己被人辱罵,或者被迫做齣犧牲,哪怕這件事對自己很有害。例如,他想要得到其愛的那個人是專門從事糖尿病研究的,那麼他的自我否定可能會讓自己産生去患糖尿病的願望,以期獲得那個人的關注。
與這種順從態度很類似,並且也和它交織在一起的是感情上的依賴。基於神經癥病人總是想要緊緊抓住某個能提供保護承諾的人的心理需要,這種感情上的依賴纔産生。而這種依賴不僅會導緻漫長的痛苦,甚至有可能毀掉一個人。例如,在人際關係中,總會有一些人完全無計可施地依賴他人,即便他意識到這種關係是多麼不可靠。這類人一旦得不到一句親切的話,或者一個友善的微笑,就會覺得整個世界都會崩塌瞭一樣。如果苦等一個電話不來,他就可能會為此焦慮不已,如果有人從來都不去看他,他就會感到格外淒涼孤獨。縱然如此,他卻無法擺脫這種關係。
這種感情上的依賴結構十分復雜,在一個人完全依賴另一個人的關係中,怨恨就會不可避免地大量存在。依賴彆人的人會怨恨自己遭受“奴役”,他怨恨自己不得不順從他人,但齣於害怕失去他人的恐懼,自己又不得不繼續順從。他不知道正是自己的焦慮導緻瞭這種狀況,所以理所當然地把這種狀態看成是彆人強加給自己的。在此基礎上産生的怨恨必須受到壓抑,因為他迫切想要得到彆人的愛,可這種壓抑反過來又會産生新的焦慮,隨之産生新的對安全感的需要,進而又強化瞭他依附他人的衝動。逐漸地,某些神經癥病人會對情感上的依賴産生非常強烈而現實的恐懼,這就是會擔心自己的生活有朝一日毀在這種依賴上。當這種恐懼越來越嚴重時,他們可能會通過脫離他人、拒絕依附任何人,來達到保護自己、對抗感情上的依賴的目的。
有時候,在同一個人身上的依賴態度可能會發生很大的轉變。在經曆瞭某些痛苦的經曆後,一個人往往會盲目地反抗一切與這種依賴類似的態度。例如,一個姑娘經曆瞭許多次戀愛,而每次戀愛都以她要拼命依賴對方而終結,到最後她可能就會發展成對所有男人都保持疏遠,把男人玩弄於股掌之中,但不會動任何真感情。
關於這一點,也非常直觀地體現在神經癥病人對待其精神分析醫生的態度上。通過分析治療對自己更加瞭解,這本來是對病人大有好處的事,但是病人卻總是忽略自己的利益而企圖取悅醫生,為的是贏得醫生的注意和贊賞。盡管病人想要快點結束治療的理由很充分,畢竟分析治療過程中他可能會遭受一些痛苦,或者時間有限,他不能經常來治療,但是這些理由有時看起來好像與病人並沒有什麼關係。例如,他會浪費大量的時間,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的故事,希望以此得到醫生的一些贊賞,甚至每次治療時,他都會想方設法地讓醫生感到有趣或者高興,並以此獲得醫生的贊許。這種情形有可能發展為,病人的聯想甚至是夢境都會被這種希望引起醫生關注的願望影響。或者,他也可能對醫生産生依戀,自認為除瞭醫生的愛以外什麼都不想要,還想通過真情來打動醫生。由此也可看清病人對對象不加選擇的傾嚮,每一個精神分析醫生對他來說好像都是人類的模範,或者完全符閤每個病人的期待。當然,或許精神分析醫生確實是他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愛上的人,但就算這樣,也仍然不能夠說明精神分析醫生在他的感情上是無可替代的。
人們通常所說的“移情作用”(transference),指的正是這一種現象。不過這種說法略顯不當,因為移情作用包含瞭病人對醫生産生的全部非理性反應的總和,而不僅僅是感情依賴。這種感情依賴為什麼會在治療過程中發生,並不是問題的關鍵,因為這種需要獲得保護的病人會依賴任何醫生、工作人員、朋友或傢庭成員等。而問題主要在於,為什麼這種依賴如此強烈而又頻繁地發生?答案很簡單:除其他作用外,精神分析總是能夠打破病人為瞭對抗焦慮而建立的壁壘,並激發齣潛伏在壁壘背後的焦慮,隨著焦慮的增長,病人就會以各種方式抓住精神分析醫生不放。
這裏,我們又一次發現這種依賴與兒童對於愛的需要完全不同。兒童之所以需要更多的愛和關心,是因為他缺乏自主生活的能力,他的依賴態度不存在任何強迫性的因素,隻有那些憂心忡忡的兒童,纔圍繞在母親身邊寸步不離。
對愛的病態需要的第二個特徵也完全跟兒童對愛的需要不同,那就是對愛的需求永不滿足。當然,孩子也可能會不停地嚮父母要求更多的關心和注意,以便一遍又一遍地確認父母對自己的寵愛,如果這樣,這就說明他是一個病態的孩子。但是在溫馨可靠的傢庭氛圍中成長的健康孩子,根本不會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所以他也不需要不斷求證這一點。需要幫助時能得到援手,這令他很滿足。
神經癥病人有一種永不知足的性格特徵,錶現得貪得無厭,瘋狂搶購,狼吞虎咽,以及迫不及待。多數情況下,這種貪婪會被壓抑,但是也可能隨時爆發齣來。例如,某人平時購買衣服非常節儉,但是卻有可能在一次焦慮爆發時,一下子購買四件昂貴的大衣。總之,這種貪婪可以通過像海綿吸水一樣溫和地獲取,也可以如章魚般凶猛地搶奪。
在精神分析文獻中,對這種貪婪的態度所有的錶現形式以及抑製作用,稱之為“口唇欲”。構成這一術語的理論假設把所有孤立的傾嚮整閤成瞭一種癥候群,盡管這樣的假設很有價值,但是認為所有的傾嚮都源於口唇快感,卻是值得懷疑的。誠然,貪婪總是錶現在需求食物和吃東西的方式上,同樣,它也可能在夢中以更原始的方式錶現同一種傾嚮,例如夢到吃人肉。但這樣的現象並不能錶明,我們因此必須把它們歸結為根本意義上的口唇欲望。所以,似乎另外一種假設更能成立,即通常情況下,吃隻不過是滿足貪婪的最直觀手段,無論這種貪婪感源自什麼。就像體現在夢中,吃正是貪得無厭的欲望的最原始象徵。
相同的,認為這種“口唇欲”或“口唇態度”具有裏比多性質的假設也缺乏根據。顯而易見,貪婪態度在性領域中也是有所錶現的,錶現為不知滿足的實際性行為和在夢中用吞咽來象徵的交媾。但貪婪同樣也可以錶現在對金錢和服飾的貪求上,也可以錶現在對權力與名望的熱烈追求上。能夠被用來支持這種裏比多假說的唯一說法就是,貪婪的強烈程度通常類似於性驅力的強烈程度。但是,我們除非假設任何一種強烈的驅動力都具備裏比多性質,否則就要拿齣證據去證明貪婪就是一種性欲,一種前生殖器性驅力。
關於貪婪的問題十分復雜,至今也無法解決;跟強迫行為一樣,它也是由焦慮推動的。在過度手淫和暴飲暴食的案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貪婪會受到焦慮製約。這兩者的關係也會錶現在這樣的事實中,即當一個人通過某種方式獲得安全感,比如獲得愛,或者取得事業的成功,工作有建設性的進展,貪婪感就會極大的減弱乃至完全消失。感覺到自己正被人愛,可以減輕很大的強迫性購買的願望。一個女孩子總是對食物垂涎欲滴,可一旦她開始從事自己十分羨慕的職業,如服裝設計等,她就完全可能忘記飢餓,忽略吃飯的時間。相反的,敵意和焦慮的增強,會導緻貪婪的加劇。一個人在觀看過一場驚悚電影後,會不由自主地逛商場購物,或者在被人冷落過後,自然而然地想要去大吃一頓。
但是有很多人內心同樣焦慮,卻並沒有變得十分貪婪,這就錶明還存在著一些與此相關的特殊因素。在這些因素裏,目前唯一能確切指齣的即是,貪婪的人不相信自己能夠創造事物,因此不得不依靠外部環境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但同時他們又不相信任何人願意幫助他們。對愛的需求貪婪的神經癥病人,在物質需求上同樣貪婪。例如,在時間與金錢上,在遭遇問題尋求建議上,在遭遇睏難尋求幫助上,以及在麵對禮物、消息,包括性滿足等方麵上都是如此。在一些情況下,這些欲望都明確地錶明瞭希望得到愛的態度,但是在其他情況下,這樣的解釋卻並不令人信服。在後者中,人們總會産生某些印象,那就是神經癥病人隻是想得到許多東西,而這些東西並不一定是愛。即使存在對愛的渴望,那也不過是為瞭索取某些實際利益而披上瞭一層僞裝。
這樣的觀察帶來瞭一個問題:對物質事物的貪婪是不是最基本的現象,而對愛的需要隻是為瞭達到這種目標使用的一種手段。這樣的問題並不會有標準答案,稍後我們就會看到,渴望據為己有,正是對抗焦慮的一種最基本的防禦機製。不過就經驗來看,在某些病例中,對愛的需要作為最主要的一種保護方式,也很可能受到強烈的壓抑,以緻體現得並不明顯,因此對物質的貪婪就會短暫或持久地取代對愛的需要的位置。
……
譯者序:溫度與學術同行
在西方現代學術思想中,卡倫·霍尼有著極為重要的貢獻。她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為基礎,建立瞭自己的新精神分析學說,發現瞭文化環境對個人經驗的影響,並以此為基礎,在自己的學術著作中提齣瞭許多發人深省的問題。例如,在我們的文化中,什麼樣的情緒反應是正常,什麼是不正常。
卡倫·霍尼的著作甚豐,《精神分析的新方法》《自我分析》《我們內心的衝突》《神經癥與人的成長》等作品在精神分析學說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但作為她闡述個人學術思想的第一部著作,《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不但有著重要的學術理論,而且處處閃耀著人文關懷。
在這本書中,通過對神經癥人格的分析,通過對神經癥病人缺乏自信、懷疑他人、對環境充滿憂慮與不安等情緒的案例剖析,我們不僅能看到自己內心的衝突,看到文化本身帶給我們個人的影響,更看到神經癥病人所麵對的睏境和為此所付齣的巨大代價。
誠然,這是一部學術色彩較強的作品,但它的文字背後帶給我們的卻是對普羅大眾一種深層次的關懷,以及對社會文化之下一切人格特徵的關注。而正是這種關注,讓我們透過這本學術著作,體驗到瞭悲憫與關懷,反思與寬容。正如作者所言,“在神經癥病人和正常人之間不可能劃齣一條明確的界限”,但也正是這種“不可能”,讓我們看到瞭人與人之間更多的可能性,在焦慮、衝突、迷失、和解之後,我們會看到有一種更深的愛的顯現。
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中,讀這樣一本能讓人動容的學術著作,或多或少都會感受到一種流動的溫暖,而這也正是我們翻譯這本心理學著作的初衷。
這本書的翻譯過程耗時很長,因為愈是對“神經癥人格”有深入的瞭解,愈是覺得這本著作對當下人們的幫助極大,下筆也就越是謹慎。但由於能力有限,書中可能會齣現一些疏漏,還望讀者朋友予以指正。
序言
我之所以寫這樣一本書,是想把我們時代的神經癥病人準確地刻畫齣來,將實際推動他們的內心衝突、他們的焦慮、他們的痛苦,以及他們在個人生活和與他人交往中遇到的所有障礙呈現齣來。我不打算在這本書中討論某些特殊類型的神經癥,因為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集中討論我們時代所有神經癥病人共同的性格結構。
我重點關注的是:實際存在的衝突,以及神經癥病人為解決這些衝突而做齣的努力;實際存在的焦慮,以及他們為對抗這些焦慮而建立起的防禦機製。我如此強調實際處境,並不意味著摒棄瞭神經癥形成於童年時代的早期經驗這一觀點。但與許多精神分析專傢不同的是,我不想隻關注童年時代,把病人之後的反應看成是童年經驗的重復。我認為,童年時期的經驗與病人的內心衝突之間關係的復雜,遠超過瞭精神分析專傢的設想。這些精神分析專傢隻看到瞭一種簡單的因果關係,但實際上,童年時期的經驗盡管是神經癥的決定性條件,卻不是後來那些心理障礙的唯一原因。
當我們重點關注那些實際的精神障礙時,會發現:神經癥不僅可以由偶然的個人經驗造成,也可以由我們生活 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精裝)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精裝)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精裝)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好書
評分好書,一直京東買書,支持!
評分好書
評分這本書非常好的,內容超值,下次還要來京東買,書是正版的,而且物流賊快,哈哈哈哈哈哈,我愛京東,京東愛我嗎?
評分好喜歡的一本書,值得購買,h
評分好喜歡的一本書,值得購買,h
評分挺好的,確實不錯,值得一看
評分包裝不錯,目前還沒看。。。。。。。。。。。。。
評分有點爛,不影響
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精裝)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